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倚天照海曾国藩

[复制链接]

7

主题

-7

回帖

5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5
历史的旁观者 发表于 2015-5-21 23:0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历史像被如沙似的时光悄悄地掩埋,当我们回首时却又了无痕迹。然而当我们真正用心回眸这尘封已久的记忆时,却总有那么一些名字在浩如烟海的大漠鸣沙孤兀突起。往事如烟,似水流年,却带不走这样一个名字,他为人所倚赖,所唾弃,所敬畏,为人所鄙薄的名字———曾国藩。
  数峰无语立斜阳,也许曾国藩本人留给后人的,也是一块默默的无字碑。一个才华出众的少年天才,刚过而立之年就考取进士的少儒,一个当清廷在太平天国打击下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之时挺身而出勤皇的勇者。他曾在仕途上官运亨通,官至极品,也曾饱受倾轧,郁居乡里;还曾统帅百万雄师,挥斥方遒;更曾一败涂地,差点投水自尽。这些非比寻常的境遇和行事谜恰好与他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矛盾性格融合在一起的折射。内圣外王,不错,这正是国藩一生孜孜以求的人生境界。或许你翻开的是《曾文正公全集》或是翻开《曾国藩家书》或是翻开《冰鉴》,翻开属于国藩内心的那一页,我为之所震惊,这难道就是扬名政坛,决战沙场,果敢坚毅的清廷栋梁??不!!不像啊!!湿润隽永的文辞,语重心长的告诫,诚挚由衷的认错;一派慈和,一派忍让,更有一份曹植的“烈士多悲心”。我不由惊叹,我不由折服,我不由反思。历览先贤,有秦皇汉武的雄才大略,有唐宗宋祖的经天纬地,有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弯弓射大雕的气魄。可又有谁,能像内圣外王的曾文正一样,为官则清正廉洁,是才若可,为将则机智沉稳,步步为营,奇正相佐,为儒则谦和内敛,毫无文人的狂傲之气,为父为兄则严于律亲,从不任人唯亲。曾国藩是一个永远让人无法读明白的人,是一个文人,是一位儒将,是一个好官。或许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似乎注定曾国藩是个典型的儒家士大夫形象。或许只有毛泽东的评价最中肯:“曾国藩是地方阶级里最厉害的人物。”
  无可奈何花落去,毕竟人无完人,安庆城破,大辟三日;天京陷落,大辟十日;投靠外国……这些是事实,不知是有意,还是另有隐情或是其他原因。“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流年似水,时光如风驰电掣般的流逝,也许,只有历史才能让“无字碑头镌字满”,或许也只有历史,才能最好地诠释: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当他曾国藩攻破南京后威镇天下,功高盖主,同时,在这种情况下,也是他举湘军起事,黄袍加身的最佳时机。否则会像韩信那样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清廷对曾国藩轻则将罢免其军权,重则亦可能暗下毒手。因而这个时候也是曾国藩对称帝一事感到最犹豫最彷徨的时候,此时他的幕僚王闿运再度向他提出此事,他没有像以往那样怒不可扼,严词拒绝,而是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而沉思的结果就是他提笔写出这句著名的诗句: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山高心自知这一句诗既是他的辩言也是他的一种人生境界,体现了他这种坚守人臣的行为和心理是和他作为儒家士大夫的身份和受儒家思想根深蒂固的影响分不开的,所以越是战功卓越,他越是谨慎小心克己修身。不给对手和政敌任何机会和口实把柄,这或许就是这也是他位列晚清重臣之首又同时作为洋务派的首席大臣驰骋于官场和战场最终近四十年而不倒的一个重要原因。

13

主题

-13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游舞庄严 发表于 2015-5-21 23:52:06 | 显示全部楼层
袁世凯提倡儒学,带头尊孔,
  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智慧和美德;
  大力祭祀大成至圣先师——孔圣人。
  是一位明君。
  可惜生在西方文化在中国大肆侵略的时代。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功败垂成,英雄垂泪!!
  西方文化的入侵是元凶,西方真的是亡我中华之心不死啊!!
  
  1914年9月28日,袁世凯率领百官在孔庙祭孔
  《袁世凯称帝失败的原因之我见》
  

13

主题

-13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游舞庄严 发表于 2015-5-22 01:24:15 | 显示全部楼层
袁世凯提倡儒学,带头尊孔,
  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智慧和美德;
  大力祭祀大成至圣先师——孔圣人。
  是一位明君。
  可惜生在西方文化在中国大肆侵略的时代。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功败垂成,英雄垂泪!!
  西方文化的入侵是元凶,西方真的是亡我中华之心不死啊!!
  
  1914年9月28日,袁世凯率领百官在孔庙祭孔
  《袁世凯称帝失败的原因之我见》
  
zuoqiuyuesha 该用户已被删除
zuoqiuyuesha 发表于 2015-5-22 01:4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的旁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