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为“望龙门望龙门浩“求下联

[复制链接]

28

主题

-28

回帖

1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3
俺老年痴呆病人 发表于 2015-6-11 12: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望龙门望龙门浩”求下联
  “望龙门”是渝中区一个地名,“龙门浩”是南岸区的一个地名,“望龙门”是“望”得见“龙门浩”的地方。
  因为这俩地名,重庆有文人以此出了一个地名对的上联:望龙门望龙门浩;
  城市论坛重庆版里,有很多是重庆“土著”,应该对重庆本土历史、地理、地名、文化非常了解,因此恳请我们重庆的“土著”朋友来对下联。
  一点要求:一,最好以重庆主城地名,并请说明出处。
  二,上联是俩地名名词、一动词,下联亦对应如此。
  三,上联尾字一般应该是仄声,下联尾字则应该用平声。
  记者先抛砖引玉,拟了几个下联,敬请众位朋友指教。
  一,上联:望龙门望龙门浩;
  下联:断牌坊断牌坊街。
  旧时下半城太平门鱼市口到金紫门之间,曾经立有五座钦表节孝、德政的牌坊。五座牌坊立的时间有先有后,当第一座牌坊立起时,民众称这条街为牌坊街。后来陆续又立了四座牌坊,其中第五座牌坊要立时,这牌坊街已经没地方了,只好立在今储奇门十字以西的地方。旧时街名虽然很多,但街道都比较短。这五座牌坊立好,牌坊街就显得有点长。为了区分方便,就把东面第一座牌坊改称为一牌坊,依次为二牌坊、三牌坊、四牌坊。由于第五座牌坊在今储奇门十字以西,一条牌坊街因此断掉了,分成为两段,因此把第五座牌坊称之为断牌坊。牌坊街自然就淡出而消失。在清末以及民初的地图上,就只标有一至四牌坊及断牌坊地名。一至四牌坊在今解放东路,断牌坊在今解放西路。
  二,上联:望龙门望龙门浩;
  下联:黑石子黑石子山。
  黑石子属江北区,在寸滩、唐家沱之间,因江边石头多呈黑色而名黑石子。石子山也在江北区,石马河附近,因此地山坡由泥沙与鹅卵石积压而成,故名石子山。“黑”在此当动词,如“某人被黑了”,“他黑了人家”。
  三,上联:望龙门望龙门浩;
  下联:养花溪养花溪村。
  养花溪在渝中区春森路。旧时由枇杷山、两路口一带的水经养花溪、学田湾、大溪沟流往嘉陵江。在今文化宫中门一带,有人在小溪边上开垦荒地辟成花木苗圃,种植时令花卉送到城里去卖,故称养花溪。在今文化宫中门走中山三路往上清寺方向数十米,有春森路路牌,旁边有原重庆市副市长甘宇平题写的“养花溪停车楼”。这一带,就是养花溪。
  花溪村在今巴南区土桥苦竹坝附近,因近花溪河得名。有花溪乡亦可入对。

1

主题

-1

回帖

5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5
安的伊利 发表于 2015-6-11 13:35:18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两路到两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