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由“常回家看看”来谈“孝”

[复制链接]

333

主题

-333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好乐无荒 发表于 2015-6-19 12:3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独尊儒手术后,“孝”成了不容侵犯不可置疑的G点。 “孝”成了判断人品的关键依据,若是得了“孝”名,在汉代就能通过“举孝廉”当官,在其他朝代也是仕途高升的强劲推力。
        “孝”的形象越来越光辉灿烂,蒙元之后二十四孝成了标准典范;到了满清,又出了句“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更是把“孝”放到了至尊无上的地位。
        即便是本朝,也别小看了“孝”,“要想升迁首先要有父母德孝证明,无德不孝一律不考虑。”河北省魏县关于干部任用的规定就有这一条。
        “举孝廉,父别居”没关系,只要有“德孝证明”和“贵人”举荐就行,汉代是如此,今天依然。这只是权贵间分赃的一个工具。难怪近年不断曝出官员利用公权力为死去的父母大办丧事的“孝”行。
        忠孝一体,“孝”是“忠”的本源,如同“君臣”源于“父子”关系。要求君主对国家的管理模式,是取法并借鉴于家族管理模式,强调“君”即“父”,“臣”即“子”。孝是情,忠是理;情是出发点,理是落脚点。说白了就是,在家当孝子,出门做忠臣,做一个家长满意皇上放心的好奴才。
        这就是为什么集权者都喜欢忠孝,这就是为什么今上要弘扬“传统民族文化”。这也导致绝大多数的所谓“孝行”,其实是表演,比如那位悲大校长;比如那些组织学生跪了一地的所谓“德孝教育”。
        父母抚养孩子,其实是生物进化的内在规律在人类身上的体现,不这么做的动物早就灭绝了。但是动物界除了人类以外是没有孩子长大后反哺父母的,它们会将父母对它们的哺育传承到下一代身上。
        也许有人想说“乌鸦反哺”的故事了,这里提醒下,“乌鸦反哺”来自《本草纲目》,其实没有任何科学道理和实例证明。还有什么“羊跪乳”,把幼羊为了方便蹲着吃奶意淫成“孝跪”,更是荒唐无知可笑。
        说到这里肯定会有煞笔250要蹦起来大叫:“孝!这就是人之所以是人而不是畜生!”。这些东西吃屎吃上瘾了,或者当奴才下跪磕头上瘾了,或者挣五毛上瘾了,都会大叫“这就是人之所以是人而不是畜生!”。
        你跟他谈科学,他跟你扯道德;你跟他讲道理,他跟你耍无赖。
        在非儒教国家,“孝”不是个人品德的判断依据。其实在英文里,就没有一个词汇可以完全对应“孝”这个中国特色名词的,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拉丁语、希腊语里,都找不出来。人家有的词是从人性出发对老者的关照怜悯之情,中国的“孝”是反人性的对长辈的顺从献媚之奴性。
        非儒教国家成年子女自立,父母也自立,并不需要子女“常回家看看”,也不需要子女摆出“孝顺”的破势,当然也没有义务为子女再带下一代。大家都是独立的家庭,感觉在一起嗨皮的就常来常往;在一起不够嗨皮的或者不方便的每年一二次甚至更少,也没人会说子女“不孝”。
        在中国,“孝”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尊老”。“尊老”这二个字其实毛病很大,每一个独立的人都值得尊重,必须尊重,无论他是老人孩子男人女人,根本没必要特意强调“尊老”。事实上大家都很清楚,有些老人还真不值得尊重,比如那些高高在上的,又比如那些愚昧了快一辈子了却还在为毒菜唱赞歌的。
        “尊老”这两个字改成“顾老”还比较合适,老人岁数大了,需要照顾,这个比较人性化。
        在中国,“孝”是长辈控制晚辈的有力武器。尤其是自己没什么出息的父母,往往将自己的全部梦想和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成绩、特长、中考、高考、工作、对象,无不高标准严要求。孩子若做不到自然就是“不孝”了。让孩子自己思考选择并承担责任不好吗?有这功夫你自己努力些不好吗?有这功夫你自己享受下生活不好吗?非要弄的所有人精神紧张甚至崩溃。
        父母将孩子养大,指望的就是孩子给自己长脸,给自己反哺。孩子成人了,成家了,若是不对父母“好”,就是“不孝”。甚至不对七大姑八大姨好也是“不孝”。
        “常回家看看”,唱者动情听者感动,再是忙或者觉得没意思,你还是得常去父母家朝觐,否则就是“不孝”,连自己都必须觉得内疚。叫我说做父母的难道就非得把心思都搁在子女身上吗?你就不能自立些吗?
        有些人找对象,尤其是针对女方,义正词严地要求对方“孝”,当然是指对自己父母的孝。说者理直气壮,听者也觉得理所当然。其实这是一件特别荒唐的事情,她是跟你结婚又不是跟你父母结婚,她跟你父母原本不认识,你却非要她像个数十年一起生活的亲人似的,还得特别地“孝”。这不是强人所难吗?这不是逼着人弄虚作假吗?
        “赡养父母天经地义”,这句话相信很多人都同意。但其实这句话对于现代社会而言,已经过时。现在中国人的一生,不知交了多多少少的税,交了多多少少的“N险N金”,老了还要子女赡养吗?那收了那么多税、险、金的ZF干嘛去了?
        今天某些人想以“传统文化”维稳和谐,孝也成为工具。一方面说只生一个好,强制计划生育,让人老无所依;另一方面逃避本该由ZF承担的养老责任,大力提倡传统孝道,要一个独生子女承担照顾父母二人甚至加上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共六人的艰巨责任。这样的事情要多无耻才做的出来啊!
        其实儒家祖师孔丘自己就不怎么孝。孔丘母亲是妾,孔丘父亲叔梁纥死后,孔丘和母亲颜征在就离开孔家分居。孔丘就从来没有对其正母施氏尽过孝,更没照顾过他瘸腿的兄长孟皮。就连对其生母颜征在,也不曾听说过孔丘有什么孝行。按说儒生们把持舆论导向两千多年,要是孔丘有一点点小“孝行”,就会被夸张吹嘘成大“孝子”,可惜啊!
        儒家如此推崇孝道是有其历史原因的。儒家并非起源于孔丘,而是起源于哭丧的。详见本人拙作《丧儒》。
        你要显示你对长辈的“孝”,那么长辈过世你就得大办丧事。死人家里越“孝”,就得越讲礼,哭丧的挣得就越多。所以孔儒一系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把“丧礼”搞庞大、搞严格、搞精细、搞繁杂。你花得越多,哭丧的就挣得越多。
        你要是不大操大办,那就是不孝!你要是“孝”了,丧儒就有钱挣了。
        若是办丧事,丧儒能让你倾家荡产;若是办国事,丧儒能让你国破族亡。
        “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 这句话出自清代王永彬的《围炉夜话》。稍微用脑子想一下就知道完全是扯蛋。难道你出去找鸡婆泄泄火比杀人放火还要“恶”吗?难道孝比救人性命造福众生还要“善”吗?
        明末那些文人士大夫平日指点江山夸夸其谈自认忠孝节义,可清军到来,这帮狗东西绝大部分都留起了猪尾巴,趴在地上向新主子摇头摆尾。随后满清政权以“尊孔”、“文字狱”等等手段一步步阉割这些文化奴才,收效颇丰。很快这些文人们纷纷钻进故纸堆,训诂释义,象蛆虫一般在孔孟朱董等拉出的屎堆里忙得不亦乐乎。所以清代是中国文人被阉自阉最严重的年代,可以想象这个时期的扒粪文狗能整出什么好东西来。
        《二十四孝》出自元代,《围炉夜话》出自清代,这两个朝代的共同特点就是异族对华夏实施殖民统治,并在思想文化上尊孔崇儒以削弱汉人反抗。在异族统治者的打压和引导下,汉民族思想上的反抗性和创造力处于有史以来的最低潮。文人们这也不敢想,那也不敢说,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扒粪,从故纸堆里寻些粪粒嚼嚼,既自阉,又阉人。所以才会出现二十四孝和“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这样摧残人性、阉割思想的东西。
        家人之间应该和睦相处,必要时互相照顾,可能的话相亲相爱。好乐无荒评儒小集孝,可以休矣!

7

主题

-7

回帖

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
俺们好五倍 发表于 2015-6-19 12:4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孝顺其实关键字是那个顺 和尊敬没半毛钱的关系 万恶孝为首

333

主题

-333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好乐无荒 发表于 2015-6-19 13:43: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统治者,尤其是集权统治者喜欢提倡儒教孝道呢?原因很简单,忠孝忠孝,“孝”是“忠”的基础,有“孝”方有“忠”。“孝”就是在家听父母的,“忠”就是出门听主子的。

333

主题

-333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好乐无荒 发表于 2015-6-19 14: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儒教忽悠下,很多中国人有个不加思考的认识:“父母无论对儿女犯了什么错误,儿女都仍然要孝顺他们,要对他们感恩。”由此,对父母的无论什么程度的自私,甚至对儿女的残忍,都靠着这个理由去原谅,甚至感恩。 把上段中的“父母”改成“主子”,“儿女”改成“奴仆”,这就是“忠”的描述。这就是集权者提倡忠孝的原因。

42

主题

-42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祥大伯 发表于 2015-6-19 15: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几个,造你们的那颗精子没发育完全,卵子老年痴呆,概率那是相当低啊。

333

主题

-333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好乐无荒 发表于 2015-6-19 16:52:14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中国很多老年人,其实根本不配被尊重。有的人年轻时对老一辈狠毒,到自己年老了,却高举传统文化大旗,要后辈孝顺尊重自己。

48

主题

-48

回帖

1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3
阿凡达2011 发表于 2015-6-19 17: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孝”是“爱”的死敌。因为“礼乐”是“孝”的孕育者。因为“真理”是“爱”的孕育者。因为“礼乐”是强权的东西,也是虚伪和谎言的东西。因为“真理”是惟一性、客观性、必然性、普遍性、抽象性、绝对性的东西。所以“礼乐”是“真理”的死敌。因为“礼乐”是“真理”的死敌,所以“孝”是“爱”的死敌。

0

主题

0

回帖

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
fordemo 发表于 2015-6-19 18: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化层次低而自以为是的父母,真不值得去孝..

126

主题

-126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川味邻居 发表于 2015-6-19 19:41:01 | 显示全部楼层
症腐不负责人时就劝人行孝!

48

主题

-48

回帖

1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3
阿凡达2011 发表于 2015-6-19 21: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孝”是“爱”的死敌。所以集体主义实质就是特权社会,特权社会沒有“爱”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