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营销拜访的13个魔鬼细节,叫你跑业务

[复制链接]

16

主题

-16

回帖

2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1
忻桐风艺芊 发表于 2015-6-5 20: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商业拜访是每个营销人员必不可少的工作技能,那么,究竟如何拜访才能做到事业功位呢??拜访中都需要注意哪些细节呢??我们整理了如下13条,供营销界同仁参阅:
  1、两个人去正好
  商业拜访时,人员的数量要有所控制。单人去不合适,很容易让对方认为你实力太小或是不够重视;若是去的人数超过三个以上,也不合适,又不是上门砸场子,过多的人会给人有压力感。一般来说,上门的人数最好控制在两人,或者与对方的出场人数相对应。另外,人员还得有所分工:有人负责主谈,有人负责副谈,切忌大家都抢着和对方老板说话。
  2. 别小看前台
  前台人员有项工作就是替老板挡驾,有推销嫌疑的人等,一概推掉。俗话说,“老大好见,小鬼难缠”,许多上门拜访的人说话含糊不清,直接被前台接待认定是推销员,以老板不在家等理由给打发了。一定要简明扼要向前台工作人员说明来意,请其与老板确认或是直接带领进入老板办公室。与前台工作人员说话时,态度上要礼貌,语言要简单明了。失败率高达100%的一句话是,“我想找你们老板谈谈”——谁知道你是来追债还是干嘛的??前台往往是一家公司的八卦中心。你的穿着打扮、言行举止若有不妥之处,会迅速变成笑话在公司里传播,并会传到老板耳朵里面去。若是前台去找老板请你稍等时,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有些公司在前台安装了摄像头,如果你这个时候开始抠鼻屎,老板也许在办公室里可以直接看到——天哪,我真的要和这个人握手吗??
  3. 先去一趟厕所
  若是没有前台,也别自己找到老板的办公室,而是一定要抓个路过的公司人员进行询问。问老板办公室在哪里是次要目的,关键是观察其员工的精神面貌,并通过其语言表达能力大概了解其职业素质。有一个非常管用的技巧:进入公司以后,先去洗手间。好处一是轻装上阵,有助于稳定情绪;好处二是通过洗手间的卫生状况,大概了解该公司的内部管理水平;好处三是在找厕所的过程中可以大概看到该公司的全貌,内部环境、员工面貌都能略窥一二。
  4. 学会看手相
  双方见面,第一个动作就是握手。要是会看手相,就能从中看出不少信息。首先,从礼仪的角度来说,要等对方老板把手伸出来后,拜访人员再随即把手伸出去,不能主动先伸手。这时候,要迅速观察对方伸出来的手,看两点:一看手指是并拢的,还是分开的;二看手掌是打开的,还是向手心弯曲的。若是手指分开,手掌张开,说明其心情较为愉快,对这次会面和你的来访是有一定兴趣和期望的。反之,若是手指并拢,且向手心弯曲,则说明这个老板现在的心情不是很好,或是对这次会面没什么太大兴趣,之所以接见你,可能只是应付。
  5. 别换座位
  老板请你坐在某个位置上,可是有讲究的,让你坐在什么位置有不同的寓意。若是让你坐在老板桌子对面,老板自己坐在老板椅上,与你隔着一张老板桌,这说明老板是在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来看待你。若是大家一起坐在沙发上,那又是另外一种意思了,沙发是平等的,也是老板所表示的一种客气和诚心。这里需要提醒的是,无论老板让你坐在哪里,从始至终都只能坐在那里,千万不能换座位。
  6. 只拿一张名片出来
  在拿出名片时,标准动作是从自己口袋拿出一张双手递上。别拿个名片夹,再从厚厚的一堆名片中抽出一张来,这样会让对方感觉你准备了很多名片,打算四处散发的……
  拿到名片,一定要当场看,并轻声念出名片上的名字,然后迅速地装起来。直接扔在桌子上,或是无意中把老板的名片拿起来把玩都是大忌讳。更重要的是,如果把老板名片放在桌子上,告辞时遗忘拿走的几率高达八成。
  7. 根据时间来谈话
  正式开始商谈之前,最好问一下对方接下来的时间安排,这样才能知道大概会有多少时间来交流。根据时间安排,可以调整自己的谈话内容。如果时间很紧迫,许多准备的废话就不必了。

16

主题

-16

回帖

2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1
 楼主| 忻桐风艺芊 发表于 2015-6-5 22: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雯雯是个大学刚毕业的年轻销售,和大多数年轻的销售人员一样,充满了闯劲儿。她非常勤奋地拜访客户,起早贪黑非常辛苦,可是成效却非常低,一个客户跑了好几遍都解决不了什么问题。一个单子签下来,别人跑个七八遍,她却要跑好几十遍客户。雯雯为此非常苦恼。
  ?? ????这天,一个客户约雯雯和她的领导去谈谈。她兴冲冲地就答应了,还跑来跟我说:“这个单子看来马上就要签了,因为客户都要见领导了。”
  ?? ????我问雯雯:“你打算去跟客户说什么呢??”
  ?? ????雯雯说:“我去看看客户要说什么再说呗。”
  ?? ????“那要是客户问你的问题你解答不了怎么办呢??”我接着问。
  ?? ????“这个……”雯雯也显得比较窘迫:“那我就下次再拜访他,再解决呗。”
  ?? ????“这就是你的拜访效率比别人低的原因啦。”我说。
  ?? ????其实雯雯的情况并不是个例,据统计,60%的交流型拜访都是无效的。很多销售人员到客户现场即兴表演,对销售拜访没有设定明确的目标,也没有制定明确的规划,导致拜访效率地下,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造成客户的反感。
  ??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开展一次交流型客户拜访呢??今天我们就主要谈谈交流型的客户拜访。
  拜访准备
  成功拜访的第一步就是拜访准备。拜访准备一般包括拜访目的确认、拜访资料准备、人际关系准备三个方面。
  一、拜访目的确认
  ??
  拜访目的确认是指在拜访客户之前,与客户确认这次拜访的目标、过程和收益分别是什么。无论是我们去约见客户,还是客户主动要见我们,都需要将这三个要素与客户确认清楚,这样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拜访准备,提高客户的效率。
  前面提到的雯雯经过我的提醒之后,她就去问客户为什么要约见自己和自己的领导。客户说,想知道他们的软件和现有的软件如何对接,硬件有什么要求,另外想要个报价。雯雯听了,觉得多亏问了一下客户,自己可以提前准备,要不然这么复杂的问题,自己的领导也不见得能立即回答,到时候,自己的领导会下不来台,客户也会觉得销售很不专业。
  如果是客户约销售见面交流,销售人员应当首先问一下客户,这次主要交流什么内容。简单地说,就是“我们为什么要会面”,这就是目标。
  接下来,应当问问客户希望以什么形式进行交流,是单独交流、会议交流还是大家讨论??客户方都有哪些人参加??简单地说,就是“我们将如何进行”,这就是过程。
  最后,要问问对于这次交流,客户希望有哪些成果,或者希望有哪些收获??简单地说,就是“我们一起花了这些时间,对彼此有什么好处”,这就是收益。关于收益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就是一定要说明客户的收益,是希望能够理顺自己的需求,还是希望能够形成合作意向,或者是希望了解我们的产品??
  如果是我们约见客户,也需要将这些信息与客户说清楚。比如:“赵总,明天我想去拜访您一下,跟您交流一下项目时间进度问题。我想跟您展示一下我们根据其他部门的意见制定的时间规划,请您提提意见。最后形成符合您的时间要求的项目进度表,以便于项目的推进与开展。”这样客户会意识到你的拜访很重要,才会愿意抽出时间来见你。同时说明这三个要素,也可以让客户对你交流的话题有所准备和思考,提高交流的效率。

16

主题

-16

回帖

2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1
 楼主| 忻桐风艺芊 发表于 2015-6-6 00: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不要急于展示和表达??
  很多年轻的销售,都是经过了严格的产品培训之后才去拜访客户的,这些年轻人对自己的产品非常有热情,见到客户就打开产品手册喋喋不休地介绍开了。但是,客户是不是想听这些,就不得而知了。
  袁总的公司近期要采购一套安全加密系统,标书发出去之后有5家公司带着厚厚的应标文件来参加,每一个厂商都说自己是最大的、最全的、最好的,最有资历的。结果,袁总最终谁家的都没有买,这个采购项目就暂时搁置了。
  我问袁总为什么采购没有成功,袁总说:“我觉得每个厂商讲得都挺好,但是好像都不是我想要的。我觉得我并不需要一个功能最全的产品,我只想要个最适用的,而且,每个人都让我觉得他们根本就不关心我到底想要什么。我想,怎么能把我的钱交给这些根本就不关心我的人呢??”
  这个例子就是告诉我们,在我们没有搞清楚客户想要什么之前,不要轻易地去展示自己的产品,因为你眼中的优点很可能会成为客户心中的缺点。
  二、学会聆听客户的心声??
  那么,如何避免盲目地向客户进行不恰当的展示呢??
  判断一次和客户的交流是否成功,有一个非常直观的标准,就是看看你和客户谁说的话比较多。如果一次交流中,客户说话的时间比销售少,那就说明这是一次不成功的拜访。
  我们都有这种体会,喜欢和那些让我们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者讲述我们喜欢的话题的人在一起。所以,鼓励客户表达,是销售赢得客户好感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因为在人们听别人讲话的时候,很可能他的注意力并不在这里,我们经常看到销售人员说得眉飞色舞,但是客户昏昏欲睡的情况,这就说明客户根本没有参与到交流当中。但是,当人们在表达的时候,他一定是在思考这个话题,并且参与到交流当中的。所以,通过提问和鼓励客户表达,是让客户参与交流的最佳手段。销售人员要在客户的语言中仔细分辨客户的喜好、需求和愿望,并及时地给予一定的鼓励和反馈,让客户愿意继续说下去。??
  三、获得客户的行动承诺??
  周处长是一家央企的信息部门主管,他曾经跟我抱怨说,有一个销售人员经常跑来跟他聊天,聊得确实比较开心,但是聊完了他就走了,不知道他到底干什么来了。
  很多销售与客户交流的很顺畅,双方聊得很开心,高山流水之后说了一声“再见”,拜访就结束了,这就是很多拜访最终无效的原因。
  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做呢??这要求我们在交流结束后,和客户确认下一步的行动计划。比如,这一次和客户交流了他的需求,那么就可以约定下次见面可以交流一下方案;或者这次与这位客户交流得很好,但是你觉得还不够完善,那么可以请求客户帮助你引荐其他人进行交流。总之,就是在拜访进入尾声的时候,要为下一步的行动做好安排。
  拜访总结
  拜访总结是很容易被忽略的环节,因为销售人员一般都很忙,所以经常就将这个环节省略掉了。其实,这个部分是非常重要,不能够被省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