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杨四知:成立医药商会是我最大的心愿

[复制链接]

51

主题

-51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波波屋 发表于 2015-4-27 09:06: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访新龙药业集团公司董事长杨四知
杨四知:成立医药商会是我最大的心愿

2010-04-12

51

主题

-51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波波屋 发表于 2015-4-27 09:0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的企业家在全国少有著名的,但是在医药领域却是湖北人独霸天下,一个九州通和一个新龙药业加起来的销售收入是其他省的总和。究其原因一是因为武汉的地理区域优势,另外一个就是湖北最早放开了医药流通市场。这里有一个人物十分低调,但是他杨四知想成立医药商会的念头却是意义重大——

51

主题

-51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波波屋 发表于 2015-4-27 09: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 邓隆飞 陈卫华
  他的企业一年几十个亿的销售收入,但是在互联网上却找不到他的生平;他曾经为弱势群体和地震灾区捐助了数百万的药品和物质,却不见有资讯笔者报道此事。他第一次与笔者座谈,不是为了宣传他个人,也不是为了宣传他的企业,他希望湖北的医药企业应该团结起来共同做大做强。他就是湖北新龙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四知先生。
  杨四知原名杨四芝,因到山西老家瞻仰了杨家老宅上的“四知堂”,了解“四知堂”的来历就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他一向为人低调,这四知正好符合他做人做事的风格,从此他就改名叫杨四知了。  
  命运在选择我 我也在选择命运  
  从当初的一个农民工进城,到现在的身家过亿,无数的企业、银行、合作人以及风险投资机构都在寻找他,因为行事低调,却没有一个人能真正走近他的内心。在笔者的追问他,他只用一句话解释了自己的发家史,汉西药材市场的一开一关成就了杨四知。
  1993年,武汉市汉西药品市场开张,这是中国药品市场第一次走向市场经济,全国各地的卖家和买家都云集于此,过去完全实行逐级划拨形式的药品供应渠道也开始有了市场供应的辅助渠道,它改变了以往各级医学机构“缺药”的局面,方便了各类医学机构的购药,同时,也让一些有着经济头脑的人嗅到了商机。在别的同行到海南炒地的时候,他却在汉西市场买下了自己的门市部,准备大干一场,他的本意是扎下根来专心做好药品的批发和零售。结果这个市场很短的时间内就关闭了,在这一开一关中,数百家企业亏损、破产,然而正是这一开一关却成就了杨四知。因为杨四知已经买下了经营的门面,他想走也走不了,只好静下心来扎根汉西,踏踏实实维持惨淡的经营局面,这期间,全国各地好多来买卖药品的厂家和经营者因为没有地方进货,只好绕道来原汉西市场碰运气,也有的人在杨四知经营的门店里找机会,也许是运气使然,也许是杨四知的执着,他就这样歪打正着,从一个小小的门市部成为买全国卖全国的医药大家。近20年来,杨四知一直专注医药领域,曾经经历过挂靠国有医药公司、承包医药实业公司、改制医药公司、买断医药公司的风云变故,1997年,当他的个人身份还是一个临时工的时候,就以无可争议的业绩被聘为国有企业的董事长,他也是第一家从没有身份的临时工变成企业的老
板。直到后来他开始成立新龙公司。
  谈到新龙公司的来历,杨四知像拉家常似地说,一是我属“新”字辈,二是新公司坐落在汉阳区的龙阳大道上,是一个有着很深文化底蕴的地方,更为重要的是这“新龙”二字加起来是十八画,对中国文化如痴如醉的杨四知认为,这其中一定有让他发达的玄机。面对这场命运的博弈,杨四知如是说:命运在选择我,我也在选择命运。  
  低调做人 高调做事  
  如果不是我们一再追问,我们在北京市场上看到的京芝堂很难与杨四知的新龙药业相联系,笔者曾采访武汉爱尔康医药公司的郭宏武董事长,他从业十多年来,一直以为新龙医药在武汉没有自己的终端药店,他却不知京芝堂就是杨四知的全资公司;笔者还找过多家医药企业的负责人,他们也不知道京芝堂与杨四知有关系。杨四知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风格可见一斑。
  据介绍,从2000年开始,新龙药业集团的销售业绩连年攀升,公司成立以来,累计销售达300亿元,上缴税金过亿元。公司分别成为“中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湖北医药市场质量保证诚信企业”、“武汉市重合同守信用企业”、“AAA资信企业”等称号,连续五年跻身“中国企业5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