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宋那点事之魔王刘子业

[复制链接]

7

主题

-7

回帖

1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0
 楼主| 明轩公子 发表于 2014-4-16 04: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魔王现世
  听了刘子业干了这么多事情,乍一看,大家一定还真以为他是个明君,然而,接下来,我们就该揭下这一层面纱,看看魔王的本面。
  其实早在刘子业做太子的时候就不被自己老爸待见,其实不被老爸待见,有点怨言咱都可以理解,可刘子业的做法我们可实在不敢恭维。因为他继位之后,竟然打算将父亲孝武帝的景宁陵挖掉,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他也真想得到。幸亏当时太史令是个明白人,像我们的小魔王阐述道理,怎么阐述??一,你这么做是不道德的,二你这么做禽兽不如。三,你是个昏君!!我想假如是这么阐述的,那么OK,等到你的肯定不排除三样东西,白绫一条,毒药一瓶,匕首一把。所以当然不能这么阐述,所以太史令用委婉的方法说了,“陛下啊,你这么做呢会对你自己有坏处啊,你想想,为了做这件事,把自己搭进去了,多不值,是吧。”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来说服他人,千余年前烛之武退秦师就是这么个道理。不过,他还是命人在景宁陵上泼洒粪便,并肆意辱骂自己的父亲为酒糟鼻子奴才,又派人挖掘殷贵妃的陵墓,过去,孝武帝在殷贵妃死后曾为其建造新安寺,此时刘子业也派人将寺庙毁坏,还打算诛杀附近的僧人尼姑。好吧,所谓“爱屋及乌,恨父及尼姑啊!!”当然,作为小马哥和殷贵妃的爱情结晶刘子鸾也难逃魔爪,虽然在此之前,他已经被一贬再贬,但我们的小魔王还是不甘心。想到刘子鸾,他不禁恶从心生,下令将刘子鸾免为庶人,赐死,死时十岁,刘子鸾临死前,对身边的人说:“但愿生生世世不再生在帝王家。”好吧,这句话听起来甚是凄惨啊,这让我想起了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祯,他又何尝不是这句话的真是写照啊。

7

主题

-7

回帖

1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0
 楼主| 明轩公子 发表于 2014-4-16 04:47:17 | 显示全部楼层
而刘子鸾的同生母弟弟妹妹刘子师等人均被杀掉了。这边还要提一下,还有个倒霉蛋也在此次事件中遭遇横祸。就是上文提到的谢庄,当时呢他给殷贵妃写了悼文。文人嘛,动不动喜欢弄些典故,其实轩轩也有这癖好,可是捏他用了一个“尧门”的典故。大家一定会说:“哦,尧嘛,我知道,不就是那……”STOP!!这边这个典故和尧无关,而是说的汉朝钩弋夫人。为什么呢,听我说来,当时呢据说钩弋夫人怀孩子怀孕了很久才产下宝宝,具体时间我们就不去管它了,虽然没哪吒长,但也绝非十月怀胎,这让汉武帝知道了,很高兴,因为据说尧当初在妈妈肚子里也呆了很久,然后汉武帝大笔一挥,刷刷刷,给钩弋夫人的地方提了三个字“尧母门”,而很不巧的是,钩弋夫人的儿子后来还真就做了皇帝,也就是汉昭帝刘弗陵。回到这边,很巧的是,这边也是大儿子不待见,小儿子待见,小魔王很容易把自己联想成刘据,把刘子鸾联想成刘弗陵了啊。那你这写文章的人,这可是大逆不道啊,敢把我比作那死的惨兮兮的刘据!!所以就想杀谢庄,哎,又是一场“文字”引发的官司。不过这时候又有人劝说:“杀他不解气,咱关他一阵子,好好折磨折磨他,再杀他,这样多好。”对于小魔王这样的人自然欣然采纳了他的建议。至于那人究竟是想救谢庄呢还是想折磨谢庄,我们不得而知,结果就是谢庄当时没死。在孝武帝去世两个月后,刘子业的生母王宪嫄皇太后也一病不起。在临终之际,王太后让人招呼儿子刘子业,想和儿子见上最后一面。谁知刘子业听后,却说了句:“我听说病人的房间里多鬼,好可怕的哦,哪能去那里!!”使者回报王太后,王宪嫄大怒,对身边的人说:“快拿把刀来,刨开我的腹部,看看我哪里竟生下了这么好的孩子!!”之所以选择把这段列出来,因为宁馨儿这个词语则一直沿用至今,算来也是小魔王的一大贡献吧。王太后在说完这话没过多久就气死了,哎,回想王太后的一生,丈夫,丈夫不疼,儿子,儿子不爱,确实是个可怜人。不过据说王太后死后还给小魔王托梦了,大致就是说你爹不是个东西,你呢更不是个东西,你弟弟刘子尚连东西都不是,这皇位传到这边也到头了,到时候文帝的儿子会重新接过这个皇位。好吧,对于古人托梦我们不去评价,有人说这是明帝后来编造的事实来证明自己帝位的合法性,我对此也就呵呵了。

7

主题

-7

回帖

1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0
 楼主| 明轩公子 发表于 2014-4-16 05:26:22 | 显示全部楼层
而此时,刘子业在政治方面还是以拉拢亲王为手段的。刘子业在世的7个皇叔,分别担任的官职是:8叔、东海王刘褘,司空、散骑常侍、祭酒、加中书监,9叔、义阳王刘昶,徐州刺史;11叔、湘东王刘彧,南豫州刺史;12叔、建安王刘休仁,领军将军;13叔、山阳王刘休祐,领军将军;18叔、桂阳王刘休范,护军将军;19叔、巴陵王刘休若。大家可以看到哈,除了前文两个和刘子业年纪差不多的18叔和19叔,基本年纪大一点的都有官职,这样一来,以诸王压制士族权力的建国思想又得到了展现。然而,大家要问了,小魔王为何会这么信任他的几个叔叔呢??答案是,为了打击一部分人,我们常常要团结另一部分人,小魔王在团结诸王的同时,已经开始准备对异姓大臣大打出手了。值得一说的是,在安排诸王的过程中,一位军界大佬宗悫病逝,这位“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的大佬去世后,一部分的官职又被安排给了刘彧。

7

主题

-7

回帖

1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0
 楼主| 明轩公子 发表于 2014-4-16 06:0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法兴受戮
  关于刘子业的长相,在这边先吐个槽,刘子业长着一双象胡蜂一样的眼睛,象鸟一样的长嘴,尖锐的下巴,长长的脖颈,额,这个形象确实长得有些抽象化。小魔王小时候曾经因为字写得不好而被小马哥责备,从此就养成了逆反心理,当他一旦手中握有权力之后,我们可想而知,这将会是一场何等的灾难。
  首先让刘子业感到不爽的是小马哥智囊团的头号人物——戴法兴。曾经他很不怕死地说了一句这样的话:“陛下这么做,不是想当营阳王的吧??”大家都知道营阳王的下场,戴法兴这么说我们不管他本意如何,但从语气看,这绝对是赤裸裸的威胁加挑衅啊。这就简直是在说:“陛下,你是不是活腻了啊。”历史上敢这么嚣张的人也就贾充了,他当初曾恐吓曹奂禅位的时候就说:“陛下想学高贵乡公么??”。当然戴法兴不是贾充,而刘子业也绝非曹奂,相反对于刘子业这般逆反心理极强的人来说,你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寿星吃砒霜——找死。此时刘子业已经动了杀意,接下来的事件使得他的杀意变成了杀人的原动力。

7

主题

-7

回帖

1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0
 楼主| 明轩公子 发表于 2014-4-16 06:44:32 | 显示全部楼层
事情呢源自于一个小宦官,小魔王呢一方面想让这个小宦官去挖挖戴法兴的老底,一方面呢也顺带着打探民情,就派他去外边了打探消息了,但是呢很不巧的是,这个小宦官也非常讨厌戴法兴,为何呢,因为老戴克扣刘子业给手下人的赏赐,其中就克扣到小宦官头上了,这样一来,小宦官当然火了,我一刀了却是非根可是来当公务猿的,哪能受这等气,所以呢他对刘子业的回复是:“老百姓都说了,这天下呢有两个皇帝,官家你呢是一个,戴法兴是另一个,可是官家你久居深宫,不怎么与大臣往来,可戴法兴整天和先帝安排的几位顾命大臣聚集在一起,我怕官家的皇位是要坐不稳了。”这句话犹如一枚重磅炸弹,加上之前赤裸裸的威胁恐吓,刘子业岂能不动手啊。记得数百年后的大明朝,也曾流传过相类似的,说京城有两个皇帝,一个朱皇帝,一个刘皇帝,一个坐皇帝,一个立皇帝。当然,这是不是copy这边的我们不做评价,但看朱厚照对刘瑾的处置方式,我们就能明白,戴法兴也离黄泉不远了。于是,他下诏免去了戴法兴的官职,遣返回原籍,命令下发后,刘子业想想还不对,又命令将其远远流放到边地,还没成行,八月一日,刘子业又下诏将其在家中赐死。戴法兴死去隔一夜,刘子业又下诏将其两个儿子杀死,并锯开戴法兴的棺材,将其焚烧,把戴家的家产全部没收。戴法兴与巢尚之两人几乎可以说是休戚与共的,刘子业也很聪明,在杀死戴法兴以后,他给巢尚之写信安慰、勉励,当时巢尚之是刘子鸾的抚军将军中兵参军,淮陵太守,但是,刘子业免去了他的中书通事舍人,将其升为抚军将军谘议参军,太守如故。戴法兴等人长期作威作福,早已引起了很多人的嫉恨,刘子业诛杀戴法兴,不少人是赞同的。与戴法兴一样在大明时期深得孝武帝宠信的,还有一个员外散骑侍郎奚显度的,当时,孝武帝经常让他督促修建,而此人暴虐无道,酷热、暴雨、严寒、霜雪,在他手下当差的人,都不得休息,动不动就是一阵毒打,谁被分配到他的手下,就如同被绑上刑场,当时建康县拷打犯人,有时用木材碾压额头和双脚,民间有句话说:“宁得建康压额,不能受奚度拍。”还有一句戏言叫做:“勿反顾,付奚度。”民间的传闻,刘子业也有耳闻,一次,他开玩笑说:“奚显度刻薄暴虐,为百姓所恨,应当把他杀了。”身边的人当即点头答应,出门就宣布说皇帝旨意要杀掉奚显度,真个把他给杀了。当时还有人将此举比作孙皓诛杀岑昏。这里要提一点的是,杀人魔王孙皓也绝非一开始就昏聩,执政之初也是有一丁点的作为。如果说刘子业在除掉奚显度和戴法兴的问题上还是有一定可称赞之处的话,那接下来就基本属于杀人上瘾之后的并发症了。

7

主题

-7

回帖

1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0
 楼主| 明轩公子 发表于 2014-4-16 09: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元嘉北伐那年,前线失利,索虏拓跋焘南下,兵临瓜步山,各地征兵。三吴之地有男丁的一律征召,王公贵族也不例外,在那个还木有科举制度的,并且门阀垄断政治层面的时代,沈攸之不甘心当一辈子泥腿子,选择了和刘裕一样的道路,应征入伍,他本来想我叔叔是大将军,好歹也能托点关系吧,走走后门,于是找到长官,想弄个军官当当,但是呢,在那个门阀森严的时代,门第不是靠一代就可以累积的,沈庆之风光无限,但在众人眼中也就是一个暴发户,可是暴发户也不是这么容易得罪的,何况还是一位高级将领,于是就扯皮,告诉他,你呢去找最大的官,他肯定能给你个大官当当,然后沈攸之就找到了最大的官,谁呢,刘裕族弟刘尊考,此人在刘裕打卢循的时候就跟着混了,论资历,目测已经算是泰斗级别的了,当时的官职也就相当于今天的国防部长了。其实,沈攸之也不贪心,就要求混个营长,营长什么概念,在今天也就管百来号人,你想想,叔叔作为北伐军某集团军的副司令这级别,我托托关系,混个营长有什么大不了的,又不是我沈攸之一个人这么干,人家王谢家的都这么干,而且那帮子二世祖还未必有我沈攸之有本事呢,而且,这个营长还是临时性的新军的营长,记得上世纪光头曾经为了应付中原大战扩充了很多新部队,其中山贼,土匪也拉了,但是中原大战之后就进行了裁军,很多杂牌部队就被裁撤了,所以沈攸之即使当了这个营长也未必会是一个铁饭碗。可结果呢??

7

主题

-7

回帖

1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0
 楼主| 明轩公子 发表于 2014-4-16 09:5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刘遵考仔细审视了一下眼前这个土里吧唧的屌丝,总的印象就仨字:矮,穷,搓。心里嘀咕:“就你这屌丝还当军官,这不是丢我大宋的军威么??”但表面上不能这么说,只说:“你长得差了点,不足以当军官。”沈攸之心里很别扭,叹气道:“昔日孟尝君身高六尺尚且做了个齐国宰相,难道你们选军官要找“肥猫”那样的??
  之后呢他就去找自己的叔叔,但是他叔叔本就不待见他,元嘉北伐之后两年后才做到营长,但值得一说的是,战场上要想立功,就得不怕死,新亭一战他差点战死,但赢得了巨大的军功,并引起刘骏的赏识,小马哥还亲自给他配备了仇池长矛这种高质量武器。可以说能得到君主的青睐,那是多少将领求之不得的。我觉得不看后来如何,就目前沈攸之的成长过程来说,我感觉,这是一个励志的故事,讲述了一个泥腿子如何在一个门阀森严的关系社会,不依靠别人,仅仅靠着自己,用血汗换回了自己的名利,这个故事对于当下那些异想天开地想不劳而获的人具有很深刻的教育意义,但,问题在于,后半段就是不和谐了,俨然成了报复社会的一种情况。

7

主题

-7

回帖

1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0
 楼主| 明轩公子 发表于 2014-4-16 10:39:03 | 显示全部楼层
而在广陵之战中,沈攸之拼死为刘骏立下赫赫军功,刘骏大加赞赏,要给沈攸之封官,这时,沈庆之出面了,当真孝武帝的面说自己这个侄儿为人凶悍,不适合做高层将领,这样一来,我想即使是一个普通人遇到此人待遇也必然愤懑不平,何况是沈攸之这么心胸狭窄之人,试想一下当初投靠叔叔,非但没有沾到一点光还要被压制,后来自己拼死作战,几乎相当于卖血换来这点军功,还要被叔叔拂了去,我想当时的沈攸之肯定气得牙痒痒,至此,叔侄反目。
  由于得到了这魔家四将的相助,小魔王刘子业此时对未来信心十足,站在皇城之巅,我们能想象这位小魔王昂首高呼:“老东西们,咱们斗斗看,到底谁才是这建康城的扛把子!!”

7

主题

-7

回帖

1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0
 楼主| 明轩公子 发表于 2014-4-16 11: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六、鬼目蜜粽
  提起粽子,许多人都肯定是很喜欢吃,但是这里提到的鬼目粽可是大有让诸位把昨天吃下的咸泡饭呕吐出来之感,嘎嘎,回归正题,之前说道小魔王削去了颜三多的一系列官职导致颜三多如坐针毡,回去后颜三多想来想去,觉得需要先下手为强,找谁呢??他先把目光瞄到了禁卫军,但是仔细一看,不妙,为何??因为除了三王在名义上掌管着禁卫军,其实权全让刘子业手下的魔家四将控制了,因为老刘家让诸王进入部队历练是祖制,但是前文也提到了,这几个王爷年纪都不是很大,所以压根就不会有太多地干涉军队。颜师伯想来想去,这事还要找真正大权在握的人啊。

7

主题

-7

回帖

1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0
 楼主| 明轩公子 发表于 2014-4-16 11:5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建康城的秋天主旋律是肃杀,而这一年的秋天我觉得空气中应该弥漫着浓浓的血腥味,戴法兴的死亡和自己的被解职绝非偶然,在官场中混惯了的颜三多能够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为今之计,自己必须做点什么,要么上天堂,要么下地狱,用伙颐陈涉那句话来说:“等死,死国可乎??”我颜三多宁可造反被杀也不要到时候被这小魔王安排个罪名拉出去砍了。更何况,这人世间有许多值得他留恋的,女人,金钱,权势,他必须要为自己的一切赌一把,更何况他本身就是一个大赌徒呢。我颜三多就要用这颗脑袋来赌你刘家的万里河山,打定主意,他找到了好好先生刘五爷。
  也许是压抑地太久了,好好先生在小马哥死后就日日笙歌,享受着一个亲王该享受的,之前说过,小马哥喝酒永远不会醉,而你要和小马哥在一起,自然也不能喝醉,否则,你醉了难免说出点不该说的,普通人来看那是酒后胡言,在小马哥眼中,那就是酒后吐真言了,所以,这点一直压抑着刘五爷,让他一直不敢放开怀喝酒,这也养成了他谨慎,唯唯诺诺的性格,要知道,刘家人死的已经太多了,就光说与他关系紧密的都两只手数不过来了,所以,在高度压抑状态下,他处于何种状态应该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