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红杏不出墙7 - 

60年代的那些

[复制链接]

75

主题

-75

回帖

2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6
 楼主| 红杏不出墙7 发表于 2015-5-17 13:48:39 | 显示全部楼层
70年代城市除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也有不少全家下放的,有些因为出身、成分不好,有些因为持不同政见,更多因为响应号召的光荣妈妈,子女太多养不活,以为再响应号召“广阔天地 大有作为”能下乡自给自足地活命。
  我家老房子离长江和运河的闸口不远,在大运河边,河边的棚户区有人在涨潮的时候打几条鱼贴补家用。
  有个全家下放的人家,大约子女有六七个,在农村还是吃不饱,夫妻俩带着年幼的两三个回城住一阵,男人就在江边、河边撒网打鱼,有一天运气不错,打了几斤大大小小的杂鱼,拎着鱼篓去桥头卖。那时候有个组织叫“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市民调侃简称为“投机倒把办公室”。相当于现在的城管吧。
  他们巡视到桥上,夺了鱼篓。男人上去讨回,一直跟到办公室,他们连鱼篓都不肯还给男人,发生肢体冲突,办公室人多势众、七手八脚、拳打脚踢,也有许多围观群众,眼看着男人被踢溺尿,倒地奄奄一息。等到家人赶来已经断气了。
  事后没人受到任何处分,更不要说法律制裁。也不知道家人得了多少赔偿金,不久她们孤儿寡母离开了这个伤心地,从此杳无音讯。

75

主题

-75

回帖

2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6
 楼主| 红杏不出墙7 发表于 2015-5-17 14:4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清坪过客 2015-04-17 18:13:47.0
  平凡的草根故事,往往就像一片树叶,真真切切,反映了这一棵大树的基因,从历史到现实,从物质到精神!!所以,不管那自诩为高大上的口号多么响亮,作为树叶,自有自己的感受与判断!!
  —————————————
  会更新

75

主题

-75

回帖

2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6
 楼主| 红杏不出墙7 发表于 2015-5-17 15:39:39 | 显示全部楼层
80年代死的学生
  90年代下岗职工自杀
  00年代被踢死的小摊贩
  10年代___

75

主题

-75

回帖

2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6
 楼主| 红杏不出墙7 发表于 2015-5-17 17:3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黑月明

21

主题

-21

回帖

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6
黑月明 发表于 2015-5-17 18:3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 稍微有点常识的都知道,一般的水稻或者麦子,秸秆越高越低产

75

主题

-75

回帖

2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6
 楼主| 红杏不出墙7 发表于 2015-5-17 19: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黑月明 2015-04-18 22:15:57.0
  嘿嘿 稍微有点常识的都知道,一般的水稻或者麦子,秸秆越高越低产
  —————————————
  老师毕竟是老师
  连常识都知道

75

主题

-75

回帖

2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6
 楼主| 红杏不出墙7 发表于 2015-5-17 19:5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死亡系列NO.11 听奶妈讲的故事:恶死的魔咒
  老房子大院子在那一带被俗称为十八进,形容院子很深,原来只是大姑父祖上的一处别邺,随着人口变迁,越来越拥挤。在我还没有出生前,就住户就已经翻了几番了。
  大门的第一进南边住着大姑父,北面住着大姑父堂哥。堂哥是八旗文青,神经质,好吃懒做,62年受不了子女张嘴要吃、伸手要穿。大半夜偷偷跳河死了。
  死的时候有五六个子女,一个遗腹子。 丢下大姑父堂嫂拉扯孩子,显而易见的很难很难。我见到她的时候她已经很老了,很瘦很细巧,不像传说中的蒙古人粗壮。也许是在江南长期生活南橘北枳吧,也许是饿了多年,熬干了,也许是受尽屈辱,气憋了。
  前些年听说她子女绝大多数婚变,老年人纷纷议论她家中了恶死老父的魔咒。

75

主题

-75

回帖

2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6
 楼主| 红杏不出墙7 发表于 2015-5-17 21:2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吃胖加上饿得浮肿,虚实相加
  当时财富匮乏、体重秤不方便,
  所以不知
  好在井没被污染
  否则后来出生的我也不敢用井水沤冷西瓜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