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让这五个部位挨冻!一旦忽视,后果严重

[复制链接]

39

主题

0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微门诊 发表于 2016-11-18 17:57: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冬季的到来,提示我们必须做好保暖。你知道人体中最不能受凉的部位是哪些吗?今天就为你仔细说说。
头部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头为诸阳之会”。意思是说,全身的阳气,都汇聚在头部。这里是阳气最旺盛的地方。如果头部受寒,就相当于将装满了热水的暖瓶取下瓶塞,让人体的阳气迅速散失,寒邪以最快的速度进入体内。我们常见的感冒、头痛、鼻炎、颈椎病等病症,都和头部受寒有关。所以,我们在冬天必须戴一顶帽子。

脖子前面


你可能不知道,我们的脖子正前方是最不能受寒的。具体说来,就是上到咽喉,下到胸骨上缘的这段位置。很多女性爱美,穿衣的时候总喜欢将此处露出来。研究发下,这个地方一旦着凉,会令肩颈部,乃至全身的小血管收缩。更可怕的是,此处受寒会影响颈动脉供血,直接累及脑血管。

背部


后背是中医语境中的“阳脉之海”。督脉就循行于此。后背上还有很多腧穴,对脏腑调理有着重要作用。此处受寒,最伤正气,会影响整体免疫力。我们常见的寒性咳嗽、腰肌劳损、风寒感冒、腰脱、肩颈疼,乃至冠心病等,都和后背受寒有关。冬季,我们最好给后背披上一层棉背心。

肚脐周围


肚脐周围是皮肤血管分布较为密集的地方,体表散热十分迅速。此处受寒,最大的影响在于腹腔内血管立即收缩,从而引发胃肠道的疼痛。常见的消化不良、慢性腹泻等,都与此有关。

双脚


科学研究发现,双脚受寒的时候,神经反射作用会引起上呼吸道黏膜的血管收缩,使得人体血流量减少,抗病能力下降,以至于隐藏在鼻咽部位的病毒、细菌等兴风作浪。这个时候,人就容易患上气管炎、哮喘等。所以,古人说“寒从脚下起”,一点都不假。


有什么办法能免受风寒呢?除了多穿衣物,做好上述几个部门的保暖之外,我们在冬天可以借助一些药食两用之物,在感受风寒之际服用,起到散寒、暖身、护体的功效。

1,生姜红糖茶
生姜片30克,红糖适量。生姜片水煎取汁,加入红糖。早晚两次温服,晚上服用后盖被捂汗。此方能散寒温中。白天如果穿得少了,回到家有些怕冷、头重等风寒感冒症状,服用此方最好。

2,葱豉黄酒汤
连须葱白30克,淡豆豉15克,黄酒50克。先煎煮淡豆豉大约10分钟,再放入洗净切碎的连须葱白,继续煎煮5分钟,滤出煎液、加入黄酒即可。分2次服用,热服最佳。受寒后出现鼻塞、流清鼻涕、头重、恶寒的时候,服用最好。

3,葱白粳米粥
葱白3段,粳米50克,白糖适量。粳米煮粥,起锅前加入葱白和白糖即可,热敷,取微汗。此方对于对于受凉头痛、头重的调理,效果较好。

4,葱姜粥
糯米50克,葱白7根,生姜末6克。将糯米煮粥,起锅前投入葱、姜闷盖煮片刻,趁热吃掉。此方发汗效果特别好,对于受寒后胃痛、消化不良有一定的疗效。

5,麻黄汤
生麻黄5克,生麻黄加水煎汤,趁热服用。此方药性很强,对于外感风寒所致的恶寒发热、鼻塞头痛、无汗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6,苏羌茶
紫苏叶5克,羌活、茶叶各9克。直接将三种材料入锅煎煮,煮沸之后继续煮10分钟就可以取汁饮用。每日一剂,温服。此方对于受寒之后肢体酸痛症状有很好疗效。

      
               
                微门诊 ∣你手机上的健康顾问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微门诊,你手机上的健康顾问,全天24小时为您服务。 作者微信号:sywmz2014
你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