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用企业发展留住人心 留住乡愁

[复制链接]

16

主题

-16

回帖

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
概率密度 发表于 2015-5-15 17: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0多年前,是守着沙碱地想走出去的村民;现在,是在自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的村民。河北省保定市雄县朱各庄镇胡台村通过发展包装产业特别是塑料加工业,解决了大多数村民的就业和低收入问题。.
        人民网保定5月12日电 30多年前,是守着沙碱地想走出去的村民;现在,是在自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的村民。河北省保定市雄县朱各庄镇胡台村通过发展包装产业特别是塑料加工业,解决了大多数村民的就业和低收入问题。
        崔树青还记得1976年作为胡台村党支部书记上任时,摆在他面前最大的难题就是耕地盐碱化:由于气候干旱,村民不得不抽取浅层地下水浇灌耕地,但盐碱浓度偏高的地下水却给土地带来了新问题,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产。
        “当时我们想尽了办法,开挖盐碱浓度相对较低的深水井,换种耐盐碱的农作物。最后找到县林业局的相关人士寻求帮助,种上了不怕碱的梨树,总算保住了大家的收成。”年逾古稀的崔树青回忆当年种在村南头的400多亩梨树可是全村人的“宝贝”。
        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还是要扩大非农就业机会。时间一久,崔树青等村两委班子成员就开始琢磨:胡台村的土地不像东北黑土地,刨不出“金疙瘩”长不出金苹果,光靠耕地植树并不能实现村民的“小康梦”。
        通过走门串户,崔树青发现个别农户家里办起了小作坊,专门加工小型塑料外包装,为的是利用农闲时间赚些“外快”,部分尝到“甜头”的农户索性不再务农,专心扩大塑料加工作坊的生产规模。
        雄县塑料制品产业发展较早,种类繁多,有着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市场前景。胡台村两委班子成员看准发展机遇,牵头联系有实力的塑料制品厂来胡台村落户,既带来了新技手术又解决了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同时,村两委利用多种形式为村民筹集小额贷款,鼓励村内的塑料加工户扩大生产规模,提升竞争力。
        目前,胡台村有480户农民家庭,约2000多人,其中有40余户农户从事包装产业,300余户塑料加工户,村内约有7成农民涉足包装产业,加上方兴未艾的帽子加工产业,全村人均年收入超过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另据了解,从2002年开始,胡台村为村民实施“五免”政策:自来水费用全免;小学生学杂费用全免;有线电视费用全免;农田基本管带费用全免;农业税全免。“咱胡台村人的收入和福利远比附近村庄好多了。你看大伙儿住着新民居的楼房,出门走着平整的水泥马路,这生活水平哪比城里人差哩。”村民赵大爷喜滋滋地说道。
        如今已卸任胡台村党支部书记的崔树青感慨:“村里的企业办好了,年青人都会愿意留在村里,不再外出务工。这个群体既能赡养老人、照顾小孩,又能成为促进胡台村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真正搅活发展之水。”上网不聊天,气死活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