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细胞保持饥饿能让你长寿!?

[复制链接]

23

主题

0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健康绘 发表于 2016-11-5 04:0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科学家发现,在保证必要营养的前提下,比一般情况减少25%~30%的热量摄取,能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原因是,细胞在饥饿时,为了给自己的生存提供必需的能量,会把自己体内无用或有害的物质吃掉。这样,就清理了衰老蛋白,保持了细胞的年轻活力。

这种现象,叫“细胞自噬”。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因发现了细胞自噬的机制,而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限食让试验动物延长了寿命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者曾对动物进行了“热量摄入限制”的试验。在实验室里让老鼠减少摄入30%的热量,结果它们的寿命竟延长了30%至40%。
研究者同时发现,吃多了,通过运动而苗条的鼠,并不增寿。
1989年,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做的是猕猴试验。2009年,其研究文章刊登在《科学》杂志上。
研究人员将试验猴分两组,第一组维持通常的食物喂养量;第二组为“热量限制组”,吃营养足够但热量少30%的特殊食物。
跟踪20年后,第一组有50%的猴子存活,而第二组有80%存活。
第一组中有16只猴子患有糖尿病;第二组未发现患有糖尿病。
2010年研究人员公布了两张试验猴的照片:第一组的欧文,29岁,老态龙钟;第二组的坎托,27岁,虽近暮年,容貌却还相当年轻。欧文看上去像是坎托的爷爷!
2、限食延寿与细胞自噬有关
为什么“热量限制”可以增寿?这要说到细胞自噬。
自噬,即自己吃自己。细胞自噬,是细胞在饥饿时,为应对短暂的生存压力,能把自己体内的无用或有害物质自行吃掉,以提供自己生存需要的能量,从而维持生命。
科学家分析,自噬作用,可能是在进化之初,细胞在养分不足时作出的丢卒保车的反应。
如果“自噬作用”,确实是从“饥饿胁迫反应”进化而来,那么在很早以前,它可能就是细胞已经具有的,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不可或缺的功能。
也就是说,不论细胞的养分是否充足,自噬体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它一直在一点一点地吞噬细胞质,不断更新细胞质中的各种组分。
这种功能对机体有何好处呢?
3、细胞自噬能让细胞重获新生
细胞自噬,是体内发生的清理衰老蛋白,保持细胞年轻活力的重要方法。
动物细胞是一个三层结构:最外面是细胞膜,中间是细胞质,包裹在最里面的是细胞核。
大部分功能性细胞器和生物分子都悬浮在细胞质中。因此,很多细胞活动都是在细胞质中进行的。
由于生理生化反应多而复杂,经常产生大量残渣,致使细胞活动受到影响甚至停滞,在这种情况下,自噬作用就非常重要了,它会将淤积在细胞质中的蛋白质等代谢残渣清除掉,恢复正常的细胞活动。
再则,细胞有时会错误地装配功能性蛋白质,因这些蛋白完全丧失功能,会造成机体严重的功能障碍。
因此,在出现故障前,细胞会通过自噬作用把异常蛋白质除去,让异常蛋白的浓度始终处于较低的水平。
如此清理,能让细胞重获新生。而这对于不可替换的神经细胞来说,这个过程,尤为重要!
4、细胞自噬还有抗癌作用
线粒体在发挥正常功能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副产物,如,活性氧、氧离子及其他氧基分子片断。这些副产物极不稳定,受到它们的影响,线粒体可能泄漏一些信号蛋白,引发细胞凋亡。
而自噬体就是细胞中的保险装置,专门阻止上述“失误”的发生。一旦有细胞器受损,自噬体就会将它们吞掉,确保不会发生非正常的细胞凋亡或坏死。
当线粒体遭到破坏时,它们释放出的活性氧会比平时多10倍。而大量的活性氧可能导致癌症,因为活性氧进入细胞核后,会引发基因突变。
在这种情况下,自噬作用会清除异常线粒体,恢复细胞内的正常秩序。
自噬作用还能抵御病毒和细菌的侵袭。因为,任何躲过细胞外免疫系统,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质的异物或微生物,都可能成为细胞自噬系统的攻击目标。
自噬作用不仅能直接清除病原体,还会参与免疫反应。
自噬体会把病原体或与病原体相关的物质,送至细胞膜上的Toll样受体,激活人体内的先天性免疫应答反应,在第一时间抵抗感染。
5、自噬能力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为何说“自噬作用可能还决定着人类的寿命”?
原因是,许多疾病(包括癌症和神经性疾病)的发病几率,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这可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细胞自噬能力逐渐下降了。
尤其是负责清除异常蛋白及细胞器的系统,它们的工作效率降低,会导致有害物质在细胞质里大量累积,最终引发疾病。
而最新研究显示,如果能阻止自噬作用的效率降低,试验动物体内就不会有受损蛋白或细胞器的累积!
6、限制热量可使细胞加速自噬
如何阻止呢?
研究发现,如果遇到养分不足、缺氧、生长因子缺乏等特殊情况,细胞就会组装更多的自噬体。
这样,当细胞缺乏养分时,自噬体的活动就会增强,也就是说,限制养料的供给(起始饥饿),细胞会加速自噬。
研究还发现,餐后的游离氨基酸与胰岛素水平越高,细胞自噬能力越低。
而通过适度断食或节食,从而降低餐后游离氨基酸浓度与胰岛素水平,就能提高细胞自噬能力。
那平时应该如何膳食,以提高细胞的自噬能力?
7、晚饭少吃能延缓细胞衰老
美国搞了一个为期两年的实验,这个实验让志愿者,“吃低热量、高营养的食物。如,多吃水果、蔬菜和多纤维等有助于减少饥饿的食物。”
志愿者们说,“这都是些平常吃的东西”, “你只需要作出自己的饮食计划就行了,丝毫不会影响正常生活。”
其中一个志愿者是52岁的美国体育教练阿普勒斯,因工作量大,他可以在午饭的烤鸡肉沙拉里加入一些巧克力软糖。但因他在过去的8个月里,把日常摄取的热量减少了四分之一,所以其体重,现已恢复到高中时的水平。
其他志愿者的体重也下降迅速,同时,他们的血压和胆固醇水平也大幅下降。
但是,真正吸引研究者目光的是,志愿者“体内的IGF-1蛋白(一种与衰老有关的蛋白质)的数量发生了变化”,这和限制热量摄取的实验动物的情况相类似!
专家还建议“晚饭早吃、少吃”。
原因是,细胞自噬速率,与循环胰岛素水平和游离氨基酸浓度互相影响。
在正常饮食状态下,凌晨2点到早餐前,人体血糖处于较低水平,胰岛素水平和游离氨基酸水平,都处于一天中的最低状态,而此时细胞自噬速率则达到了最大。
若晚饭早吃或少吃,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低血糖的时间,也就意味着延长了“细胞自噬速率”的时间,这样就清除了更多的衰老蛋白质,延缓了细胞的衰老!
构筑健康平台、 普及健康知识、  解读健康密码。 支持团队由健康管理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营养学、运动人体科学、信息技术学、健康保险学、心理学等专业人才组成。为客户提供健康知识普及、健康密码解读等多项健康服务为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 微信号:jkh_999
你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