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当皇帝的乞丐不是有信仰的乞丐——朱仲八

[复制链接]

15

主题

0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时拾史事 发表于 2016-11-5 06:4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想当皇帝的乞丐不是好乞丐——朱仲八(纯属虚构)


朱元璋,作为中国最后一个汉人王朝的开创者,出生在一个数字化的家族中。据朱元璋撰写的《朱氏世德碑》记载,他的五世祖叫朱仲八(仲是第二的意思),四世祖叫朱百六,三世祖叫朱四九,爷爷叫朱初一,父亲叫朱五四,朱元璋的本名叫朱重八。这些数字之间没有任何逻辑关系,有人会得出结论,很明显这是没有读过书的表现。其实啊,这样取名是有原因的。清朝俞樾《春在堂随笔》记载:“元制,庶人无职者不许取名,而以行第及父母年龄合计为名。”换言之,朱元璋的家族,比较穷,朱元璋是穷人的后代。


未经ps的朱

即使在一个和平的年代,穷人也不会活得舒坦,尤其是生了太多小孩的话。而朱五四又是个能生的主,一个生了六个小孩,朱元璋是老幺。朱元璋之前已经有三个大哥了,我想,他老爸对朱元璋的出生不会有太多的喜悦,因为又多了一个吃饭的口。当然,朱元璋并不这么认为。一本据说是解缙撰写的《天潢玉牒》写到,有一天,朱五四的妻子在麦场干活,一位道士很气派地出场来,坐在朱太太旁边,不时地拨弄着手中的白丸。朱太太按耐不住好奇的心,问这白丸是什么东西,道士回答:“大丹,你若要时与你一丸。”朱太太居然真要了,然后,不知为什么就吃掉了;然后,那道士就不见了;再然后,朱元璋就出生了。怎么样,很神奇吧?不,还没完呢。这书记载,朱元璋出生的时候,“白气自东南贯室,异香经宿不散”。你信不信?反正朱元璋认为你应该信。过了十年,朱五四都已经搬了N回家了,还能有一个老翁专门到他家造访,只为说一句话:“你家有一龙。”于是,朱元璋后来就做了皇帝。这本书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就是有便宜一定要赚,白送的东西一定要吃。可惜的是,虽然朱元璋飘香运气登场,却没有给朱五四夫妇带来什么好运,因为他们勉强糊口过日子的时代很快就结束了。1343年,濠州发生旱灾。1344年春天,又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和瘟疫,那还让不让人活了?不让!不到半个月,朱元璋的父亲,大哥以及母亲相继身亡。朱元璋在《御制皇陵碑》里说:“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浆。”那个惨啊,就比“死无葬身之地”好一点而已。看来,这历史又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便宜还是赚不得啊。

就这样,朱元璋16岁就成了孤儿,怎么活下去呢?有人会笑我了:“古代男子16岁都可以娶妻生子了,自力更生有什么不能活的?”呵呵,那是理论。现实是,当年大灾的程度达到了民间只能“取草之可茹者杂米以炊,艰难困苦”(《明太祖实录》),“里人缺食,草木为粮”(《御制皇陵碑》)。成年人都难以生存,何况朱元璋?朱元璋的二哥已经娶妻生子,那时也只能让妻子带着小孩回娘家求食,自己离乡谋生。朱元璋可尴尬了,16岁已经过了让人收养的可能,却又没到掌握手艺谋生的年纪,想入赘也没人要(又丑又穷)。难道就剩下死路一条了吗?正所谓皇天不负孤独人,朱元璋找到了一处可以活下去的地方,那就是去皇觉寺做和尚。其实,这和尚也不是想做就能做的。元朝政府有规定,做和尚是需要有官府发度牒的。到了元顺帝时期,由于政府缺钱,在全国正式推行纳钱卖牍制度,《元史》卷三八《顺帝纪》记载,元政府规定“禁私创寺观庵院,僧道入钱五十贯,给度牒,方听出家”。虽然用钱就能得到做和尚的度牒,不过这对朱元璋来说也是难于登天。就他那穷样,别说五十贯,五毛也拿不出啊。那为什么朱元璋能做到皇觉寺的和尚呢?很简单,这年的五月,黄河暴溢,北决白茅堤、金堤(今河南兰考东北)。沿河州郡先遇水灾,又遭旱灾、瘟疫,灾区人民死者过半。解决黄河问题才是当务之急,元政府哪有功夫理会安徽凤阳的朱五四呢。于是,朱元璋做成了和尚。朱元璋非常满意自己的新住所,在皇觉寺里很认真地做一名新和尚应该做的事情,比如扫地、上香、打钟击鼓、烧饭洗衣,当老和尚不开心时适时地出现做出气筒。让朱元璋郁闷的是,他这么努力地付出,没有换来应有的收获。才做了两个月的和尚,就参加了全寺的员工大会,大会规格很高,由主持亲自做主题报告。主持告诉和尚们,粮少、人多、散伙。想想也正常,大灾之年,谁有余粮供奉和尚啊。但朱元璋感觉是老天明显看自己不顺眼:“我招谁惹谁啦,活下去就那么难吗?”只是,牢骚发完了,生命还得继续。

胡军版朱元璋

终于,朱元璋离开了家乡,化缘去了。当然,“化缘”是个很文雅的词儿,一般我们把这类人叫做乞丐。朱元璋做了皇帝后,对这段乞丐生涯做了一番回忆:“我何作为,百无所长,依亲自辱,仰天茫茫,既非可倚,侣影相将,朝突炊烟而急进,暮投古寺以趍跄,仰穷崖崔嵬而倚碧,听猿啼夜月而凄凉,魂悠悠而觅父母无有,志落魄而佒佯。西风鹤唳,俄淅沥以飞霜,身如飘蓬逐风而不止,心滚滚乎沸汤,一浮云乎三载。”(《御制皇陵碑》)很难懂,是不是?其实用大白话表达,就是没亲人、没技能、没住处、没奔头,霉透了。朱元璋从濠州向南到了合肥,然后折向西进入河南,到了固始、信阳,又往北走到汝州、陈州等地,东经鹿邑、亳州。这三年不知朱元璋是怎么活过来的,因为他行乞的地方基本都是遭灾的地方。本来,人沦落到做乞丐的地步,就算不饿死,也基本对人生不抱希望了。但朱元璋不同,毕竟他是老妈吃了“大丹”生出来的种。所以他在做乞丐的时候,也成为一名独一无二的有信仰的乞丐。不是信如来佛,而是信弥勒佛(白莲教)。可能会有人拿朱元璋后来对白莲教的态度来质疑:朱元璋做皇帝后下诏严禁白莲教、明教等教派,并把取缔“左道邪术”写进《明律》。其实,人生在不同的时期和平台,对同一事件的认知是不一样的。为什么说朱元璋做乞丐时会信白莲教呢?这白莲教啊,跟佛教有些不同,不拜如来拜弥勒。白莲教主张在家出家,不用剃发,不必穿僧衣,自然也就不要什么政府的度牒了,如此宽松的信仰条件,吸引了许多下层民众的加入。朱元璋可是下层中的最下层,敲门乞食的时候,受尽多少白眼,遭遇多少屈辱,可谓是尝尽人间冷——没有暖,怎么可能没有想法?而白莲教宣传信徒以四海为家,信徒都兄弟姊妹,应该互相帮助,对于什么都没有的朱元璋来说,这信仰简直就是为他度身定制一样。
1348年,在淮西乞食的朱元璋终于好运了一回。由于灾情好转,民众纷纷回归农田,皇觉寺的供应也正常起来,主持通知在各地化缘的本寺和尚:“可以回来一起吃饭一起住啦。”朱元璋得知消息,立马回到皇觉寺,呵呵,再神的弥勒也比不过一个小宿舍。只是,这时的朱元璋已经不再是三年前那个只求一饱的小孩了。这三年里,体肤已饿,筋骨已劳,全身空乏,所为行拂乱,完全符合孟子所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条件。朱元璋即使没读过《孟子》,也肯定不想再过着随时准备”化缘“的日子了,口中念着”四大皆空“,心中想着”天下大动“。老天很清楚朱元璋的想法,给了他一个选择新生活的机会。1351年,韩山童、刘福通在颍州起兵反元,引起南方大乱。皇觉寺,已经放不下一颗清静的心。1352年郭子兴起兵攻下濠州,自称元帅。朱元璋收到朋友汤和从郭子兴处寄来的信,邀请他参加郭子兴反元军,朱元璋心动不已。
朱元璋面临他人生最重要的一次选择:反,还是不反,这是个问题。我们分析一下两个选择的后果:反的后果,诛九族,这吓不倒朱元璋,别说九族,他连九个亲人都没有;不反的后果,乱兵杀死或者再次行乞。对于只有烂命一条的朱元璋,死不是问题,怎么死得值才是问题,他把解决问题的权力交给了神:”卜逃卜守则不吉,将就凶而不妨。“(《御制皇陵碑》)什么意思?神告诉朱元璋,逃难会死,留寺会死,参加反元军,无妨。哈哈,本来以为左右都会死,居然反元可以不死,那还犹豫什么!


1352年闰三月,25岁的朱元璋走进濠州,开始了乞丐变成皇帝的历程。









ps:时拾史事X鲁迅“你也配姓赵”纪念版卫衣正在众筹中,喜欢可以来一件哦,购买and详情点击底部阅读原文!



往期热文
翻新古代鬼故事- 毕令女
恋尸癖女王是真疯还是假疯?
没有老中医,古代治疗不孕不育哪家强?
陈子昂:老子有钱任性! | 我唐日常(六)
没有胸罩内裤和维密的年代,古代女子穿啥?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There is nothing new under the sun.

我们读史不为装逼
严肃八卦才是目的

you态度的原创历史平台
欢迎你成为其中一员

投稿:historytalking@outlook.com
时拾史事是今日头条签约作者
读者群号 535858375
那些你从别的地方看不到的历史八卦,展现历史最生动的细节。 微信号:historytalking
你喜欢看
  • 翻新怪谈——吴兴老狸

    作者:louis;微信公众号:时拾史事(historytalking) 王老汉最近觉得儿子们有点奇怪,总是躲着他的眼神 ...

  • 双十一,我只想要一杯顾建康

    作为魏晋南北朝脑残粉,我特别不能接受别人跟我一谈论起这个时代,就讲清谈误国,讲风流旷达,讲光吃饭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