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清扬婉兮阿湄 - 

春天里所有的远方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回帖

1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0
郑午然 发表于 2015-5-29 21:3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批评、反批评,都很正常,没有“闭嘴”一说。:)

5

主题

-5

回帖

4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
沉重木 发表于 2015-5-29 22:37:48 | 显示全部楼层
-----------------------------
      这是我说话的方式,你不用介意。
  我上面的话也有问题,比如理论。好想所有的评论都可以归结为理论评价
兰若惜兮 该用户已被删除
兰若惜兮 发表于 2015-5-29 22:5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是追着阿湄的身影进来的,婉儿身上有我喜欢的最美好的....春天,呃..。的气息。 这贴里这么多送花的,怎么没见到四号你送杂货郎的花??

6

主题

-6

回帖

8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8
真康师傅 发表于 2015-5-29 23: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春天的文字,夏日读,味更浓..。

1

主题

-1

回帖

7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7
墨酣 发表于 2015-5-30 00:0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扬是美丽的远方。
雁也过 该用户已被删除
雁也过 发表于 2015-5-30 04: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才看到一萍回帖,黑色郁金香真漂亮!!
  上月带老妈去植物园看郁金香画展,花很多,就是没有黑色的:(

13

主题

-13

回帖

7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7
孟庆德 发表于 2015-5-30 04:5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依稀记得,那次黄河漂流是为与外国人争,听说外国人要来漂流我们的母亲河,便要争首漂。

5

主题

-5

回帖

4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
沉重木 发表于 2015-5-30 06: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
    
  你不用介意的意思就是,你不用把我的话当回事,我就是胡说。

8

主题

-8

回帖

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
楚些 发表于 2015-5-30 07:5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沉重木:
  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不好意思,对您使用了激将法,这个事情到此为此,我再借题发挥下。清扬版主这篇文章最后一段,谈的就是宽容问题,我们的争论叫抓现行,希望彼此都要警惕。读了清扬给我们端出的这个故事,我立刻想到了房龙。
  在看到您的发言之际,我根本不知道您还是这里的版主,主要是对此不怎么在意,即使知道了,也还是不在意的。想想二十年前,我刚读大学那阵,我们一帮中文系的同学对作家还是比较尊崇的,作家当然是个神圣的字眼,现在肯定不是了,比如说张承志来我们这里演讲的时候,好像我的同事们木有一个到场的,学生和本地的市民是主要围观者。他是我大学时期特别喜欢的作家,不过,那场演讲,我也是缺席者。
  还是要说一句,您那句不懂装懂其实很伤人的,论坛上的回复,尤其是回复别人的回复的手,若没有绝对的把握,以及哈贝马斯提及的交往理性,发言的时候尽量要慎重。我现在主持一个散文论坛,这个论坛上的朋友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我个人邀请的,我不仅仅邀请我认可和喜欢的朋友,也邀请并不怎么喜欢,或者曾经结过“梁子”的朋友,若不信的话,请问询这里的林冷烟。
  从01年进入论坛,这十几年,从新散文到散文天下,到岁月,到子归,到现在的新散文观察论坛,我既是个写作者,也是个专业评论者,在回复这块,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找到我的同路人,我曾经和朋友玩笑,我这十几年的回复,加起来恐怕总字数有五十万没有问题。一般来说,我一年的回复字数是远超一般散文作者一年的总字数。回复的质量又如何呢,这个我说了不算,您可翻翻我曾经在散文天下发的一周一评。
  回到正题,我当然觉得清扬版主的文章是一篇好文章,因为好,我才认真去说,而且关于理论的认识,我觉得沉重木朋友需要补补课,哈哈,握手。
枫叶能红多久7 该用户已被删除
枫叶能红多久7 发表于 2015-5-30 09:0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整篇文章就是一位喋喋不休的网虫,在竹筒倒豆子地往空白的空间里,堆砌着她那从书本上记来的词,和互联网上扒来的例子,生硬地往里塞,塞满了为止。她用的那些词是她从书本上原封不动地拿来,又原封不动地送出去的,就像小学生在循规蹈矩地背诵课文似的,所以就缺少了一份融解的感动。这份融解一定是建立在个人经历的基础上的,这里没有,空的。就如同于丹讲的论语和庄子一般,都是从书本和杂志上搬来的。缺乏真正生活基础的个人魅力,跟文化底蕴。回到这篇帖子,除了父亲那段,差不多都是互联网上的。把别人的东西,拿来解读,而且说的很急,好像一定要把这件事,在一定的时间内,一口气地说完,从而就少了些许的从容、淡定跟思辨。看到的她的帖子都有相同的一个特点,就象一位蹩脚的语文老师在做她的教学经验的报告,始终有种在说教的味道,使文章流于生搬硬套。不能恰如其分地把例子和她要表达帖子的中心思想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节奏更谈不上了,很乱,没有清晰的质感,抓不住重要的想表达的关键点,更谈不上气足,只是憋着一口气,很怕泄了,便接不上了。例子太多,也不是很恰当。总而言之,不是自己的东西,感悟不深。就像一位有经历,感同身受的人在写东西,和一位只看书本,没有历练过的人写的东西一定是不一样的。从来一部好的作品,肯定不是从书本上看来的。一定是从真实的生活阅历中来,经过妙手提炼加工,再变成好的作品的。

  死亡,是生者永远无以抵达的远方
  死亡,是生者最终要抵达的远方
  死亡,是健康的小孩子永远无法想象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