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儒释道三家的两个共同点

[复制链接]

13

主题

-13

回帖

8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8
8fangkai 发表于 2015-6-22 19:2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儒释道各自不仅是一种人生观,也是一种哲学,一种智慧。
  经过研究发现三家至少有两个共同点。
  一个是“静”,静以修身养性。
  《道德经》上有言,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清静为天下正。儒家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佛家的圆觉经中一种修行方法: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取静为行,由澄诸念,觉识烦动,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便能内发寂静轻安,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如镜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从现代物理和马克思主义来看,静是相对的,两个物体的运动方向和速度都一样的时候他们相对是静止的,静是相对于外界或其他的运动方向、速度或频率的一种“同步”。
  另一个是“善”,儒释道三家都提倡善。
  《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道德经上也讲,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佛家更不用说了,信因果的岂能不注重为善,金刚经上也讲“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易经》的大名貌似是个中国人都听过吧,甚至很多外国人也听过,上面有一句话“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道德经上还讲了一段“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所恶,故几於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更是讲出了一种善的境界。
  简单地谈一下自己的看法,或许可以供大家修身养性。

3

主题

-3

回帖

1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6
linming1978 发表于 2015-6-22 20:29:16 | 显示全部楼层
炎黄子孙你们要听,我们先祖的上天呼喊你们。你们本是上天的子民,天之骄子。天地之正气,本是炎黄子孙之魂魄。是炎黄子孙道德之本,是立世之磐石,是道之开端,是,立法之根基,是福之所在,是生命之泉,是众圣人守道所在、也是做人之本,是炎黄子孙之兴旺。
  当我们在儒家的道路上时,我们虽有满口仁义道德和温和的外表,但我们却内心狡诈表里不一。我们完全违背我们先祖上天的天地之道,因此我们得不到上天所赐的福份,我们在黑暗中与魔鬼为伍,我们变得没有人性。
  当我们在道家的路上时,我们沉迷于迷信、风水、看相、算命和求长生不老之手术。被魔鬼迷惑和被魔鬼附身的人,你们应当向你们先祖的上天为己求福分,不要违背你们先祖上天的道和法,好让你先祖的上天把你们应有的福分、富贵、长生赐给你们。你们不要与魔鬼为伍,不然你们就成为魔鬼的晚餐。
  当我们以天地之道,上进好学、包容的心来包容佛教思想。我们却沉迷于生死轮回和泥像当中不知进取,爱泥像胜于爱你先祖的上天。沉迷于生死轮回和因果泥像当中,不遵守我们先祖上天的道和他的法。我们沉迷于祸囤之中以祸当福、以福当祸不知自拔。你们不要被魔鬼附身的人塑造泥像所迷惑,附身在泥像里的魔鬼给你们的是祸。我们唯独遵守我们先祖上天的道,才能得到我们先祖上天的祝福。
  当我们以天地之道,以上进好学包容的心来包容基督教时。我们爱教会胜于爱上帝,我们呼喊基督耶稣的名,却不遵守上帝给予他爱子的权柄和他的道、法。凡呼喊基督耶稣的名,却不遵守他的道和法,绝不能进你先祖上天的国度里亨福。
  高傲狂妄、迷信、狡诈、卖弄权手术、愚善的人,你们以祸当福,以福当祸。你们行事不智,如同猪圈里的猪不分好坏见食就吃,祸离你们不远。人立于天地之间,不知四季、春、夏、秋、冬之变迁。更不知阴阳五行之理、相生相克、何是福、何是祸。
  你们有灵却没有魂魄,有眼却看不到五色、有耳却听不到无音、有口却尝不到五味、有鼻却嗅不到五种气味。看啊!!这群人已经麻木啦!!你们不分好坏,如猪香臭、鲜腐不分照吃不误,不顾自己的身体,也不顾及他人。
  凡信而谦卑诚心诚意以你先祖的上天为尊,遵守他的道而行。你向你先祖的上天祈求祷告,凡事都可以求但不可违背天道。你们可以彼此之间祝福,但要借着你先祖上天的道而彼此祝福,你们的内心欢喜必长愿你先祖上天的灵引导你们,好让你们明白清晰易懂的天地之道,也好让你们在道上成长存。愿你先祖上天的众子众神明围绕着你们,好让你们在魔鬼的世界里充满智慧、洞悉事理、是非分明、耳目清晰、口齿伶俐、容颜清秀、满面红润、肌肉强壮、骨骼结实、高贵优雅、长寿健康。也好让你们借着道合一、同心同意、彼此合作、分别为圣、各司其职创造礼仪的国度上天的国度。
  欢迎加入山泽,群号码:289652736

14

主题

-14

回帖

2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0
北流曹海风 发表于 2015-6-22 21:48:1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来 《周易研究部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