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毕节惨剧背后不可忽视的家庭暴力之毒

[复制链接]

8

主题

-8

回帖

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
常态分班 发表于 2015-6-16 16:4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贵州毕节四童服毒自杀惨剧令人悲痛万分。在真相大白之前,每一个善良人都会发出这样的追问:是什么导致了这种人间惨剧的发生?
        有相关人士把此问题归咎于户籍制度,在我看来并未抓及问题的肯綮。事实上,追究这次悲剧之滥觞,我认为“家庭暴力”乃不可忽视的罪魁祸首之一。
        据媒体报道,死者父母“张方其夫妻也经常吵架、打架。2014年3月,张方其夫妻二人因事激烈争吵,后演变为打架,任希芬被打伤送到乡卫生院输液。当时孩子们就在旁边。此后,任希芬离家出走。”“死者的母亲,32岁的任希芬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从2001年和张方其结婚后,多次被打;虽然她曾多次向外界反应,但并没有什么效果。她自述,去年3月回家被张方其暴打住院三天后,就悄悄到揭阳打工。”
        为什么说“家庭暴力”乃毕节惨剧不可忽视的罪魁祸首之一?在于如果没有家庭暴力,死者母亲就不会出走,不会再嫁他人,孩子就可能不会没人管、不会导致极度的心理伤害以致最终自杀。可以说,家庭暴力与此次四名儿童自杀形成了完全的因果链。声明一下,在此也并非想过于责难死者的父亲、增其二次伤害,实则想表达对家庭暴力现象的极度痛恨。
        家庭暴力是社会的毒瘤,是文明社会的公敌!总体来看,家庭暴力更多地发生在农村家庭。一方面,农村家庭中的男性过自由散慢的生活,生活在一个缺乏有更强道德规则约束的环境中,典型的如好赌,此外,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加上家庭拮据者要远多于城市,在一定的窘迫状态下,发生家庭暴力几率的较高。古人云“仓禀实而知礼节”是很有道理的。
        有的农村妇女,在遭遇丈夫的暴力之后,对生活丧失信心,产生轻生的想法或行为者不在少数,有的甚至产生“与年幼的子女一齐寻死报复丈夫及其家庭”的极端恶果。长期遭遇家庭暴力的农村家庭妇女,性格乖僻,内心压抑,痛苦之极,又缺乏疏导和情绪释放的管道,一旦长期积压至忍无可忍的爆发点,人间惨剧就可能发生了。而在这种暴力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孩子,从小心理就植入难以磨灭的阴影,给其健康、乐观的人格养成造成极大的危害,有的离家出走,有的长大成家后仍然生活在阴影之中。最终,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与文明。
        要减少家庭暴力的发生,首先要做的是加强提升社会教育水平尤其是提升农村人的文化教育程度,提升他们的文化素质。毫无疑问,一个文化素质较高、接受过后天文明教化的人,在家庭里对配偶、对子女暴力相向的机率会低很多,而一个没什么文化、认识水平有限的人,除却其天生的善良基因,其易怒、野蛮的成分要大得多。同时,生活在一个蛮荒的环境下形成的不良生活习惯,诸如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发生的概念要远远大于有文明规范、道德规则约束的人。其次,从全社会层面,要形成关注家庭暴力现象的氛围,要形成对施暴者高度谴责、予以道德高压的态势,唤起施暴者未泯的良心。此外,在法律层面采取及时而有效的措施,保护受害者少受、免受家庭暴力之害。如有些地方已经在借鉴发达国家的“人身保护令”做法。对于我们中国来说,应该加大创新力度,建立和完善保护妇女、儿童、老人等家庭弱者的保护机制。全社会应该加快形成合力,特别是司法、妇联及民间机构,要更加重视家庭暴力现象,努力减少和化解因家庭暴力带来的惨剧发生。(文/朱礼好)在真相大白之前,每一个善良人都会发出这样的追问:是什么导致了这种人间惨剧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