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曹操传,小子学习曹操的读书笔记,冒昧发表

[复制链接]

2

主题

-2

回帖

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
 楼主| 君之楠 发表于 2015-5-28 18:4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自己坐,那谁说的好,万一火了呢??

2

主题

-2

回帖

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
 楼主| 君之楠 发表于 2015-5-28 20:04:02 | 显示全部楼层
呃,太尉是最高军事长官···董卓自封的那个是太师····

2

主题

-2

回帖

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
 楼主| 君之楠 发表于 2015-5-28 21:41: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国志·曹操传,第三篇《少年不识愁滋味》
  孝廉,汉代查举制度的一个科目。那年月还没发明变态的考试,皇帝想用人才,就派一些人下去考察,考察好了的,举荐上来,皇上封官。那些有才学的,被举荐为秀才,东汉开国后为了避讳光武帝刘秀的名字,改为茂才。另外还有一些人,才学方面可能差一点,皇帝也是不拘一格用人才,就设立了孝廉科。孝者,孝悌,孝顺父母,爱护子弟;廉者,廉洁也。总之一句话,那些没多少才能但是道德品格高的,也可以举荐做官。后世到我朝太祖之时,总结为,只专不红的不能要,只红不专的考察着要,又红又专的抢着要,也就是那个意思。
  不过那些有举荐权力的人大多都是些世家大族,往上报人才的时候肯定紧着自己家里的子弟,弄得很多不读书的人去做了茂才,不养父母的人做了孝廉。所以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以品评人物优劣为生的人,这些人不知道哪里来的消息,也不知道有没有实地考察过,坐而论道,信口评论世人优劣,被他们夸一句,立马有茂才或者孝廉做,被他们骂一句,当大官的弄不好也得被撸下来。前文书说到的许劭许子将,就是这种人里比较权威的一个,据说他每月一号对全国人物品评一次,还出一份简报,弄的跟“服不服名人榜”似的,二十岁的小曹操有了许子将“治世能臣”的评语之后,很快被地方官举荐为孝廉,直入洛阳做了个郎官,据说举荐他的就是曹嵩的把兄弟吕伯奢。在这里说句心里话,从曹操挑拨父亲和叔叔的关系来看,他被举为孝廉多少有点那啥,也可见当时社会也很黑,你不服也没用。
  所谓郎官,就是皇家侍卫,在皇宫服务的一种职位,算不上什么大官,只是一个进身之阶,我们现在话说,就是当大官的一块敲门砖,话说和绅和大人起初也是一个给皇上举番儿的小侍卫。闲言少叙,曹操来到洛阳之后不久,也就是前后脚的功夫,就当上了一个比较有实权的绿豆官,洛阳北部尉,这官说大不大,易中天老师说最多算个副县级,但实权可怕。这是个管理洛阳城北部治安的实缺,相当于我们北京海淀区公安局的局长大人,而且那时候分工也没那么细,大到杀人越货抢劫放火,小到街头邻里吵架小摊占地经营都要归他管。我想,一个二十岁还没出头的楞头青,如果没有他那个做太尉的爹,估计十年也难爬到这个位置,现在的话说,干的好,不如生的好,一点不假。
  曹操初次为官,便做了一个掌握杀伐决断的治安官,不知是福是祸。志得意满的曹操做起事来倒是兢兢业业,他申明禁令,严肃律法,把那个放仓库里八百年没动过的“洛阳城治安管理调理”搬出来到处宣扬,还制造了一排五色大棒摆在城门口,命令犯禁者就用这大棍子直接打死勿论。以前谁见过这个啊,看他一个毛都没长全的宦官之后,折腾出这么多花样,京城百姓还大多不屑一顾。要知道,汉武帝时候,迁天下豪强巨户于长安、洛阳一代,以充实中原。到了东汉末年,这洛阳城里更是豪门遍地,随便从大街上抓一个人不是巨富就是大官,谁会把一个二十岁的曹操放在眼里??
  于是有一些老百姓继续犯禁,曹操叫人抓起来拉到城门口打死了。
  一些有钱人看老百姓被打死,说“他敢动我么??”继续犯禁,又被曹操抓起来拉到城门口打死了。
  有一些官员还不买账,挑衅似的继续犯禁,依旧被曹操拉到城门口打死了。
  我们现在很难找到当时他们到底犯了什么禁令了,没有罚款,没有拘役,也没有判刑,一律都给打死了,汉朝的法律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是法律太过严苛,还是曹操真的像孙吴说的那样曹操本性好杀??这个事情真的需要有心人好好考证一下。
  不过还是有一个人,用他宝贵的生命给我们留下了一点线索。这个人叫蹇图,他还不怎么样,他有个侄子,叫蹇硕,这家伙后来可是第一个提出来要杀大将军何进的人,这是后话,暂且不表。当时蹇硕只是汉灵帝所宠信的一个妃子的小黄门,官儿还不大,但也够曹操喝一壶的。健硕的叔叔蹇图,大约是仗着自己侄子是皇上面前的红人,虽然那五色棒下已聚起了一堆的冤魂,也没往心里画个圈,照样犯他的禁令!!他犯了啥禁??夜行????????????
  我都快哭了,虽说历朝历代都有宵禁,部分时期禁止夜半出行,但是那些有身份证的大多也就批评一顿赶回家去,最多抓到衙门,三推五审,问明了不是强人,便找个保人保回去也就算了,最多也就是罚点款,只有战争时期听说过犯宵禁当场处死的。可这位蹇图也是倒霉催的,估计是去朋友家喝酒喝的太晚了,又想回家,结果愣是落在了曹操手里。
  没的说,拉到城门口乱棒打死。
  别说求情卖关系,就是连个报信的都没来的及啊,等蹇硕知道的时候,叔叔已经被曹阿瞒打成个烂西瓜了。史书记载,当时京城上下立马消停了许多,再也没有敢犯曹操的禁令的了。说来也奇怪,在中国的执法者历来都处在一个不尴不尬的境地,那国法又不是执法者制定的,他只是一个执行者,你若严明执法,群众会认为那是你针对他,把所有的记恨都算在执法者的头上。反过来看执法者自己,即使严明执法维护了纲常法纪,却得罪了权贵,上面也不会出力保你。而权贵貌似都天生有法律豁免权似的,你很难执行到他们头上。久而久之,执法者成了卖法者,对权贵,拿国法卖人情,对小民,恨不得以满清十大酷刑加之,可悲可叹也夫。
  曹操很快就会尝到他得罪权贵的苦果。
瓦缶胜金玉sfv 该用户已被删除
瓦缶胜金玉sfv 发表于 2015-5-28 23:0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顶啊,zQ烙10g探tjz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