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基庙镇教育总述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高基庙 发表于 2015-4-26 22: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节 类型

高基庙镇教育类型主要有公办小学和村办小学,有完全小学(中心小学)和初小及教学点。
1、公办小学。
高基庙镇小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公办小学,初为高基庙街道小学,地点高基庙街道。该校于1965年创办,1986年撤区建镇,学校更名为高基庙镇小学。 1993年,校园迁址,地点高基庙街道。1984年,刘家场村小学并入该校,1992年,打鼓台村小并入该校,2000年,谢家铺村小并入该校,2001 年和2003年俞家铺村小和显济坛、保贞堂村小并入该校。另外,长岭岗和百子庵有少数学生在该校就读。2002年9月,镇中学因学生高峰期无法容纳全镇初 中生,在镇小开设3个初一教学班,招收津南、百子庵、喻家碑、桥堰堤学生共214人。2003年、2004年、2005年开设两个教学班,学生初二升入镇 中学。高基庙镇小学现辖7村1街,学生1200人,教学班20个,教职工54人。
江波渡中心小学也是我镇一所公办小学。初为江波渡中学, 1999年撤江波渡中学,建江波渡高小,学校设初中部,开设初一、初二共4个教学班,设小学部,开设四、五、六年级共6个教学班,学生达500余人。 2003年,撤除初中部教学班,建江波中心小学,招收原江波渡村小学、沙河村小学、王家咀村小学和保贞堂村小学的学生,开设1~6年级共8个教学班。 2005年招收马家垸部分4~6年级学生。江波渡现有学生259人,开设7个教学班(含学前班),教职工17人。
附表二:高基庙镇公办小学基本情况表
时间 学校全称 所在地 创办
年月 班级 学生数 教职
工数
1986 高基庙镇小学 高基庙街道 1965.3 9 363 18
1987 高基庙镇小学 高基庙街道 1965.3 9 372 19
1988 高基庙镇小学 高基庙街道 1965.3 9 405 17
1989 高基庙镇小学 高基庙街道 1965.3 9 429 20
1990 高基庙镇小学 高基庙街道 1965.3 9 442 21
1991 高基庙镇小学 高基庙街道 1965.3 10 432 22
1992 高基庙镇小学 高基庙街道 1965.3 10 446 24
1993 高基庙镇小学 高基庙街道 1965.3 12 688 32
1994 高基庙镇小学 高基庙街道 1965.3 13 671 34
1995 高基庙镇小学 高基庙街道 1965.3 12 694 34
1996 高基庙镇小学 高基庙街道 1965.3 12 762 34
1997 高基庙镇小学 高基庙街道 1965.3 12 788 36
1998 高基庙镇小学 高基庙街道 1965.3 13 775 37
1999 高基庙镇小学 高基庙街道 1965.3 13 777 39
2000 高基庙镇小学 高基庙街道 1965.3 13 773 38
江波渡高级小学 江波渡街道 1999.2 5 300 17
2001 高基庙镇小学 高基庙街道 1965.3 15 849 40
江波渡高级小学 江波渡街道 1999.2 5 297 17
2002 高基庙镇小学 高基庙街道 1965.3 17 906 42
江波渡高级小学 江波渡街道 1999.2 5 286 17
时间 学校全称 所在地 创办
年月 班级 学生数 教职
工数
2003 高基庙镇小学 高基庙街道 1965.3 21 1184 43
江波渡中心小学 江波渡街道 2003.9 4 237 17
2004 高基庙镇小学 高基庙街道 1965.3 20 1107 44
江波渡中心小学 江波渡街道 2003.9 7 343 14
2005 高基庙镇小学 高基庙街道 1965.3 20 1010 49
江波渡中心小学 江波渡街道 2003.9 6 287 13

2、村办小学。
1986 年,全镇民办小学22所(含烟堆岗村小学),除刘家场村外(学生并入镇小),村村都有小学,而且都是完小,1988年烟堆岗村划入市原种场,村小学相继由 原种场接管。1992年春,撤打鼓台村小学,学生并入镇小学。1992年9月~2000年上半年,村小一直比较稳定。便于管理,高基庙镇教委将村办小学分 片管理,共分五个片(每片均设有学区主任)即:高基庙片(管理高桥、长河、显济坛、俞家铺、打鼓台)、荷伍片(管理荷伍、马家垸、王家咀、保贞堂)、江波 渡片(管理沙河、广藤街、江波渡、谢家铺)、津南片(管理长岭岗、津南、柑梓树)、喻家碑片(管理桥堰堤、喻家碑、邓家岭、百子庵和肖家岭等校),以学区 为单位,组织村小统一开展活动,由全镇统一评价。

1

主题

-1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高基庙 发表于 2015-4-26 22:25:50 | 显示全部楼层
2000年9月,镇委、镇政府研究方案、规划,对村办小学进行布局调整。2000年9月,撤谢 家铺小学,学生并入镇小学;2001年9月,撤王家咀小学、保贞堂保留初小,学生并入江波渡小学;2002年9月,撤俞家铺小学,学生并入镇小学;高桥小 学、沙河小学改成初小,学生并入长河小学、江波渡高小,邓家岭村小改成初小,学生并入喻家碑小学,撤除长岭岗小学;2003年9月,撤除高桥小学和邓家岭 小学,显济坛改成初小,学生并入镇小学;2004年9月,撤长河小学,学生并入荷伍小学,撤百子庵小学,学生并入喻家碑小学;2005年9月,改马家垸小 学和桥堰堤小学为初小,学生进行分流,并入附近完小。到2005年9月止,全镇民办小学共6所,其中中心小学4所、初小2所,学生1150人,共32个 班。
附表三:高基庙镇民办小学历年发展情况表
年 度 学校数 班级 学生数 教师数
1986年 22 116 4246 248
1987年 22 115 4289 248
1988年 21 115 4158 245
1989年 21 114 4034 247
1990年 21 113 3960 244
1991年 21 113 3855 240
1992年 20 110 3605 231
1993年 19 112 2978 190
1994年 19 116 3453 174
1995年 19 124 3814 181
1996年 19 94 4056 182
1997年 19 85 3842 186
1998年 19 100 4035 190
年 度 学校数 班级 学生数 教师数
1999年 18 89 3709 196
2000年 18 86 3279 177
2001年 16 84 3876 183
2002年 13 77 3209 185
2003年 8 34 2565 110
2004年 6 38 1768 88
2005年 6 32 1150 93

附表四:高基庙镇民办小学一览表
时间 学区数 学校数 学 校 名 称
1986 5
高 基庙学区、喻家碑学区、津南学区、荷伍学区、江波渡学区 22 长岭岗村小学、津南村小学、柑梓树村小学、打鼓台村小学、俞家铺村小学、显济坛村小学、长 河村小学、高桥村小学、荷伍村小学、马家垸村小学、王家咀村小学、保贞堂村小学、谢家铺村小学、沙河村小学、三兴垸村小学、广藤街村小学、桥堰堤村小学、 喻家碑村小学、百子庵村小学、邓家岭村小学、烟堆岗村小学、肖家岭村小学
1996 4
高基庙学区、喻家碑学区、津南学区、江波渡学区 19 长岭岗村小学、喻家碑村小学、谢家铺村小学、江波渡村小学、百子庵村小学、俞家铺村小学、显济坛村小学、柑梓树村小学、长河村村小学、津南村小 学、荷伍村小学、肖家岭村小学、马家垸村小学、桥堰堤村小学、邓家岭村小学、高桥村小学、保贞堂村小学、王家咀村小学、沙河村小学
2003 0 8 津南村小学、喻家碑村小学、英华达村小学、荷伍村小学、马家垸村小学、桥堰堤村小学、长河村小学、百子庵村小学
2005 0 6 津南村小学、喻家碑村小学、英华达村小学、荷伍村小学、马家垸村小学、桥堰堤村小学
附表五:高基庙镇小学教育发展情况表
年度 学校
数 班数 学生
数 教师
数 新招
生数 毕业
数 适龄
数 入学

1986 23 125 4618 267 659 703 4610 97%
1987 23 124 4604 265 732 747 4685 96.2%
1988 22 119 4587 265 726 685 4658 95.2%
1989 22 116 4476 268 624 678 4483 96.5%
1990 22 117 4392 266 637 657 4407 96.8%
1991 22 115 4301 264 593 682 4321 97.8%
1992 21 112 4293 263 684 654 4267 97.2%
1993 20 110 4170 244 1148 519 3712 98%
1994 20 111 4147 242 1259 552 4085 99.2%
1995 20 114 4276 235 1034 695 4494 99.8%
1996 20 115 4344 238 1114 736 4862 100%
1997 20 116 4384 239 821 567 3976 100%
1998 20 126 4452 242 605 625 4726 100%
1999 20 128 4482 243 537 403 4304 100%
2000 20 123 4328 227 494 431 4072 100%
2001 18 108 4277 220 432 572 4695 100%
2002 15 89 3671 208 374 682 4218 100%
2003 10 71 3172 154 331 712 3190 100%
2004 8 58 2778 137 371 608 2867 100%
2005 8 55 2406 140 312 650 2517 100%

重要小学简介:
高基庙镇小学简介

石首市高基庙镇小学创办于1965年,地处湘鄂边陲,校园占地面积21余亩,建筑面积6300平方米,有教学楼、综合楼、宿舍楼、学生公寓楼各一幢。在校 学生1259人,开设20个教学班,在岗教师47人,其中有省、地、市骨干教师18人,有本科学历和正在进修本科的15人,专科学历教师38人。
学校自93年整体搬迁以来,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焕发出勃勃生机。优美和谐的校园环境,精美亮丽的形象工程,精心打造的文化氛围,韵味无穷,爽气宜人,是首批荆州花园式学校。
学校教学设施不断充实和完善。建有电脑室、多媒体教室、电子琴室、舞蹈室、美工室、实验室、图书室、劳技室、广播室。拥有大型体育健身场地两个,有规范的运动场,有美观雅致的学生公寓,教学区、生活区即相互独立又融为一体。
学校坚持“高标准定位,全方位育人”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规章治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创新举校”的管理策略,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取得了令人瞩目 的成绩。近十年来,学校教育科研活动及各级各类的竞赛活动,成绩一直名列全市乡镇前茅。学校先后被授予“荆州市示范学校”、“荆州市文明单位”、“湖北省 自然课题实验先进单位”、“湖北省档案工作目标管理先进单位”、“荆州市花园式学校”、“石首市教育教学综合评价优胜单位”、“荆州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 等荣誉称号?

1

主题

-1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高基庙 发表于 2015-4-26 22:31:4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节  学制

1986年小学实行五年制教学,1998年,我镇一部分学校全部改成六年制,一部分学校1~4年级改成六年制教学内容,五年级仍升入初中,1999年,全镇范围内所有小学全部改成六年制。

第四节  课程

1986年~1999年,全镇小学课程开设均按照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五年制小学课程计划(修订草案)》实施,具体课程安排如下表: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小计
思品 1 1 1 1 1 5
语文 12 12 11 10 10 55
数学 9 9 8 7 7 40
自然 1 1 2 2 2 8
历史 1 1 2
地理 1 1 2
体育 2 2 2 2 2 10
图画 2 2 2 2 2 10
音乐 2 2 2 2 2 10
手工 1 1 1 1 1 5
劳动 1 1 1 3
合计 30 30 30 30 30 150
教学时间每节课45分钟,课间休息15分钟,每学年上课38周。语文包括写字,数学包括珠算,珠算在四、五年级教学。
1999年秋季,因小学改为六年制,学科课程作了一些调整,小学取消了地理、历史,改成社会课程,语文、数学课程难度降低,课时减少。
2003 年,按国家颁布的《义务教育阶段六年制小学课程标准(修订草案)》实施,课程进行了较大改革,将原义务教育教学大纲改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并制订了课改的 课程计划,改自然课为科学课,思品课为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增加了综合实践课和地方课程,小学增开了英语课程。2003年小学课程标准课程计划如下: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品德与生活 2 2
品德与社会 2 2 1 1
科 学 2 2 3 3
语 文 8 8 7 7 7 7
数 学 6 5 5 5 6 6
外 语 2 2 3 3
社 会 2 2 2
体 育 3 3 3 3 3 3
音 乐 2 2 2 2 1 1
美 手术 2 2 2 2 1 1
综合实践活动 1 3 2 2 2
地方与学校课程 3 3 2 1 1 1
课外活动 5 5 5 5 5 5
夕 会 十      分      钟
总课时 31 31 35 35 35 35

第五节 普及小学教育

1986 年,高基庙镇教育通过“一无两有”建设,学校发展取得到了一定成绩,学校面貌有较大改观,但由于农村条件的限制,小学入学率不容乐观,全镇适龄儿童 4668名,入学率为97%,毕业率为98%,在以后的三年里,由于增收人民教育资金,增加了农民负担,学生入学率下降,在96%~95%之间徘徊,流失 儿童较多。1989年,全镇“创建基础教育先进乡镇”活动,改善办学条件,教师下村动员学生入学,入学率开始回升,到1993年,入学率达98%以上,毕 业率达99%。1994年申请“普九”验收。1995~1996年,在镇委、镇政府的领导下,全镇掀起迎省“普九”达标的高潮,按照市政府要求,学生入学 率与当地党政一把手政绩挂钩。由于政府出面,加上教师的动员走访,再加上改善办学条件,学生入学率全面提升。1996年12月,省政府教育督导室亲临我 镇,对“普九”工作进行评估和验收,高基庙镇被评为“普九和扫除文盲合格乡镇”。“普九”验收后,为了防止学生出现反弹现象,镇委、镇政府出台了《高基庙 镇义务教育暂行规定》,对学生监护人界定责任。从此,小学入学率、巩固率一直保持100%。2000年,省“普九”复查,学生入学的各项指标均达到标准。 2001年,人民教育基金取消。2004年实行“一费制”收费标准,并对家庭贫困的学生实行“两免一补”,这样,进一步减轻了学生上学的经济负担。学生乐 意上学,全镇无一名学生流失,入学率和毕业率达100%。

第三章 中学教育

一、发展与分布
高基庙镇普通 初级中学,1986-1990年共五所,即高基庙镇初级中学、江波渡初级中学、荷伍初级中学、喻家碑初级中学和津南初级中学,校址分别设在高基庙街道、江 波渡街道、荷伍村、喻家碑村和津南村。进入90年代,由于学生自然减员,镇教委在镇委、镇政府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始了撤校、并校工作。1991年 9月,撤津南中学,学生并于镇中学,学校改成津南小学;1993年9月,撤喻家碑中学,学生并入镇中学,学校改成喻家碑小学;1995年9月,撤荷伍中 学,学生一部分并入镇中学,一部分并入江波渡中学。至此,高基庙镇形成了以镇中为中心,附设江波渡中学的格局。在以后的五年里,两所初中相对比较稳定,进 入2000年,江波渡中学因生源锐减和师资条件限制,取消了初三年级的教学,继续开设初一、初二年级。至2003年,取消初中班,学生并入镇中学。与此同 时,为减轻镇中学学生升学压力,在镇小学开设了初一年级,共招收初一学生247人,开设三个教学班,至2005年,镇小仍开设初一教学班2个,学生共 128人。2005年,全镇共有初中生2075人,共28个教学班,教师108人。

1

主题

-1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高基庙 发表于 2015-4-26 22:32:23 | 显示全部楼层
1998年,因受百年长江洪灾,镇中学以水毁为契机,建造教学办公综合楼一幢,彻底解决了因并校给学校带来的压力。同年,因学制改革,由“五三”制改成“六三”制,镇中开始过渡,招收2个六年级教学班,同时教学六年级及初一教学内容。
1999年,按照教育部课程指导纲要,中学对部分课程进行了调整。学校继续实行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对少数教师因工作不称职而派到村小任教。
1999年7月,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对镇中办学条件进行了评定,镇中被评定为二级乙等学校。

2000年~2005年

2000 年~2005年,是高基庙教育发展的鼎盛时期,办学条件得到彻底改善,办学水平得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了辉煌的成绩。镇中学连续三年中考创新高, 2001年、2002年、2003年被荆州市评为教育教学优胜单位,学校文学社获湖北省优秀文学社团一等奖,艺手术节被评为市先进单位,球类运动会取得全市 总分第四名,被市教科室评为先进教科室,被荆州市教育局评为优秀家长学校。
2000年,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和市教委《关于减轻中小学过重负担的意见通知》,我镇“减负”工作全面展开,开展了规范教学用书和课外活动,规范作息时间,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强化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管理,彻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2001年,学校按照市教委《关于学校内部运行机制改革方案(通知)》,全体教师开展竞争上岗的评议活动,活动促进了教师自身的提高。
2002年,按照石教督〔2002〕11号,我镇落实了《乡镇办区党政领导基础教育工作责任目标考核工作细则》,镇委、镇政府按照目标,加大了对学校发展的规划,镇中开始增加扩建运动场,修了300m环形跑道。同时,争取资金,修建了学生公寓,解决了学生就餐环境。
2002年9月,依据市局关于理顺乡镇教育内部管理体制政策,撤教育组,建高基庙镇中心学校。中心学校设校长一名,管理中学及全镇各校,中学设常务副校长一名,主抓全面工作。
2003年,我镇中考创历史辉煌,共有65名学生考入一中,与笔架、文峰抗衡,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奖获全市第三名。镇中被评为“一级乙等”学校。
2004年,在省“普九”复查迎检中,中学进一步巩固了学生生源,学生入学率达99.2%。8月份,公办教师参加了全市教育系统养老保险,解决了教师的后顾之忧。同时,以课改为契机,加大了对教师的培训,暑假共46名教师分别参加了荆州市、石首市的各学科培训。
2005年,学校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争取资金,对运动场进行了改建,建立新篮球场,加大了现代化教学设施的建设,学校开辟了电脑室,配置电脑30余台,建起了多媒体教室,加大了实验室的建设,学校开通了“绿色证书”教育课程。
2005年12月,市教育局对学校中层干部进行考核,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同时,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在教师中广泛开展敬业爱岗的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校管理更加规范,学生食堂被评为全市“卫生食堂”,“家长学校”被评为荆州市示范家长学校。
附表六:高基庙镇中学历年发展情况一览表
年度 所
数 班 数 学生数 毕业数
初中 镇小(初中班) 江高小(初中班) 初中 镇小(初中班) 江高小(初中班) 初中 镇小(初中班) 江高小(初中班)
1986 5 21 2344 612
1987 5 22 2308 576
1988 5 21 2287 555
1989 5 20 2160 537
1990 5 20 1982 492
年度 所
数 班 数 学生数 毕业数
初中 镇小(初中班) 江高小(初中班) 初中 镇小(初中班) 江高小(初中班) 初中 镇小(初中班) 江高小(初中班)
1991 4 19 1736 508
1992 4 22 1674 487
1993 3 18 1426 508
1994 3 19 1388 511
1995 2 20 1408 536
1996 2 20 1501 498
1997 2 21 1578 534
1998 2 22 1648 529
1999 1 18 4 1493 210 365 54
2000 1 19 3 1488 197 354 55
2001 1 22 3 1653 204 342 63
2002 1 22 3 3 1715 247 200 348
2003 1 26 3 2 1729 215 96 609

1

主题

-1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高基庙 发表于 2015-4-26 22:57: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等奖
2001.3 张治国 《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荆州市
三等奖
2001.3 董元岚 《加强描写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荆州市
三等奖
2001.3 张慧莲 《精骛八极 心游万仞》 荆州市
三等奖
2001.4 刘国桥 《无籽西瓜栽培技手术》 荆州市
三等奖
2004 姜金红 初中语文教学艺手术研讨会论文 荆州市
二等奖
2004 郑经凯 《农业技手术基础课教学探讨》 荆州市
二等奖
2004.12 刘维华 《引导探究——探究式教学的一种有效形式》 省 级
一等级
2005 徐 平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省二等奖
2005 李支农 《农业技手术基础课中对学生实施情感培育的实践与理论思考》 荆州市
二等奖
2005 王 勇 数学论文 荆州市
二等奖
时间 教 师 论 文 题 目 获奖级次 发表刊物
2005 郑文香 数学论文 荆州市
二等奖
2005 吴友兵 数学论文 荆州市
二等奖
2005 姜金红 艺手术研讨会论文 荆州市
二等奖
2005 骆正邦 教案《新航路的开辟》 荆州市
三等奖
2005 王红强 课程评价论文 省二等奖
2005 陶 香 《用美的语言让学生爱上政治课》 荆州市
二等然
2005 黄中岗 《浅谈化学课程中的演示实验》 省二等奖
2005 黄中岗 《重管理求规范 抓实践促效益》 石首教育科研
2005 陈厚兵 《抓党员示范 促学校管理》 荆州日报
2005 骆正邦 《学校德育工作与家庭教育》 石首科技导报
2005 李艳茜 《信息技手术环境下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 荆州市
二等奖
2005 刘维华 《多媒体技手术在中学物理中的应用》 荆州市
二等奖
1992.12 张和平 《让差生也潇洒》 荆州市
二等奖
1992.12 张和平 《自卑,一种不健康的心理》 荆州市
二等奖
1992.12 吴兆红 《对症下药,耐心疏导》 荆州市
一等奖
1993.11 张和平 《心灵的呼唤》 荆州市
二等奖
1995.10 张和平 《铸造转差新空间》 荆州市
二等奖
时间 教 师 论 文 题 目 获奖级次 发表刊物
1995.12 张 鸿 《论小学美手术电化教学的作用》 荆州市
二等奖
1996.5 熊华凯 《加强乡大自然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荆州市
二等奖
1997.10 张 洪 《民族制度的由来和发展》 荆州市
二等奖
1997.12 张和平 《铸造转差的新空间》 荆州市
二等奖
1998.6 熊华凯 《大力培养学生探求知识的能力》 荆州市
三等奖
1998.11 李胜兵
吴兆红 《活动中介型“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三等奖 中国教育学会
1999.3 熊华凯 《模拟霜和露的成因的对比实验》 湖北省
二等奖
1999.12 熊华凯 《呼吸器官纳入空气》 湖北省
二等奖
2000.9 张和平 《小学语文单元四段或教学初探》 中 央
教科所
2000.11 吴有兵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三等奖 保持立教育研究所
2000.12 吴兆红 《浅谈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和主导性》 三等奖 徐特立教学研究所
2000.10 吴有兵 《圆的周长》 新世纪经典教育论文
2001 王 霞 《让学生走自己的路》 湖北省
二等奖
2001 吴有兵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说的能力》 湖北省
三等奖
2001 吴兆红 《构建德育实体,形成育人合力》 国家级
一等奖
2001 熊华凯 《强化自然实验,培养科技活动能力》 荆州市
二等奖
2001 张和平 《在竞争中参与,在参与中创新》 湖北省
三等奖
时间 教 师 论 文 题 目 获奖级次 发表刊物
2001 张和平 《引导参与,学会创新》 荆州市
三等奖
2001 张和平 《小学语文单元段式教学初探》 湖北省
三等奖
2001.9 袁 琳 《浅谈实验教学,诱发创新意识》 省教研室
2001.8 黄晓玲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小学生
学习报
2002.10 吴兆红 《参加储蓄》 荆州市
一等奖
2002.6 吴兆红 《在自然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会科学》 荆州市
二等奖
2002.6 袁 凌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荆州市
二等奖
2002.8 魏 红 《角的初步认识》 优秀奖 中国教育学会

1

主题

-1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高基庙 发表于 2015-4-26 23: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1989 罗代斌 男 57/08 石首 高基庙镇中学 省优秀教师
1998 吴兆红 男 64/08 石首 高基庙镇小学 荆州市优秀教师
1999 陈厚兵 男 68/10 石首 高基庙镇中学 荆州市骨干教师
1999 吴良科 男 67/03 石首 高基庙镇中学 荆州市骨干教师
1999 王 钟 男 73/08 石首 高基庙镇中学 荆州市骨干教师
1999 吴兆红 男 64/08 石首 高基庙镇小学 荆州市明星教师
2001 刘登祥 男 57/04 石首 高基庙镇教委 省劳模
2001 李胜斌 男 64/01 石首 高基庙镇中学 荆州市骨干教师
2001 张 鸿 男 76/06 石首 高基庙镇小学 荆州市骨干教师
2002 彭言林 男 63/04 石首 高基庙镇小学 荆州德育先进工作者
2004 吴兆红 男 64/08 石首 高基庙镇中心学校 省骨干教师
2004 董元岚 女 65/02 石首 高基庙镇中学 荆州市骨干教师

第三章 教育经费与勤工俭学
第一节 教育经费

一、经费来源与支出
1985 年~2000年,全镇公民办中小学经费的主要来源为:收取学生学杂费,财政拨款,收取人民教育基金,征收农村教育费附加。2000年年底,取消征收农村教 育费附加,不再收取人民教育基金。从2001年税费改革后,经费的主要来源仅为向学生收取学杂费,上级拨款(包括财政转移支付)。
学生学杂费的征收,在1986年~1987年,每生年平均25元,1988年~2000年,每生年平均82元,2001年税费改革后,每生年平均90元,它主要用于学校办公用品、纸张、订阅报刊、教学教研等开支,并补助学校小型修缮和设备添置等。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全镇的地方财政拨款也逐年增长。1986年至1996年,财政对教育拨款由86年拨款12.2万元,到1993年财政为教育拨款 31.6万元,1994年44.3万元,1995年46.9万元,到2002年,财政对教育拨款为114.5万元(含财政转移支付 35.2万元)。这些资金主要用于解决公办教师工资,但2002年后还解决代课教师工资。2005年,财政为教育拔款达254.4万元。
为了加 快教育的发展步伐,从1994年起,高基庙镇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高基庙镇人民教育基金管理委员会”,由党委分管教育的书记任主任,按小学、初中起始年级在 校学生年平均40元收取。到1996年因“普九”达标检查,各校新建校舍,收费提高,在校学生每年平均200元征收,全部上缴财政,再由财政拨付给教育, 主要用于镇中、镇小及部分村小建设和添置教学用具、仪器,改善办学条件。人民教育基金持续征收至2000年年底。
足额征收农村教育费附加。 1986——1987年由各村自行征收,解决所在村的民办教师工资。从1988年开始,民师工资全镇统筹后,由镇财政统一负责征收,统一管理,再由财政交 教委统一使用。从1994年起,镇政府下文,按全镇农村户口的村民的人平纯收入的1.5%进行征收,由财政部门提取,列为专项,拨付学校。所征费用主要用 于解决民办教师的工资及民办教师正常的政策口子费,福利补助。这样民师工资统筹后,民师工资逐年增长,由86年人平月工资50元,增长到96年人平均月工 资150元,到2003年,人平月工资300元,民师待遇不断得到了提高。自2002年年底,石首市一次性解决民办教师问题后,所聘用的代课教师工资由市 财政拨付,银行代发,农村教育费附加随之取消。
附表十七:高基庙镇教育经费增长情况一览表
年度 预算内经费
(万元) 预算外经费
(万元) 占全镇财政
总支出% 全镇人平负担数
预算内经费(元) 预算外经费(元)
1986 12.2 13.4 32 3 3.4
1987 14.4 14.8 32.6 3.6 3.7
1988 17.9 19.5 33.1 4.5 4.9
1989 20.7 38.6 33.6 5.2 9.7
1990 25.9 46.5 33.9 6.5 11.7
1991 28.1 54.6 33.8 7.2 13.8
1992 29.5 57.8 34.2 7.5 14.6
1993 31.6 123.9 34.2 8 31.2
1994 44.3 158.2 37.8 11.1 39.8
1995 46.9 183.4 39.4 11.8 46.2
1996 47.3 185.6 41.8 11.9 46.7
1997 55.9 198 53.2 13.6 48.3
1998 55.9 196.7 50.6 13.6 48

1

主题

-1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高基庙 发表于 2015-4-26 23:4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局
2003.11 2002~2003学年度初中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 市级 市教育局
2003.11 石首市首届学校艺手术节先进单位 市级 石首市教育委员会
石首市艺手术教育委员会
2003.12 在全市首届教育科研工作评比中荣获二等奖 市级 市教育局
2004.12 示范家长学校 市级 荆州市教育局
三、高基庙镇小学
时间 荣 誉 称 号 级 别 颁奖单位
91.08 全市小学毕业年级统一质检第一名 市 级 市教委
91.10 市第二届小学生田径会团体总分第二名 市 级 市总工会
91.11 先进职工之家 市 级 市教研室
91.12 市小学自然历史、地理知识竞赛三等奖 市 级 市教委
92.01 体育达标先进单位 市 级 市体委
92.01 工会先进单位 市 级 市总工会
92.04 7名学生获全国小学奥林匹克一、二、三等奖 国家级 中国数学学会
92.07 先进党支部 镇 级 市委、市政府
92.09 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镇 级 镇教委
92.11 五年级全能(语、数)竞赛第一名 镇 级 市教委
92.12 市小学生第三届田运会团体第八名 市 级 市教委
93.01 德育工作先进单位 市 级 市教委
93.02 教学管理合格单位 市 级 市教委
93.02 92年小学毕业会考质量二等奖 市 级 市教委
93.09 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市 级 市委、市政府
93.10 石首市奥林匹克学校 市 级 市教委
93.12 市第四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第六名 市 级 市教委
93.12 数学先进教研组 市 级 市教委
93.12 石首市转差实验学校 市 级 市教委
94.05 3名学生获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三等奖 国家级 中国数学学会
94.06 全市毕业班统一质检第三名 市 级 市教研室
94.07 文明单位 市 级 市政府
94.07 先进党支部 镇 级 镇 委
94.10 市第五届中小学田运会第四名 市 级 市教委
94.11 四、五年级作文竞赛获全市团体第三名 市 级 市教研室
94.12 市首届学校艺手术节文节节目《赶海的小姑娘》获小学组二等奖 市 级 市教委
95.01 市五年级调考(语、数)获全市第四名 市 级 市教研室
时间 荣 誉 称 号 级 别 颁奖单位
95.01 教育先进单位 市 级 市政府
95.01 四、五年级数学竞赛优胜单位 镇 级 镇教委
95.10 市体育达标先进单位 市 级 市教委
95.12 96年元旦节文艺汇演节目《三个和尚》获二等奖 市 级 市委办、市政办
95.12 96年元旦文艺汇演节目《四支歌》获优秀奖 市 级 市委办、市政办
95.12 《祖国在我心中》知识竞赛一等奖 省 级 《小学生天地》编辑部
96.04 学校两名学生获全国奥林匹克三等奖 国家级 中国数学学会
96.05 五年级数学竞赛第二名 镇 级 镇教委
96.05 四年级语数全能竞赛获全市第三名 市 级 市教研室
96.07 毕业班统考合格率全市第一名 市 级 市教研室
96.12 文明单位 市 级 市委、市政府
97.04 学校三名学生获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二、三等奖 国家级 中国数学学会
97.05 德育先进单位 市 级 市教委
97.09 毕业班统考合格率全市第一 市 级 市教研室
97.09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文明单位 市 级 市委、市政府
97.10 公办小学二级甲等学校 市 级 市督导室、市教委
97.11 先进党支部 市 级 市 委
97.11 “万人广播体操通讯赛”一等奖 市 级 市教委
97.11 四、五年级作文竞赛获荆州市一等奖3人,二等奖4人 地 级 荆州市教研室
97.12 市第二届学校艺手术节文艺汇演《爱我中华》获二等奖 市 级 市教委
97.12 语文教研组被评为先进教研组 市 级 市教委
97.12 数学教研组被评为先进教研组 市 级 市教委
98.03 综合治理十面红旗 市 级 市委、市政府
98.04 96~97年度文明单位 地 级 荆州市委、市政府
98.04 最佳文明单位 市 级 市委、市政府
98.05 8名学生获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一、二、三等奖 国家级 中国数学学会
98.05 市小学生田径运动会获第八名 市 级 市教委

1

主题

-1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高基庙 发表于 2015-4-26 23:4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时间 荣 誉 称 号 级 别 颁奖单位
98.06 花园式学校 地 级 荆州市教委
98.07 先进党支部 镇 级 镇 委
98.12 98年迎春文艺汇演三等奖 镇 级 镇政府
98.12 98年迎春文艺汇演《山丹丹花开红艳艳》获三等奖 市 级 市委、市政府
99.06 2名学生获荆州市《建国五十周年主题征文》二等奖 地 级 荆州市团委
99.07 中小学生田运会团体总分第六名 市 级 市教委
99.10 镇第五届田运会优秀组织奖 镇 级 镇教委
99.10 镇第五届田运会团体总分第一名 镇 级 镇教委
99.11 “庆国庆”球类运动会最佳组织奖 镇 级 镇教委
99.12 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省二级单位 省 级 省档案局
2000.01 99年度师训干训工作先进单位 市 级 市教委
2002.01 德育工作先进单位 市 级 市人民政府
2000.02 最佳文明单位 市 级 市委、市政府
2000.03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镇 级 镇委、镇政府
2000.04 教育教学示范学校 镇 级 镇教委
2000.06 四、五年级学生能力检测第一、三名 市 级 市教研室
2000.07 毕业年级质量综合评价第三名 市 级 市教研室
2000.07 教学质量综合评价第一名 镇 级 镇教委
2000.07 教育教学管理示范学校 镇 级 镇教委
2000.08 教育教学综合评价第一名 镇 级 镇教委
2000.10 石首市示范学校 市 级 石首市人民政府
2000.11 99~2000学年小学教育综合评价优秀单位 市 级 市教委
2000.12 第三届学校艺手术节文艺汇演《欢庆锣鼓》获二等奖 市 级 市教委
2000.12 第三届学校艺手术节器乐表演获二等奖 市 级 市教委
2000.12 全市小学首届足球赛第六名 市 级 市教委
2000.12 1999~2000学年小学教育教学综合评价优胜单位 市 级 市教委
2000.12 2000年度先进单位 镇 级 镇委、镇政府
2000.12 自然课题实验先进单位 省 级 省教研室
时间 荣 誉 称 号 级 别 颁奖单位
2000.12 1999~2000年最佳文明单位 市 级 市委、市政府
2000.12 荆州市示范学校 地市级 荆州市人民政府
2002.12 2001~2002年度文明单位 市 级 市人民政府
2002.12 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优胜单位 市 级 市教育局
2002.12 小学组乒乓球男子团体第六名 市 级 市教育局
2002.12 小学组女子乒乓球团体第六名 市 级 市教育局
2003.03 荆州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 地 级 荆州市教育局
2003.04 荆州市小学自然“自科结合”专题研究先进单位 地 级 荆州市教育局
2003.05 石首市先进教科室 市 级 市教研室
2004.10 石首市教育教学综合评价先进单位 市 级 市教育局
2004.11 石首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第八名 市 级 市教育局
2005.02 镇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镇 级 镇 委
2005.07 镇级“先进党组织” 镇 级 镇 委
2005.10 市第二届球类运动会团体第五名 市 级 市教育局
2005.11 石首市人民满意学校 市 级 市人民政府
2005.12 石首市文明寝室 市 级 市教育局
小鹏专业顶贴 该用户已被删除
小鹏专业顶贴 发表于 2015-4-26 23:5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多了
看的好辛苦哟!!
runrubi 该用户已被删除
runrubi 发表于 2015-4-26 23:5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网络上搜了半天,也就找到了这篇关于镇小和镇中最详细的记录了.太多了,的确看得很累哦.最大的收获就是看到了好几个当年我的同班同学的名字,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