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官方称毕节4兄妹并非因贫自杀,结果变成这样

[复制链接]

612

主题

-612

回帖

29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9
天涯舆情 发表于 2015-6-12 22:3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月10日,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政府网站发布消息称,9日晚11点30分,该区田坎乡4名儿童在家中疑似农药中毒,经抢救无效死亡。当晚20时许,澎湃资讯率先做出报道,在其官网、微信和客户端上同步推送题为“贵州4名留守儿童疑在家中喝农药自杀,生前穷得只吃玉米面”的资讯。

  当晚20点7分,@澎湃资讯 在新浪微博上发布并置顶了此条消息,随后@人民日报、@头条资讯、@央视资讯、@东方早报 等多家主流媒体微博也纷纷对此消息进行了转发。11日凌晨,腾讯、网易、凤凰、新浪等门户网站陆续转载相关资讯并重点推荐,推动该呈现舆情爆发式增长,引起舆论场的强烈关注和热议。

  在舆情传播初期,澎湃资讯的这篇报道成为触发汹涌舆情的源头。报道中指出,“4个孩子因为没有生活费辍学在家,家里唯一的食物是孩子父亲去年种的玉米。平时,四个孩子将玉米磨成玉米面不用筛子筛干净就凑合吃了,‘因为太穷了’。”这段话被多家资讯网站编改为标题,引发广大网民强烈的愤懑情绪。

  当晚23时53分,@人民日报 在“晚安微博”里发出感叹:“贵州四兄妹疑喝农药身亡,最小才5岁。五男童闷死垃圾箱事件曾震惊全国,毕节昨夜再生惨剧。‘逐一排查,防止类似事件发生’,当年的承诺又成了句口号。亲人不管、救助失灵,凋敝的乡村,深藏着多少孤独与无助??亏欠孩子,就是葬送未来。彻查追责,许留守孩子一个健康的童年!!”当天转评数超过7000。

  6月11日0:07,知名演员@姚晨 也通过微博发出感叹:“看完这篇报道,潸然泪下!!无法想像,这四个年幼的孩子,得有多饥饿多绝望才会选择自杀??最想不通的是,现在已是2015年,怎么还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引发多名网友的悲情共鸣,当天转评数超过1万。


  经过一夜舆情发酵后,11日一早,大量网友评论及媒体评论“新鲜出炉”,微博上#4名儿童疑喝农药死亡#微话题阅读数超过2000万人次,参与讨论微博达2.1万条。截止目前,该话题网络资讯超过1800篇,微信文章超过700篇,网络舆情态势处于高位。在相关评论中,网友直指当地政府及孩子父母监管失责,痛心时下竟还有人因吃不饱而自杀,呼吁国家好好反思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同时也希望媒体给偏远穷苦地区投注更多目光。
  @豌豆射手2046:太可怕了!!当地村委会和政府呢??深山里还有多少家庭处在这种困境中我们无法知晓??
  @gaol-a: 养不活让他们来世上受苦??那干脆不要生啊!!他们死之前得有多大勇气,得流多少眼泪!!怎样的贫穷,才选择一起离开??
  @大写的人_:愿孩子在天堂有糖吃有学上有父母陪伴,基层政府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是时候该把留守儿童的问题上升到一定高度了。
  @曲靖代荣柱: 中国有6100万留守儿童,他们少无所依,安全隐患大,身体营养差,心理疾病多,文明礼仪淡漠,诸多焦灼问题到了不容忽视的时候,留守儿童也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的基石,给他们关爱,汇聚更多的力量,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平安汤阴:关心留守儿童,需要政府、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愿这样的悲剧不要再有,愿“许孩子一个未来”不再是一句空话!!
  @何光伟:几年前有儿童挨冻在垃圾箱里取暖闷死,如今又有儿童因缺少食物服毒自杀,小说都不敢这么写。我们是全球经济大国,我们还能援助非洲,为什么就不能管管我们的贫苦儿童??毕节不是孤例。希望这样的事必须引起政府重视,不要再发生在儿童身上了!!
  @汪代华:由于家庭教育的缺乏,学校教育的不到位,政府救助和社会关爱程度不高,他们长期缺乏亲情呵护,引发出学业失教、生活无助、心理失衡等诸多现实问题。这一令人堪忧的问题,是社会之痛,当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先期舆论,主要认为4名儿童是因为没吃的才选择自杀。但随着报道的深入,“没饭吃自杀”的说法逐步遭受质疑。11日下午,当地政府接受澎湃资讯采访称,田坎乡已将张方其和张启刚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每人每季度保障金额为531元。此外,调查还发现,其家中低保存折尚有余款3568元,还有粮食、腊肉等生活物资。自此,部分舆论逐渐将矛头转向父母,认为监护人失职是导致悲剧发生的最主要原因。

  11日晚,南方都市报报道称,张方其家的经济条件并不如传言所说那样贫困:一栋新建的二层楼房是他们的居所,楼房背后还有一间棚屋,里面养着两头猪;当地官方称张方其一家居住的楼房建于2011年,估价超过20万元。舆论风向似乎正在悄然发生变化,究竟是否会发生舆论“反转”呢??
12日凌晨,《新京报》引述当地官员的话称,老大性格内向,被父亲挨打后曾跳过河,网易资讯据此将标题改为“毕节否认4兄妹因贫困自杀 称老大挨打后曾跳河”。同时,12日上午,新华网还指出,村民们普遍反映,4兄妹前些年遭受过很严重的家庭暴力,导致“性格很孤僻”。“这家人虽然生活在村里,但跟不是这个村的一样”。


  在后期的报道中,相关媒体陆续指出,当地政府曾对四个孩子做过多次工作,业已将其家庭纳入低保对象,家里也还有诸多存款和口粮,此外还披露孩子生前不幸,父母离异,遭过家暴,缺乏关爱,性格孤僻。可能一部分网友会将批评矛头转向父母,但依然有不少网友坚定认为地方政府应对悲剧负起主要责任,何况三年前5名流浪儿童闷死垃圾箱事件并未远去,当年毕节市政府信誓旦旦要改善留守儿童生存现状的誓言去哪了??为什么又是毕节发生恶性事故??
  虽然说,这些细节信息的披露,并非官方故意而为之,但我们的政府部门应该学会如何跟媒体、网友打交道。危机事件发生后,网友往往会将责任“迁怒”于政府。这个时候,官方应该放低身态,虚心接受网民的批评建议,持续说,反复说,逐步还原真相,消除社会误解。同时,也应顾忌网友的“敏感点”,避免不当言论造成次生灾害。当然,如果本来就是自己的责任,政府失职。那就什么都不要解释了,能做的就是赶紧道歉,追究责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