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有“三若”

[复制链接]

15

主题

-15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娷菿洎嘫醒 发表于 2011-4-28 07:55: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济阳县境内,提起张稷若先生,可算是家喻户晓。可是,还有两位同时与张稷若先生齐名的人物就鲜为人知了。那就是济阳南关的“金星若”(听老人说以前南关有金星庙但不知何时被毁),和回河镇木欣头张村(简称小张村)的邓稷若。在当时,与张稷若一起被称为济阳“三若”。     传说:章丘有“三强”。一日,“三若”化妆成叫花子,一起去会三强。找到三强,谎称要水喝。三强一看,知道是济阳的三若,首先逞起强来。每人手托一把笊篱,里面盛满水,递到三若面前。三若未动声色,接过笊篱说道:“我们喝一半吧。”用手在笊篱中间一划,笊篱中的水顿时一分为二。喝去一半,另一半仍停在原处不动。三强见状,拍手叫好。随即六人相对哈哈大笑。此说显然太过夸张,并不可信。然而,从中却能看出,当时三若在人们心目中是有很高的威望的。     邓稷若的坟墓在小张村北约一公里处。文革时期,小张村对其墓进行挖掘时,笔者曾到场观看。看到坟墓全是用灰土筑成。墓内未见棺木,只出土两个小瓷缸。墓顶前方有一块约四十厘米见方的青砖,上面刻有七个正楷并用朱砂染红的大字:“晔县训导邓公墓”。     有人猜测,“训导”可能是相当于现在教育局长一级的官。而晔县到底是现在什么县,又在什么地方就不得而知了。还请有识之士作认真考证。至于坟墓为何用灰土筑成,墓内陪葬又如此简陋,(据说张稷若的坟墓也是用灰土筑成),据传,三若均能预测后事,知道日后坟墓会被破坏,才修的如此简单。

19

主题

-19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淡淡相交 发表于 2011-4-28 11: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身为张稷若村村民,了解村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