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还是定风波 - 

史上十大口水战

[复制链接]

15

主题

-15

回帖

1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2
 楼主| 还是定风波 发表于 2015-4-28 09:0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十  金丹南宗




  金丹南宗也是传自吕洞宾,不过显然在传的过程中,有些分岐,结果与王重阳的北宗有了些区别。

  哪些区别??

  第一是性命双修的先后。北宗主张先性后命,七分炼性,三分炼命,以性为主,而南宗则主张先命后性,也不是以命为主吧,总之是先要修命。这个看上去似乎区别很大,其实只是角度不同而已。

  因为北宗的先性后命,是说要先让自己的内心静下来,然后才能修炼出结果来,而南宗的先命后性,则是说,先要炼上二十年气功,把元气炼足了,才有机会炼出元神,“炼神化虚”什么的。这个,其实根本谈的根本就是不同的事情嘛,先静心与先练气功,这个,其实并不冲突来着。

  但是为什么会有酱子的区别呢??

  北宗的王重阳,身处宋金之际,外有异族,内有兵荒,神州涂炭,心其实是很难静下来的。这也是为什么王重阳的全真道,一定要求出家的缘故。如果不出家,又怎么能不对这红尘中的一切有所企求,又怎么能平心静气的闭关三年五年,甚至十几年呢。这也是为什么全真七子的青壮派,往往都要历练上几十年缘故,如果没有足够的历练,闭关之时,又怎么能无动于心呢。

  而且异族入主,对汉人猜忌甚深,如果大谈什么铅汞龙虎,那些个土人根本不懂这些话其实说的是人身上的五脏六腑精神气血,多半直接当成炼仙丹的,结果要么就是请到宫里逼着做化学实验,要么就当成妖手术给抓了,但都不会有好结果。而如果谈的是先性后命,什么平心静气啦,忠孝节义啦,反倒没有多大的事。所以无论从修身还是远祸,都是先性后命为宜。

  而南宗呢,一直在太平之地,根本没有那么强烈的内心困扰,也没有全身远祸的必要,所以倒可以先炼元气,再炼元神。就是说,南宗的“性”根本不是北宗的“性”。

  还有第二个区别,那就是南宗受禅宗影响较大。

  虽然北宗也受禅宗影响,讲究“明心见性”什么的,但南宗毕竟是在禅宗的大本营嘛,影响非同小可。这个光看南宗的几个主张就知道了。

  哪几个主张??

  心即是道。这个心说的不是那个心神不定的心,而是那个说不清道不明的人的本心,这个心其实是和道一样一样的,道是空寂虚无,妙湛渊默的,心呢,也是清静灵明,冲和温粹的,所谓“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

  心即是丹。那么即使人的本心是和道一样一样的,那么让人回归这样的本心,就是炼丹了,本然之心成了,丹就成了。本然之心既然和道一样一样的,自然能够与道长存了。

  本然心境。本然心境是什么样子的呢,就象玉盘上的珍珠,圆溜溜的,活泼泼的,晶莹剔透的,好象什么都没有,又好象什么都有。

  心作主宰。“此心本是通神藏,一念差时万状生”,这个,意、念、神、气等实际上都受到心的主宰,心宁、心荒、心喜、心悲都会引起神、气等的变化,“心悲则阴气凝,心喜则阳气散。念起则神奔,念住则神逸”,所以,修炼要从心入手。

  心外无法。这个嘛,既然心这么重要,当然一切一切的修炼,都跟心有关啦。

  这个当然跟禅宗或心学有点象了,可也能看出来,其实和北宗相去也不远,只是北宗处家国动荡之地,环境不同。对北宗来说,先有个磨砺心性的过程,免得修行过程中走火入魔,而对南宗来说,先有个修命,就是练气功的底子,然后以心为主,修炼金丹。

  还有其他的区别吗??

  还有一个,就是南宗受当时新起的神霄派等符籙派影响,会修行雷法。

  这个雷法又什么呢??这个其实就是符籙派和丹鼎派结合之后的产物。打个比方吧,如果符籙派求雨,肯定会用符纸烧了,再加上咒语,请来雷公电母,然后降雨,如果是纯粹丹鼎派呢,估计只能把自己修成神仙之后才有可能。现在这个雷法呢,前半截象丹鼎,后半截象符籙,它认为人自身就是一个小天地,所以可以通过修炼元神,存思,存神,然后用意念通过元神来感知外界的大天地,与大天地联系感应,从而呼风唤雨。

  简单的说,就是所谓雷公电母,其实都是我们自身通过修炼后就有的,是自身的精气神,还有阴阳五行所化的,木火土金水五雷,就是五行相激的产物,和自然界的五雷产生,是一样一样的。但是,如何去产生它呢,只要修成内丹,用元神去控制它,自然就可以啦。要知道,既然人自身的五雷和自然界的五雷是一样一样的,那么通过元神升降,这些自然能和外界的相感应啦。所以呢,“雨者肾水也,运动自己阴海之气,遍满天地,则有雨也,晴者心火也,想遍天地炎炎大火,烧开自身气宇,即晴也”。这个和纯粹用符水咒语求神,是不一样的,所谓“有心感神,神反不灵,无心之感,其应如心”,不要有妄念,要用自己的心。

  雷法的用处还不止这些,还可以增加修为,既然能控制阴晴雨雪,那么天地之五雷,也能为我所用,帮助我修炼。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金丹南宗能给全真道带来新的内容了吧,事实上,它与其说是北宗的竞争对手,倒不如说是北宗的补充,是一种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完善。

  当然,金丹南宗给全真道带来的还不止这些,事实上,它改变了全真道的师承,让全真道从单线变成了双线,从而有了“五祖七真”的师承模式。

  什么是“五祖七真”??就是北五祖,南五祖,还有七真,这是全真道供奉的十七位仙真。七真就是全真七子,而五祖又有北五祖,南五祖。

  北五祖是哪五个??东华帝君王玄甫、正阳帝君钟离权、纯阳帝君吕洞宾、纯佑帝君刘海蟾、辅极帝君王重阳,其实就是从少阳派,到钟吕金丹道,再到王重阳的全真道的整个师承。

  南五祖呢??紫阳真人张伯端、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贤真人薛式、泥丸翠虚真人陈楠、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这五个人里,比较重要的是张伯端和白玉蟾,张伯端是从刘海蟾那里学的金丹道法,而最后白玉蟾创建的金丹南宗。这么跟你说吧,白玉蟾之前,都是单线传的,一个传一个,而白玉蟾之后呢,是一个传很多个,结果呢,自然就正式的开宗立派了。

  虽然南北宗合并,南宗的五个人也加入到供奉的仙真之列,但也能看得出来,北五祖全都是“帝君”,而南五祖则都是“真人”,和全真七子一个待遇,这可能还是因为北宗势大,同时南宗还是由北宗的刘海蟾传出来的吧。

  但不管怎么说,全真道到了南北宗合一,真大道太一道加入,楼观道并入,算得上一统丹鼎派了。

  但是且慢,元末明初的时候,随着一个奇人的出现,又有一个新的丹鼎派出现了。

15

主题

-15

回帖

1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2
 楼主| 还是定风波 发表于 2015-4-28 09: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十一  奇人张三丰


  在道教的历史上,这又是一个神奇的人物,甚至比王重阳和他的全真七子加起来还要神奇。

  传说,他活过了至少两百一十年。之所以是至少,那只是因为后来的人都不知道他去哪儿了。

  传说,他创建了至少十七个武学门派。之所以是至少,那只是因为还有一些声称是他创建的,但没有得到公认罢了。而他创建的那个最有名的武学门派,在后来,也成了江湖上泰山北斗一样的存在,与八百年前达摩创建的那个门派,成了江湖的代名词。

  是的,你猜对了,他的名字就是张三丰。他创建的门派有王屋山邋遢派、三丰自然派、三丰派、三丰正宗自然派、日新派、蓬莱派、檀塔派、隐仙派、武当丹派、犹龙派等至少十七支,而最有名的,自然是武当派。

  他的名字也有很多,最初的名字叫张君宝,字全一,后来的名字或号呢,除了三丰,还有全弌、玄玄、三仹、三峰、三丰遯老、通、玄一、君实、居宝、昆阳、保和容忍三丰子、喇闼、邋遢张仙人、蹋仙等等。什么张通或张玄玄的名号就不说了,道教嘛,总是比较通透比较玄妙的。张邋遢么,大约是因为不修边幅吧,高人么,总是要把自己装成不起眼的样子的。而最有名的号三丰呢,据说是因为武当山有三个并峙的山峰非常灵秀,证据之一就是他还有三仹或三峰之类的号。

  当然,也有人说不是这样的。他们说,三代表阳,是乾卦,丰则是三中间被一竖打断了,乾卦变成了坤卦,代表阴,所以“三丰”就是乾坤合一,阴阳变化。他们说,根据这个“三丰”两个字,可以看出,这个可能只是个伪托的人物,或者是多个人物的事情,搞到了一个人身上,因为这是每个道士都可能会取的名字。

  这个理由实在的说,很怪异,取一个有意义的名字或号,怎么就变成伪托的了呢。而如果这个名字真的是个谁都会取的名字,跟什么李强刘鹏似的,那又为什么除了这个张三丰,历史上就很难找出其他朝代,之前或者之后,有什么叫张三丰的道士了呢。

  随他们怎么说吧,有人还说过根据大禹的名字,可以看出大禹其实是没有的,其实就是一只虫子呢。兴许还有人说,是因为一天疯三次,所以叫张三疯,才对呢。

  还有人说,其实张三丰的名头,是朱棣那老儿故意搞出来的。

  他们说,武当山的道观随元末战火毁掉大半,后来明成祖花了几十万人力,大兴土木去修建武当山上的道观,其实并不是为了复兴武当道,取悦张三丰,也不是为“真武大帝”,而是为了那个说不得的理由——其实就是寻找建文帝啦。因为传说建文帝做道士出家了,所以花了极大的精力修建武当山的道观,复兴武当道,然后说是为了张三丰,其实是为了暗暗找建文帝。

  这个理由,实在地说,很狗血。要说大兴土木复兴武当,没有政治上的原因肯定是不可能的,而且最后到他曾孙的时候,还派宦官去管理了呢,但要说都是为了建文帝或其余党么,又有点那么靠不住。建文帝下落不明是对的,有的说做了和尚,有的说做了道士也是对的,可天下名山也不知道有多少,难道就会因此把天下的寺观都修一遍么。

  但是,随他们说吧,总之,朱棣老儿做的一切事,一定都是为了建文帝,一定的,朱棣老儿一生都在找建文帝,一生,朱棣老儿和建文帝是一对好基友,好基友一辈子,那就对了。

  不管怎么说吧,张三丰这个人肯定还是有的,因为就象王重阳有七个好弟子一样,张三丰也有几个好徒弟,总不成都是假的吧??是的,你没有猜错,就是宋远桥,俞莲舟,俞岱岩,张松溪,张翠山,殷利亨,还有莫声谷,除了第六个,其他和你知道的一样一样的。

  更何况,还有张三丰传下的武学,什么太极拳、八卦拳、形意拳、五行拳、纯阳拳、混元拳、玄武棍,也都证明的确是存在这么一个传奇人物,内家高手。

  好啦,江湖上的事就不说了,你相信他,或不相信他,都那样。那么对于道教而言,张三丰又有什么重要的教义或成就呢??或者说,武当道是什么样子的呢??

  第一,武当道是崇祀“真武大帝”的。这个大概是你走进武当派之后,见到的与其他门派的最大区别吧。

  “真武大帝”,其实应该叫“玄武大帝”的,不过自从赵恒给宋朝找了一个叫赵玄朗的便宜祖宗之后,就变成“真武大帝”啦。这个其实是北方之神啦,但不知道为什么,武当山那地方一直在祭祀他,所以武当道当然也要祭祀他啦,还把当成雷部至尊天神啦。

  第二呢,武当道是要练武的,就是修内家拳啦。

  什么叫内家拳呢,就是“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这是和少林一脉外家拳的最大区别。既然要以静制动,自然要修内丹,练气功啦。当然,也有人说,很久以前就有个叫张三丰的创了内家拳,到明初又有一个叫张三丰的把它发扬光大了。

  第三呢,主张三教合一。

  这个和王重阳一样,凡是后期那些比较神奇的道家人物,似乎都讲三教合一,这个有可能是因为,他们知道,三教合一是道教最好的归宿吧。佛道之争,争来争去,无非是两败俱伤。三教本来的道理是一样的,表现不同,应用不同而已,儒可以用来济世,佛可以用来觉世,道呢,可以长生,各有各的好处,何必争来争去。

  第四呢,主张修内丹,尤其是性功。

  这个,武当道也是清修派啦,不是阴阳派啦,就是说,他们认为阴阳采补啦,炼丹嗑药什么的,都是骗人的玩意,“至于旁门邪径,御女采阴,服炼三黄,烧饵八石,是旁门无功也。又有以按摩导引,吐纳呵嘘,修服药草,为养生之方者,虽能暂去其疾,难逃老衰命尽,而被达人耻笑也”。那样怎么做比较好呢,要先修人道,后修仙道,人都做不好,还能做神仙??如果把人做好了,那就是“不拘贵贱贤愚、老衰少壮,只要素行阴德,仁慈悲悯,忠孝信诚。全于人道,仙道白然不远也”。当然,做好了人之后,就可以修内丹啦,“又须洞晓阴阳,深参造化,察其真伪,得阴阳之正气,觅铅汞之真宗。方能换骨长生,居不夜之天,玩长春之景,与天地阿久,日月同明。此正大丈夫分内事也”。

  可见武当道也有点先性后命的意思。所以其实武当道,到了后来么,也还是并入了全真道。

  可以这么说吧,丹鼎派除了个别“旁门邪径”,最后差不多都被全真道收编了,那么符籙派那边呢,又有什么新的变化呢??

2

主题

-2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myrajoj 发表于 2015-4-28 09: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15

主题

-15

回帖

1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2
 楼主| 还是定风波 发表于 2015-4-28 09: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15

主题

-15

回帖

1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2
 楼主| 还是定风波 发表于 2015-4-28 09: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15

主题

-15

回帖

1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2
 楼主| 还是定风波 发表于 2015-4-28 09:28:29 | 显示全部楼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