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补气血,可防“月子病”

[复制链接]

131

主题

-4

回帖

151

积分

游客

积分
151
臻可爱 发表于 2018-3-12 10:4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刚刚产下小宝的辣妈们,最关心的是怎么把孩子喂养好和极速瘦身,对如何利用产褥期调补好身体,有时会漫不经心。年轻人甚至觉得,外国人都不坐月子,我们也没那么娇气。但中医认为,产褥期是产妇分娩后身体各器官复原的一个重要时期,产后病的成因多为气血亏损、络脉空乏,如不及时调理可能会影响一生。

月子病,又称“产后风”“产后身痛”等,多因产褥期调理不慎,出现浑身怕冷、怕风、出虚汗,关节疼痛等系列症状。事实上,月子病在物质匮乏的古代十分常见,即使在生活条件优越的现代也时有发生。

病例回顾
日前,一位35岁的患者前来就诊,她在8年前生下宝宝后,就觉得身体差了很多,一吹空调就觉得寒彻入骨,头痛、头皮发麻、关节疼痛,她无法到开空调的公共场所活动,不得不辞了工作,甚至不得不与老公分房睡。
她多次到医院就诊,但现代医学对“月子病”无计可施。最后来我们这里看诊,服用了一段时间的中药后,她怕风怕冷等症状大为好转,对冷气已经没有那么抗拒了,生活基本恢复了正常。

中医认为,产妇在分娩时要用气用力,尤其是头胎,更是腠理、筋骨大开,以致耗伤气血。即使是剖腹产,剖开子宫取出孩子,也是有创伤和出血的,故产妇产后百脉空虚,血运无力而生瘀,若不慎再感受风寒,则风邪乘虚入侵。

如果月子里没调理好,经过3个月左右的恢复期后,筋骨、腠理密闭,寒邪滞留体内,流注筋脉,就会出现明显的怕冷、周身骨痛等症状。尤其平时久坐少动,素体阳虚的都市女性,产后自我调节能力和恢复能力较差,更容易出现上述症状。

女性产后多虚、多瘀,本着“勿拘于产后,亦勿忘于产后”的原则,运用中药辨证论治,适度调养,就可纠正其偏颇体质,预防“月子病”。在此,给大家推荐几个经典方:

1.补血祛瘀汤。对于产后宫内有淤滞,或者淋漓出血不尽有很好的调理作用,有条件的术后女性可以根据自己的排瘀情况进行订购,越喝越健康。建议和术后调理月养水同时使用。此方祛瘀活血,祛瘀能生新、活血能排阻,活血而不妄行,止血而不留瘀,用来排恶露极为合适。对于术后宫内有瘀滞,或者淋漓出血不尽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2.月养水。月养水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专家们研制的饮品,口味宜人,性味不会有所偏性;兼以中医养生滋补五脏、西医开胃及补充营养的设计理念,根据养生学中“药食同源”的原则,以百合、发芽糙米等温性纯天然食材配伍(无任何药物成分),煮制而成。月养水最大的功效就是滋阴健脾胃,提高身体抵抗力,同时入肺经、心经,调理经络,促进血液循环,防雾霾,排肺毒。

3.补中益气汤加减。炙黄芪、党参各30克,山药15克,白术10克,当归、升麻、炙甘草各10克,熟附片4克。可补中益气,适用于体倦乏力,动则汗出者。每日1剂,连服3~5剂。

4.四物补血汤。熟地黄、当归、枸杞子、桑葚各10克,炒白芍、鸡血藤、黄芪各30克,阿胶(烊化)10克,川芎5克,大枣5枚。可补血养肝,行血健脾。适用于面色苍白,视物不明,四肢麻木,皮肤干燥的产妇。每日1剂,连服5~l0剂,早晚空腹服下。

你喜欢看
  • 孕妇吃什么鱼好有营养

    孕妇多吃鱼有利于健康,还能有效地供应胎儿生长发育。各种各样的鱼类可以帮助准妈妈补充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元 ...

  • 孕妇缺铁吃什么补铁

    铁是身体内制造血红蛋白的主要原料,而怀孕以后,孕妇在孕期的需铁量是平常的5~6倍,一旦饮食中铁的摄入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