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四明陈彤血口喷人污蔑孔子之"叛国投敌"

[复制链接]

20

主题

-20

回帖

7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7
反响 发表于 2015-5-21 18: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论语上记载了这么一段话:
公山弗扰以费叛,召,子欲往,子路不悦,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如我者,而其徒也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说是鲁国大夫公山氏据费城叛变,请孔子去,孔子想去,弟子子路不高兴,说:"老师的机会还没有到而已,何必争着到公山氏那样的人那里去呢?",孔子说:"他召我去,恐怕是要用我,如果真的用我, 钶以在东方复兴周道了."
    最后 也并未成行.

还有一段话:
    佛*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 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 以中牟叛,子之往也,如之何?"
    子曰:"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其夸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但最后孔子也并没有去.
    说是晋国大夫佛*,在中牟叛变,召孔子去,孔子想去,弟子子路说:我过去曾听先生说过 ,亲自做不好事情的人,君子不要参与进去.佛*是以中牟叛乱的,您去加入,这算什么呢?孔子说:我是有这样的话,但是,你没有听说吗,真正坚硬的东西是不会被磨碎的,真正白的,不会被弄脏的.我总不能像夸瓜瓜一样,哪能看不能吃呀!
    这两段话能说明什么呢?只能说明孔子非常想一展自己 的抱负,实践自己的理论,有点饥不择食, 连叛乱者邀请也想接受,但这只是初步想法而已,最终还是没有接受他们的邀请.
    可是到了四明陈彤的嘴里就完全不同了.他一下了就给孔子定了投敌叛国的大罪名.不管孔子并没有去.     
    即使是孔子真的去了,也不能说是投敌叛国.因为春秋时期中国是一个国,各诸侯国只不过是军阀割据而已.所以在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的人才流动是非常正常的.如商鞅就是卫国人,吕不韦是赵国人,都到秦国当了宰相,赵国名将廉颇,后来赵国中了离间计不用他了,他就到魏国,后来又到楚国.苏秦是周人,后来到赵燕国做了宰相,建立六国联盟,成了六国的宰相.伍子胥是楚国人,父兄被楚王杀害,他逃到吴国,帮吴王成霸业,一直打到楚国的都城,这些人哪个有人说他们是叛国投敌?
     所以四明陈彤歪曲事实,血口喷人,简直是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哈哈好

20

主题

-20

回帖

24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4
四明陈彤 发表于 2015-5-21 18:2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孔子图谋投叛党,铁证如山!孔子投靠叛党佛肸子路阻止《阳货》错误思想批判7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其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四明陈彤指出:涅,黑色染料。缁,黑。佛肸,晋大夫赵氏的中牟宰,也是家臣背叛。这段话朱熹解读:佛肸据中牟为叛,来召孔子,孔子欲去。子路对孔子说,过去我听老师说过,亲身做过不善事那等人,君子不肯入他的党类。如今佛肸据中牟叛乱,明明是做不善的事啊,老师要想前去,是什么理由呢?孔子说,你问得不错,我过去是讲过这样的话。但是不可这样拘执的。不曾说有极坚硬的一物吗,磨了不会得磷薄,不曾说有极洁白的一物吗,染了不会得缁黑。我难道同挂的匏瓜一般无用吗!嘿嘿,这个孔子啊!他在学生面前说一套,自己却是另行一套,还无耻地为自己辩解呢。满口仁义道德,满心唯利是图。而且唯利是图到了发昏的程度,像个粪坑红头苍蝇,到处乱撞。咦!这里本人要称赞子路,他是有原则的一个真君子。他是孔子的道德救星!若没有子路据理劝阻,孔子早为利益所驱,做了叛党帮凶了。假若孔子投奔公山弗扰,或投奔中牟佛肸成了事实,那中国古代史就没有儒家祖师爷孔夫子了!救孔子于不义者,子路也。

20

主题

-20

回帖

24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4
四明陈彤 发表于 2015-5-21 19:4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孔子图谋投叛党,铁证如山!孔子投靠叛党公山弗扰子路阻止《阳货》错误思想批判5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四明陈彤指出:公山弗扰,季氏家臣和阳货勾结,关押杀害季桓子,据费邑叛乱。畔,叛乱。孔子口称仁义道德,实则唯权是图。这段记录彻底揭开孔子的实际面目。只要有官做,家臣杀害主子发动叛乱,他都急着想去投靠!以下犯上,这符合周礼吗?他平常口口声声提倡的仁义道德到哪里去了呢?这里要肯定子路,他确实不简单,敢在老师面前直言。前次子路直言孔子讲话迂腐。这次子路又直言说,没有地方去做官也就罢了,何必要到叛逆主子的公山氏那里谋官做呢!孔子被子路直言击破,遮掩道:我到那里去是要恢复周的礼仪制度呢。真是强词夺理。读者记得在《季氏将伐颛臾》一节中,孔子批评冉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这里孔子明明是不顾礼制道德,为权力而去的,可言辞里却声称是为了恢复东周礼制而去。这个伪君子啊!
2412300 该用户已被删除
2412300 发表于 2015-5-21 21: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狂性难改。

20

主题

-20

回帖

24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4
四明陈彤 发表于 2015-5-21 22:34:35 | 显示全部楼层
顽固派老调重弹.

4

主题

-4

回帖

9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9
齐水先生 发表于 2015-5-21 22:4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孔子虽然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但是春秋时期的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而是弑君三十六,许多诸侯 国的权力都控制在大夫手中,像鲁国早就被季氏控制,晋国被赵/韩/魏三家瓜分.所以公山不扰,也只是对季氏反叛,佛*也只是对赵氏反叛.像齐国早就被大夫 陈氏篡了位,你能不承认吗?所以孔子是在这个客观 的情况下考虑想去的. 即使是孔子真的去了,也不能说是投敌叛国.因为春秋时期中国是一个国,各诸侯国只不过是军阀割据而已.所以在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的人才流动是非常正常的.如商鞅就是卫国人,吕不韦是赵国人,都到秦国当了宰相,赵国名将廉颇,后来赵国中了离间计不用他了,他就到魏国,后来又到楚国.苏秦是周人,后来到赵燕国做了宰相,建立六国联盟,成了六国的宰相.伍子胥是楚国人,父兄被楚王杀害,他逃到吴国,帮吴王成霸业,一直打到楚国的都城.这些人哪个有人说他们是叛国投敌? 陈彤不是反对孔子讲君君臣臣的吗?主张造反有理的吗?这时候却变成了君主绝对地位维护者了.只要是能毁谤污蔑孔子,他什么都能做出来.

20

主题

-20

回帖

24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4
四明陈彤 发表于 2015-5-21 23: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孔子投靠叛党公山弗扰子路阻止《阳货》错误思想批判5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四明陈彤指出:公山弗扰,季氏家臣和阳货勾结,关押杀害季桓子,据费邑叛乱。畔,叛乱。孔子口称仁义道德,实则唯权是图。这段记录彻底揭开孔子的实际面目。只要有官做,家臣杀害主子发动叛乱,他都急着想去投靠!以下犯上,这符合周礼吗?他平常口口声声提倡的仁义道德到哪里去了呢?这里要肯定子路,他确实不简单,敢在老师面前直言。前次子路直言孔子讲话迂腐。这次子路又直言说,没有地方去做官也就罢了,何必要到叛逆主子的公山氏那里谋官做呢!孔子被子路直言击破,遮掩道:我到那里去是要恢复周的礼仪制度呢。真是强词夺理。读者记得在《季氏将伐颛臾》一节中,孔子批评冉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这里孔子明明是不顾礼制道德,为权力而去的,可言辞里却声称是为了恢复东周礼制而去。这个伪君子啊!

1

主题

-1

回帖

4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
方玉亮 发表于 2015-5-21 23: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挑事,找人打口水仗,是延缓老年痴呆的好方法。

4

主题

-4

回帖

9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9
齐水先生 发表于 2015-5-22 00:5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即使是孔子真的去了,也不能说是投敌叛国.因为春秋时期中国是一个国,各诸侯国只不过是军阀割据而已.所以在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的人才流动是非常正常的.如商鞅就是卫国人,吕不韦是赵国人,都到秦国当了宰相,赵国名将廉颇,后来赵国中了离间计不用他了,他就到魏国,后来又到楚国.苏秦是周人,后来到赵燕国做了宰相,建立六国联盟,成了六国的宰相.伍子胥是楚国人,父兄被楚王杀害,他逃到吴国,帮吴王成霸业,一直打到楚国的都城.这些人哪个有人说他们是叛国投敌?  春秋战国时期那么多人离开 出生的本国到其他诸侯国服务,建立了功业,在史书上没有一个被 说成是投敌叛国的,为什么陈彤硬要说并没的行动的孔子是投敌叛国?这是什么道理?

4

主题

-4

回帖

9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9
齐水先生 发表于 2015-5-22 02:3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春秋时期,诸侯割据,没有什么 叛党的问题.山公叛的是季氏,而季氏则篡夺了鲁国的权力,本身就是个叛党.佛*叛的是赵简子,而赵氏和魏/韩二氏已经把晋国分成了三国,不也是叛党吗? 我上面举了那么多投奔他国建功立业的人物,历史上哪一个被 称为投敌叛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