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皖江示范区,更具“超安徽意义”

[复制链接]

22

主题

-22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wuchao 发表于 2011-11-28 15:04: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个“国字号”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落定皖江,其背后有着怎样的国家战略考虑?承担“国家使命”的安徽,在实现中部崛起梦想的同时,该如何创造“安徽样板”……12月26日上午,在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工作座谈会结束后,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就这些公众关心的话题,接受了媒体的联合采访。
  “皖江示范区要当好示范”
  记者: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从国家层面上看,有着怎样的重大意义?
  杜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在国家产业结构深刻调整的现阶段,产业转移是大势所趋,新一轮产业转移仍处在初始阶段。产业转移将极大促进生产力优化布局,有效加快地区发展方式转型,进而提升国家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今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从狭义上说,是使安徽融入长三角,进而加强沪苏浙皖四省市的区域合作;从广义上看,就是希望皖江示范区,能够为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走出一条新路子,当好示范。而此次座谈会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在皖江示范区开局良好的基础上,研究如何在未来将示范区建设工作做得更扎实有效。安徽省和我们都要总结好经验,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从而做好全国承接产业转移的文章。
  示范区具“超安徽意义”
  记者:“十一五”期间,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保持了良好势头,这对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发挥怎样作用?杜鹰:建设皖江示范区,不仅有利于安徽发展,更具有“超安徽意义”,其重大意义不是单一层面,而是多层面的。对安徽来说,将有很好的发展基础,对东部地区而言,通过产业转移可以“腾笼换鸟”,实现地区产业升级,更为深远的意义是:通过产业转移,有效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四大经济版块”中,东部地区GDP增速,比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平均快2个百分点,东部“一马当先”的格局多年未变。“十一五”,格局发生了根本改变。2007年西部地区GDP增速超过东部地区,2008年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三大版块全面超越东部地区,2009年保持了好势头。今年,据初步统计,这个势头将继续得到巩固和发展。“十一五”期间,三大版块GDP增速在一个计划期内超过东部地区,这标志着中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势头开始得到抑制,也标志着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完全正确的。
  “避免走东部的老路”
  记者:在创新中承接,在承接中创新,这是否意味着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为自己设立了一道“门槛”?
  杜鹰:这是历史赋予中西部地区的重大使命,也就是说在中西部地区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后,能否避免过去东部地区在工业化中期阶段所走的老路——GDP虽然上去了,但在资源环境上却付出了太多的代价。
  正因为此,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一定要集中精力解决好这个问题,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这也是核心问题。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司长
  范恒山寄语马鞍山:走在前列,作出示范。
  作为安徽向东的“窗口”,马鞍山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做好承接产业转移?对此,主持过一系列重大区域规划制定工作的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有着自己的深刻见解。范恒山说,马鞍山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前沿地带,具备很多优势:是毗邻长三角最近的地区之一,距南京只有半小时的车程;产业结构上,与长三角互补性强;马鞍山有长三角发展的基础,在人文、经济等诸多方面与他们贯通。在皖江示范区建设中,马鞍山完全有条件、有必要,走在前列,作出示范。
  走在前列,作出示范,马鞍山该如何做好自己的“功课”?范恒山认为,一是发挥比较优势,依托自身优势加强合作与对接,尽快提升自己的产业水平,推动经济增长;二是在关键领域先行先试。长三角地区是体制机制比较好的地区,在改革、市场经济发展方面有很多经验。马鞍山不仅要在产业上对接,更要在体制机制、管理方式方面对接,从而推动城市经济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和经济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