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有一天,佛陀照常率领着许多弟子,沿路挨家托钵,来到一个乡村的地方。

[复制链接]

41

主题

-41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svgqyigqdwq 发表于 2015-4-27 04: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惠能当初见五祖的时候,五祖弘忍大师第一句就问他:“你从那里来??”

  “我从岭南来。”惠能回答。

  “岭南是獦獠的地方,獦獠没有佛性啊!!”

  惠能就回答说:“人有南北,佛性也有南北吗??”

  就因为这一段重要的对话,惠能受到五祖弘忍特别的器重,并且传授衣钵。 以后,六祖惠能大师也常以同样的问话,摄受了许多门徒弟子。以下举四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

  一、神会大师亲近六祖,六祖问他:“你从那里来??”

  神会回答说:“我不从那里来。”

  这回答非常受六祖的赏识。

  二 、南岳怀让禅师于二十三岁时参访六祖,六祖一样的问他:“你从那里来??”

  “我从安和尚那里来。”六祖又问:

  “什么东西把你带来??”

  怀让禅师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因此在曹溪一住就是十多年,直到三十多岁才开悟。

  三、青原行思禅师,初到曹溪之时,六祖也这样问他:“你做过什么事才来这里??”

  行思禅师回答他说:“圣谛亦不为。”意思是说成佛做祖我都不要,还要做什么??这句话也大受六祖的器重。

  四 、做过唐代国师的南阳慧忠禅师,初来参学时,六祖问他说:“你从那里来??”

  慧忠回答说:“我从近处来。”

  由于过去五祖问他:“你从那里来??”因而开启六祖入道的因缘,所以六祖以后接引参禅的人也都以“你从那里来??”来启发对方、考验对方,要对方对自己生命最根本的来处提起疑情,深入去探究真象。提起疑情是禅宗接机时常常使用的重要方法之一,从一个接连一个的问答之中,禅者终于返照自性,认识到自己本来面目。

1

主题

-1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淡泊龙者 发表于 2015-4-27 04:0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明白了人人都有佛性就能明白人人都是平等的。所有学佛开悟的都比信普世价值的人低一个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