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西教处心积虑谋发展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回帖

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
a萝卜b坑 发表于 2015-6-21 18:4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只要去公园,一定会见到那些人。两个月前他们才出现,以女性为多,占据了公园主路上的一块空地。先是人人手拿一叠A4打印纸,招揽过往的人们,一听才知是传教。中国人搞不清天主教,基督教这些门派的区别,听说还有新教,新新教??总之,效果不佳,少有人留步。
  数日后,这些人带来了一个大音箱,放起了音乐唱起了歌。原来是改变了路数,以唱歌晨练为名行传教之实。但这些曲子听起来总是有些怪怪的,不是中国人所熟悉的。而且声音极大,每次路过都想掩耳。想想便知:人家是有目的,有任务的呀,难免焦虑冒进了点,比不得你的悠然从容。
  后来公园在各处立了几块牌子,告诉晨练者不可太吵,限制了分贝,这才收敛了一些。不然若被取缔,岂不是少了一块大好阵地??
  就是那怪异的曲子,也日渐顺耳,慢慢地,不留心竟听不出怪了,尽管仍不熟悉。渐渐的,跟着唱的人也多了起来。两个月,初见成效。
  想起去年秋冬季某日晨练,见一老太手拿一个小本,怯怯地跟身边的人搭话:“咱们来学唱赞美诗吧。”众人不理。及至有今天的成效,绝非是水到渠成的结果。这只能是人为的谋划,操盘而得。
  不止公园,我家小区临街的商业用房早就有西教入驻了。街边指示牌指引着入口,内里面积好大,聚会时人数众多。去年搬了家,发现这个小区的临街房竟然也有聚会点。
  原来西教是这个传法:
  进城市:人多嘛,且层次丰富,数量质量都可得。
  入小区:就在你的身边,你家楼下。传你几个邻居,不怕你一日不来,一月不两,一年不来。
  也不在小区深处,要临街,方便来往的车辆,路人看到,也方便别处的教民找来。
  出击公园:那里的人们心态放松易相处,时间又多,可以慢慢聊,日日聊。众人齐聊,差不多了就
  可以邀请了。不似街人行色匆匆,防备心强。而且这些人都是成人长辈,不怕被家人约束。
  这些可算做硬条件,还需软办法:
  由于自身是外来事物,尤鉴于洋教曾正面挑衅儒家而遭到中国人顽强抵制,最终弄出泼天大祸而载入史册的教训,西教再次入华,显然是采取了不彰不显,润物细无声的策略:不但避免与官民冲突,还要极力以中国人的方式,中国人的习惯,中国人的性情行事,以达到抽换思想价值观的目的,登上造物了无痕的境界。
  也曾好奇去过聚会点。一进门便如沐春风,听到的称呼竟然是“兄弟”,“姐妹”,好暖心。
  当天的活动之一是请几位虔诚教民讲述自己信教传教的先进事迹,以启发激励其他的“兄弟姐妹”。在众人的掌声中,一个面黄肌瘦的小个女人走上去开始了发言。原来这是一位扫街的清洁工,信教的时间不长,前些天把工作丢了。“但我相信,上帝会保佑我的。他和我在一起!!他会保佑我!!”
  听到此,不由的心中暗笑:他没和你在一起的时候,你还能有一份工;他和你在一起了,你却连这种工作都没了。印象里这种工作难招到人,居然还有弄丢了的??不容易啊。后面这女人唠唠叨叨因为住得远,正和几个人商量着凑钱在附近找房子设个聚会点。没耐心听了,还是买菜要紧。
  走在路上想:她为什么不正视现实呢??既然他神通广大,又仁爱无边,为什么不赐你一个哪怕小康生活,却要你这贫寒之人再节衣缩食去孝敬他呢??你都已经信他,给他跪了呀。
  明清小说里常出现一个词:人穷智短。此人的穷与智是不消说了,但显而易见的事实又需要多少智呢。忽然想起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不错,人除了要物质基础,还需精神支撑。
  身居底层,客气奉承基本绝缘,漠视侵犯便是家常,阴暗的日子何时是尽头。
  忽然看到了光明,哪怕是幻像,但那温暖是真实的呀!!
  不能失去你,否则我将重堕黑暗!!快划亮一盒盒的火柴,奉献出我的所有,不管不顾!!
  不要抛弃我,阴郁的生活无可留恋,我愿追随你到任何地方,不问不疑……

18

主题

-18

回帖

19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9
生民无疆001 发表于 2015-6-21 19:07:17 | 显示全部楼层
舔一舔 教皇的 脚丫子,就懂得 民主了
  

  -----------------------------
  跪拜 洋 主子,就懂得 自由了
  
  
  -----------------------------
  英国的 戴安娜王妃,找野男人, 玩车震,车祸死了,
  如果 流泪祭拜 了,就懂得 法治了
  
  
  -----------------------------
  把 拜自己的祖宗,当做 愚昧落后
  把 拜 洋人的鬼神,看做 追求民主自由
  就懂得 科学了
  
  -----------------------------
  热衷于 唱 这种 歌,就反对 吃狗肉了,把自己当洋人了

4

主题

-4

回帖

27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7
Enoch2012 发表于 2015-6-21 19:36:58 | 显示全部楼层
A Simple Path
  一条简单的道路
  People are unreasonable, illogical and self-centered. Love them anyway.
  人们不讲道理、思想谬误、自我中心,但不管怎样,还是要爱他们。
  If you do good, people will accuse you of selfish, ulterior motives. Do good anyway.
  如果你做善事,人们说你自私自利、别有用心,但不管怎样,还是要做善事。
  If you are successful, you will win false friends and true enemies. Succeed anyway.
  如果你成功以后,身边尽是假的朋友和真的敌人,但不管怎样,还是要要成功。
  The good you do today will be forgotten tomorrow. Do good anyway.
  你今天所行的善事明天就被遗忘,但不管怎样,还是要要做善事。
  Honesty and frankness make you vulnerable. Be honest and frank anyway.
  诚实与坦率待人常使你受到伤害,但不管怎样,还是要诚实与坦率。
  The biggest person with the biggest ideas can be shot down by the smallest person with the smallest mind. Think big anyway.
  眼光远大的人,会被心胸狭隘的小人攻击,但不管怎样,还是要眼光远大。
  People favor underdogs but follow only top dogs. Fight for a few underdogs anyway.
  人都会同情弱者,可是只追随赢家,但不管怎样,还是要为弱者奋斗
  What you spend years building may be destroyed overnight. Build anyway.
  你耗费数年所建设的可能毁於一旦,但不管怎样,还是要建设;
  People really need help but may attack if you help them. Help anyway.
  人们确实需要帮助,然而如果你帮助他们,却可能遭到攻击,但不管怎样,还是要帮助;
  Give the world the best you have and you might get kicked in the teeth. Give the world the best you've got anyway.
  将你所拥有最好的东西献给世界,你大受挫折,但不管怎样,还是要将你所拥有最好的东西献给世界。

  节录/加尔各答儿童之家希舒《巴满墙上的标示》
  原处:《 From a sign on the wall of Shinshu Bhavan, the Children's home in Calcutta 》
  以下这篇是黄春生牧师所写。
  前静宜大学校长李家同在他的著作《让高墙倒下吧》中,特别提到了他曾前往印度加尔各达拜访德蕾莎修女,这整个过程令他非常感动。在当时印度的加尔各达修道院内,德蕾莎修女原本只是一群来自欧洲的修女之一。在修道院的高墙之内,她们过著安定舒适的生活,但墙外的世界却极其悲惨,贫穷、疾病、混乱已经不足以形容当时的情形。
  1948年德蕾莎修女感受到来自上帝的呼召,要她为「最穷」的人服务。於是,她离开了她住了二十几年的修道院,她脱下了厚重的欧洲式修女道袍,换上了一件像印度农妇所穿白色蓝边的衣服,她从此走出了高墙,走到穷人之中!!德蕾莎修女的一生一直为穷人服务,1997年9月6日她与世长辞了,全球都为她的死感到哀伤。当时,中天资讯评论说∶「她的去世,使穷人的希望破灭┅┅」。我并不同意这样的说法,因为仍然有许多她的继承者,正在为穷人服务。
  德蕾莎修女用爱跨越高墙,今天的教会正是为此而存在。我们要以基督的爱来跨越教会与社区的高墙,要用基督的爱来跨越人与人之间的高墙,更要通过基督的爱来架起人与上帝之间的桥。因此,我们要以基督的爱来关怀生命、服务人群。
  首先,我们必须除去人与人之间的「墙」。若是教会内的肢体无法彼此以基督的包容心来容纳不同意见和风格的人,这就不用谈跨越「高墙」至社区,更无法传基督使人亲近上帝。
  在清代康熙年间,桐城境内,学士张英的府第与吴姓相邻。吴姓盖房欲占张家隙地,双方发生纠纷,告到县衙。因两家都是高官望族,县官欲偏袒相府,但又难以定夺,连称凭相爷作主。相府家人遂驰书京都,张英阅罢,立即批诗寄回,诗曰:“一张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诗,旋既拆让三尺,吴姓深为感动,也年让出三尺。于是,便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道。这种礼让成就和睦的美德,成了佳话,流传后世,那条巷子也因此被称为「六尺巷」!!这样的价值是具有基督信仰的美德。因此,教会内的肢体必须先彼此接纳,除去肢体间的「高墙」,才能期待以基督的爱来跨越教会与社区的高墙。
  第二,以基督的爱来跨越教会与社区的高墙。教会举办社区活动,主要是与社区建立互动、互信的基础,但我们必须本著基督爱的态度来接待社区的朋友。当我们与社区当朋友,自然他们就会认识到基督的爱。但是,我们若无法存著基督的爱去作,就会将我们的本性的恶、计较显露出来,而忘记「施比受更为有福」的教导。因此要警惕,不要使「爱」成为「碍」,而阻碍人认识福音。
  李家同校长曾以简单却是深刻的语调,来形容他对印度加尔各达垂死之家的记忆∶
  虽然只有两天,垂死之家的经验使我永生难忘。
  我忘不了加尔各答街上无家可归的人。
  我忘不了一个小男孩用杯子在阴沟里盛水喝。
  我忘不了二个小孩每晚都睡在我住的旅馆门口,只有他们两人,最大的顶多四岁。我忘不了垂死之家里面骨瘦如柴的病人。
  我忘不了那位年青的病人,一有机会就希望我能握住他的手。
  我忘不了人的遗体被放在一堆露天的煤渣上,野狗和乌鸦随时会来吃他们,暴风雨也会随时来淋湿他们。他们的眼睛望著天。
  我忘不了垃圾场附近衣不敝体的穷人,他们和野狗和乌鸦没有什麽不同,没有人类应有的任何一丝尊严。
  1948年时,德蕾莎修女走出住了二十年的修道院,她自己走到高墙之外,进入苦难的百姓之中,藉著她让世人看见有太多太多的人,他们生活在贫穷痛苦中,他们渴望一双温暖的手。
  「教会与社区之墙」,让教会不了解社区,也让教会外的人不了解基督和教会。墙内与墙外之间,因为彼此不了解,隔阂始终不能化解。若再加上教会在宣教上不当的作法与态度,就很容易将非信徒推得更远了!!
  保罗说耶稣基督成了和睦的桥梁,他在十字架上废掉了人与人之间的冤仇,又让人与上帝和好,这一切都是因为「爱」。
  今天,我们成为基督徒,意味著我们要跟随基督,成为基督的门徒,因此我们要效法基督「在十字架上废掉了人与人之间的冤仇,又让人与上帝和好」。因著爱,我们成为上帝的家人;因著爱,我们同心敬拜上帝;因著爱,让我们彼此学习接纳;因著爱,高墙得以除去。愿教会的肢体间因著基督的爱彼此接纳,因著基督的爱,教会进入社区,并以爱跨越高墙。各位姊妹、兄弟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4

主题

-4

回帖

27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7
Enoch2012 发表于 2015-6-21 19:55:32 | 显示全部楼层
《论权力的谦卑》
  刘宗正
  在缺乏宗教熏陶的人文世界里,一般的人很难真正理解谦卑的深层意义;在这种人文环境之下,更不用谈政治领导人,能够充分了解“权力谦卑”的完整含义。
  在《圣经》约翰福音中,记载了耶稣临死前,为门徒洗脚的故事。耶稣为门徒洗完脚之后,对门徒说:“我是你们的主,你们的夫子,尚且洗你们的脚,你们也当彼此洗脚。我给你们做了榜样,叫你们照着我向你们所做的去做。”;在《圣经》马太福音中,也记载了耶稣的一段话:“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并且要舍命,做多人的赎价。”
  上述《圣经》的故事,体现了耶稣日后成为万民敬仰的主要特质之一。耶稣不仅愿意为世人所犯的罪而死,而且是一位十分谦卑的人;原来人类权力与尊荣的本质,就是绝对的谦卑,就是无条件地服务世人,就是无条件地为世人牺牲与奉献。
  这种权力的谦卑,具有五种含义,
  第一,凡是愿意做神的仆人,都必须具有这种愿为世人洗脚的谦卑精神;
  第二,凡是愿意做神的仆人,必须具有服务、牺牲与奉献的精神,即使必须为神的爱与正义舍命,也不能拒绝;
  第三,凡是愿意做神的仆人,必须将神的爱与福音,用身体谦卑奉行的方式,主动传播给世人;
  第四,用谦卑的态度去服务他人,是体现神伟大博爱精神的最直接方式;
  第五,神的仆人,在神的面前只是卑微的人,他没有权利表现出任何骄傲与尊贵的态度。
  凡是心高气傲的人,他们总是志得意满,他们不像谦卑的人一样,懂得平凡与主动爱人之道;这就好像,一个人站在小土堆上,如果他不愿意从小土堆上走下来,他永远没有机会爬上其它更高的山。
  一个谦卑而又懂爱人的人,他所体现的高贵心灵与道德,绝对比一个不懂得谦卑与爱人的人更高,这就是前者受人尊敬,而后者却无法令人产生敬意的原因。
  现代人类的民主政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也是国家权利的授予者;人民透过公民选举的方式,建立民选政府。换言之,政府是人民所建立的组织,所有服务于政府的人员,都是人民的公仆,都必须服从人民的意志。所谓的人民公仆,用《圣经》中耶稣的话,“仆人不能大于主人,差人也不能大于差他的人。”,最能够体现仆人的本质与立场。
  如果将上述仆人侍奉神的定义,用于仆人侍奉人民,那么最合适不过了;只要人民的公仆,能够将人民,视为神,那么这些公仆,就应该知道自己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与做什么样的事。
  我这么说,并不是指人民的公仆,可以假借人民的意见或意志,而行违反人民意志与权利的做法;人民的公仆,应该站在绝对公理与正义的立场,充分维护人民自由与幸福的权利,也应该充分保护人民生存与发展的土地环境;人民的公仆,必须具有类似神的仆人一样,拥有绝对的爱与正义本质,否则就没有资格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民公仆。
  以东亚大陆地区的政治文化为例,在这块土地上,两千多年来的儒家历史,那些专制的统治者,从来就不知道,什么叫做权力的谦卑,或许他们更了解“追求权力与荣华富贵”、“压迫与剥削人民”、“权谋诡诈”与“宫廷斗争”的技巧;即使是现在已经民主化的台湾,实在也看不出来,那些人民所选出来的公仆,知道什么叫做权力的谦卑??
  为什么东亚大陆地区的人民,不懂得要求人民的公仆,如何认识权力谦卑的道理??因为东亚的传统人文文化,根本就没有所谓上述权力谦卑的理念,这就是东亚地区政治权力拥有者,他们令人憎恶之处;他们经常在取得权力之前,表现得十分地谦卑,甚至愿意向人民下跪或作各种不当与做不到的承诺,而却在取得权力之后,表现出趾高气扬的态度,并且将人民踩在脚底下。
  台湾是一个受儒家文化与大中国意识,影响甚深的地方,他们受上述文化的影响,远比受基督教道德文化还多;基于上述客观的事实,台湾的民主政治之中,那些政治人物的两面脸孔,就会是未来后共产时代,东亚大陆所有政治人物的普遍脸孔,这是可以事先预测到的。
  除非所有曾经受到儒家文明影响的东亚地区人民,能够充分了解,这种源于基督教道德文明的民主精神本质,否则往后的民主政治,将很难有令人高度肯定的价值。
  那些曾经在东亚大地与地区上,举手宣誓就职的领导人,不论他们的誓词多么美丽,不论他们的态度多么真诚,还不如让他们,举行向人民洗脚的仪式,这或许会更具有实质的教育意义。

4

主题

-4

回帖

27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7
Enoch2012 发表于 2015-6-21 20:31:5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篇 十字架的爱
  倪柝声 《基督徒生活》
  问:马太福音五章的话,到底如何能够实行出来??我们在每天实际的生活上,仍然常常活在天然的生命和肉体里,如何能实行主在马太福音五章所命令的??
  答:人的神经系统,是不能够有重负的。若是有了重负,人就会把重负卸到身体上,而使人生肺痨,或是心脏病等。但人若是不能把重担卸到身体上,他的神经系统就要生病,严重的就会「发疯」。无论有了什么不平、挂虑、重担、气愤等,以身体为出路,这是第一个方法。第二个方法,就是神经自己去抵挡。若是抵挡不了,就会生病,就要发疯。马太福音五章的事若发生在基督徒身上,按天然说,是很难的,是会在身体上生出毛病的。忍耐的人,多是瘦的,因为他是靠着自己去作的。若有人对你作了像马太福音五章所说不平的事,你该立刻将这担子放到灵里去。你自己不背,主替你背时,这就是十字架。十字架就是主作,不必你作。十字架与行为乃是相反的。有行为,就不要十字架;有了十字架,就不必人自己去作。
  今天,若是一个你所爱的人,要你与他同行,要你把外衣给他,这定规是容易的事。你不怕对方要,你只怕对方不要。就如与情人同走,也许走了二十里都不会觉得累。所以,人能实行马太福音五章,乃是根据十字架的爱。有了这个爱,就容易了。许多人乃是想「作基督徒」,但是神没有说过要我们去作基督徒。十字架对你身体的健康是好的;然而许多人不知道十字架,是因自己背重担,自己忍受。十字架对你的神经系统也是好的;当你将一切放在十字架上时,一切的难处就都消灭了。许多基督徒,不能在世上活得长久,乃是因为他们以身体来承担一切的难处。这是修行,而不是马太福音五章;这是苦修,而不是生命的流露。所以,凡一切由自己去忍受的,都不是十字架。我还没有看到一个基督徒,他的身体和神经够强到能背负一切苦难的地步。我们乃是「是」基督徒,而不是「作」基督徒。
  希伯来书一章三节说,主用他权能的话托住万有。神都敢将万有交在主的手中,何况你和我,难道不敢将事情交在主的手中么??神若是只给我们马太福音五章,而不给我们十字袈,神就是残忍的。人所注重的是工作、热闹、兴奋,再进一步就是作好。这不过是汗流满面,才是糊口,这乃是旧约。新约乃是你不作,让基督作。
  我对于一件事情,或是一件东西,还没有一种热切到非得着那件事,或是那个东西,就不能过去。但有的人,乃是这样的。好像以利亚在迦密山上的热切。神是有能力的,所以祷告的人,就不需要那么花力气。
  许多基督徒的生活,还是活在行为上,以为这乃是神要我这样作的。若神不要你作了,你将如何??不错,是神和我们人都作,但必须问作的动力来源和目的是什么。今天基督徒的生活,乃是一种顶自然的,而不是勉强的生活,因为我们里面有神的生命。
  有一位老姊妹住在乡下,儿子是水手,航海在外,所以她只好一个人住。一夜,贼来偷东西,搬箱子。老人家听见声音,就点上灯,起来看看;他看见贼,就问贼说,「要不要帮你搬??」又问他:「你要赶路么??」就煮面给他吃。到天快亮时,贼吃了一碗面,东西不拿,就走了。这个老人因里面没有恨恶的心,只有爱;她并不知道马太福音五章里山上的教训,但是她里面有圣灵生命的律,所以能这样对待贼。
  在永世里,许多事情都还能再有进步。但是在今天,神给了我们一个已经完全的东西,就是爱,是今天在地上就得完全的。主说:「所以你们要完全,像你的天父完全一样。」这就是马太福音五章所说的完全,就是十字架的爱里的完全。
  真正背十字架的人
  凡被钉的,就没有受伤,有受伤的就是没有被钉。钉在十字架上的,乃是王。为小者,就需要被赦免;坐在宝座上的,乃是能赦免的人。许多人在受苦的时候,寻找人的同情,人的可怜。当基督被挂在十字架上时,乃是一个王。他能赦免人,不归咎于人,为人祷告等等。而且从他有东西赐给人:他流血赦免了人的罪,流出水来,把生命分给人。所以,只有在十字架上的人,才是大的人。
  基督死时,不是逃,乃是大声喊叫,将灵魂交在父的手里,然后气就断了。当一个基督徒受苦的时候,我只是怜悯他;而当一个基督徒背十字架的时候,我乃是尊敬他,佩服他。我要低下头来说,「这个人是认识神的。」人为主背十字架,我愿意用我的膝走到他那里去,好像东方的博士送礼物给主一样。司提反是被石头打死的,请你记得,打司提反的人是小的,司提反是大的。司提反力是跪下大声祷告,并非被打倒在地而祷告。那时的情形是何等的难,但是一切的声音,竟能不搅乱他那求赦免打他的人的声音。这样的人,没有一个人敢怜悯他,只有尊敬他。
  一个受苦的人,不一定背十字架。我知道有一个人,二十年来,都不曾背过十字架,因为他缺少在十字架上作王的态度。我从来没有听过在十字架底下的人,赦免上面的人,也没有听过人赦免神;只有听过在十字架上的人,能赦免人。这些话不是对骗傲的人说的。只有被钉的人能赦免、能爱、能陪人走二里路、能给人外衣。一个背十字架的人,从不可怜自己,也不需要人的可怜。

123

主题

-123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买买提的困惑 发表于 2015-6-21 21:44:16 | 显示全部楼层
马教是硬传教。
  鸡教是软传教。
u_101787561 该用户已被删除
u_101787561 发表于 2015-6-21 23: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目测中国已出现宗教断层了..。至少已经有一代人不怎么信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