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既然专职做奶粉就是说要能检测全项内容

[复制链接]

1404

主题

62

回帖

239

积分

游客

积分
239
jinniuz1 发表于 2017-4-25 21:45: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按照题主的意思,应该是问为什么没有一家专门检测奶粉的第三方机构吧。答案很简单,入不敷出。其实前面已经有不少同行提到了,我再啰嗦两句。更多资讯参考贝拉米米糊
咱们先看“出”的部分。要想办一个第三方,明眼看得见的支出项目有场地、设备和人。场地就不说了,不同城市、不同地段的租赁费用不一样,但绝对是不少的。
设备的费用也很大,在前期投入绝对让你感到绝望。就说奶粉吧,既然专职做奶粉,也就是说要能检测全项内容,这全项内容有些什么呢?根据 GB 19644-2010 《乳粉》和 GB 10765-2010 《婴儿配方食品》的要求,奶粉需要检验的项目有以下几个类别:
1.感官:包括色泽、滋味、气味、组织状态、抽调性的检验。这个投入不算高,单独划分一个感官室就行了。
2.理化项目:包括水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酸度、杂质度等。检测这些项目需要一些小型设备、玻璃器皿,费用也不算高。
3.污染物限量:包括铅、砷、汞、铬、亚硝酸盐。做铅、铬需要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做汞需要原子荧光光谱仪;做砷需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亚硝酸盐需要分光光度计或者离子色谱仪;还有一些前处理设备像马弗炉、消解设备等。
4.真菌毒素限量:包括黄曲霉毒素 B1 M1。需要的仪器有薄层色谱、液相色谱或者液相色谱 - 质谱。
5.营养强化剂:包括各种维生素、各种矿物质、脂肪酸、胆碱、肌醇、牛磺酸、左旋肉碱等可选性成分。维生素的检测需要分光光度计、液相色谱仪和微生物方法,矿物质的检测需要原子吸收、原子荧光光谱,肌醇、脂肪酸需要气相色谱,牛磺酸需要液相色谱,胆碱需要分光光度计等。
6.微生物限量:包括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阪崎肠杆菌。微生物检测大型仪器不多,人的操作手法比较重要,所以设备投入也不算大。
从以上可以看出,要做到奶粉的全项检验,必需的大型检测设备有原子吸收、原子荧光、ICP-MS、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液相色谱还不能只有一台,不然根本没法检测那么多参数。这些仪器多少钱?不同品牌和配置不一样,价格也不一样。举个例子,我们实验室 2016 年下半年刚进了一批仪器,不到十台,总价近千万。除此之外,一些前处理设备也是必须的,比如超纯水制备、GPC、离心机以及各种小型仪器,加起来也得几百万。这些说到的仪器还只是一般的,如果想让检测更精准,再买一两台液质、气质的话,又得几百万。
总之,在仪器设备投入方面,没有一两千万是搞不定的。这只是仪器的购买费用,还没有算上日常维护维修方面。
除了仪器设备,还有实验耗材方面的费用。实验耗材,大到色谱柱、离子交换柱,小到净化柱、滤头滤膜,几乎每天都在产生费用,而且价格不菲。比如测黄曲霉毒素用的免疫亲和柱,一根至少 100 以上,做一个样两个平行就得 200,还有那些不起眼的进样瓶,一个也得 23 块…
再说说人的方面。第三方检验机构一般都设置在一、二线城市,因为三、四线城市市场不大,生存空间太小,这无形中就增加了人力成本。假设检验员的平均月工资 5000,一年就 6W。机构设置理化组、仪器组、微生物组,以最小规模算,理化组至少得 2 个人,仪器组至少 4 个人,微生物组至少 2 个人,光检验员一年的工资就得近 50W 了,加上业务员和办公室人员,这笔费用就在 60W 以上了。
再看“入”的部分。
由于只做乳制品,那么唯一能带来利润的就是它了。可是,市面上那么多第三方机构都有这方面的业务,乳制品不过是他们的分支而已。而且,这些竞争对手不是官方检测机构就是一些知名外企和一些本土机构,经过多年的运营,想要从他们手上抢点利益无异于虎口拔牙。再者,一些知名乳企本身的实验室建设就非常好,他们自身也成立了第三方检测机构。更多资讯参考贝拉米2段较大婴儿有机配方奶粉(澳洲版)

你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