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艾滋病男童遭驱离 无情源于无知?

[复制链接]

870

主题

-870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刘逸明 发表于 2015-5-9 12: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一名患有艾滋病的8岁男童遭遇200余位村民联名驱离,在互联网上引起广泛讨论。法新社指出,此事凸显艾滋病患者在中国受到歧视的问题依然普遍存在。 据中国媒体报道称,近日,在四川省西充县某村,200余位村民用写\"联名信\"的方式,欲将村里一位患有艾滋病的8岁男童驱离出村。村长何其在村民小组会上说:\"通过召开群众会,大家一致要求有关部门对坤坤进行隔离防治,离开这个村庄,保障全村群众及儿童的健康。\"
人民网周四的文章指出,男孩的监护人,其爷爷也在\"联名信\"上按了手印,爷爷的态度是\"不忍心但没办法\"。据他介绍,孩子是因母婴传播患得艾滋病。妈妈06年在村里生产之后,父母就先后离开了村子。2011年坤坤被查出携带艾滋病病毒。之后,在外打工的坤坤父母再也没有回来看望他,也没寄过生活费。
报道还称,没有学校敢要这名化名为\"坤坤\"的男孩,村民们也不愿和他有任何接触。现在,坤坤仍不知道他与其他孩子有何不同,更没弄明白其他小朋友为什么不和他玩。坤坤说:\"没人耍,我自己耍!\"
村民何嘉陵告诉中国媒体的笔者:\"他就是一颗定时炸弹,我们家的娃娃和他年龄差不多大,现在都只有让娃娃读住校,如果回家来,万一和他耍被接触到或者被他咬一口,你说咋办?这个娃娃太危险了。\"
村支书王一树解释:\"大家都很同情他,他也很无辜,毕竟还是个娃娃。但他得上了艾滋病,这对我们村上来讲太吓人了。现在我们也没了主意,希望有个专门的机构能够收容他,如果在西充没有,那看其他地方有没有。\"
本月7日晚8点左右,数十名村民代表赶到队长家参加一个\"特殊的会议\",会议的议题是--\"怎样让8岁艾滋病男童坤坤离开村庄\"。
对于村民写\"联名信\"欲驱离坤坤一事,坤坤所在的乡政府表示,目前,乡里还未收到村民的\"联名信\",并且,这也不是村民想把他隔离就行的。坤坤所享受的权利是平等的,乡政府将针对此事去给村民做思想工作。同时,乡政府也希望找个机构收容坤坤,毕竟坤坤的爷爷奶奶年龄大了。但是人民网18日的这篇文章内没有说明,坤坤是否还在村内。
\"不要因为无知而做出伤害\"
相关报道在中国网民中引起广泛讨论,不少人不禁要问:为何人们对一个孩子可以如此冷漠无情。
网民\"辰辰妈咪海淘\"写道:\"那些连网页链接都没点开看的就在这说人家冷漠,问父母去哪了,问怎么得的…就义愤填膺的闹的,果然现在都是键盘侠!要真放你孩子身边你愿意啊?一起玩磕着碰着的血液接触了怎么办?村民恐惧正常啊!寻求有关机构收留确实才是解决之法\"
拥有386万粉丝、新浪认证为网络红人凤姐的账号呼吁:\"艾滋病仅通过性传播与血液传播...不要因为无知而做出伤害。\"
新浪认证为儿科相关人士、拥有102万粉丝的张思莱评论说:\"愚昧落后的背后是我们有关科普宣传不到位!可怜的孩子!\"
还有网民担心孩子长大后的后果:\"如果这个小孩长大了,出现心理问题,这个社会是要付出代价的。\"
歧视问题依旧普遍存在
中国国家卫生计生委在今年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之际宣布,自中国1985年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人以来,到目前今年10月底,报告现存活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已达49.7万例,死亡15.4万例。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在本月初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呼吁,中国需要做出更多努力,来防止感染、消除羞辱和歧视。
法新社指出,不论学校、单位、医院,还是其他场所,艾滋病患者在中国受歧视依旧随处可见。相关人士认为,确诊和治疗也因此受阻。
相关人士说,有关艾滋病的知识在穷困、偏远的地方极其匮乏,如坤坤的村庄。一名自称姓唐的艾滋病权益活动人士向法新社介绍,地方当局对这些地方人民的相关教育通常以失败告终。\"宣传运动也无法触及这些偏远的农村地区,因此那里的歧视问题更加严重。\"
这名活动人士在艾滋病防治民间组织北京爱知行研究所的昆明办公室工作。他继续说:\"我个人认为情况不会出现在城市里。偏远农村地区的人对公民权利和这种疾病都了解甚微。我们将会继续通过我们的网络继续宣传,同时也希望政府可以做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