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功能性子宫出血对身体会有什么样的危害

[复制链接]

121

主题

0

回帖

143

积分

游客

积分
143
77062434 发表于 2018-12-14 15: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什么是功能性子宫出血对身体会有什么样的危害
  什么是功能性子宫出血 对身体带来什么危害
  一、什么叫功能性子宫出血
  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是指异常的子宫出血,经诊查后未发现有全身及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而是由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所致。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经量过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出血。根据排卵与否,通常将功血分为无排卵型及排卵型两大类,前者最为多见,约占80~90%,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及更年期,后者多见于生育期妇女。正常月经周期有赖于中枢神经系统控制,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系统的相互调节及制约。任何内外因素干扰了性腺轴的正常调节,均可导致功血。
  功能性子宫出血是以性腺轴的功能与调节不完善为主要原因。由于下丘脑周期中枢延迟成熟,仅有下丘脑持续中枢发挥作用,其结果使垂体分泌FSH多于LH,FSH的分泌使卵泡发育,发育中的卵泡分泌雌激素,但垂体对雌激素的正反馈刺激缺乏反应,使月经中期无LH高峰出现,故无排卵发生。长期大量雌激素作用,使子宫内膜过度增生,而发生无
  尤其在精神紧张、过度劳累或因其他因素影响下,更易引起功血发生。更年期功血主要因卵巢功能衰退,性激素对下丘脑及垂体的正反馈作用消失,垂体分泌FSH及LH增高,缺乏LH中期高峰,不能排卵,子宫内膜发生增生过长而引起无排卵功能性子宫出血。
  由于雌激素刺激,子宫可稍大,质较软,宫颈口松,宫颈粘液透明、量多,可呈不同程度的羊齿状结晶,或不典型结晶。基础体温单相型:子宫内膜活检多为单纯性或囊性增生,偶可见腺瘤样或不典型增生。有时也可呈萎缩性变。孕激素测定停留在增殖期的基础水平。排卵型功血经前期子宫内膜活检可见腺体分泌不良或不均。间质水肿不明显。基础体温双相型,但上升缓慢,黄体期较正常短,一般在10天左右。由于孕期不足,往往形成不孕或早期流产。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往往有止血治疗;诊断性刮宫;激素疗法。
  二、引起功能性子宫出血的因素有哪些
  一、全身性因素:包括不良精神创伤应激、营养不良、内分泌和代谢紊乱,如、缺铁贫血、再障性贫血、血液病、出血病、糖尿病、甲状腺、肾上腺疾病。
  二、HPO轴功能失调:包括生殖激素释放节律紊乱反馈功能失调、排卵和黄体功能障碍。
  三、子宫和子宫内膜因素:包括螺旋小动脉微循环血管床结构、功能异常内膜甾体受体、溶酶体功能障碍局部凝血机制异常、前列腺素TXA2PGI2分泌失调。
  四、医源性因素:包括甾体类避孕药宫内节育器干扰正常HPOU轴功能某些全身疾病的药物(尤以精神神经系)可经神经内分泌机转影响正常月经功能。正常月经周期是一种生物钟现象,受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及神经内分泌的调节,使女性生殖生理生殖内分泌功能遵循严格的生物节律即出现明显的昼夜节律、月节律和季节律等。
  五、任何干扰月经神经内分泌调节的因素:均可以致月经失调和异常子宫出血。
  六、性激素分泌失调:无排卵功血时单一而长期雌激素刺激使子宫内膜渐进性增生增殖至高度腺囊型、腺瘤型增生过长甚至进展成为子宫内膜癌。由于缺乏孕酮对抗和腺体分泌化子宫内膜肥厚,腺体增多,腺腔扩大,腺上皮异常增生。
  七、内膜血运增多:螺旋小动脉迂曲缠绕而雌激素引起的酸性粘多糖(AMPS)聚合和凝胶作用使间质内血管通透性降低影响物质交换,造成局部内膜组织缺血坏死脱落而引起出血,而AMPS的凝聚作用,同时也妨碍了子宫内膜脱卸,使内膜呈非同步性剥脱,造成内膜长期不规则性出血。
  八、前列腺素作用:现知前列腺素、血栓素和前列环素是一组活性较强的血管和血凝功能调节因素,它们经调节子宫血量螺旋小动脉和微循环肌肉收缩活性内膜溶酶体功能和血凝纤溶活性5个方面影响子宫内膜出血功能。
  九、子宫内膜螺旋小动脉和溶酶体结构和功能异常:螺旋小动脉异常干扰子宫内膜微循环功能,影响内膜功能层脱落和剥离面血管和上皮修复影响血管舒缩功能和局部血凝纤溶功能,导致异常子宫出血。
  十、凝血和纤溶系统激活作用:观察表明、功血时常伴有凝血因子缺乏、血小板减少和缺铁性贫血;同时子宫内膜纤溶酶活化物质增多,活性增强,激活纤溶酶原形成纤溶酶纤溶酶,裂解纤维蛋白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增加血浆纤维蛋白减少形成子宫内去纤维蛋白原状态,从而影响正常内膜螺旋小动脉顶端和血管湖凝血和止血过程酿成长期大量出血。
名医在线:xy.sdent.com.cn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你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