史上十大口水战—华夏思想史历程

[复制链接]

15

主题

-15

回帖

1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2
 楼主| 还是定风波 发表于 2015-4-26 20:01: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墨式疗法关于道德的本质,历来有两种说法。一种人主张,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做法,就是道德的,比如英国的功利主义哲学创始人边沁,以及中国的墨子。另一种人主张,道德是人生而固有的,要问什么是道德的吗,先摸摸你的良心,比如德国的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或中国的儒家。由此也可见儒墨两家的差别有多大,由此也可见为什么在西方功利主义哲学始终能与古典哲学抗礼,而在中国墨终于不敌儒,不仅在势力上,而且在人心里。因为儒家只问应不应该,墨家却问划不划算,算账却实在不是咱们中国人的长处,咱们中国人向来是感性长于理性,直觉长于逻辑,综合长于分析的。如果道德真的是人生而固有的,为什么不同人群的道德观差别有那么大。农耕社会里,好勇斗狠是不道德的,而游牧社会,则是英雄的必备条件,如果在游牧社会里天天讲什么仁者无敌,恐怕第二天早上就被别的部族消灭,但如果在农耕社会里主张杀人越货的是英雄,则会被千夫所指,即使想整治别人,也得打上仁义的招牌。但道德真的就是符合大多数的利益的吗,希特勒同学会很喜欢这个观点,在他看来,让犹太人这种劣等民族从地球上消失,无疑是符合多数人利益的。如果一列火车马上要撞到铁轨上的五名扳道工,我们只要轻轻扳一下铁轨,就能让它驶上另一条铁轨,那上面只有一个工人,为了符合多数人的利益,我们就应该杀了那个无辜的工人吗。这些命题至今还会引来无数的口水,以及无数的头痛。不过墨子是不会为这个头痛,以及浪费口水的,因为在他看来,这不是问题,墨子不会认可希特勒,也不会认可杀死无辜,因为在他的功利主义哲学里,战争和杀人是不划算的。墨子开出的第一剂药是“兼爱”。“兼爱”有点象后世的“博爱”,什么民主自由博爱,前两个词还天天在耳朵边说个没完,这最后一个词,却很久很久也没有人提起了,可见墨家真的离我们好远好远。墨子认为世界大坏就是人们没有“兼爱”,爱自己胜过爱别人,所以要损人利已,爱自己的家庭胜过别人家庭,所以偷别人的东西,爱自己的国家胜过自己国家,所以听说攻打别国就打了鸡血似的兴奋,根本没想过自己是去杀人。所以“兼爱”就是要把别人的身体当成你自己的身体一样,把别人的家庭当成你自己的家庭一样,把别人的国家当成你自己的国家一样,我们都是十万年前从非洲出来的呀,都是一样一样的呀。墨子这个“兼爱”搞的比儒家的“仁爱”更大,儒家的爱首先是父子,接下来是兄弟,再接下来是亲戚,再接下来是乡亲,再接下来是国人,到得外国人那里,那爱已薄得象张纸了。墨子不同,墨子的爱对所有人都是一样的,如何做得到呢,墨子说做得到,因为这样做是有好处滴。想想看哪,你对别人好,别人也会对你好,你对一百个人好,也会有一百个人对你好,你对一万个人好,也会有一个万个人对你好,要是反过来呢,你对一万个人坏,也会有一万个人对你坏。你是做好人呢还是做坏人呢,别犹豫了,跟我一起“兼爱”吧,好了,咱们既然“兼爱”了,先去你家,不,先去咱们家吃个饭吧。墨子管这个“兼爱”的好处叫“交相利”,从这个“兼爱”引出的第二剂药就是“非攻”,“兼爱”是“交相利”的,“非攻”自然也是。儒家是不反对战争的,但儒家认可的是正义的战争——也许是因为是儒家认可了所以才正义吧,如果是为了私利,那么攻也是不正义的,守也是不正义的,如果是为了主持公道,为了社稷苍生,“兵苟义,攻伐亦可,救守亦可”,孟子说的好啊,当年商汤打了东面的国家,西面的抱怨,打了南面的,北面的抱怨,为什么不先打我们,看不起我们是不是。但墨家不是,墨家认为攻总是不好的,为什么不好呢,还是因为不划算,对于进攻方和被进攻方都不划算,被打的国家家破人亡,进攻的国家除了国君爽爽,人民又有什么好处呢,还要父子相离,兄弟分散,干嘛也跟打了鸡血似的兴奋呢。墨子认为那些认为攻打别国是“义”的人,不仅算不来账,还是色盲,为什么是色盲呢,因为杀人比偷东西坏,杀十个人比杀一个坏,杀一百个比杀十个人坏,而发动战争,成千上万的杀人,却成了好事,就好比一个人见到了一点点黑说是黑,见到了一大片黑就说是白,这不是色盲是什么。所以听说楚国要打宋国,墨子一见楚王就打了个比方,说有个人自己有几套豪华别墅,却去贪图别人的经济适用房,自己有宝马奔驰,却去偷别人的破自行车,自己有山珍海味,却要去偷吃别人的玉米面窝窝头,这人是怎么回事。楚王说,那还用说,这人有病,有偷窃癖神经障碍。墨子又说,楚国地方五千里,要什么有什么,地方有的是,缺的是人,而宋国巴掌那么大的地方,人却很多,牺牲自己缺少的人口,去贪图自己不缺少的土地,这又是为什么捏。话当然是有道理的,却不知世上有钱有势的人,最不缺少的就是这种神经障碍,有人就爱拿钱烧着玩,这就是一种过瘾。所以楚王推托说,新武器都已经发明了,军火都已经造好了,放在那里不也是不安定因素吗,说不定有什么核泄露啥的,不如到宋国打打猎。墨子说,既然这样,就把新武器拿出来瞧瞧吧,我这几天没事,也整了几件武器,大家比上一比,结果天下第一巧匠鲁班发明的武器怎么也玩不过墨子整出的东东。鲁班说,我还有一招,不过太毒,就不说了,墨子也说,我也有一招,不过太狠,也不说了。楚王说,你们俩打什么哑谜,怎么拿我当摆设,我好歹也是个王啊。墨子说,他的绝招无非是把墨某杀了,但墨某帮里面有几百个兄弟,都拿着我的新式武器,在宋国城楼上等着楚人呢。楚王这才做罢。可见墨子的“非攻”和“兼爱”不是嘴上说说,都是说一句做一句的。墨子“兼爱”,是象孟子说的,“摩顶放踵以利天下”的,墨子也周游列国,但不象孔子是带着琴,带着剑,带着书,坐着马车,墨子是两条腿走出来的。孔子坐在车上,在上古那纯天然低碳环保的路上颠呀颠呀,颠出了胃病,结果夏天固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冬天更要用生姜暖胃,“不撤姜食”。墨子两条腿走出来的结果就是“摩顶放踵”,脚上的茧也不知道磨掉了几层。为了实行“非攻”,墨子在研究光学声学几何学,分析什么杠杆原理小孔成像之余,还发明了很多实用的守城工具,象什么“堑悬梁”,“罂听”之类,以及很多守城的方法,这些方法写进了《墨子》的备城门、备高临、备梯、备水、备突、备穴、备蛾传、迎敌祠、旗帜、号令、杂守诸篇。而且墨子不仅是经世致用,墨子更提出了一个理想的社会蓝图。孔子也有社会蓝图,但大同不过是“丘未之逮也”的空想,实际所希望或所推动的,只不过是通过礼乐教化让封建时代得到维持,不至于崩颓下去,让君要象君的样子,臣要象臣的样子。孔子也是“修正主义”或改良主义的祖宗,明明已经把旧的礼乐赋予了新的涵义,却仍说自己只是个文化传播人,只是“述而不作”,只是“好学而已”。而墨子不同,墨子提出了一个理想社会的路线图,并且成立一个严密的组织去施行,并且差点就成了一个新的宗教。孔子是个老实人,《论语》里大抵只是提到周公,夏殷两代孔子已经说文献不够了。而墨子则多次提到尧舜禹,历史在这里被提前了,并且让“禅让说”浮出水面。一个墨家的天下即将来到,后世非儒挺墨者不少,但对于这个“墨家天下”他们真的会喜欢吗?

15

主题

-15

回帖

1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2
 楼主| 还是定风波 发表于 2015-4-26 20:04:54 | 显示全部楼层
五打酱油的杨朱“杨朱先生,我是郢都电视台的笔者,请问你对儒墨两家的口水战有什么看法呢?”“关我鸟事,我是来打酱油的。”“那你对秦国的霸权主义有什么看法呢?”“关我鸟事,我是来打酱油的。”“那你觉得韩国美女多还是越国美女多呢?”“关我鸟事,我是来打酱油的。”“那你为什么总是要到楚国打酱油呢?”“因为楚国没有炒酱油团。”杨朱并不是中国第一个打酱油的,但肯定是第一个宣称打酱油有理的人。自杨朱之后,一个叫道家的门派兴起于江湖,江湖的口水战从儒墨并争到三分天下,虽然道家人物很少象儒墨那样出风头,但架不住人家做事超脱,说话透彻,倒也一时粉丝无数,跟贴众多。在杨朱之前,也有一些打酱油的,他们通常被称为隐士,他们是中国最早的宅居动物,他们大多数时候并不能被人看到,因为他们很宅,宅得很彻底,以至于人类社会似乎都与他们无关。他们之间也有交往,但宅居动物的交往方式不是我们所能了解的。只有在他们出来打酱油的时候,才可能发生一些故事。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就碰到过几个,其中一个叫接舆,他见到孔子路过,就唱了首歌,“你总是心太软心太软,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相爱总是简单相处太难,不是你的就别再勉强”。这歌唱得孔子眼泪哗哗的,难道我给南子弹琴的时候,他也在场?还是他无意中听到了琴声,就知道我心里那淡淡的明媚和忧伤?知音哪!知音!孔子赶紧停了车,下去找这位知音,却发现那个接舆已经拿着酱油瓶不知道宅到那个山林里面去了。别的隐士就没接舆这么善解人意了,其中一个说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还有一个在子路问路的时候说,孔子还需要问路吗,另有一个则劝子路别跟着孔子混了,跟着孔子混没希望,还是跟着我们宅起来吧,“跟我走吧,天亮就出发,梦已经醒来,心不会害怕,有一个地方那是快乐老家”。按理说,这样一些人,是不会成为儒墨的对手的,他们大部分时候都宅得看不见,只有偶尔会出来打打酱油,更偶尔的,还会唱几首歌让孔子伤心。再说,兵荒马乱的年月,宅起来也是人之常情,连孔子有时都想宅到海上去,“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但他们宅不要紧,打酱油也不要紧,要紧的是带坏了社会的风气,让宅居成为时尚,打酱油成为流行。孟子说的好啊,“杨朱为我,是无君也”,把国家放在哪里,把民族放在哪里,把朝廷放在哪里。赵威后说的好啊,“於陵子仲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这个“率民而出于无用者”是关键,自己做酱油党不要紧,把人民都“率”得做了酱油党,这天下还怎么治啊。所以第一个主张打酱油有理的杨朱,是一定要打倒在地的,不仅要打倒,还要搞臭。怎么搞臭,断章取义!这是你自己说过的话不是?你说过没有?大家看看,他都承认是他自己说的了。这招厉害吧。那么杨朱是怎样主张打酱油有理的呢?又是如何被断章取义的呢?还是从“一毛不拔”的故事说起。话说有一天墨家大弟子禽滑厘问杨朱,拔你一根汗毛,让天下人都得到好处,你干不干,杨朱说,天下这么大,一根汗毛有什么用,禽滑厘说,我是说假设,杨朱不回答。禽滑厘出来告诉了杨朱的学生孟孙阳,孟孙阳说,我来问你,我打你一顿,给你万两黄金,你干不干,禽滑厘说,干,孟孙阳又说,我砍你一条腿,给你一个国家,你干不干,禽滑厘也不回答了。孟孙阳说,爱惜你的腿了吧,别看汗毛小,但没有汗毛就没有皮肤,没有皮肤就没有腿啊,但不能因为它小你就不在乎,没有小哪有大呢,没有一个个的个人,哪有国家呢。可见杨朱实在是个人主义的祖宗,杨朱说,拔一根毛让天下都得到好处,我是不干的,但让天下的好处都给我一个人,我也是不干的,每个人都保护自己的利益,也不侵害别人的利益,天下就有治了。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生命都不珍惜,又怎么会真的珍惜别人的生命,如果一个人能为了理想牺牲自己,也会为了理想牺牲别人。拔一根毛的确很少,但今天要你的一根毛,明天就会要你的手指头,后天就会要你的腿,再后天就会要你的生命了。如果每个人都能珍惜自己的每一根汗毛,每个人连汗毛都不会受到伤害,还要那些治天下的理想救天下的主义做什么呢。杨朱另一个主张是“贵已”。为什么要“贵已”呢,杨朱说的好啊,人一辈子不过几十年,小时候不懂事,老了得了老年痴呆啊帕金森综合症啊,占了一半,夜里睡觉又占了一半,剩下的生生小病,操操小心,再当当房奴,车奴,孩奴,菜奴,哪里还有几天快活日子哦,图什么呢,还当什么爱国愤青,在互联网上打嘴仗,有意思吗,还为那些身外之物烦恼,有意思吗,烦恼有用吗,如果烦恼有用,我找一百个人帮你烦恼好不好。还不如哈皮一下,别人喜欢逛街,我就和他逛街,别人喜欢美女,我就和他看美女,别人喜欢探讨人生,我就和他探讨人生,这一切就好象树叶落了,就好象花儿开了,而最哈皮的终究是我。人这一辈子,最放不下的,就是“寿”,“名”,“位”,“货”了,因为想长寿,所以怕鬼,因为想出名,所以怕别人抢了自己的风头,怕没有人理睬自己,因为想地位,所以怕地位高的人压制自己,又怕地位低的挤了上来,因为想有钱,所以怕亏本,怕犯法,为了这些身外之物,把哈皮的基础都寄托到别人身上了,别人给点好处就哈皮一下,别人给点不好之处就不哈皮,处处受制于人,象那提着线的木偶一样,有意思吗,还不如顺其自然,我不想反抗自然规律,自然不贪图长寿,我不觉得那些名人有什么了不起,也没有多长一只眼睛,自然不贪图名声,我不喜欢那些地位,自然不会贪图权势,我不羡慕有钱人,自然不会天天想碰上发财。哈皮不哈皮,由我自己决定,不是自由自在得多吗。所以杨朱的打酱油有理论一贴出来,跟贴无数,长期飘红,人工置顶,很多在战国夹缝中生存的被就业青年都自称酱油党。他们成了战国初年“垮掉的一代”,有的继续进行个人主义思考,于是有了老子庄子列子的诞生,有的则进一步哈皮,成了享乐主义滥觞。这一切,我们的热血青年,啊不,热血中年,啊不不,热血老年孟轲如何看得下去,没说的,看老夫如何骂你。经孟轲这么一骂,杨朱竟被搞臭,人们提起杨朱都是,啊,杨朱?为我!啊,杨朱?无君!啊,杨朱?一毛不拔!到了战国后期,稷下的那些道家之徒,已不承认杨朱为道家第一人了,而直接以老子为第一人,甚至直接拉上黄帝,成为所谓的黄老学派。当然,那是后话。光舆论上搞臭是不够的,因为总是有一些酱油党试图翻案,所以还要镇压,赵国的铁娘子赵威后,见齐使的时候就说,你们那个陈仲子还在吗,那种人上不臣服国王,下不光宗耀祖,中还不结交有头有面的人物,天天主张打酱油,这种人怎么还不杀掉。可见人不光没有说话的自由,有时也没有不说话的自由。但不管怎么说,酱油党总归是在侠客墨翟之后,热血老年孟轲之前,极为有趣的一群人,虽然杨朱已没几个人记得,但孟轲那句“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还是能让我们想望其风采,虽然他的书已经不存,他的言行也真伪参半,但如果杨朱真是一个自私的一毛不拔的,又怎么能与儒墨三分,你当战国时代的人傻啊。

15

主题

-15

回帖

1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2
 楼主| 还是定风波 发表于 2015-4-26 20: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七从子贡到孟轲子贡,大名叫端木赐,口才很好,可能还是纵横家的祖宗。现在关于他的外交事迹实际只有一件,但考虑到他主要是孔子的学生,孔子生前随孔子出游,孔子死后给孔子守墓,外交只是业余爱好,也就不奇怪了。这个外交的故事是酱子滴。有一次齐国的田常因为想夺权,就发兵攻打鲁国,因为这些兵是其他贵族的,大约是调虎离山什么的。然后子贡就出马了,他先见了田常,说你不要打鲁国了,打鲁国不好玩。田常问为什么,他说,因为鲁国难打,为什么难打,因为鲁国的城墙矮,地方小,国君昏,大臣笨,老百姓又讨厌打仗。我推荐你打吴国,吴国好打呀,为什么呢,因为吴国城墙高,地方大,武器多,军队强,大臣呢也比较聪明。田常听了大怒,说你可以侮辱我的人格,但你不能侮辱我的智商,好打的你说不好打,不好打的你说好打,告诉你,田叔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子贡说,我都说了不要生气嘛,生气是影响整形的,我听说齐国最近要搞大选,你可不想田家大斗出小斗进争取支持率的竞选策略泡汤吧,我告诉你为什么吧,一般人我不告诉他,因为你打仗跟别人不同啊,别人是执政党打仗,打赢了有好处,你是反对党啊,打赢了执政党的支持率只会更高,对你有个屁好处啊,要是打输了嘛,那些姜姓贵族的军队被消耗了,执政党姜氏的支持率下降了,你这个田氏反对党才能上台啊。田常说,兄弟你说得太透彻了,可是我已经推动国会通过预算了,现在反悔,姜氏会起疑心滴。子贡说,这个你就不用担心了,我去劝吴王过来打齐国,你不就可以去跟吴国玩玩了嘛。到了吴国,子贡一见面就说,唉呀,一个天大的机会就在王的面前啦,王你可要抓住啊。吴王问,啥机会,我咋不知道。子贡说,齐国要攻打鲁国,你知道吧。吴王说,知道啊,关我鸟事,我是来打酱油的。子贡说,打什么酱油,你以为你是杨朱啊,你是王,常言说的好,齐伐鲁,不辛苦,齐国要是吃掉鲁国,可就壮大了,有这么一个强大的邻居,吴国的霸业可就泡汤了,不光吴国霸业泡汤,会不会被齐国吃掉我都不知道啊,大王你应该当机立断,去救鲁伐齐,替天,啊不,替周天子行道,师出有名哪,然后打败齐国,既有名,又有利,泗水边上那些诸候都会服你。吴王说,好是好,可是越国的勾践你又不是不知道,那小子不地道,天天想报仇哩,我先把越国做了再理会齐国。子贡说,越国比鲁国小吗,吴国比齐国强吗,等你吃掉越国,齐鲁已经是一家了,你伐谁,又能伐得了谁。你现在放过越国,这是仁,你去救鲁国,这是义,胜了齐国,这是功,最后兵临晋国,天下还有谁不服呢,况且,勾践不管有多少坏水,在王面前表面上总还是跟孙子似的吧,你不妨让他出兵跟着你去打仗,不就解决了吗。吴王很高兴,又欢送子贡去了越国。到了越国,越王很是高兴哪,到郊外迎接,请到屋里说,我们是蛮夷之国啊,先生怎么会降尊纡贵到我们这蛮夷之邦来啊。子贡说,我劝吴王救鲁,其实是为了救你们哪,吴王说,我非吃掉越国才去救鲁,唉呀你们是怎么搞的,如果你不想报仇却让别人怀疑,未免太呆了,想报仇却让人知道,未免太笨了,事情还没做就全天下都知道,未免太危险了,你酱子怎么能成大事捏。越王说,先生教训的是,孤不幸被吴王打败,被侮辱,拿孤当小受,孤日夜都想报仇雪恨,孤恨不得跟吴王一起死了。子贡说,想报仇吗,早说嘛,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想报仇,你想想看,吴王那人是个鬼畜攻,大臣里可没有女王受啊,他们可比你惨多了,国家年年打仗,老百姓也受不了了,伍子胥又被杀死,我告诉你,吴国快不行啦,所以你嘛,就出个三千兵马帮他,讲得客气点,他很高兴,肯定会去攻齐,打不过齐国,吴国就完了,打败了齐国,他又会去晋国示威,我再去晋国那里鼓动鼓动,吴国又完了,吴国的军队在外面给弄光了,国内那个鬼畜攻早就弄得民怨沸腾,吴国还不是大王您的吗。越王心里那个高兴哪,没说的,给子贡黄金两千两,宝剑一把,良矛两枝,子贡说心意我领了,东西你留着吧,我可是孔子的学生哪。子贡回到吴国,又跟吴王说,我到越国去,越王很害怕呀,越王说,我父母死得早,做事不清头,得罪了吴国,被抓住后,吴王没有杀我,还保存了我的国家,我很感动,哪里会有别的想法呢。过了五天,越国的大夫文种过来跟吴王说,越王听说大王要锄强扶弱,替周天子行道,想亲自带着越国三千军队听大王号令呢,派我先带礼物过来了。吴王很高兴,问子贡,勾践想跟我伐齐,好不好,子贡说,不好,你现在把人家军队都带走了,还要带走国君,恐怕别人会说闲话滴,你现在可是要替周天子行道啊,不如军队留下,国君回去。吴王就发九郡的兵去打齐国。子贡这边又到了晋国,跟晋候说,如果事情发生了再考虑就来不及,如果打仗了再准备军队也来不及,现在吴国打齐国,要是打赢了,就会来晋国示威啊。晋候很紧张,问怎么办,子贡说,不怕,你可是晋国啊,把军队准备好,把武器擦擦亮就可以了。子贡这才回到鲁国,坐观其变。果然,吴王大败齐军,然后到了晋国,又被晋国掐败,越王听说了,渡江袭击吴国,吴王听说,从晋国回来打越国,三仗都不胜,竟被越国灭了,夫差被勾践杀死。所以后人都说,“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霸越”,改变了春秋末年的政治地图。所以子贡这个外交系的高材生称之为外交家是不为过的,难得的是,他还是个经商天才,跟着孔子出游,做点小买卖,做什么赚什么,孔子被困,也是他出去搞了粮食。后人司马迁做《货殖列传》,为企业家做传,就写到了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更为难得的是,他非常尊敬孔子,孔子逝后,他守墓六年。唉唉,子贡业余玩外交成了外交家,业余玩经济成了企业家,后世一些人三分才偏要妆成七分,七分色偏自为十分,真是宁不愧死。这之外还有曾皙曾参父子,不知道是哪个系的,曾皙很小资,什么“倚门而歌”呀“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呀很对孔子味口——孔子是很有品味的,所以孔子说“吾与点矣”。但他的儿子曾参却特别讲究“孝”字,据说还是《孝经》的作者,什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之类,有一次曾皙打了曾参一顿,打得重了,曾参很痛却忍着,事后说这是因为怕喊痛父亲会难过。虽然有点过了,但后日的啃老族倒是可以看看的。曾参被称做曾子,一辈子很谨慎,他死的时候说,我这辈子啊“战战兢兢,如临深渊”,生怕做错一件事啊,现在要走了,可解脱了。孔子之后,据法家说,分为八派,其实已经隔了很多代了,什么荀子的“孙氏之儒”都是两百年以后了。真正为孔子弟子还有两派,一是“堂堂乎”的子张,很有容人之量,有一次和子夏的学生辩论,子夏的学生说,有些人不能和他打交道的,子张说,如果我很贤明,和谁不能打交道,如果我不贤明,别人就不会和我打交道了,用得着我去拒绝别人吗。二是“漆雕氏之儒”,一般认为是漆雕开,这人“不色挠,不目逃,行曲则违于臧获,行直则怒于诸侯,世主以为廉而礼之”,很是快意恩仇,是儒家的武侠派。孔子是喜欢“托古改制”的,把以前那个只重礼的儒家注入了“仁”的精神,加了人道主义的因素,他反对人殉,主张仁爱。但孔子的弟子大多数仍是曾参一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渐渐的就有点回归早期儒的样子了。孔子一生说过的话很多,说过了忘了,有些被弟子们记起来,难免记一漏万,所以每个人就从某个方面发挥,颜回发挥了仁,不幸早死,曾子发挥了孝,直到多年以后,才又由孟子发挥义,以及由荀子发挥礼。曾参子夏一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的确是不会犯错误的,但气象难免越来越拘促,又如何是墨杨的对手,直到多年以后,一个很大气的人物孟轲横空出世,才横扫江湖,挽回了儒家的劣势。

15

主题

-15

回帖

1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2
 楼主| 还是定风波 发表于 2015-4-26 20: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好汉孟柯孟柯出来后,先秦的口水大战掀起了一个小高潮,因为孟轲是个很有个性的人。就象其他很有个性的人一样,毁之誉之者都是很多的,孟柯不关心这个,对孟柯来说,彪悍的人生无须解释。所以孟柯嘴里也迸出了很多响当当亮堂堂,能让人眼睛发亮耳朵发涨。比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句话,让后世一个叫朱重八的人很不爽,为此搞了个孟子节文,大概等同于金圣叹腰斩的水浒,或什么洁本的金瓶。有洁本或节本,自然有全本或足本,而且因为这个节或洁,正好让人知道全本里重点之所在。还比如什么“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这简直就是鼓吹造反有理嘛,孔子对于“赵盾弑其君”,只是很惋惜的说“越境乃免”,而孟轲直接说,“吾闻诛独夫纣,未闻弑君也”,如果“君”倒行逆施,自绝于人民,那么他就不再是君,而是独夫民贼,杀他就不叫“弑”,而叫“诛”。“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什么“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等等,很有胆色,也很是高调,与孔子不停的说,我只是好学而已大不相同。有的童鞋说了,高调谁不会呀,我上学那会,眼睛向天,自以为能平治天下的还少吗?但是我要问,后来呢?后来也还好,只是……。果然要只是了吧?只是找工作时,少不得低眉顺眼吧,上了班,更要曲意逢迎吧,把读书时那点雄心壮志早让给了老婆孩子热坑头吧。但孟柯先生没有,当时有一个号称最佳雇主的秦国,因为其企业文化是“弃礼义而上首功”,被号称“虎狼之国”,我们的孟柯不喜欢狼文化,自然不会去,他所去的,只是魏齐。而对于魏齐这两个雇主,他的态度怎么样呢?先讲两个小故事。第一个故事发生在齐国。有一次,齐王和孟轲约好了,明天老地方见,不见不散哦。第二天一大早,孟轲童鞋峨冠博带,珍珠霜洁面乳,再练会自己喜欢的气功,神清气爽,准备出门,忽然齐王使者来了,一脸的无辜,唉呀,孟老先生,齐王他……他他……。孟轲心往下一沉,早上练气功时那一股热气从丹田沿气海神阙巨阙中庭膻中玉堂华盖廉泉等等直到承泣穴,两股热泪就流下来了,齐王,我来次了,我来次了,金玉良缘将我骗……。使者心想,人都说孟老先生和齐王感情不一般,还真是这样啊,赶忙说,孟老先生,您误会了,齐王他感冒了。孟轲毕竟是练过多年内功的,眼泪刷的一下止住了,心里由悲转怨,感冒了嘛,我直接去宫里看望看望不就得了。正准备表态,却听使者又说,齐王的意思是,他感冒了,来回奔波,还有风吹,怕对身体不利,所以去不了老地方,想让您上朝去见他。孟轲一下子由怨转怒,姓田的,咱们俩什么关系,你只要说声感冒了,我岂会不去宫里见你,又巴巴的叫我上朝,这是支使老夫来着。当下把脸往下一板,袖子一拂,老夫今天也病了,脑袋发晕,眼睛发黑,呼吸道不畅,使者奇怪的说,可我看孟老先生气色很好,红光满面啊。孟轲眼睛一白,红,红,红你个头,我这是吃苏丹红吃的。使者只好说,啊,苏丹红啊,那孟老先生要好好保重哦。可故事还没完,第二天,那个谣传被狼吃掉的东郭先生在办丧事,孟轲童鞋一半想看看东郭先生是不是真被狼吃掉的,一半也是为气那个狠心短命的齐王,就穿戴整齐,准备去东郭先生家大吃一顿。他的学生公孙丑说,老师这样不大好吧,昨天说自己生病了,今天就出去吃喝,孟轲说,昨天病了今天好了不行吗,扭头就走。却说齐王听说孟轲吃了苏丹红,马上找最好的太医,第二天一大早就让使者带着太医还有什么人参鹿茸灵芝的上孟轲家,嘱咐一定要把孟轲的病治好。公孙丑说,唉呀,这个,这个我们老师出门了,使者说,他不是病得很重吗,难道没有病?吓得公孙丑一头冷汗,幸好孟仲子是机灵的,赶忙说,大人有所不知,我们老师不是内功很好吗,他昨晚用内力把苏丹红逼出来了,已经好了一大半了,这不,一大早他就进宫看望齐王啦。使者听了很高兴,孟老先生内力真是深厚啊,不是我这种人能够想到啊,马上说,这样我们大王也就放心了,那我先回去了。等到使者一出门,公孙丑和孟仲子马上出门找孟轲,对孟轲说明原委,劝孟轲马上打最好的出租车进宫,要赶在使者前面,要不可就穿帮了。孟轲把头一扭,凭什么,真要感冒了,说声感冒了不就行了,还叫我进宫,当我是谁,招之即来挥之即去,我是你齐王能指使的吗?齐王,齐王很了不起吗,我孟轲要是投胎好点,还是周天子呢,公元前四世纪什么最宝贵?人才!我不进宫,谁喜欢进宫,谁进。二话没说,直接去了景丑家。景丑看见孟轲来了,问明原委,然后对孟轲说,孟轲同学,不是我说你,这一次就是你的不是了,闹别扭很正常,但人家是王耶,你就不能让一让吗,你还是儒家,岂不闻君臣如父子吗,自古只有儿子顺着老子,哪有老子顺着儿子的。孟轲不服,说,王就一定要顺着他吗,他有钱,我有仁,他有势,我有义,彼此彼此,凭什么要我让着他,再说了,这天下有三宝,一样是地位,地位难得,二是岁数,在咱这公元前四世纪,兵荒马乱,医学落后,能活到很老的岁数,简直就是优良的基因库和疫苗仓库啊,第三是品德,品德高尚的人是很少的,这三样他齐王只占了一样,而我占了两样,正该他让着我哩。景丑听了这“三宝”论,简直闻所未闻,简直比令狐大侠的“三怕”还要扯嘛,就说,这三宝我孤陋寡闻,不曾听过,但你说齐王无德,好象不大好吧。孟轲说,他有德吗,有德就更对了,齐桓公是怎么喊管仲的?亚父!商汤王是怎么喊伊尹的?老师!自古以来,哪个有德行又有作为的君王没几个不能臣服的人,他齐王不是想做明君吗,我就成全他这个明君,我就做这个“不召之臣”。这个故事后来怎么样,我们不知道,但可见孟轲在求职是很拽的,堪称公元前四世纪的最牛逼员工,孟轲说的好啊,“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在王们那里找不到工作有什么关系,天下哪里还没有一口饭吃,还能真饿死了不成。那么在梁惠王那里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且听下回分解。

15

主题

-15

回帖

1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2
 楼主| 还是定风波 发表于 2015-4-26 20: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九我本善良大概五十二岁时,梁惠王“厚币卑礼”地开始招人,年薪丰厚,有车有房,孟轲就过去了。一见到孟轲,梁惠王就说,老人家,你不远万里来到这里,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哪,不过你也知道,我梁国想把公司规模做大,要赚很多的钱,老人家你有什么好办法吗?孟轲还是一副史上最牛员工的样子,说,大王啊,你怎么能谈钱呢,谈钱伤感情,不如我们探讨一下心理学吧,你想想看,大王你天天说,我想挣很多的钱,然后你的副总也是,我想赚很多的钱,然后经理们都说,我要赚很多的钱,然后每一个员工都说,我要赚很多的钱,这些钱哪里来呢,在这金融泡沫房地产泡沫的年代,哪有那么多的钱呢,最后还不是大王你的钱,还不是齐国百姓的钱,还不是最后为了钱,你骗我,我骗你。我告诉你啊,做王就象做巫妖一样,要有仁慈的心,有了仁慈的心,王就不再是王,而是巫妖王。梁惠王大怒,你居然拿我开涮,说我是巫妖王,孟轲说,这几天玩游戏玩多了,串词了串词了,总之,你要有仁慈的心。梁惠王说,寡人还没有仁慈的心吗,河内没粮食吃了,寡人就把河东的粮食运过去,河东有灾荒了,寡人也是这样,寡人总是指示下面的人,救灾物资要发放到位,家园重建工作要抓紧落实,看见又能百姓受灾,寡人眼泪哗哗的,看周围的那些国家,没有谁有寡人这样用心,你居然说寡人没有仁慈的心。孟轲说,假如有两个去打仗,看见敌人来了,一个逃跑了一百步,一个逃跑了五十步,五十步的嘲笑一百步的,为什么?梁惠王说,我知道,因为看见他鞋子掉了。孟轲说,你当是脑筋急转弯哪,我问五十步的有没有道理嘲笑一百步的,梁惠王说,当然不应该啊,都是逃兵嘛。孟轲说,这就对了,那么用刀子杀人和用棍子杀人,有区别吗?梁惠王说,没有区别,都是杀人嘛。孟轲又说,那么用刀子杀人和用政治杀人,有区别吗?梁惠王说,也没有区别,也是杀人嘛。孟轲说,这就对了,那么大王你天天吃的是上好的肉,你的马厩里是上好的马,而外面的百姓面有饥色,有人还有饿死的人,你这跟带着野兽吃人有什么区别?野兽吃人,人看着都会伤心,你还自称爱民如子,有带着野兽吃自己儿子的父母吗。梁惠王心想我冤不冤哪,一会儿是巫妖王之怒,一会又成了率兽食人了,只好说,想以前的晋国啊,天下没有哪个国家比晋国更厉害了,但现在分成了三个国家,寡人的魏国,一会被齐国欺负,一会被楚国欺负,一会被秦国欺负,寡人很自卑,寡人感到羞耻,寡人“愿比死者一洒之”。孟轲也见好就收,赶紧说,唉,年轻人,失利不失志,不要说什么死呀活呀的,知道吗,以前的周文王,商汤王,就是只有一百里地,最终也能成为天子啊,知道他们是怎么做的吗,且听我慢慢道来,这个首先嘛要从人的本性说起,这个人之初嘛,性本善……这个性善论就是孟轲理论的核心部分,因为性善所以有“义利之辩”,所以能推行“王道”。那么什么是性善论呢?要和孟轲另一句话连起来看,这另一句话是“人之异于禽兽者其几希”。有的童鞋就问了,孟轲玩虾米嘛,一会说人性本善,一会又说,人和禽兽差不多。其实我们孟轲童鞋的意思说,我们人哪,这不从树下下来还没有多久吗,我们的心里有大量的动物性哪,我们和那些动物的区别其实是很小的,这很小的一点,就是人性哪!同志们,要严防死守啊,千万不要没了人性哪。我们每个人,都有善良的人性,我们一定要找到它,发扬它,我们就是一个好人,我们的世界,就会充满爱心。知道怎么找到它吗?你有没有见过一个陌生的小孩掉到水里的时候,虽然不是你救他上来,但是你是不是很盼望他能被救上来,你盼望他能安然无恙,这就是恻隐之心哪,是因为他是你的亲戚吗,是因为他是你的乡亲吗,都不是,只是因为他是一个人,这就是仁哪。你有没有听见别人说你是好人,你就很高兴,你做了不地道的事,被人发现了会觉得羞耻,这就是羞恶之心哪,这就是义啊。你是不是有过在酒席上吃饭的时候,看见有人抢着吃好菜,你会觉得这样不好,看着大家争着把好的位置靠里的位置让给别人,你觉得好,这就是辞让之心哪,这就是礼啊。你是不是很多话,你会觉得有道理,而另一些话,你会觉得不靠谱,这就是是非之心哪,这就是智啊。所以仁义礼智其实并不远,它就在我们心里,它就等着你去发现,等着你去发展,因为它就是我们人之所以成为人而不是动物的原因,它就是人性哪。所以孟轲一定要主张义利之辩,一个人如果天天想着计算得失,他就不是从人性出发,他就会离人性越来越远,最后丧失人性,成为欲望的奴隶。所以孟轲一定要骂杨墨,因为杨朱主张为我,而墨子喜欢言利。虽然杨朱和墨子都会表示很冤,但这场口水大战不可避免。因为对孟轲来说,做事之前,先要摸摸你的良心,在心里问自己应不应该。所以孟轲一定要对梁惠王说,大王你怎么能谈钱呢,所以孟轲一定不会去那个战国时代的最佳雇主秦国那里,因为秦国就是谈利的,要想被秦国雇佣,一定要想办法帮秦国挣到足够的利益,而秦国的那些职业经理人们,也正如孟轲描绘过的那样,大多不得善终,他们象赛场上的拳王,或猴山的猴王,如果没有自己下台,便是被人踩死。但秦国并没有因为这些人的不得善终而改变自己的步伐,“齐之技击”,“魏之劲卒”,“赵之精骑”,皆不若“秦之死士”,谁都知道秦是“弃礼义而上首功”,谁都知道秦是“虎狼之国”,但就是拿它没办法,因为秦国用的是另一套理论,基于性恶论的法家理论。当然孟轲是见不到秦的统一,也见不到秦的骤亡的,所以他还在为儒家做着继续的努力,春秋时代的封建制度业已崩颓,孟轲又提出了一个理想社会的蓝图,此之谓“王道”。

15

主题

-15

回帖

1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2
 楼主| 还是定风波 发表于 2015-4-26 20:2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一骑青牛的老子如果说孔子的生平是一个梦想。墨子的生平是一则传奇,那么老子的生平就是一部神话。在先秦诸子里,老子是唯一生前就有“神迹”的“子”,也是唯一死后成了神仙的“子”。关于老子的生平,有很多不同的版本。最官方的版本是酱子滴。老子原名李耳,字伯阳,又称老聃,是周朝的图书馆馆长。那个年头写本书不容易,写一个字都得动刀子,唉,不是动刀子杀人哪,他们都是贵族,都是“君子”,怎么可能写一个字就杀人呢,是刻字啦,谁叫蔡伦没有穿越到一千年前发明纸张呢。而且孔子还没有开始平民教育,也没有写书的风气,为什么,你问了我为什么?因为写了书没人看哪。所以图书馆里多半都是些“三坟五典”的东西,在那些不知道经历多少世多少劫传下来的断了线的竹片,也许还有羊皮卷上,李耳同学有幸找到了竹片缝里的神农呀伏羲啊黄帝啊留下的神奇法门,于是李耳同学悟了,李耳同学看清了世间万物的真相,看清了宇宙、生命以及一切。于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李耳同学,唉呀,不是作案,李耳同学都悟了,怎么可能做坏事,于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李耳同学就成了李耳老师,因为他的面前毕恭毕敬的坐着一个叫孔丘的学生。孔丘同学问李耳老师,老师啊,您太有学问了,整个周朝的图书,不,所有从三皇五帝以来的书您都读过,而我只读过周公的礼,夏殷两代的事,我就不清楚了,您能不能告诉我古来的礼都是怎么回事,又当如何损益呢。李耳老师说,唉,我又哪里知道什么是礼呢,我不过知道一些天上地下的规律罢了,其实真正的规律是不知道的,知道了也说不出来的,我就勉强告诉你吧,不要天天想着古人的那些东西,那些古人连骨头都烂了,那些话又有多少靠得住的呢,这是第一件。第二件,人哪,最忌讳的两件事,一是露富,二是露聪明,所以真正的阔佬是不会叫你瞧出阔来的,真正的聪明人也许反而看上去一点也不聪明。第三件,无知不可怕,怕的是傲慢,是自满,外部的不顺利不可怕,怕的是自己欲望太多。我所能说的,就只有这些了。这些话说的有头无尾,玄之又玄,饶是孔子那样聪明的人,也是想了半天才想明白,想明白后,越想越觉得有滋味,于是也说了一段有头无尾,玄之又玄的话。他说,鸟是在天上飞的,鱼是在水底游的,野兽是在地上跑的,天上飞的可以用箭射下来,水底游的可以用钩子钓上来,地上跑的可以用陷阱捉了来,但有一种动物,叫做龙,他们跟着风云来去,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我就没有办法了,老子大概就是龙吧。因为这段话,所以从官方版本又生出一个非官方的版本,说老子看出了孔子如果上位,会不利于自己,或者孔子已经在到处找“屠龙”宝刀了,所以就决定“不知所踪”。当然,官方的版本嘛,是说老子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看出周朝气数已尽,决定出关,从周朝去秦国。到了关尹那里,关尹说,您老是周朝的知名学者了,我也是您老的粉丝之一,我是一个铁杆的“耳环”哪,只是地方太偏僻,从来就没买到过您老的大作,有点小小的遗憾,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知名人士都喜欢移民,不过既然到了海关,我也不要您什么保证金,给我一本您写的书再签个名吧。李耳老师心想我哪有什么书哟,我这人这辈子最烦的就是粉丝们那疯狂劲,所以一辈子也不写书,没想到快走了还碰到一个,算了,这也是天意,写个几千字送给你吧。这就是后世的那本有名的《道德经》。这个官方的版本曾经被很多人深信不疑,后来一个叫韩愈的人唱反调,他说老子是孔子老师这个故事是编出来的,论语上没有说,孟子没有说,墨子庄子都没有说,偏偏稷下那帮牛皮大王把黄帝搞成道家祖师爷时,出了个老子是孔子老师的故事,不过是道家想占儒家这个现成便宜罢了,大家不信是吗,看看《老子化胡经》吧,老子不光是孔子的老师,还是释伽牟尼的老师呢,那帮人撒第一次谎,才会撒第二次谎,《老子化胡经》就是证据。虽然大家都明白《老子化胡经》是道教徒鼓捣出来的玩意,跟道家不是一回事,但终究是官方版本里的一个漏洞。其他的漏洞也有,《庄子》第一次出现老聃这个称呼,以前没人提过,孔子墨子都没有提过老子,虽然《老子》也没有提到孔墨,但《老子》是韵文,不象论语是语录,墨子是散文,韵文总归要隐晦一点,而且《老子》也批评了“仁”呀“义”呀“礼”呀这种儒家的字眼,以及“尚贤”这种墨家的字眼,甚至“法令”这种法家的字眼。另一个漏洞就是关尹,函谷关是战国才修的,这之前,如果出关,那就不是去秦国,而是离开秦国了。这都造成了时代的问题,所以《老子》这本书的时间被一推再推,甚至被推到了战国晚期,幸好最近这些年出土的什么汉代的“德道经”什么楚简,勉强把这本书维持在战国中期或以前。但又有一种力挺老子是孔子老师的观点认为,老子这本书和老子这个人又是不一样不一样滴。这个版本是酱子滴,老聃这个人是孔子的老师,他有一个私淑弟子,叫做阳子居,这个就是史上的杨朱啦,虽然老子被孔子逼走,但他的学生不愿意老师的绝学湮没,于是整理老师的理论,写了《老子》这本书。与此类似的版本,认为《老子》这本书是更晚一些的稷下黄老学派整理的老子思想。还有的,认为是关尹子也是老子的学生,这本书是关尹子写的,后人听风就是雨,就成了关尹要老子著书,不过先秦真有个人叫关尹子,还有本叫《关尹子》的书。还有更无厘头的,认为老子就是杨朱,他们其实是一个人,要不然怎么叫神龙见首不见尾呢。这真是一笔糊涂账啊。还有更糊涂的呢。因为官方版本说老子是周朝图书馆馆长,所以人们找呀找呀,找到了周朝真有个图书馆馆长,叫太史儋,名字里也有一个儋字,也出关去了秦国,不过太史儋也是战国中期的了,要想做孔子的老师,至少得活上两百岁。但这些糊涂账都没有张道陵出山后,那帮道教徒鼓捣出来的神奇。所以最为神话的版本是酱子滴。老子他是天上的神仙叫太上老君的化身,他妈妈叫理氏,这个理氏在河里洗衣服,在河里见到一个黄灿灿的大李子,就吃下去了,后来就怀上了老子。这个时间可真是长啊,鱼类爬虫类是卵生,只有高级的哺乳类胎生,而怀胎时间越长,越是高级,人类是十月怀胎,胎儿生长时也要经历鱼类爬虫类哺乳类最后才变成人形,如果再长下去,大概就是神仙了,所以哪吒在妈妈肚子里呆了三年零六个月,这个纪录被老子远远的刷新了,老子在妈妈肚子里呆了八十一年,生下来头发胡子都白了。老子生下来就能说话——神仙中的神仙哪能不会说话,他生下来后指着院子里的李子树说,我以后就姓李吧,哦,不知道怎么称呼吗,没看见我很老,头发胡子都白了吗,人生七十古来稀,我在肚子里就住了八十一年,这天下还有谁比我更老,这样吧,大家都叫我老子吧。这么牛逼的出生,直接把释伽牟尼出生时说“天上地下唯我独尊”比下去了,难怪能“老子化胡”呢。所以今后如果有谁的孩子过了预产期还不出来,千万不要着急,他大概是想做神仙了。但不管怎么说,那个不知是人还是神的老子骑着青牛走了,留下了五千字的《老子》。老子这个人先秦江湖中最为神秘的人物,而且就象金大侠书中的扫地僧人一样功力深厚,那么这个疑似他的著作的《老子》,应该有着完全不同于儒墨的微言大义吧。是的,的确完全不同于儒墨,太不一样了,简直是颠覆啊,不仅颠覆了儒墨,而且颠覆了多数人的常识。

15

主题

-15

回帖

1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2
 楼主| 还是定风波 发表于 2015-4-26 20:3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三无为而治儒家是好人政治,墨家是贤人政治,法家是强人政治,而道家则为甩手政治。所以现在的自由主义者多半会喜欢道家的,因为道家主张小政府。不过道家比自由主义者走的更远,在道家看来,“政府是一种恶”固然没错,但“政府是一种必要的恶”也未必就对了,顶好的,是没有政府,或者,让百姓根本不知道政府的存在。所以道家的政治主张,不仅是不扰民,不折腾,而且是完全不折腾。曹参是典型的道家宰相,他上台后不仅没有放什么三把火,差不多是什么事都不做,他还很有道理,他跟惠帝说,你比不上高祖,我比不上萧何,咱们守着以前的规矩就是了,还折腾个啥呢。汉文帝是典型的道家皇帝,听说修一个露台要花掉百金,相当于十个中产的财产,就放弃了。但这还不是老子的最高境界,老子的最高境界是“太上,不知有之”,“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有一个故事很能说明道家甩手政治的境界,传说呀,尧的时候,有一位远方客人看到华夏境内人民安居乐业,几个老人在黄昏下一边劳动一边唱歌,客人很感慨地说,尧真是太伟大了,没有尧哪有现在的幸福生活啊,老人回答“我吃的是我种的粮食,我用的是我凿的井,跟尧有什么关系?尧是谁?”。所以统治者——如果真有统治者的话——应该如婴儿,当然,儒墨恰恰相反,每每把百姓当婴儿,在他们看来,百姓就要被管着,不准做这个,不准做那个。但老子不这样看,他说,“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而国家滋昬;人多知,而奇物滋起;法物滋章,而盗贼多有”。就是因为你们这些统治者,不准这个不准那个,所以老百姓才会越来越穷,就是因为有着种种折腾,所以才有那么多的坏事,就是因为有着那么多的规定,所以才有那么多的投机取巧的人。所以人哪是不能卖弄聪明的。你们这些统治者,总以为自己最聪明,恨不得天下的人都知道你聪明,却不知道“大智若愚”啊,真正聪明的人,是不会让你一眼看出聪明来的。聪明的英明神武的君主啊,收起你的聪明来吧,不要试图让百姓都知道你比所罗门王还要聪明,收起你那些英明的指示吧,让他们忘记你吧,如果有一天他们根本不记得有过你这个聪明的英明神武的君主,你才是真正聪明的人呢。“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领导不折腾,无为而治,百姓也会比较淳朴,领导聪明无比,精于计算,老百姓也会有无数的“刁民”。所以君上啊,不要天天相信什么管理万能了,恰恰是你们这些管理让老百姓日子越来越难过,“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老百姓之所以饿肚子,并不是因为领导关怀得太少了,恰恰是关怀得太多了,领导关怀得多,所以天天变着法子加强管理,所以有无数的人要吃老百姓纳的税,老百姓能不穷吗。老百姓为什么难于管理,因为领导天天拍脑门,今天一个规定,明天一个举措,老百姓应付都来不及,又怎么能跟得上领导的步伐。为什么老百姓总是缺少社会责任心,一个天天被管的人,自己的命运都无法做主,又怎么会在意别人的悲喜,又能有多少社会责任心呢。所以人哪,管好自己就行了,不要有过多的责任心,要知道“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倚”,谁又能把它们截然分开呢,谁知道你今天伟大的构想,不是明天祸乱的原因,谁又知道你今天的英明的革新,不是明天失败的起点。人算不如天算哪,还是“道法自然”吧,天地不是让万物自生自灭吗,圣人也要让百姓自生自灭,不要担心那样不好,“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他们比起你天天指示这个指示那个的时候,过得还要好些呢。看见那锅里的新鲜小鱼了吗,治大国就象烹饪那锅里的小鱼,要有耐心,不要急,不要总是不停的想翻呀翻的,你多折腾一次,那鱼就会破坏一次,最后就变成碎鱼渣了,那就是你造成的恶果啊。儒墨都是在做加法,孔子一直都在说,道啊,我一直在追赶,从未能超越,要是我临死的那天早上,能得到道,就死也暝目了,所以我一辈子都在学啊学啊,一回头发现自己不知怎么就老了。而老子则是做减法,“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道嘛,今天减一点,明天减一点,最后你会发现,治国啊,最好是什么事都别折腾,兵呀刑啊,固然不好,但礼义又何尝好了。你今天提倡仁义,明天就会有人打着仁义的招牌去求取功名富贵了,讲仁讲义,你们一个个都讲不过他,但是做的那些事情啊,正面看个个都是守礼君子,背面看,个个都是男盗女娼。还有礼,什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不是,但君再仁,他也比臣的地位高啊,权力大啊,那些“礼坏乐崩”真的只是因为大家互相缺少爱?提倡“礼”,那简直就是倡乱哪。还有墨家,提倡尚贤,你要让让最最最贤明的人成为天子,让最最贤明的人做三公来辅佐他,又让最贤明的人做国君,又让贤明的人做乡长里长是不是,但是谁是最最最贤明的人,谁又是最最贤明的人,是你吗,还是我吗,谁说了算,你这样子折腾,老百姓能不争吗,能不打得头破血流,最后就是最最最有力气的人成为天子,最最有力气的人做三公好吧,所以啊“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老子这样说了一通之后,到底理想的社会是虾米样子滴呢。孔子谈周公,墨子谈大禹,孟子谈尧舜,老子的社会是在哪里呢,老子没有说,但后世的人说,应该比尧舜更古。老子的理想社会是“小国寡民”,到底多“小”的国,多“寡”的民,我们也不知道,但从“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来看,比一个村子也大不了多少。这么一个小的“国”,世代相传,谁都知根知底,的确不会坏到哪里处,不会有横征暴敛的官吏,也不会有花言巧语的政客,祖上三代都摸得清清楚楚,谁又能忽悠得了谁,谁又能吓唬得了谁呢。所以,后面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也就合理了,而“无为而治”也成了必然,大家世代都在一个村子里,自然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也用不着纳着税养一帮人来管理自己了。不过老子的理想社会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固然不错,但为什么能够“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又为什么,“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总是有那么些不安份的人吧,非要到“邻国”往来一下吧,总是有那么些有野心的,要煽动点邻国间的不和,以谋取其利吧。所以老子的理想社会其实应该把这个社会与“邻国”从地理上隔离起来,才能称心。当然,在一些作品中也的确是这样做的,比如后世的桃花源就是一个地理上完全隔离的社会,而罗伯特.希克利的《杀人证》则干脆把背景放在外星球,在偌大的一个星球上,只有这一个村镇,世世代代都是认识的人,最后听说民主星际联盟的人要来,为了和古老的地球保持一致,选出了一个罪犯,只所以让主人公当罪犯,是因为主人公是屠夫,是整个镇子里唯一一个动过刀子的。在现实中,类似于老子理想社会的,也都是与世隔离,如五胡乱时,在巴蜀、瓯越、武夷这些地方的深山里,聚堡自立的村落。可见老子的政治主张比儒墨的更为美好,成功指数却未必更高,至于“绝圣弃智”,人类既然从树上下来了,又怎么肯再上去。出路在哪里,道家其实也不知道,但善于做减法的道家既然知道没有出路,自然不会象儒墨那样周游天下宣传主张了,所以道家不同于儒墨的积极入世,道家是出世,或者说遁世,或者说避世,或者说逃世的。后世的读书人,往往一半是儒,一半是道,得意时就是儒,失意时就是道。但老子的道家,虽然比起杨朱,有了更多的天道,但这天道还是返回到了人事,老子主张清静无为,主张道法自然,但却没有提到一件事情,就是快乐,就是对于一个失意的人来说,亲近道家能破愁解闷,能带来快乐吗。对于一个失意的人,关心的不是怎样“无为而无不为”,那是君王们关心的事,而更关心的,是个人的心境。这个比老子更关心个人心境,更能带给人快乐的人来了,这就是庄子。

15

主题

-15

回帖

1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2
 楼主| 还是定风波 发表于 2015-4-26 20:4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五从齐物到逍遥后世有个叫张爱玲的人,把人分成两种,一种叫好人,一种叫真人,但两种人并不是截然两分的,人有时会是一个好人,有时会是一个真人,戴上面具,是好人,符合主流价值观,但很好却很可恨,取下面具,是真人,不符合主流价值观,但很坏却很可爱,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生活原本太沉重了,决不容人如此容易便大彻大悟”。戴上面具,不管是君子的面具还是小人的面具,显然不是真人,这是对的,但不是“好人”的,就一定是“真人”吗。后世还有种小说,叫修真小说,某个人得到某种奇怪法门,某种妙药天书,某种狗屎运撞到了头上,把自己一步步变成了神一样的存在,却仍然过着凡人一样的生活,于是富贵无比,风月无边。如果庄子知道他发明的“真人”两个字,被后世弄成这副模样,不知该说些什么。当然,修真小说不是最早乱用“真人”的,后世的“真人”不知凡几,不少还是御封的,被皇帝包养着的风光无限的“真人”,而这些真人,也浑忘了庄子说过“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想要风流快活么,御女也可以成仙,喜欢金银么,点铁可以成金,舍不得偌大家业么,鸡犬可以升天。但这些都与庄子无关,在庄子的想像中,“真人”应该是酱子滴。他低碳绿色纯天然环保,他不喜欢一切人为的东西,包括功名富贵,也包括仁义礼智,还包括一切的机巧权谋,他看清了自己的局限,人力的局限,知识的局限,决不追求什么绝对真理,他看清了生死的真相,他的生命就象自然界的叶落花开一样,随性而来,随性而去,他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他晚上睡觉时,甚至都不会做梦,他没有任何非份之想,完全顺应天意,也不会有所依赖。所以知道什么是快乐吗,庄子告诉你们,快乐是相对的。所以不要坐井观天,夜郎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自暴自弃。在这个宇宙中,你以为你自己大,但总是比你还大的。黄河的河伯以为自己很了不起,涨起水来,两岸之间连牛马都分不清,但看到了东海,一下子傻了呆了,只剩下望洋兴叹,但东海却说,你以为我很大吗,我只是地球的最外面一层薄薄的皮上的一滴,但地球很大吗,跟太阳比啊简直是浮云,太阳很大吗,跟天狼星比起来,简直是浮云,天狼星很大吗,跟大角星比起来,简直是浮云,大角星很大吗,跟猎户座一等星比起来,简直是浮云,猎户座一等星很大吗,跟大犬座那个超巨星比更是浮云啊浮云,总之,神马都是浮云。人的寿命,彭祖最厉害吧,八百岁啊,但冥灵这种东西,五百年对它来说,不过是一年中的一个季节,冥灵寿命很长吧,但上古有一种大椿的树,八千年才是一个季节,大椿的寿命很长吧,但质子的寿命有很多亿亿亿年,只怕宇宙都死了,质子还没做好衰变的热身呢,但你也千万不要小看了自己,你再小,还有比你更小的,蟪蛄这种虫子,春天生的,秋天不到就死了,都不知道什么是春秋,蟪蛄寿命很短是吧,但朝菌呢,早上生的,太阳出来就死了,连朝暮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而朝菌很短了吧,但中子寿命只有十几分钟。不光大小是相对的,寿命是相对的,才能也是相对的哦。马很会奔跑,你叫它抓老鼠,它不如猫,猫会爬树,但你叫它游泳,又不如鱼。你能说哪个更厉害吗。神马,你觉得你什么才能都没有?真搞不清你怎么活到今天的,算了,谁叫咱是庄周呢,咱还有一招,叫不用之用,知道啥叫不用之用吗,去年我路过一个村子,村外有棵大树,真的是太大,也不知道有几千年没有,上百个人都抱不过来,但大家都说那树没用,为虾米没用呢,它的树干到处都是空心的,简直没有一个完整的地方,它的树枝是弯的,也没有一个直的地方,以至于拿去做什么都不好,所以大家说它没用,依我看哪,这才是这棵树的高明之处,但凡这棵树有点用处,还能活到今天吗。再说啦,这树真的就没有一点用吗,常言说得好啊,大树下面好乘凉啊,这么大的树,如果在旷野里,让大家在树下乘凉,该是多么写意啊。不光才能是相对的,判断的标准也是相对的,人睡在潮湿的地方就会得风湿,但泥鳅喜欢,人住在树上会恐高,而猴子喜欢,你说人哪泥鳅啊猴子啊哪个的观点是对的?会喜欢吃动物的肉,鹿喜欢吃草,蜈蚣喜欢吃小蛇,而乌鸦爱吃老鼠,你说哪个口味才是正常的?西施是人见人爱的大美人吧,但鱼见到了会躲到水底,鸟会飞走,鹿会跑开,你说,人哪鱼哪鸟哪鹿哪哪个更懂得什么美?所以不要相信孟子说的虾米人心都是一样的,我告诉你,人和人的距离,有时比人和大猩猩的距离还远呢。也不要相信墨子说的什么尚同,世界是参差多态的,本来就不一样,强求相同,强求统一,强求什么一个主义,一个思想,怎么可能。不光标准是相对的,真理也是相对的。咱俩观点不同对吧,咱们辩论吧,后世的人,不是天天说什么真理越辩越明吗,但如果我辩赢了,说明我是对的,你是错的吗,如果我辩输了,说明你是对的,我是错的吗?好象都不行吧。但能说明我们都是对的,或者我们都不对,或者或者你是对的,或者我是对的吗?好象也不行吧。好,那就让第三方来判断吧。但如果第三方和你的观点一样,他就是另一个你了,能说明你是对的,我是错的吗,如果第三方和我的观点一样,他就是另一个我了,能说明我是对的,你是错的吗?如果他的观点和你我的都不一样,他就是另一个你我了,能说明他是对的,你我都是错的,又或者说明你我是对的,他是错的?好象还不能。唉,不是我说你们,要认识到自己的无知,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真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企图完全掌握无限的真理,你累不累啊。甚至还自以为真理在握,就站在了别人高处,不是很可笑么。不光真理是相对的,连生死也是相对的,这个世界上,每个时刻,都有很多东西死去,又有很多东西生下来,生一定是好的,死一定是坏的吗,不过是自然界的现象罢了,就象太阳出来了,总会落下去,但明天早上还会升起来,就象有春天则必定有秋天,但明年还会有新的春天。所以庄子死之前,弟子们要为他准备墓葬,庄子说,算了吧,我虽然不是西藏人,但天葬也是很美的不是吗,弟子们吓坏了,说那怎么成,先生的遗体被狼吃了被鸟吃了怎么办,庄子说,你们哪不是我说你们,葬在土里就没东西吃了吗,也会被蚂蚁吃啊,就是封得再好,也有细菌会吃啊,为什么非要从狼和鸟嘴里夺食,送给蚂蚁和细菌呢,你们也太偏心眼了吧。庄子当然是不会偏心眼的,在他眼里,大年和小年,大知和小知,能飞九万里的大鹏,和只能飞树那么高的麻雀,在他们自己的世界里,快乐都是一样一样的,这就是庄子的齐物论。懂得齐物论,懂得“齐彭殇,一死生”,你就不会患得患失,跟这个比较,跟那个比较,你就懂得快乐的一半了。当然,仅有这一半是不够的,要想从“齐物论”,变成“逍遥游”,从“逍遥游”,变成“养生主”,从“养生主”变成“大宗师”,还有更多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