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资产规模、整体薪酬再洗牌!图文解读22家上市银行三季报

[复制链接]

3

主题

0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财金阅读 发表于 2016-11-3 04:3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截至10月30日晚,A股上市银行三季报已全部披露完毕。在摆脱了多年未有新银行上市的局面后,持续了多年的16家银行的业绩披露也扩容至了目前的22家,江苏银行、贵阳银行等6家新上市银行交出了他们的业绩答卷。

都说银行业躺着赚钱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不过银行的盈利状况到了怎样的程度?员工薪酬福利减了多少?我们试图从三季报中窥探玄机。


一、银行资产规模大洗牌,招商银行落至股份行第四

从总资产来看,工商银行毫无悬念,以23.65万亿的资产规模牢牢占据第一大行的位置;建设银行这次争气了,成为继工行之后,第二家总资产达到20万亿的银行,达到了20.5万亿。细看数据,建设银行仅第三季度资产就增加7405亿,直接秒杀其它21家上市银行!



股份制银行的总资产排名变化更为明显:兴业银行继今年6月之后再一次超过招商银行,保住了股份制银行第一的宝座;而多年位列第一的招行,则在今年放慢了步伐,资产规模掉至第四的位置,被民生银行和浦发银行赶超。



城商行中,今年新上市的江苏银行成绩斐然,总资产比去年年末的1.29万亿增长了21.13%,达到1.56万亿,位列第二。



二、整体薪酬:工行农行交行招商民生光大6家银行下降

(因数据不全,平安银行及城商行未计算在内)

从前三季银行的整体薪酬包来看,包括工商银行在内的3家国有大行,和民生、招商等三家股份制银行的员工整体薪酬同比出现下降。


(整体薪酬计算方式:按照“本期工资福利总额=期末应付职工薪酬-期初应付职工薪酬+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的公式,计算得出的当期发放与计提或者延后发放的总额)

和国有银行相比,股份制银行员工的日子比较好过,中信银行、浦发银行的薪酬涨幅超10%。唯独光大银行员工让人心疼,整体薪酬降幅达到了28.46%。



需要说明的是,整体薪酬变化与银行员工的个人薪酬不能直接划上等号,银行员工数量变化会拉低/拉高人均值。从财报中得出的薪酬水平也不能完全反应员工的真实收入情况,员工的隐私福利无法计入在内,我们只能描述出大概的趋势。


三、净利润:工农建交增速跌至1%左右,城商行数据亮眼

从下图可以看到,在国有五大行中,仅中国银行同比利润增速达2.48%,其余四家银行的增速都降至1%左右。从净利润额来看,总资产位列第一的工商银行,今年前三季所赚的钱还是最多的。



股份制银行的净利润方面,招商银行位列第一,达521.42亿元,增速达到7.51%;资产规模位列第一的兴业银行又是大赢家,2016前三季的净利润超过浦发银行。



在净利润增速上,城商行比国有五大行要快得多。江苏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贵阳银行等增速都超过了10%,南京银行达到了22.67%。江阴银行是个例外,净利润呈负增长。



四、不良贷款问题依旧揪心,风险需要警惕

和今年6月末相比,不少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仍在上升。三季度末,工行、农行出现“双升”,工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从1.55%升至1.62%,农业银行更是达到了2.4%。第四季度,银行的不良贷款情况需要警惕。



股份制银行的不良率改善也不明显,仅民生银行有所下降,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都上升了不少。


城商行方面,江苏银行、贵阳银行、江阴银行、常熟银行、杭州银行等新上市的银行不良率都超过1.4%,情况不容乐观。(部分城商行数据不全,未统计在内)



总体而言,从三季报可以看出,在经济增速放缓、利润市场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上市银行的高利润增速时代已经结束,净利润“微增”已成为大银行的常态,营收普遍下滑成了银行新的苦恼;不少银行不良率的攀升虽出现放缓势头,但问题还远远没有解决。

三季报的结束,意味着繁忙的四季度已经开始。对于普通银行人来说,银行的薪酬整体下跌,也让他们开始思考这是不是一个铁饭碗。



PS:后台回复“三季报+您的邮箱地址”,即可在24小时内收到22家银行完整的三季报。

文丨沈淑
财金阅读原创,转载请至后台回复“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封面来源丨《间谍之桥》



今天,我们为您推荐《共享经济:重构未来商业新模式》。计算、大数据、宽带网络与智能终端这四种力量的聚合,催生着“共享经济”的新形态。它改变着我们传统的“拥有”“产权”等核心观念,转变为“使用”“信任”“合作”。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购买页面。

用阅读,跟800万金融人一起直面操蛋而美好的工作。 微信号:goldread365
你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