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孩子,父母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复制链接]

13

主题

0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哈哈儿童网 发表于 2016-11-3 09: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家孩子已经上5年级了,做事各种磨蹭,我各种吼也不见改善,只有更加严重……”“每次女儿吃饭都要我催,一顿饭吃一个多小时,嘴巴闲着也不喂一口进去,一会唱会歌,一会翘起腿玩,一会发发呆,我身体里的恶魔快出来了!!!”“我儿子是个特磨蹭的人,以前读幼儿园到初中隔家较近,各种办法都想过了,甚至骑自行车去学校,也偶尔会迟到,把我一个果断的人不知不觉变成一个唠叨的人,都是拜他所赐。”
1、对孩子产生了误判家长想当然的对孩子以成人的视角判断,得出孩子就是捣乱、爱闯祸、自私、没脑子等等。基于这样的判断最终导向一个结论:这孩子就是跟我过不去。于是就有了怒意。

2、家长自身的内在心理问题比如,穿裤子做床上,回家不换拖鞋,进浴室或阳台不换鞋等等。这种可能在一个人看来无所谓的事情。在另外一个人看来就是不可冒犯的。但是孩子还不知道理解对方的感受或者即使知道也不能控制自己回避这些问题。当家长被孩子反复的累计刺激之后,正常人总是要释放这种被冒犯却不可以发脾气的压力。

3、过高的期望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发展轨迹。有些孩子可能开始发展值比较高,然后会慢慢停滞,也有人会初期比较低,后期比较高。当家长的期望高于孩子的成长,那就容易产生挫败感。这种求之不得的焦虑就会对孩子宣泄开来。

4、疲劳或者身体状态较差当家长长期处于不良的精神状态或者生理状态时,势必会影响到情绪的稳定。这种情况下,很难依靠理智维持。

5、环境压力当来自亲友,其他家庭以及工作等的比较或者观念不同,会导致父母产生压力。比如学业、经济状况等等,这种压力最后可能会由父母转嫁给孩子。

所以,父母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其实都是有来由的。根据这些原因进行调整,就能有效地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给孩子一个更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那么,该如何调整?

1、了解孩子现在育儿类百科类的书籍很多。了解一下孩子常见的成长阶段和敏感期。知道孩子在什么时候对什么感兴趣。对孩子有基本的了解。当我们理解了孩子的成长规律,就可以学方法和用方法跟孩子沟通,而不是发脾气。
2、自我情绪调整有一个小窍门,爸爸妈妈可以尝试一下:跟孩子在一起时录像或录音。然后等有空时看一下或听一下。跳出当时的场景和情绪回过头来观察,客观分析自己与孩子相处时的状态和处理方式。就会发现有些事情其实没必要大动干戈。这样记录、分析、总结、调整一段时间,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与孩子相处时就会越来越淡定。 3、准确评判孩子有一种父母,不知道孩子会什么,只知道孩子不会什么。孩子不会的事情必须要经历一个从不会到会再到熟练掌握的阶段。面对孩子时不应该是使用各种方式逼迫他去学会,而是有选择的依据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来引发、促进他学会。 4、父母轮流带孩子抚养孩子不是一方的事情,是父母双方共同的职责。当父母工作繁忙时,轮流看护、陪伴孩子可以有效降低孩子遇到疲劳易怒的妈妈或者爸爸。情绪稳定的父母是孩子情绪稳定的依赖。 5、独立的思考与认识攀比风气由来已久,在孩子中更是盛行。如果孩子经常听到父母说“别人家的孩子怎样怎样”,长远来说这对孩子也是一种心理伤害,往往会导致孩子一蹶不振。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有波动,适当的波谷期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成长所需要的缓冲。成人还难免有波谷期,更何况是小孩子。
杜绝没有意义的比较,谢绝亲友与外人的这种沟通方式,对我们的习俗和讲究人际关系的文化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所以父母有足够的独立意识和思考能力是很重要的。热门阅读


一位妈妈的自白:为什么付出这么多,家人反而更痛苦?

教育的最大死敌,就是父母的脾气

关于教育意义的最好回答

长按指纹,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
每天都能阅读0-18岁儿童教育文章、育儿文章、学习资料、家庭生活知识。和哈童百万爸妈共同成长。 微信号:hahaertongwang
你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