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孔子八大恶行令人切齿

[复制链接]

16

主题

-16

回帖

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6
前情 发表于 2015-6-19 11:4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孔子八大恶行令人切齿
        第一,孔子最大的恶行是杀害教书先生少正卯。
        少正卯是鲁国的教书先生,他办学与孔子竞争,曾使孔子的杏坛三盈三虚。孔子记恨在心,当上鲁国司寇后,才七天就挟公器以报私怨,杀害了少正卯。孔子的理由是:少正卯讲学“心达而险”,“行辟而坚”,“言伪而辩”,“记丑而博”,“顺非而泽”。从孔子列举的这五条中,仅是言论而已。从孔子描述的这些言谈中,今人可以得出少正卯博学多才,思想解放,毫不留情抨击社会现状,滔滔不绝,对青年人极具吸引力。少正卯不曾想到,他的讲学会引发孔子的怨恨,招来杀身之祸。
        孔子是史上用杀戮来压制不同政见的首恶。
        第二,孔子最血腥的罪恶是杀害无辜的演员群众。
        孔子以大司寇的身份,操办齐鲁两国国君相会的事。齐国乐队演奏夷狄音乐时,孔子扬起衣袖一挥,说道:“两国国君相会,为什么演奏夷狄的舞乐,叫他们下去!”齐国官员撤下乐队,安排一群歌舞杂技艺人和身材矮小的侏儒上前来表演节目。
        孔子看到这群歌舞杂技艺人和身材矮小的侏儒表演节目,勃然大怒,大喝道:“匹夫胆敢来胡闹迷惑诸侯,论罪当杀!主事官员立即执行!”于是大批刀斧手听命赶上台来,把这群歌舞杂技艺人和身材矮小的侏儒架下台去,处以腰斩,叫他们手足异处。满地流淌的是无辜演艺人员的鲜血!
        泰山啊,你为什么面带愁容,是因为无辜者的遭害吗?
        黄河啊,你为什么呜呜悲咽,是因为无辜者的惨死吗?
        从来蔑视小民生命的孔子,这样血淋淋大屠杀,令人发指!
      第三,孔子富贵忘本恶骂并杖击少年朋友原壤,子系中山狼,得志就猖狂。
        原壤是孔子贫穷时少年朋友,本无过错,更无罪恶。孔子发达了,原壤老远跑来看望孔子。孔子不但毫无故友之谊,还当众申斥他“幼儿不孙弟”,“长而无述”,,。更令人气愤的是,孔子竟然用手杖敲击原壤的小腿,骂他“老而不死”!这实在太过刻毒了!
        孔子是历史上第一个富贵忘本、反而欺侮贫穷朋友的坏蛋。
        第四,孔子竟会故意弹琴羞辱远道从齐国赶路来看望他的学生孺悲,不见一丝师生情谊,令人寒心。
        孺悲原是孔子的学生,齐国人,曾从孔子学礼。
        孺悲远道从齐国赶路来看望孔子,大概没带上礼物吧,孔子假托有病,叫人出去拒绝孺悲的要求。可是传令的人刚走出门户,孔子就拿起瑟来边弹边唱,故意让孺悲听见,使孺悲知道孔子并没有病,只是瞧不起孺悲。
        天底下真有这等恶毒君子啊!孔子犯了人格侮辱罪!
        请尊孔派上来辩解吧,看他们如何为孔子强辩,辩出个道德高尚的孔圣人来!
        第五,谁能想到被历代儒生奉为圣人的孔子,竟然图谋投靠叛党公山弗扰,他的为人原则何在啊!
        公山弗扰,季氏家臣和阳货勾结,关押杀害季桓子,据费邑叛乱。孔子满口仁义道德,实则唯权是图。只要有官做,家臣杀害主子发动叛乱,他都急着想去投靠!
        以下犯上,这符合周礼吗?
        这里要肯定子路,他确实不简单,敢在老师面前直言。子路劝孔子说,没有地方去做官也就罢了,何必要到叛逆主子的公山氏那里谋官做呢!孔子被子路直言击破,遮掩道:我到那里去是要恢复周的礼仪制度呢。这类苍白的言辞,能遮得住孔子的羞耻吗?
        这个伪君子啊!
        第六,谁能想到被满清皇帝捧为万世师表的孔子,还曾图谋前往中牟投靠叛党佛肸,这不就是投敌有理吗?
        佛肸,晋大夫赵氏的中牟宰,也是家臣背叛。
        这段话朱熹解读:佛肸据中牟为叛,来召孔子,孔子欲去。子路对孔子说,过去我听老师说过,亲身做过不善事那等人,君子不肯入他的党类。如今佛肸据中牟叛乱,明明是做不善的事啊,老师要想前去,是什么理由呢?
        孔子说,我过去是讲过这样的话。但是不可这样拘执的。不曾说有极坚硬的一物吗,磨了不会得磷薄,不曾说有极洁白的一物吗,染了不会得缁黑。我难道同挂的匏瓜一般无用吗!
        孔子这一席话就是投敌有理!汪精卫投靠日本也编织了孔子类似的理由。
        嘿嘿,这个孔子啊!他在学生面前说一套,自己却是另行一套。这恐怕是当前尊孔派尊孔的心底动因!
        第七,孔子为了跑官,撇开子路,与卫灵公那个天下闻名的荡妇南子幽会,不只是行为可耻而已。跑官走后门,就是有罪行!
        卫国夫人南子,是当时最淫荡的女人,卫灵公是放任她胡为不管的。孔子平时满口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但为了跑到一官半职,什么事都敢做,什么后门都敢钻。
        子路久等之后,孔子幽会南子之后出宫来了。面对子路的怀疑,孔子发誓:“我若做过不当的行为,上天会厌恶我的!”这种发誓能洗刷得清吗?况且孔子说谎也不是第一次。
        孔子是不折不扣的伪君子,首开历史跑官恶例!
      第八,孔子实行家庭专制,蓄意休妻,害死了发妻还不准孔里奔丧哭泣,冷酷得毫无人性。
        孔府是一个没有笑声也不准流泪的家庭。
        孔鲤见到孔子像老鼠见到猫一样,赶紧低下头急匆匆快步走路。因为孔子总是板着脸训斥孔鲤这也不好那也不好,使孔鲤很害怕。
        孔子自从丢了司寇官职之后,他心里憋着一股怨气,于是就拿儿子妻子出气。他从卫国幽会荡妇南子回来,就故意刁难发妻,肉块割不正不吃,坐垫放不正不坐。他的发妻再尽心服侍他,还是被休了。孔子发妻被休后积郁而死。
        孔鲤的舅舅跑来把噩耗告诉孔鲤。孔鲤不敢告诉老子,就跟了舅舅去奔丧。孔子发觉孔鲤不在家,就叫过家仆来问,得知前妻已亡,孔鲤去奔丧了。
        这下老头子十分生气,立即责令家仆赶到前妻家去把孔鲤叫回。孔鲤沮丧地跟着家仆回家,看到客堂上板着脸的老子,黯然地回到住室,偷偷地拭去泪痕。
        不久,孔鲤郁郁成疾而亡。他才四十多岁。
        从治国到治家,见证了冷酷的孔子。
        2014-9-3跑官走后门,就是有罪行!

20

主题

-20

回帖

24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4
四明陈彤 发表于 2015-6-19 13:58:49 | 显示全部楼层
网友斯蒂夫奥斯汀评论:令人发指呀,对弱势群体竟至于如此恶毒···!侏儒艺人不就是为了有口饭吃吗??此等对弱势群体与对肉食群体的行为对比之不同,堪称不齿、令人发指···

20

主题

-20

回帖

24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4
四明陈彤 发表于 2015-6-19 14:2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头孢二号网友批孔:1、孔子踢翻子路赈灾大锅。认为慈善只能是君上的专利。2、孔子指派子贡,挑起晋楚齐宋吴越六国的连绵战争。实际开启了战国时代,从此中国在战争的威胁下逐渐走向集权和官僚化。3、孔子隳三都,开启了集权制序幕。破坏了经典封建制君王与诸侯之间的平衡。4、孔子及其弟子将华夏之学降格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的干禄之学。这后三点,与杀少正卯是最恐怖的四大罪状。

20

主题

-20

回帖

24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4
四明陈彤 发表于 2015-6-19 14:5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鲁国军士执行孔子命令杀害演艺员群体两国首脑会,孔子是带了左右司马有武备的。所谓有司,就是具体管事的人,孔子带的左右司马,都可称之为有司。杀人的命令是孔子下的,当然执行者是鲁国的有司,即左右司马。齐国的有司会听孔子的命令,不看齐国国君和宰相晏婴的脸色,就把这群齐国的演艺员杀了?杀了之后,还有一句话:齐君惧怕了。可见是鲁国的有司带了鲁国的军士,执行孔子的命令杀的。

20

主题

-20

回帖

24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4
四明陈彤 发表于 2015-6-19 16:3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孔子中山狼得志久猖狂鲁定公十四年,孔子五十六岁,他由大司寇理国相职务,脸上露出喜悦神色。他的弟子说:“听说君子大祸临头不恐惧,大福到来也不喜形于色”。孔子说:“有这句话,但不是还有一句‘乐在身居高位而礼贤下士’的话吗?”于是就把扰乱国政的大夫少正卯杀了。

20

主题

-20

回帖

24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4
四明陈彤 发表于 2015-6-19 18: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告撰稿人在秕糠里寻寻觅觅能淘到宝贝?大学错误思想批判15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兵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家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四明陈彤指出:孔子在《大学》结束时,竭力贩卖其错误论调,强调:治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胡说八道。经济是国家的基础,为百姓谋利发展经济,就是“小人”了?在孔子学说的秕糠里,能淘到宝贝吗?孔学惯于把利和义割裂。这种把义和利切割说教,影响了一代代孔子传人。司马迁著《货殖列传》,主张国家顺应民心,放手让百姓进行商业活动,满足国民需要。对于这样一个正确主张,班固竟然嗤之以鼻。此后直到中国最后一个王朝覆灭,孔子的传人都以生产经营为耻,做不了官都过着游手好闲的生活。这长长的历史中,虽然有南宋的陈亮,提倡王霸互用,义利并行。但是孔子的思想流毒已深入读书人头脑,陈亮的正确主张无法成为主流意识。中国注定要落后挨打了,才能猛醒。对于今天的人来说,很好理解义和利是不可分割的。问题在掌国家大政者怎么去看,如何去做。稍有智慧的君臣不难认识到,国家用奖励生产的政策,促百姓热情投入生产经营,就是说立足于为百姓图利,则国家也就富裕发展了。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富裕了,国家的财源就充足了。财源充足了,国家就有力量行义之事。

20

主题

-20

回帖

24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4
四明陈彤 发表于 2015-6-19 19:0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孔子在义和利上人格分裂人类社会根本不存在离开利的义。孔子满口是义,什么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什么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其实他内心全是利。在学生中,他对子贡特别好,子贡是经商者,有钱送礼嘛!更有一事必须提及,又一次学生孺悲从齐国远道来看望他,因为没有备带礼物,就受到孔子的羞辱!孔子是个惟利是图的伪君子!

20

主题

-20

回帖

24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4
四明陈彤 发表于 2015-6-19 19: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讲周礼的孔子为鲁昭公掩饰《述而》记录了口口声声要维护周礼的孔子,竟会罔顾事实为鲁昭公娶同姓吴国公主为妻这一违背周礼的行为掩饰。看下面《述而》的记载: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四明陈彤指出:这段对话充分说明了孔子很能随机应变,耍滑头,各种场合应对各种人。同时也再次表明孔子确实会不顾事实为地位高的人掩饰。周王朝有规定,同姓不婚,鲁国和吴国都是姬姓,鲁昭公娶吴国公主为妻,明摆着违反周礼了。可是陈司败问孔子鲁昭公知礼否,孔子答:知礼。脸都不红。于是陈司败与孔子学生巫马期说:曾闻孔子说君子不党,看来孔子也党啊!如果说鲁君遵守礼仪,那天下还有谁不遵守礼仪呢?有一点陈司败不知道,孔子一向主张党同伐异的。这段话富有戏剧性的是,当学生把陈司败的话告诉孔子时,孔子马上耍滑头收场了,说:“我真幸运啊,有过错,别人能使我知道错处。”老滑头,可以为师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