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击碎郑板桥吃狗肉的谣言及其他

[复制链接]

21

主题

-21

回帖

5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5
毋乃失诸 发表于 2015-6-24 01:5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击碎郑板桥吃狗肉的谣言及其他
15
清末民初葛虚存、孙静庵、易宗夔等,记郑板桥受骗吃狗肉事,年代久远道听途说,歧文互现未可轻信。此说不见诸清史稿,板桥自叙亦无所载,惟自称尤喜余桃口齿,椒风弄儿之戏。然自知老且丑,此辈利吾金币来耳。板桥好男风,为县令时颇惜姣好少年被笞之桃臀,欲革之。或曰:青藤门下走狗,岂有食狗之理。
一、葛虚存、孙静庵、易宗夔都是清末民初人,距离郑板桥生活的年代起码一百年以上。年代久远,而且没有提供资料来源,因此所谓郑板桥吃狗肉之说不足采信。
郑板桥生卒年:1693年至1765年。
葛虚存《清代名人轶事》序 中华民国六年八月编者识。民国六年是1917年。
《周叔弢慷慨捐书人》:1946年夏他通过侄子转托孙静庵与徐家洽谈,并一再嘱咐对方“千万不要说是我要买”。说明1946年时孙静庵还在世。
易宗夔《新世说自序》:民国七年九月湘潭易宗夔蔚儒作于宣南寄庐。民国七年是1918年。
二、郑板桥被骗吃狗肉,葛虚存、孙静庵、易宗夔,三人所述歧文互现。
葛虚存的《清代名人轶事》,和孙静庵的《栖霞阁野乘》,二者所述基本相同。易宗夔的《新世说》也可以说是大同小异。
1 《清代名人轶事》和《栖霞阁野乘》说是穷人向郑板桥求字画,只要“烹狗肉以进”,《新世说》则没有穷人这回事。
2 《清代名人轶事》和《栖霞阁野乘》说是“富商大贾,虽饵以千金,不顾也”,《新世说》则说“鹾商某乞书,愿以百金为寿”。
3 所谓郑板桥出城游玩,《清代名人轶事》和《栖霞阁野乘》说是“闻琴声甚美,循声寻之”,而《新世说》则说“忽觉狗肉香,踪其所在”。
4 《清代名人轶事》和《栖霞阁野乘》说是“板桥见其素壁,询其何以无字画”,而《新世说》则说“四壁悬名人书画”。
难道向郑板桥求画的穷人是小说家的奴隶,招之即来挥之即去。难道郑板桥的字画是价格放开,一会千金,一会又百金。难道郑板桥是个阿米巴变形虫,一会被琴声所引,一会又被狗肉香所诱。难道求画的扬州盐商是个变色龙,一会素壁无字画,一会又四壁悬名人书画。纯粹是胡编乱造嘛。
三、编出来的故事不可能没有漏洞。
郑板桥做官前后,均居扬州,以书画营生。但是《板桥自叙》说“是时板桥方应童子试,无所知名。后二十年,以诗词文学与之比竝齐声。”郑板桥二十岁左右所谓童子试,二十年后到了四十岁时才在书画界闯出名头。郑板桥三十岁在扬州卖画为生时,根本不可能有盐商来找他求画。扬州盐商求画一事,只能发生在郑板桥六十一岁退休后“卖画为生,往来于扬州、兴化之间”。那么郑板桥晚年书画明码标价,“大幅六两,中幅四两,书条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
漏洞1:郑板桥晚年在扬州以卖画为生,明码标价童叟无欺,如果真如传言所说,穷人以狗肉换画,富人重金求画又不理,那么郑板桥以何谋生,又何谈卖画。
漏洞2:郑板桥晚年名气那么大,一幅字画最多不过几两银子,怎么可能有富商百金千金求画,还不理人家。
漏洞3:郑板桥“嗜食狗肉”,嗜就是瘾,瘾就必须主动去满足,不可能等着穷人拿狗肉来换画,或等着撞大运有盐商设局才能吃上狗肉。
漏洞4:盐商所设之局,除了狗肉香之外,所谓“琴声甚美”,所谓“院落雅洁”,所谓“须眉甚古”,所谓“危坐鼓琴”,所谓“四壁悬名人书画,案上琳琅满轴,纸墨横陈”,盐商以百金千金求画,以卖画为生的郑板桥都不愿搭理他。请问如此庸俗不堪之人,岂能设出如此风雅之局。知道的是盐商附庸风庸,不知道还以为是刘备三顾茅庐呢。
漏洞5:郑板桥出城游玩,哪那么巧,就刚好经过盐商设局的院落附近,只要稍微离得远一点点,就不可能听到琴声或闻到狗肉香,那么盐商摆了一大堆道具,岂不是白等了吗?郑板桥不可能天天出城游玩,请问盐商要等上多少日子?总而言之,屋子是死的,人是活的,以死屋待活人,这不就是守株待兔吗?笑话嘛。
漏洞6:葛虚存《清代名人轶事》●风趣类~~徐青藤门下走狗:郑板桥最爱徐青藤诗,尝刻私印云:“徐青藤门下走狗郑燮。”童二树亦重青藤,题青藤小像云:“抵死目中无七子,岂知身后得中郎。”又曰:“尚有一灯传郑燮,甘心走狗列门墙。”正是40篇微博所总结的:青藤门下走狗,岂有食狗之理。爱狗的人不会吃狗肉,吃狗肉的人必然不会以狗自喻。
漏洞7:《板桥自叙》说:“惟自称尤喜余桃口齿,椒风弄儿之戏。然自知老且丑,此辈利吾金币来耳。”不是同性恋,而是玩弄同性,并且是一种金钱交易。最恶俗的行为莫过于此了吧,那么还傲得起来吗?想想一个六七十岁的老头子,和各种娈童搞在一起时,是何等样不堪入目的丑态。做出各种丑行丑态之时,有没有想到过儒家各位先师的光辉形象,有没有记起过儒家各种经典的谆谆教导,有没有考虑过妻子儿女的感受,有没有照顾到粉丝歌迷的期待。
总而言之,虽然通过上述考据分析,证明了郑板桥吃狗肉查无实据。但是郑板桥这种人,实在应该吃狗肉才对,才能符合他乱搞乱来的品性。一定要记住,郑板桥是嫖宿同性,而绝非以感情为基础的同性恋。因此郑板桥无论在书画方面的成就有多大,其在私生活方面的污点,必将遭到全世界所有异性恋同性恋双性恋恋物癖自恋单恋第三性恋等所有恋型的一致唾弃!
附录:
葛虚存《清代名人轶事》●风趣类~郑板桥受骗
扬州郑进士板桥,善书画,体兼篆隶,尤工兰竹,人争重之。性奇怪,嗜食狗肉,谓其味特美。贩夫牧竖,有烹狗肉以进者,辄作小幅以报之。富商大贾,虽饵以千金,不顾也。时扬有一盐商,求板桥书不得,虽辗转购得数幅,终以无上款不光,乃思得一策。一日,板桥出游稍远,闻琴声甚美,循声寻之,则竹林中一大院落,颇雅洁。入门,见一人须眉甚古,危坐鼓琴,一童子烹狗肉方熟。板桥大喜,骤语老人曰:“汝亦喜食狗肉乎?”老人曰:“百味惟此最佳。子亦知味者,请尝一脔。”两人未通姓名,并坐大嚼。板桥见其素壁,询其何以无字画,老人曰:“无佳者。此间郑板桥,虽颇有名,然老夫未尝见其书画,不知其果佳否?”板桥笑曰:“汝亦知郑板桥乎?我即是也。请为子书画可乎?”老人曰:“善。”遂出纸若干,板桥一一挥毫竟。老人曰:“贱字某某,可为落款。”板桥曰:“此某盐商之名,汝亦何为名此。”老人曰:“老夫取此名时,某商尚未出世也。同名何伤?清者清、浊者浊耳。”板桥即署款而别。次日盐商宴客,丐知交务请板桥一临,至则四壁皆悬己书画,视之皆己昨日为老人所作,始知老人乃盐商所使,而己则受老人之骗,然已无可如何矣。
孙静庵《栖霞阁野乘》~郑板桥之受骗
兴化郑进士板桥,善书,体兼篆隶,尤工兰竹,人争重之。性奇怪,嗜食狗肉,谓其味特美。贩夫牧竖,有烹狗肉以进者,辄作小幅报之。富商大贾,虽饵以千金不顾也。时扬州有一盐商,求板桥书不得,虽辗转购得数幅,终以无上款不光,乃思得一策。一日,板桥出游稍远,闻琴声甚美。循声寻之,则竹林中一大院落,颇雅洁。入门,见一人须眉甚古,危坐鼓琴,一童子烹狗肉方熟。板桥大喜,骤语老人曰:“汝亦喜食狗肉乎?”老人曰;“百味惟此最佳,子亦知味者,请尝一脔。”两人未通姓名,并坐大爵。板桥见其素壁,询其何以无字画,老人曰:“无佳者,此间郑板桥虽颇有名,然老夫未尝见其书画,不知其果佳否?”板桥笑曰;“汝亦知郑板桥,我即是也。请为子书画可乎?”老人曰:“善。”遂出纸若干。板桥一一挥毫竟,老人曰:“贱字某某,可为落款。”板桥曰:“此某盐商之名,汝亦何为此名?”老人曰:“老夫取此名时,某商尚未出世也,同名何伤?清者清,浊者浊耳。”板桥即署款而别。次日盐商宴客,丐知交务请板桥一临。至则四壁皆悬己书画,视之,皆己昨日为老人所作。始知老人乃盐商所使,而己则受老人之骗,然已无可如此也。
易宗夔《新世说》
郑板桥工书,自创一格。鹾商某乞书,愿以百金为寿,公性傲,固不可以利动者,唾弃不顾,某亦无如何。公生平酷嗜狗肉,一日出城游,薄暮归,忽觉狗肉香,踪其所在,则见竹篱茅舍,柴扉半,因径入焉。主人方讶不速之客至,公曰:"余板桥郑某是也。适闻狗肉香,不觉信足而入。唐突之罪,自知不免,还乞郑灵之鼎,许我一尝异味。"主人大喜,曰:"久耳鸿名,邀恐不至,今乃赐光,幸已。"揖让入室,公据案大嚼,抚腹呼饱而止。主人导入书斋茗话。四壁悬名人书画,案上琳琅满轴,纸墨横陈,知主人亦精于书者,谓曰:"饫君佳馔,请酬以书。"主人笑颔之。公援笔狂书,腕颓始去。一日,公偶至某商处,见所悬条幅皆曩在城外某处书者,大惊质商,商具以告,并出一仆曰:"先生识此人乎?"公视之愕然,盖即当日狗肉主人也。从6月20号上午,到现在三天半时间,整整写了20篇了。有点累了,休息一下,继续战斗。最新的两篇,关于济公和郑板桥的,都是刚刚有狗肉粉在我天涯帖子里提到的。狗肉粉提到谁,我就写谁,不服就继续。

1

主题

-1

回帖

6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6
yaaa123 发表于 2015-6-24 02:5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老杨的贡献,欧洲的粒子高能离子。欧洲粒子碰撞机会有吗?起码老杨对人类社会的贡献是不小的!chinaese be eat dogmeat Thank you very much! goodeat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