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无“法”造就的大义灭亲

[复制链接]

9

主题

-9

回帖

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
辇小辇 发表于 2015-5-9 22:3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很久很久以前,中国人是没有世代传承的姓氏观念的。这点,我们从盘古、女娲、伏羲、神农、夸父等伟岸人物的名字中就能得知。姓氏是慢慢发展固定下来的,每个姓氏都有一个开创者。虽然他们的名字我们不能一一得知,但能知道的都是有故事的人。比如,下面说的石姓的始祖石碏。
  石碏又叫公孙碏,字石,人称石碏。中华的许多姓氏都来自于先人之字,石姓就其中之一。石碏的字能作为姓氏被传承到今天,源于人们对他的敬重,而这种敬重则是源于他能“大义灭亲”!!
  石碏,卫国人,曾为卫国上卿,辅佐过卫庄公。说起石碏,还得先提提他的直属领导——卫庄公的一点私事儿。
  卫庄公娶了齐国太子得臣的妹妹庄姜,立为夫人。据说,庄姜美艳无比,美到卫国人对她竞相赞颂,最后就形成了卫风《硕人》被编入《诗经》之中。《硕人》中这样说庄姜:“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有这些给人无限遐想的艳丽诗句在,我们虽看不到庄姜但似乎把她想得多美都不过分。可见,文字的传承能力远超影像啊。所以,美女们想出名光找导演不行,还得跟诗人联系联系呀。
  可庄姜虽美,却命运不济,在那个女子以嫁人和生子为事业的年代,她在嫁了个有钱有势的男人后却一直没有子嗣。
  后来,庄公又娶了陈女厉妫连带她的妹妹。厉妫怎么样,我们不得而知,可她的妹妹戴妫却为庄公生下了一子,名为公子完,但她自己却不幸早亡。美人总让人垂怜,庄公怜悯庄姜无子,就将个现成的儿子公子完交由其抚养。庄姜很珍惜这个得来不易的机会,将公子完育为己出,而公子完也因成为庄姜之子,作为嫡子被顺理成章地立为了太子。但他虽是太子,却并非父亲的最爱,他父亲最爱的儿子是宠妾所生的公子州吁。话说这位州吁,在当时的社会,可以说是集“官二代”、“富二代”等“二代”身份于一身哪,其人骄纵成性、暴戾好武,常持君父之宠为所欲为。
  这样的“二代”,必然引起了众多大臣的忧虑,石碏就是其中之一,他向庄公进谏道:“臣闻爱子,应教之以大义,才不会走上邪路。骄奢淫逸,即为走向邪路的开端,而此四者的产生,皆源于宠溺太过。君主如要立州吁为太子,就应该确定下来,如不想立,就应对其严加约束。不然,长此以往,必定为祸。受宠而不骄傲,骄傲而能接受压制,接受了压制而能不怨恨,怨恨了而不为非作歹的人,从来少有!!卑贱的妨害高贵的、年少的欺负年长的、疏远的离间亲近的、新的挑拨旧的、地位低的压着地位高的、淫乱的破坏有理的,都是违背情理的;君主行事公正、臣子服从命令、父亲疼爱儿子、儿子孝顺父亲、哥哥爱护弟弟、弟弟敬重哥哥,才是和顺之道。不行和顺之道而去违背情理,就是不往好道走,迟早会招致祸害。作为君主,应当趋祸避害,怎能反其道而行之呢??”
  在那个时代,石碏的这番言论堪称教育“二代”们的良方,可卫庄公不采纳也是白搭。但最遗憾的是这么正确的理论不但不采纳白搭,就是被身体力行有时候也是白搭。石碏家里也有一个不肖的“二代”,他的儿子石厚,顽劣异常,常与州吁交往,惯于助纣为虐。他就绞尽脑汁、想尽办法管教,打骂甚至关紧闭,估计爱心教育更是少不了,但都无济于事。
  州吁不肖是因为卫庄公没有正确的教导,那石碏德高望重教育方针也正确,怎么也有同样的遭遇呢??唉,人的成长实在是个复杂的过程,要受到天性、环境、际遇和社会,包括教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教育是最能人为可控的,所以天下父母都在这上面下狠功夫,但无数的事实证明,教育的影响是很有限的:它往往只能改变过程,却改变不了结果。所以,并非所有出了问题的孩子都是父母的教育存在问题,例如这个石厚。
  州吁继续无法无天,石厚也继续跟着州吁无法无天。卫庄公去世后,卫桓公公子完继位,按说州吁的“二代”生涯应该结束了。但卫桓公本性懦弱,对州吁还是是任其所为。如此日积月累,事态自然就更加严重。当时,石碏也是有心无力,只得告老在家。
  终于,在桓公十六年,州吁的无法无天有了成果。他在石厚的辅佐下设计刺杀了卫桓公,自立为君。
  州吁本以为除掉了桓公,便可稳坐国君之位了。可事情发展却超出了预料,州吁弑兄之事传遍卫国上下,大臣百姓都不拥戴他。得人心者得天下,州吁虽然有点“二”,但大道理还是懂的。为赢得人心,在石厚的撺掇下,他想借战争立马扬威。因郑与卫曾有过节,州吁就联合鲁、宋、陈、蔡等国共同伐郑。但一个政权如果在内不能取信于民,在外如何扬威也将无济于事。州吁虽得胜而还,可人心仍不向他而来。
  无奈之下,州吁就让自己的心腹干将石厚利用亲儿子的优势向德高望重的老臣石碏求助,请教稳定君位之计。石碏虽赋闲在家却还是心系国家大业,对这两个害群之马,教育既然不给力,就只能除去了。他意识到这可能是除去州吁的良机,就对石厚说:“新主若能觐见周王,得到王封,奉命为君,国人自然心悦诚服!!”石厚问道:“如何才能觐见周王呢??”石碏答道:“如今,陈侯有宠于周王,卫与陈向来和睦,新主可亲往陈国,请陈侯通情于周王,即可入朝觐见。”
  州吁急于求成,听了石碏之计,马上就带着石厚去了陈国。而州吁石厚走后,石碏则立即遣使赴陈,央告陈侯说:“卫国乃羸弱小国,我年纪老迈,力不从心。州吁、石厚实为弑君之贼,恳请贵国助我一臂之力,设法处置此二人!!”石碏是卫国老臣,德高望重,而被弑之君卫桓公的生身之母戴妫又是陈国之女,出于这两方面的原因,陈侯欣然应允。
  州吁与石厚一到陈国,即被擒获。陈侯马上派人与石碏送信,请卫国人前来处置。
  石碏得到消息,与卫国众大臣商议后,决定派右宰丑赴陈国将二人正法,但石厚毕竟是石碏的亲子,众臣都不傻,皆进言道:“州吁为首恶,理当被诛,石厚乃从逆,可从轻发落。”看见没,看人下菜碟儿,这就是依人治国。在依人治国的形势之下,石碏本可以就坡下驴,让石厚免去一死。但他是个真正大公无私的人,铁了心的要为国除害,故而怒道:“州吁之恶,皆由逆子酿成。诸君言从轻发落,是疑我有舐犊之私。老夫当亲往,手诛逆子,不然,无面目见先人于地下。”下属再懂得为领导着想,也不如家奴贴心。这时,深知他心的家臣獳羊肩站出来说:“国老息怒,我愿代往。”最后,獳羊肩和右宰丑同往陈国,诛杀了州吁、石厚。
  这就是石碏大义灭亲的典故。虎毒不食子,谁的儿子谁不疼啊!!大义灭亲体现了一颗无私的心,绝非常人能为。因为难能,所以可贵,石碏获得了千载敬重。但显然,要求所有的人都能做到大义灭亲是不现实的,甚至不能要求谁去大义灭亲,那太不人道也太残忍。如果,他或她包庇了自己的子女,那也只是做了一个爸爸或妈妈该做的事儿。
  由石碏大义灭亲的故事可见,“官二代”、“富二代”等有钱有势的“二代”的问题,从来就难解决。寄望于教育不行,指望大义灭亲更是不靠谱,那怎么办呢??这就需要请出“法治”,摆脱依人治国,实行依法治国!!人有情,法无情,有情就意味着剪不断、理还乱,乱哪!!而无情,就清净多了。
  如果是依法治国,不需要石碏大义灭亲,就有部门对石厚进行惩治了。当然,如果是依法治国,极可能,在防微杜渐或杀鸡儆猴下,除了个别的“真的猛士”,多数“二代”们是不敢闹到至死方休的。
  大义灭亲难能可贵,但在依法治国下,不看人下菜碟,多高贵、多有名、多有钱的爸爸妈妈也可以尽情包庇自己的孩子,不需谁要大义灭亲。所以,石碏所进行的实是一场无“法”造就的大义灭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