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文史小知识科普贴

[复制链接]

2

主题

-2

回帖

5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5
sence罗汉 发表于 2015-6-16 21: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趣话阿房宫、阿宫腔与阿堵物
  阿房宫相传是秦始皇他老人家给自家和子孙后代盖的大宅院,具体有多大呢??千年后有个叫杜牧的文学家这样写道:砍光秦岭山脉几座主峰的树,修建的宫殿绵延七百多里。撇开唐朝人爱吹牛的毛病不说,从现在遗址发掘的情况来看,西到宝鸡,东到渭南,北到延安,南到秦岭脚下随处可见当年打下的地基。
  马贼项羽烧掉这座大宅院,为后人留下许多不解之谜。其中一个谜团就是阿房宫的“阿”到底该怎么读??有人读ā,这当然不对;字典上读ē,其实也不对。
  在秦始皇的老家,现在的西安一带,“阿”是常见的口语,读wō,用作代词,表示 “那”。要根据这个音义来解释,“房”和“庞”在上古是同一个字,阿房宫就是“那座庞大的宫殿”。至此,困扰记者语文老师多年的疑惑终于水落石出。
  阿房宫这个专有名词早已从关中的口语中消失掉,但一种名叫阿宫腔的戏剧,却保留至今。这种戏据说最早是阿房宫里奴婢的特长,阿房宫被烧后,宫女沦为民间戏班,阿宫腔流落到咸阳近郊,最后在富平生根发芽,于2006年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说到这里,突然想起一个故事。诸葛亮的同乡晚辈王衍生性不爱谈钱,中年以后更是变本加厉,从来不把钱字说出口。夫人在床前放了几大堆铜钱,把路堵死,可王衍只是淡淡地说:“举却阿堵物”,意思是把那堆堵我去路的东西拿走。
  记者不禁想,以方言训古文,说不定还真能训通不少桀骜的经典,尤其是用关中方言来训秦汉经典,更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2

主题

-2

回帖

5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5
 楼主| sence罗汉 发表于 2015-6-16 22:4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南两个方言词汇的北方文化渊源

  方言就像一壶老酒。拿平常的好酒来说吧,十五年算是罕见佳酿,国内白酒品牌据说还有接近五百年的,眼明心亮的人都知道,那是商家不要命的忽悠。方言却从不骗人,在千百万人的口头流传,讲述着我们祖先见过哪些人,做过哪些事。如北方津津乐道的地方特色“秧歌”,寻根探脉,其实是南方水田插秧的劳动舞蹈。
  反过来,南方方言也保留了一些北方的元素。现从湖南方言中选出两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一是“晒酱”。南方夏季潮湿炎热,小孩子们往往赤着上身在阳光下追逐嬉戏,父母就会骂一声:“快点回去。在外面晒酱啊。”酱油是黑色或古铜色,一般人想,晒酱就是把人晒黑的意思。这样理解,似乎没有什么不对。可是当我看到北方人把熟面团放到阳光底下爆嗮制作甜面酱的场景,顿时才发现原来世界上还真有“晒酱”这回事。时空逆转,千百年前我们的祖先也会做酱,也用晒酱亲昵地骂孩子。后来出于某种未知的原因,他们不再做酱,晒酱的说法却顽强地传承下来,直到今天。
  炕是北方常见之物,泥土或水泥堆垒而成。烧火做饭时烟气从炕里的烟道窜上一圈,把炕烘热之后才被烟囱导出去。热炕的作用主要是睡人,也可以把收获的粮食烘干。我们南方的父老乡亲已不见炕很多年,记忆里面完全淡忘了祖先们朝夕相对的这种事物。可是方言里面还保留了“炕干”这个词汇。凡把水分大的东西放到小火上烘干,统统叫做“炕干”。
  我们可以不吃酱,我们可以不睡炕,可是为什么几百年之后,我们的方言里面还会有“晒酱”和“炕干”呢??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2

主题

-2

回帖

5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5
 楼主| sence罗汉 发表于 2015-6-16 23:3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山”读音的历史演变
  稍微留意过《新华字典》的人,应当已经清楚“华山”的“华”读第四声“huà”。由此追溯到清代的《康熙字典》和元代的《古今韵会举要》,都持同样的看法。除了“华山”外,在作姓氏使用时,“华”也读第四声。
  记者认为,上述三本字书的注音都有问题。我们今天看到的“华”,是简化字。它对应的繁体字是“華”。而“華”是“花”的本字。也就是说,“华”和“花”是同音同义的异体字。
  “华山”被称为“花山”,是因为它的东南西北中五座山峰聚成荷花的形状。无独有偶,王安石在安徽时曾写过一篇《游褒禅山记》的短文。褒禅山同样被称为“华山”或“花山”。
  “华”现在较常用的读法是“huá”,意思是草木繁荣。按现在通用的“中华民族”意思来讲,取“地处中央的繁荣民族”之意,意味悠长。凡华山等名山大川,林木郁郁葱葱,给人欣欣向荣的感觉,这样来理解,称为“huá山”也不为过。
  那么为什么非得叫“huà山”呢??
  记者推测,这是因为华山地处陕西,而唐五代以后陕西人多由游牧民族内迁而来,方言中去声较多,将第一声的huā和第二声的huá念转了的缘故。元人黄公绍在编《古今韵会举要》时,将华山周边居民的方言发音写进该书,才有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第四声的“huà”。
  陕西人将前三声的字念作第四声的情况比比皆是,另一个例子是“喷”在魏晋时代一般读作“濆”。

  康熙字典:又胡化切,音話。至于太華。華山,爲西嶽。又姓。華氏子,姓也。
  水经注:远而望之若花状,故名。

2

主题

-2

回帖

5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5
 楼主| sence罗汉 发表于 2015-6-16 23:5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意外发现:关于纸

  前几天闲暇时,同事跟我聊起“纸上谈兵”这个成语故事。他说,赵括是战国时人,那时通用简牍,哪来的纸??我一寻思,还真是这么回事。只能匆匆答他,这个成语故事的梗概虽可追溯到《史记》之《廉颇蔺相如列传》,但这个成语定型,肯定在东汉纸的发明以后。
  今天检索了一些文史资料,意外发现“纸上谈兵”成语定型很晚,直到清末《官场现形记》里面才有运用,它的本义是“读书人提出一些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对策”。把纸上谈兵和赵括对应起来,或者说认为赵括就是纸上谈兵的主人公,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编《现代汉语词典》的认识。不知道又是哪位官宦或学棍的创作成果??
  众所周知,西汉有灞桥纸,东汉蔡伦在此基础上改进出现代纸的雏形。
  那么“纸”这个汉字是什么时候被发明的呢??
  我到文渊阁《四库全书》全文数据库中粗略搜索了一番,基本可以判断,两汉有纸无“纸”字。
  这样说来,魏晋南北朝横空出世的“纸”字就很可疑了。
  我又回到《尔雅》里头仔细找了一遍,排除西汉已出现纸字的可能性。接下来在《说文解字》里面果然发现一个很亲切的“di”,这个字比“纸”多了一点,释义是“丝滓也”,意思是加工丝绸之后的下脚料。
  再回想一下蔡伦的造纸的过程,不就是用加工丝绸的下脚料等作原料的么??这就解释通了。
  后来“di”退出汉字大家庭,“纸”代替它的位置,成为震烁古今的文房四宝之一,后来又成为光照中外的四大发明之一。
  抛开文化传播的功劳不谈,从土疙瘩、木棍、瓦片到卫生纸,不知道降低了多少肛肠疾病的发病率。

2

主题

-2

回帖

5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5
 楼主| sence罗汉 发表于 2015-6-17 01: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论武大郎卖的“炊饼”不是烧饼

  许多人看《水浒》,听到武大郎卖炊饼,感觉“炊饼”不好理解,有意无意地改成更通俗的“烧饼”。有篇诙谐幽默的网文,里面说到大郎东渡某矮人国,竟然成为彼国身材最为高大的人,被推举为国王。武大郎当了国王后,便把自家的烧饼幌子当作国旗。一项简单的口头调查也证实,大约95%以上的读者和观众,都认为武大郎卖的是烧饼。
  其实“炊饼”是宋朝发明的新名词,在唐朝叫“蒸饼”,为避宋朝皇帝赵祯的讳,改为炊饼。按照唐朝食谱里面的记载,这种食物的做法是用面粉加水发酵,然后上蒸笼用大火蒸熟而成。现在北方称为“蒸馍”或“馒头”的就是炊饼。
  为什么好好的馒头,在过去的名字叫作“饼”呢??这就涉及到“饼”字的本义了。
  中国古代饮食文献中,关于“饼”最早的记载要数北朝魏国贾思勰《齐民要手术》里的记载。在这之前虽然有东汉皇帝爱吃胡饼和三国诸葛亮做肉包子在云南祭祀冤魂的传说,但都是后人的记录。估计从东汉到北朝是馒头、包子的萌芽期,东西虽然出现了,但全国还没有什么统一的叫法。
  《齐民要手术》里说,“饼,潲面使合并也”。意思是“饼”是面食的统称,凡是用水和面之后做成的食物,不论圆的扁的,长的短的,统统叫做饼。由于这个缘故,在开水里煮熟的面片叫做“汤饼”,少数民族烤的馕被称为“胡饼”,用火烤熟的叫“烧饼”,用蒸汽隔水蒸熟的叫“蒸饼”,粘了芝麻的叫“巨胜饼”。
  在陕西省渭南市各县的地方特色小吃中,令我惊叹的是保留着许多“胡饼”的痕迹。这里不是说在西安回民街轻易就能看到的烤馕。想一想或者摆一摆以下的小吃,你就明白为什么:
  潼关肉夹馍,和别地肉夹馍不一样,饼子是用猪油丁和面,然后用木棒压成的“香脆千层饼”。
  还有富平太后饼、石灰窑水晶饼,几乎都有着和馕类似的制作工艺,只不过把猪油替换掉了牛羊油,在口味上更加汉化了而已。

2

主题

-2

回帖

5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5
 楼主| sence罗汉 发表于 2015-6-17 01: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海牛”是什么东西

  古乐曲谱“谏公”是陕西省韩城市西庄镇杨村王姓家族祭祀祖先的一种锣鼓艺手术,古腔古调,优雅动听。“海牛”是其特色乐器,谏公鼓吹乐有固定的表演程序,其程序为金钟破晓:打钟五响,示意天快明了,催人早起。海牛净宫:海牛吹五响,赶走牛鬼蛇神清净祠庙。……。

  那么这个“海牛”到底是什么东西呢??从文中可以读出似乎是一件乐器,或许就是我们熟悉的“海螺”??也就是佛道里面的“大吹法螺”??
  但是还不能确信。
  又问了一个合阳一个韩城的同事,问“牛”是不是“螺”的方言发音。回复都说不是,螺就是螺。
  到BaiDu百科查了一下“海螺”词条 ,发现海螺做中药时有别名为“海牛牛”,或许这就是“海牛”的来源吧??
  待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