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俞平伯晚年修成正果的标志

[复制链接]

221

主题

-221

回帖

25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5
zhongguoxuezhe 发表于 2015-6-19 12:5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俞平伯晚年修成正果的标志
  唐僧取经,九九八十一难,数也。俞平伯少年得志。中年被批判。为什么被批判呢??因为“反封建”不彻底。那时,人们的文化水平低,因此,瞎批。实际上,“新证”的错误是藐视后四十回。晚年,俞平伯的态度发生转变:前倨后恭。
  俞平伯晚年修成正果的标志:
  1,认识水平。认为红楼梦是小说,不是自传。并且,认为后四十回,是原作,不是续书。否则,若被证明是续书,就等于是“腰斩”。这一点,须要细心琢磨体会。
  2,文字表达水平。很多人喜欢看俞平伯红楼梦评论。为什么呢??文字优美。
  俞平伯经典语录:
  1,“我看‘红学’这东西始终是上了胡适的当。”15
  
  
  2,人人皆知红学出于《红楼梦》,然红学实是反《红楼梦》的,红学愈昌,红楼愈隐。
  3,一切红学都是反《红楼梦》的。即讲的愈多,《红楼梦》愈显其坏,其结果变成“断烂朝报”,一如商人之好春秋经。记者躬逢其盛,参与此役,谬种流传,贻误后生,十分悲愧,必须忏悔。
  
  4,
  《红楼梦》之为小说,虽大家都不怀疑,事实上并不尽然。总想把它当作一种史料来研究,敲敲打打,好像不如是便不过瘾,就要贬损《红楼》的声价,其实出于根本的误会,所谓钻牛角尖,求深反惑也。自不能否认此书有很复杂的情况,多元的性质,可从各个角度而有差别,但它毕竟是小说,这一点并不因之而变更、动摇。夫小说非他,虚构是也。虚构原不必排斥实在,如所谓“亲睹亲闻”者是。但这些素材已被统一于作者意图之下而化实为虚。故以虚为主,而实从之;以实为宾,而虚运之。此种分寸,必须掌握,若颠倒虚实,喧宾夺主,化灵活为板滞,变微婉以质直,又不几成黑漆断纹琴耶。
  吴国柱的赞词:
  俞先生红学观念的这一根本转变,为埋葬新红学铲下了第一锹土。它表明新红学经过七十年的发展,已经完成历史使命,应该退出历史舞台了。俞先生既是新红学派的奠基者,又是它的掘墓人。
  附:
  张新之经典语录:
  1,一部《石头记》,计百二十回,洒洒洋洋,可谓繁矣,而无一句闲文。一部石头评,计三十万字,琐琐碎碎,可谓繁矣,而尚有千百剩义,是望善读者,触类旁通,以会所未逮尔。
  2,有谓此书止八十回,其馀四十回,乃出另手,吾不能知。但观其通体结构,如常山蛇首尾相应,安根伏线,有牵一发全身动之妙,且词句笔气,前后全无差别。则所增之四十回,从中后增入耶??抑参差夹杂增入耶??觉其难有甚于作书百倍者。虽重以父兄命,万全赏,使闲人增半回不能也。何以耳以目,随声附和者之多??

221

主题

-221

回帖

25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5
 楼主| zhongguoxuezhe 发表于 2015-6-19 14:25:31 | 显示全部楼层
俞平伯是被谁打败的??

221

主题

-221

回帖

25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5
 楼主| zhongguoxuezhe 发表于 2015-6-19 14:48:52 | 显示全部楼层
修正:
  俞平伯晚年修成正果的标志
  唐僧取经,九九八十一难,数也。俞平伯少年得志。中年被批判。为什么被批判呢??因为“反封建”不彻底。那时,人们的文化水平低,因此,瞎批。实际上,“新证”的错误是藐视后四十回。晚年,俞平伯的态度发生转变:前倨后恭。
  俞平伯晚年修成正果的标志:
  1,认识水平。认为红楼梦是小说,不是自传。并且,认为后四十回,是原作,不是续书。否则,若被证明是续书,就等于是“腰斩”。这一点,须要细心琢磨体会。
  2,文字表达水平。很多人喜欢看俞平伯红楼梦评论。为什么呢??文字优美。
  俞平伯经典语录:
  1,
  “我看‘红学’这东西始终是上了胡适的当。”15
  
  2,
  人人皆知红学出于《红楼梦》,然红学实是反《红楼梦》的,红学愈昌,红楼愈隐。
  3,一切红学都是反《红楼梦》的。即讲的愈多,《红楼梦》愈显其坏,其结果变成“断烂朝报”,一如商人之好春秋经。记者躬逢其盛,参与此役,谬种流传,贻误后生,十分悲愧,必须忏悔。
  
  4,
  《红楼梦》之为小说,虽大家都不怀疑,事实上并不尽然。总想把它当作一种史料来研究,敲敲打打,好像不如是便不过瘾,就要贬损《红楼》的声价,其实出于根本的误会,所谓钻牛角尖,求深反惑也。自不能否认此书有很复杂的情况,多元的性质,可从各个角度而有差别,但它毕竟是小说,这一点并不因之而变更、动摇。夫小说非他,虚构是也。虚构原不必排斥实在,如所谓“亲睹亲闻”者是。但这些素材已被统一于作者意图之下而化实为虚。故以虚为主,而实从之;以实为宾,而虚运之。此种分寸,必须掌握,若颠倒虚实,喧宾夺主,化灵活为板滞,变微婉以质直,又不几成黑漆断纹琴耶。
  吴国柱的赞词:
  俞先生红学观念的这一根本转变,为埋葬新红学铲下了第一锹土。它表明新红学经过七十年的发展,已经完成历史使命,应该退出历史舞台了。俞先生既是新红学派的奠基者,又是它的掘墓人。
  附:
  张新之经典语录:
  1,一部《石头记》,计百二十回,洒洒洋洋,可谓繁矣,而无一句闲文。一部石头评,计三十万字,琐琐碎碎,可谓繁矣,而尚有千百剩义,是望善读者,触类旁通,以会所未逮尔。
  2,有谓此书止八十回,其馀四十回,乃出另手,吾不能知。但观其通体结构,如常山蛇首尾相应,安根伏线,有牵一发全身动之妙,且词句笔气,前后全无差别。则所增之四十回,从中后增入耶??抑参差夹杂增入耶??觉其难有甚于作书百倍者。虽重以父兄命,万全赏,使闲人增半回不能也。何以耳以目,随声附和者之多??

221

主题

-221

回帖

25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5
 楼主| zhongguoxuezhe 发表于 2015-6-19 16: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俞平伯是被谁打败的??这个问题耐人寻味。

43

主题

-43

回帖

3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1
科学红学 发表于 2015-6-19 17: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他是300蠢材之一,无足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