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图解凤凰单丛十大香型,揭开单丛神秘面纱!

[复制链接]

4

主题

-4

回帖

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
茶醉2015 发表于 2015-6-20 18:4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凤凰单丛有很多香型,近年来,茶农、茶商等茶人为其总结了十大香型,广为世人所接受。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是:凤凰单丛十大香型。
  
  黄枝香型:以宋种黄茶香单丛茶为例,名字由来:宋种黄茶香单丛因成茶的香味似黄茶而得名。
  地理位置:生长在海拔1160米的乌岽李仔坪村中厝的左上方茶园里,是从凤凰水仙群体品种的自然杂交后代中单株选育出来的,属有性繁殖植株。
  茶树特点:据说有600多年的栽培历史,树高6.28米,是当今凤凰茶区最高的一株茶树,树姿半张开,树冠6×5.3米,地面径周长1.3米,最低分桠离地面35厘米。
  
  
  
  

  品质特征:成茶条索紧实沉重,色乌褐油润,汤色金黄,香气浓郁,味道甘醇,老丛味独特,回甘力强,耐冲泡,是著名的单丛茶之一。

  芝兰香型:包括鸡笼“刊”单丛、八仙单丛、竹叶单丛等。以竹叶单丛茶为例:
  名字由来:竹叶单丛,又名“芝兰王”。因叶形狭长,形似竹叶而得名。又因成品茶芝兰花香气高锐、持久而称为“芝兰王”。
  地理位置:生长在坐西南朝东北的山坡,海拔高度950米的凤西管区大庵村厝后的茶园里。
  茶树特点:树龄50多年。树高3.1米,叶片上斜状着生。这是凤凰茶区最典型的茶叶,属长披针形,叶尖渐尖。叶面微窿,叶色绿,叶身稍内折,叶质中等,主脉明显,侧脉12对。叶齿细、浅、钝,有42对,是凤凰单丛株系中叶上锯齿数量之最。

  
  
  
  
  

  品质特征:条索紧卷,壮直似铁钉条,浅黄褐色,有光泽,具有天然的芝兰花香味,高锐且持久,汤色橙黄明亮,滋味醇正,回甘力强、耐泡。

  蜜兰香型:包括宋种蜜兰香单丛茶、黄金叶单丛茶、輋门单丛茶等。以宋种蜜兰香单丛茶为例:
  名字由来:宋种蜜兰香,原名为香番薯,因成品茶冲泡时冒出一种独特的气味,恰似香番薯的气味,故名。后茶叶相关人士鉴定为宋种蜜兰香型,因品尝出蜜兰香气味,又究其树龄高,故称为宋种蜜兰香单丛。
  地理位置:生长在坐西朝东的山坡,海拔高度约1150米的乌岽管区狮头脚村的茶园里。是从凤凰水仙群体品种自然杂交后代中单株选育出来的。
  茶树特点:树龄据说已有600多年,树高4.59米。叶片上斜状着生,叶形长椭圆。叶面窿起,叶色深绿,叶身平展,叶质硬脆,叶尖渐尖,叶的侧脉12对,叶齿细、浅、利,有28对,叶缘微波状。该种抗寒抗旱能力强,高产优质,乌岽管区和凤西管区都扦插繁殖和嫁接繁殖。
  品质特征:成茶条索粗大,油润,黑褐色,香气高尚,汤色金黄清澈,味道既似番薯的香蜜气味。

  
  
  
  
  

  桂花香型:名字由来:桂花香单丛,因成品茶具自然的桂花香味而得名。
  地理位置:该茶树生长在坐西向东的山腰,海拔1100米的乌岽管区李仔坪村下厝坑心的茶园里,是从凤凰水仙群体品种的自然杂交后代中单株选育出来的。
  茶树特点:树龄280年,树高3.34米,树冠3.61×2.74米。分枝密度中等,发芽密度中等,芽色绿、无茸毛。春牙萌发期在春分后,采摘期在谷雨前后。每年新梢两轮次,10月为营养芽休止期。椭圆形,叶色绿,叶面微隆,叶身平展,叶质柔软,叶尖渐尖,什齿粗、浅、利,有25对,叶脉分明,侧脉8对。
  
  

  品质特征:条索紧卷,较纤细,乌褐色;具有自然的桂花香味,香气浓郁、持久,汤色金黄明亮透彻;滋味醇爽,山韵独特,回甘力强,耐泡。

  玉兰香型:名字由来:金玉兰单丛,因该树的生叶呈黄绿色,制成茶后具有自然的玉兰花香味,故名。
  地理位置:该茶树生长在海拔670米的凤溪管区东郊大路顶村西的山腰茶园里。
  茶树特点:树龄150多年,树高4.8米。叶片上斜状着生,呈椭圆形,叶尖渐尖,叶面平滑,叶色黄绿,叶身平展。叶的侧脉8对,叶齿粗、深、利,有26对,叶缘呈波状。春牙在春分前萌发,芽色浅绿,有茸毛。

  
  
  
  
  
  品质特征:条索紧卷,硕大,灰褐色;自然的玉兰香气高锐;汤色橙黄;滋味甘醇鲜爽。

  姜花香型:名字由来:姜母香单丛,因茶汤滋味甜爽中带有轻微的生姜辣味而得名。
  地理位置:该茶树生长在坐北朝南、海拔831米的凤西管区中坪村东南的茶园里,管理人张世信。系有性繁殖植株。
  茶树特点:据说树龄200多年,树高3.86米,树姿半张开,复盖面积0.03亩。

  
  

  古称姜母茶,后称通天香
  品质特征:条索紧卷,浅黄褐色、油润,香气清高持久;汤色淡黄带浅绿,明亮,滋味鲜爽,微甜中带生姜味,山韵味浓;回甘力强、耐泡。叶底黄褐、柔软。深受茶业界人士的好评和饮者的青睐。
  
  

  夜来香型
  名字由来:夜来香单丛,因成茶具有自然夜来香的花香而得名。又据茶农文锡为介绍:在夜晚“做青”时,鲜叶发出“水香”一阵比一阵高,直至“杀青”工序结束为止,故名。
  地理位置:生长在海拔约1130米的乌岽管区狮头脚村的茶园里,是从凤凰水仙群体品种的自然杂交后代中选育出来的。
  茶树特点:树龄300多年,树高5米。叶片上斜状着生,成叶长11厘米,宽4.1厘米,椭圆形。主脉明显,侧脉不明显,有9对。叶齿细、浅、利,有23对,叶缘微波状。

  
  
  
  
  

  图为夜来香叶片
  品质特征:成茶条索紧结,较直,浅褐色油润,具有自然的夜来香花味,香气浓郁,甘醇鲜爽,韵味独特,汤色金黄明亮,耐冲泡。

  杏仁香型
  包括老杏仁香单丛茶和乌叶单丛茶等。以乌叶单丛茶为例:
  名字由来:乌叶单丛茶俗名“鸭屎香单丛茶”,因该株生叶颜色墨绿,茶农称它为乌叶,又因成品茶条索色泽乌褐、油润,故称为乌叶单丛茶。据已八旬的茶农魏春色介绍:这名丛是祖传的,原从乌岽山引进的,种在“鸭屎土”茶园里,长着乌蓝色的茶叶,叶长得像刚亩叶一样。乡里人评价这茶香气浓,韵味好,纷纷问是什么名丛,什么香型。魏怕人家偷去,便谎称是鸭屎香。但还是有人想方设法获得了茶穗进行扦插、嫁接。结果“鸭屎香”的名字便传开去,茶苗也随着迅速在凤凰镇、潮州茶区扩种。九十年代嫁接种植最多。
  地理位置:该茶树生长在海拔高度900米的凤溪管区下坪坑头村后垸的茶园里。
  茶树特点:树龄七十多年,树高2.38米,树姿直立,地面茎周长0.84米,最低分枝5厘米,18厘米处又分三大丫,分枝密度中等,发芽密度中等,芽色绿,无茸毛,新梢年生长四轮次。
  
  图为乌叶单丛树
  
  图为鸭屎香叶片
  品质特征:条索紧卷,乌褐色,有光泽;冲泡有自然的杏仁香味,香气浓郁持久,汤色橙黄明亮,山韵蜜味独特、幽长,回甘力强、耐泡。

  肉桂香型
  名字由来:肉桂香型,因茶汤的滋味近似中药材肉桂的气味而得名。
  地理位置:该茶树生长在坐西向东的凤鸟髻山山腰、海拔896米的凤北管区官头峯村东茶园里,是从凤凰水仙品种群体中选育出来的。
  茶树特点:树龄已有200多年,树高4.65米,叶片着生上斜状,成叶长9厘米,宽3.4厘米,长椭圆形,春梢长7.6厘米,着叶数4—5片。

  
  
  
  图为肉桂香单丛
  
  
  图为肉桂香叶片
  品质特征:品质最大的特点是具有肉桂香味和独特山韵,耐泡。《中国茶叶》杂志1998年第二期刊登关于广东高香型乌龙——肉桂香香气组分报告指出:肉桂香是高香型乌龙茶系列中的一种,其外形紧直匀齐,色泽乌润微带黄褐,干香清新纯正,内质香气清高浓郁、甜长,汤色橙黄明亮,滋味醇厚甘滑,耐冲泡,山韵风格突出,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优良高香型品种。
  
  
  

  茉莉香型
  名字由来:茉莉香单丛茶,因成品茶冲泡时冒出自然的茉莉花香而得名。
  地理位置:该茶树生长在海拔约810米的凤溪管区字矛庵角村,地名叫松柏皖的茶园里,系从凤凰水仙群体品种的自然杂交后代中单株选育出来的,属有性繁殖植株。
  茶树特点:树龄150年,树高3.4米,树姿半开张,树冠幅3.2×2.5米,在地面处生八条骨干枝,分枝密度较疏,叶片上斜状着生。成叶长10厘米,宽4.6厘米,叶形椭圆,叶面平滑,叶色绿,叶身稍内折,叶质较厚实,叶尖渐尖。侧脉10对,叶齿细、浅、利,有37对,叶缘微波状。
  图为茉莉香茶园
  图为茉莉香叶片
  
  

  品质特征:成茶条索紧卷,乌褐色,较油润;具有茉莉花香,香气尚清高;汤色橙黄明亮;滋味甘醇,山韵味较浓;耐泡。

  

  微信搜索“FH2258”关注我们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一起喝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