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里的制胜伎俩

[复制链接]

2

主题

-2

回帖

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
墨宜 发表于 2014-4-13 18:4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周一
  
  故事1: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告颜率,颜率请东借于齐,以存危国之美名,得九鼎之厚宝说齐出兵。齐王诺,使陈臣思发兵五万退秦。颜率又以 成本 和 风险陈取鼎之难而使齐弃鼎。
  
  感言:
  
  孙子曰:“上兵伐谋”。颜率以美名厚宝,借齐力退秦,而解周患,善之善策也。周未费丝毫而退秦,得于颜君之谋也。颜君之智可敬矣!!
  
  两军交战,强不必胜弱。弱者善假于谋与力亦能屈强敌。妄自菲薄者谬矣。
  
  今齐出兵五万,劳师伤财,而得者乃无实益之美名。其失者,垂许诺之重利,而不加算计 成本 与 收益,而致无所得,失在谋也。许以重利与得重利,空间存在距离,非一事也。重利得否,需作充分评估,知能得而后为方不致失也!!
  
  秦之失在于未虑及交诸侯之利弊,乃备不足也。有备方能无患,无备而患自至。用兵之道亦贵备。
  
  
  故事2:
  秦攻宜阳,东周君因宜阳军众粮多且有楚将景翠外援而断秦败。赵累以秦将甘茂拔之功比周公旦,败则削迹于秦,且秦王孤注,而断秦胜。并使周君说景翠:景公居高位,胜无功,败则死,不如待秦拔宜阳而后兵,使秦惧其入秦虚,而韩认公为其入秦虚,然则秦割地而韩献宝。果然。景翠谢周君。
  
  感言:
  孙子曰:置之死地而后生,背水一战,常胜。此秦能拔军众粮多之宜阳也。
  景翠同韩共战宜阳,则胜败皆无功。待秦拔而后兵,得利巨。盖时势皆不同也。蓄势待时,此为兵之道也。
  秦之失在无外交于诸侯,乃备不足也。
  
  故事3:
     东周与西周本是一家子,不知道什么原因竟相互掐了起来,估计不是为了色,便是为了财,现在亲兄弟为了财色相互掐也不稀罕,两周相掐当可理解。但究竟为色还是为财,无所考证。韩国不知道是不是和西周有一腿,好象东周打西周就像上了他媳妇一样,就磨刀霍霍向东周了。东周的国君听了很担心呀,心里忖度,娘的,两个联合起来打老子,老子岂不要吃亏了??于是就广而告之朝野,说谁要是想办法帮我挑拨韩国和西周的关系,把他们弄离了,我就送他一俩吉利车,当然了,不是美日也不是豪情,而是吉利GE了,对,就是本王的专座。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嘛。不出三日,不知道从哪里跳出来一个小诸葛,应东周君发出的广告,为东周君去游说韩国,对韩国的君主说:西周,是周王朝所在的地方,就是随便一挖,也能挖出宝啊,什么司母戊大方鼎啊,越王勾践剑啊,美女啊,人妖啊,多的不得了。假如韩国按兵不动,那么东周就把你当亲爹,感激涕零啊。而西周会想方设法巴结您,希望您帮西周一把。到时候,西周有求于大王,就算大王您屁股让西周国君舔舐,西周国君也心甘情愿的,那时大王您想要西周给美女,他西周就不敢给大王送超女。大王您要吉利GE,他西周就不敢用劳斯莱斯唬弄你。
  
  各位肯定关心,这韩国这一次是不是又发大了??这个我还真不知道,战国策没有进一步交待。
  
  感言:
  挑拨别人的关系,不一定要去诋毁人家。诋毁人家的挑拨是低级的,也是不高明的,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比如为了离间张三和李四的关系,而告诉张三,李四这个人如何如何不好,那样的效果肯定没有从离开李四对张三有何好处这个角度去说更容易让张三接受。在这个故事中,说客就是完全站在韩国的立场,设身处地为韩国着想,从如何为韩国获得最大利益的角度去挑拨韩国和西周的关系,说客的游说技巧无疑是高超的。挑拨了人家的关系,自己还留下了尽为人虑的美名。
  
  其实,推而广之,当你去说服别人的时候,以利于人的观点去游说,更容易使被游说的人接受。

2

主题

-2

回帖

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
 楼主| 墨宜 发表于 2014-4-13 20:4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国际惯例,自己沙发

2

主题

-2

回帖

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
 楼主| 墨宜 发表于 2014-4-13 22:4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事4:
  这东周和西周干起来,看来真他妈的没玩没了的。这次继续说东周和西周吵架的事情。
  西周的君主觉得,一方面,西周个头小,力量薄,一对一可能要吃亏,另一方面,两个人、甚至三个人打一个人更容易取胜。于是就拉拢楚国和韩国,希望他们能够助西周一臂之力,把那东周干掉。
  这个世界上真的没有不透风的墙唉。西周的这个军事秘密,在不久后就被东周谍报机构获悉了。于是有一个叫齐明的说客对东周的君主说:这西周也太混蛋了,想给楚国、韩国送些美女、珠宝什么的,拉拢楚国、韩国侵略我国,分我国土,犯我主权,这是我国人民绝对不允许的,任何企图分裂我国的阴谋都是不能得逞的。我们国家又岂是吃软蛋的??大王,微臣有一计对付这个鸟蛋西周。大王不如派个特使出使楚国和韩国,和楚国韩国的君主说:西周名义上想给你们送些美女、珠宝什么的,但西周目前还没给你们送美女、珠宝。他西周今儿个说给美女和珠宝,明儿可能送过来超女和美元,一个不男不女,一个贬值得紧,对你们好处不多啊。更何况他给不给你们送还两说呢,他给你是因为我们东周扁他,他小样的抗不住,想让你们替他们挨拳头呢,我们要是不扁他,他们肯定屁都不给你,我们要是扁他狠了,他抗不住了,他才会把真正的美女和珠宝送给你们,希望你们尽快出手相助。所以楚国和韩国想要得到美女和珠宝,就会催促我东周先狠狠的扁他西周呢。西周献出美女和珠宝,韩国和楚国就又可以寻欢作乐一番了,这都是我东周的功劳唉。那个鸟蛋西周就既被扁有失财色,可是偷鸡不成反蚀了把米,活该。
  
  感言:
  
  前有齐国出兵五万救东周,退秦而两手空空之前鉴。韩国和楚国被这么一游说,不救西周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更何况危时求救,难以还价,救人于危更能得宝得名,名利双收。这次韩、楚究竟有没有出手相助,战国策里没有交待。历来的注家似乎也没有进行考证一番。吾人不得而知。
  
  因此,站在西周的角度考虑,如果想获得他国的援助,给些实惠才比较靠普。当然,有时候给了实惠,也未必能起到应有的效果,因为,韩楚与西周皆一时之交,非固定之友邦。此种外交建立在利益之上,是难以长久的。但在此次战役中,西周在外交争取他国帮助方面,仅仅做些口头的承诺显然是不够的,或者是难以令人信服的。好的激励,至少应该能够让行为人看到行为成功的收益率,一如今天企业的股权激励机制。而东周游说韩楚的出发点正式抓住了西周献宝持二端的可能性而大做文章。
  
  但东周的游说策略也不能说是尽善尽美。此策成功,只能保证一仗之赢。如若一仗赢后,西周给了韩楚宝物后,很难保证韩楚不出兵。当然,能保此役败西周,削弱西周的实力却是可能的。
  
  西周在此役中还有两失。一失军事情报的保密做得不够好。刚刚做得决策还没有完全落实,就被敌国掌握,岂有不败之理。一失与韩楚交一时,而非交于一世。交一时之友邦,皆为利而友,难免又为利而敌。所谓君子交于义,小人交于利。当然,奢望国与国之间有长久的友谊,是极不现实的。所谓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此案例给我们的教训是,合作一定要有好的伙伴,如果伙伴见利忘义,则很难一心一意同我们并肩作战,随时被利益改变立场。当然,我们对待合作伙伴一定要以诚相待,同时也要有公平的激励机制或者分配机制。只有长久合作关系,加之利益的联结,才能得到真正的战友。毕竟人也好,国也罢,皆是为利而熙熙,为利而攘攘。

2

主题

-2

回帖

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
 楼主| 墨宜 发表于 2014-4-14 00:4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事5:
  
  东周和西周自战争后,似乎成了世仇。两国都希望能把对方踩踏在自己的铁蹄之下。
  也许东周的人民吃腻了麦食,想换换口味,吃大米,于是想改种水稻。也或许,当时水稻的亩产要比小麦高,东周想改种水稻,提高粮食产量,充盈国库。为东西周之间下一场战争囤粮。
  
  然而西周却在东周的西边,河流的上游,筑坝拦住水。没有水就种不了稻,东周的董事长为此睡不着觉。苏秦的弟弟苏代知道了这件事情以后,就对东周的董事长说,周董,我肯请您允许我去和西周谈判,让他们放水下来,希望能为东周的发展尽绵力。西周的董事长听后说,也好,你就去试试吧。
  
  于是苏代就骑自行车很快到了西周。并且很快的混进西周董事长的办公室。对西周董事长说,西周董啊,您不放水给东周的策划是非常失败的。正是因为你们不放水给东周用,使东周种不成水稻,他们只能一心一意种小麦,所以使东周的人在种小麦方面取得丰富的经验,小麦的产量也很高,这是目前东周国库盈余的根本原因。西周如果想使东周国库粮食减少,损害东周的利益,那还不如给东周放水,把他们的小麦给淹了,使他们的小麦歉收或绝收。这么一来,东周的粮库就会逐渐空了,久而久之,军需就会不足。现在正值东周有种水稻的欲望,西周不妨顺势给他们放水,等他们种上水稻了,你再断了东周的水源,这样他们就种不上水稻,也种不成麦子了。如果能够做到这样,则东周的老板和员工都要喝西北风了,得看你西周的脸色过日子了。从此要仰赖你西周,敬重你西周了,到时候西周去收购东周也就轻而易举了。西周董事长觉得苏代说的很有道理,于是就脑门一拍说,嗯,很好,就这么干吧。于是西周就给东周放水了。而苏代既帮东周要到了水,又帮西周想到了整东周的妙计,得到了两国的厚重赏赐。
  
  感言:
  没有水,却去种水稻,是非常愚蠢的举动。求水而种水稻,是比无水种水稻更加愚蠢的举动。因为无水而种稻,是拿自己的短处来谋发展;求水种水稻,是授人以柄,受制于人,无异于让别人把刀架在自己脖子上。
  
  粮食安全关乎国家安全,东周与西周交恶,求西周放水而种水稻,是东周完全把自己国家的粮食安全交给西周控制。西周既可以随时放水,也可以随时断水。如果东周种稻后,西周再断水,那对东周的打击是致命的。首先,如果西周在东周稻子长得正好,而却又没有收成时断水,那东周就会面临稻子渴死,颗粒无收的危险。其次,粮食是季节性很强的作物,错过适宜的季节,就有可能无法种植了。如果西周在东周种稻后断水,那么东周即使想改种他物,那损失也是难以弥补的。所谓农贵乎时,时逝不再来。
  
  东周的国君,同意苏代去为其游说西周,让西周放水。但没有询问苏代用的是何说辞。这是东周国君的过错。因为在本案看来,如果我们只求结果,而不论过程,是非常危险的。用不好方式达到的结果,是要承担风险的。比如君子爱财,应取之有道。否则,虽得财,但因无道而致人财两空。比如抢劫等财产犯罪行为。所以我们平时做任何事,一定要讲究方法,只有用恰当的方式来谋求的结果,才是没有风险的。
  
  东周的国君还有一过就是“欲为稻”。根据战国策的描述,东周从地理环境上讲,东周缺水,并不适合种水稻。从苏代的分析看,东周是传统的种植小麦的地方,种小麦更符合东周的实际。因此,周“欲为稻”的决定是不合东周国情的。其次,东周的国君没有考虑到求水种稻可能存在的政治风险。其决定显然是非常唐突的。
  
  苏代虽然说服了西周放水,但实际上并没有使东周解决无水种稻的问题,而且把东周种稻的致命缺点完全暴露在西周的视野里,实际上是把东周推向受制于人的深渊。苏代实际上并非为国谋划,而是为己谋利。换而言之,从为国谋划层面言,苏代说西周放水虽成犹败,但从苏子己身获利层面言,此策不可谓不高。

2

主题

-2

回帖

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
 楼主| 墨宜 发表于 2014-4-14 02:3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事6:
  昭献,是韩国籍著名楚裔,时任韩国国务大臣。周赧王十五年的时候,昭献奉总统之命来到韩国的南部城市阳翟郡调研,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进行实地考察。
  
  东周的总统知道昭献的行程以后,想派国务院总理去会见一下昭献。国务院总理觉得,韩国乃诸侯国,我东周过乃正统王室,自己亲去会见韩国的国务大臣,有损国威,所以不想去。但东周总统的委派也不好推辞,怎么说会见韩国国务大臣也是重大国事。东周的国务院总理为此愁眉不展。
  
  正当是时,有一个叫苏厉的人来求见周总理。说能帮周总理游说东周的总统,让东周总统另派他人去。
  
  这个苏厉是谁呢??今天我们只知道苏东坡父子兄弟为三苏,而实际上在风气云涌、群雄逐鹿的战国时代,也有一个名气绝对不亚于苏东坡父兄的三苏。他们就是当时挂六国相印的苏秦和他的两个弟弟苏代、苏厉。
  
  苏厉虽然功不及其兄苏秦,但也不是泛泛之辈,在战国时代也是叱诧风云的人物。也是一人之言,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不烂之舌,胜于百万雄师。
  
  他见了东周总统说:楚王和魏王峰会的时候,魏国派了陈封到楚国去先行会见,楚国派了向公到魏国去先行会见。而楚国和韩国总统的峰会,韩国派了许公先行楚国,楚国派了向公先行韩国。现在在阳翟的昭献,仅仅是韩国的国务大臣,而不是韩国的总统,而总统先生却派周总理去会见韩国的国务大臣,那么请问总统先生,如果韩国的总统现在阳翟调研,那么总统先生将派谁去呢??
  
  东周的总统听了后,觉得苏厉说得很有道理,于是对苏厉说,先生说得非常好,看来我国只须派个外交官就行了。于是总统就派了一个外交官去阳翟会见昭献,而不派周总理出使了。
  
  感言:
  总统派总理去见国务大臣,在外交礼仪上其实应当算是对等,而并不自矮。但问题是总理之上仅剩总统了。这样一来,如果韩国总统到访,那么东周的总统就没有斡旋的余地了,而必须亲自出马了。苏厉的见识无疑是正确的。
  
  实际上不光外交礼仪方面需要留有斡旋余地。我们办其他事情何尝不是如此,所谓进退自如,就是这个道理。
  
  还是那句话,说服别人,最好站在别人的角度去说服,很少有人会拒绝利益的。

2

主题

-2

回帖

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
 楼主| 墨宜 发表于 2014-4-14 04:3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事7:
  周赧王,姓姬名延,是周王朝的最后一位君主,在位59年,在中国历史帝王在位排行榜上,赧王荣居探花的位置,前两位分别是康熙在位61年和乾隆在位60年。周赧王八年的时候,即公元前306年。秦国在攻取韩国的宜阳城后,想进一步攻打韩国的滎阳和成皋两个城市。但滎阳和成皋与秦国间隔着东周,于是秦武王派了外交大臣去东周,对东周国君说想要借道东周攻打韩国的滎阳和成皋两城。东周的君主听了以后很担心,怕借道给秦国会得罪韩国,但不借道给秦国则会得罪秦国,真是进退维谷。
  
  战国时代,一个重要的特色就是策士非常多,而且这些策士常常足智多谋,胸怀治国大略。比如为秦国更法的商鞅、连横合纵的张仪和苏秦等等,都是当时的著名策士。他们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为战国七雄筹谋划策。而各个国家的国君也都广开言路,因此当时的策士一般都能很容易见到国君。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时代,这是一个真正言论自由的时代。即便是当今以自由、民主为基本价值的所谓的民主国家,诸如欧美,平民去面见国家元首,那也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是时东周有个叫史黡的策士,战国策和其他史书对史黡这个人没有更多地记载。其背景如何,不得而知。话说史黡知道了这件事以后,就去见东周的国君,说自己有一策要献。他对东周的国君说:“国君不如派外交官去告诉韩国的主政大臣,秦国敢横穿要塞,借道东周国,而攻打韩国,是因为他们信任东周,可以和东周作战略上的盟友。韩国不如给东周割让些土地,现在秦国和楚国也正在打仗,你们韩国还可以派出重要的使臣出使楚国,这样一来,秦国肯定会对东周起疑心,怀疑楚国和韩、东周共谋秦国的土地。只要秦国不信任东周了,就不会借道东周攻打韩国了。”然后国君可以再派人对秦王说,韩国非要把他们的土地割让给我们东周,想离间贵国与我国的关系,让贵国怀疑我东周国与韩国亲近,但我东周国现在国力不如韩国,不敢不接受韩国土地。这样一来,秦国必然没有理由不让东周接受韩国割让的土地。这样一来,东周国就能得到韩国的土地,而东周国在表面上仍然听命于秦国。
  
  墨宜按:
  
  身处进退维谷之境,并不可怕。只要方法得当,也能化害为利,转危为安。本案中,史黡切中秦借道东周之根本所在——信东周,然后使韩国贿地于东周,使秦由信而疑,而致秦不敢借道于东周。得韩地,复又听于秦,可谓一箭双雕,史黡之策,于东周,高矣。
  
  韩国贿地于东周,而使秦国生疑。秦之失在于借道之初,未予东周厚禄重利,使东周存恐而无益。如果秦借道东周之初,予东周厚禄,或与之同分韩地,恐怕东周就不会有“恶于韩”之恐惧。所谓重利之下,必有勇夫。同理,重利之下,必有盟国。外交之道,在于交利也。
  
  与人合作,信于人固然重要,取信于人更重要。
  
  韩国贿地于东周,出使于楚,而使秦疑东周与楚、韩共谋图秦而不攻韩。于此役可谓不战而屈人之兵,然,损失土地之代价过巨,此策难谓上策。墨宜认为,韩国当主动连楚攻秦,让秦国多面受敌,不出地而使秦退,方是上上之策。

2

主题

-2

回帖

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
 楼主| 墨宜 发表于 2014-4-14 06:3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事8:
  楚攻雍氏
  雍氏不是人的姓名,更不是雍正的爷爷,而是一座城市,隶属于韩国的阳翟郡,是当时楚国攻打韩国的要塞之地。据著名的研究战国策的相关人士诸祖耿考证,楚国共三次攻打韩国的雍氏,分别为赧王三年、八年、十五年,即公元前312年、前307年、前300年,据史籍记载,这一次是赧王八年的那一次战役。楚国当时的君主是楚怀王。楚怀王系楚威王的孩子,叫熊槐,就是那个使屈原感到绝望而自沉汨罗江的楚怀王。
  
  楚国的地理位置大致为今天的两湖地区,所谓荆楚之地,指的就是当时楚国。两湖地区水土肥沃,以农为本楚国在当时诸侯国中算是富强的大国。楚国攻打壅氏的时候,秦国和韩国结成了战略同盟,出兵帮韩国抵抗楚国的侵略,东周国也向秦国和韩国提供粮饷。以今天的战争观看,资助敌国,无疑于向自己宣战。这个规则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其实也是适用的。楚怀王知道了这件事情以后,对于周国的所做所为特别生气,因此就放出话来,一定要把东周给踏平。东周的国君在互联网上看到新华社报道的这个消息后,就非常的担忧。他心里琢磨着,楚国是当时的发达国家之一,国力雄厚,军事强大,我东周国比起楚国来,只能算是第三世界的阿富汗或者伊拉克,如果楚国真的攻打进来,我岂非像萨达姆一样死无葬身之地??这东周的国君真是越想越害怕。正在这时,有一个策士毛遂自荐,说能帮东周解决这个复杂的问题,如此这般的说与东周的国君听,东周的国君听了以后很高兴,心想啊,真是天助我也。于是就派了这个策士去楚国游说楚王。
  
  那个策士到了楚国以后很快见到了楚王,对楚王说,楚国是当今世界的发达国家,无论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实力均在东周国之上,东周国是无论如何也比不上贵国。现在贵国放话要灭掉周国,周国的国君听了很害怕。东周国现在肯定会为了自己国家不受到贵国的侵略,而举全国之力和他为之提供粮饷的诸侯国结成战略同盟,虽然东周国的国力不如楚国,但是如果东周与秦国、韩国联合起来,那么无疑使楚国的敌国,即秦国、韩国的力量更加强大了。而对于楚国则有害而无益。因此,臣下建议贵国尽快和东周国交好,解除东周国对贵国的恐惧。这样一来,东周国此前获罪于贵国,而之后又获贵国的谅解。那么东周国必然会感念贵国的宽宏大量,和贵国成为友邦,和贵国结成战略同盟,为贵国效力。
  
  墨宜按:
  
  别人缺粮,而给以粮食,以资助其,当属好事。但在战争的时候,馈给交战一方粮食,则是向他国宣战,得罪他国的事情。这就像别人在打架,你递上一把刀一样,在法律上属于共犯了。所以好事不是绝对的。而帮助别人也要算计风险与成本。如果不如此,你也许可能会遭受彭宇案的尴尬——做了好事赔人钱。本案中,东周国资助秦、韩粮饷,却又害怕楚国攻打东周,是东周国之资助行为有失鲁莽,考虑未周全也如果考虑周全,则资助秦韩而不惧楚,惧楚则不资助秦、韩。
  
  与人交战,多一敌不如少一敌,楚国和于东周在战略上是正确的。但是,和于东周能不能起到少一敌之战略目的则不无疑问。如果不能少一敌,而和于东周,则实际上是纵虎归山,后患无穷,更别提厚事于王。所以墨宜认为,楚怀王欲瓦解秦、韩与东周的关系,光解除周对楚的恐惧是不够的,或者说不足以达到少一敌的战略目的,因为解除周对楚的恐惧之结果并不是唯一性的——厚事于王。如果楚国想达到少一敌的战略目的,那么无非或给与周严厉的打击,或与之结成利益上的同盟。因此,本案中楚怀王若听于策士,则在战略上无疑存在着巨大的风险。

2

主题

-2

回帖

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
 楼主| 墨宜 发表于 2014-4-14 08:2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事9:
    秦昭王十三年,即周赧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93年,昭王的舅舅魏冉当了秦国的国务大臣。前国务大臣为吕礼。可能因吕礼刚卸任,在秦国朝野的关系仍然盘根错节,树大根深。魏冉为了打好自己的根基,巩固自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五十年不变。于是就想把吕礼这颗大树连根拔掉。
    
    吕礼听到这个消息后,就马上收拾行李、准备护照,赶紧拍屁股走路,滚出秦国,准备跑到当时的东方大国齐国去。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而事实上吕礼逃离秦国9年以后,复又归秦为相。当然,这是后话,此处不赘。
    
    吕礼一路车马奔波,舟车劳累,刚进齐国,就碰见了周公子周最,于是两人找了一家酒肆,寒暄了起来。周最问吕礼为何好好的国务大臣不做,跑到齐国来??难道吕兄身缠公差??吕礼摇摇头,把来龙去脉,如此这般的说了一番。周最听后对吕礼说,兄台何不想法子让秦国去攻打齐国。如秦攻齐,以今天秦齐的国力对比,以及当今的国际局势,齐国必然会尽力避免秦国攻打齐国。如此则小弟就可以为兄台谋划一番,推举兄台做齐国的国务大臣。到时候兄台就可以利用齐国为秦国效力,这样,兄台就可以不怕魏冉之流加害于你,从此高枕无忧了。如此之后,兄台可以让小弟我去魏国谋事,到时你我利用魏齐为秦国效力。这样天下局势就在兄台股掌之间了。兄台在东边被齐国重用,在西边则被秦国礼遇。秦国和齐国如果能联盟的话,那么你就会永远的受到敬重了。
    
    墨宜按:
    
    这个故事从前后逻辑看,似有不通。既然魏冉逼害吕礼,而使吕礼出秦入齐。那么吕礼在秦国应已失势。更何况魏冉是当时秦昭王的母亲的弟弟,也就是国舅。为相时应权倾一时。据史记魏冉列传记载:“武王卒,诸弟争立,唯魏冉为能立昭王。昭王即位,以冉为将军,卫咸阳。诛季君之乱公子壮与大臣公子谋反,公子壮自号季君。故此次谋叛称“季君之乱”),而逐武王后出之魏,昭王诸兄弟不善者皆灭之,威振秦国。昭王少,宣太后自治,任魏冉为政。”可见其权势之重。事实上,魏冉也非等闲,据史记记载,魏冉在秦国四登相位,催齐挠楚,破魏围梁。吕礼焉有能力以秦攻齐。
    
    再者,周最也未说明如何令齐相吕礼,也未说明以齐事秦的可行性。说动吕礼恐怕难度较大。
    
    因此,墨宜认为此策不通。或有脱文,亦未可知。
    
    然若真能以齐事秦,则此策于吕礼而言显然是上策。因为以齐事秦,既使齐国免于战争,又使秦国得到齐国的相助。真的能东重于齐,西贵于秦。不必再朝秦暮齐,受人排挤。

2

主题

-2

回帖

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
 楼主| 墨宜 发表于 2014-4-14 10:2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事10:
  周相吕仓见客于周君
  周相吕仓见客于周君。前相工师藉恐客之伤已也,因令人谓周君曰:“客者,辩士也,然而所以不可者,好毁人。”  
  
  东周的相国吕仓推举了一个游士给东周的国君,前相国工师藉知道了以后,特别担心这位游士会在周君面前诋毁自己,于是就派了一个人对东周君说,那个游士是非常善于辩论的人,好挑拨离间,他之所以至今仍未被诸侯国任命,是因为他喜欢诽谤别人。
  
  墨宜按:
  本策中,工师藉在策士未见到周君的时候,诽谤策士好诽谤他人,这就是所谓先出手为强,后出手遭殃。先发制人,先入为主是也。工师藉毁人之策可谓高矣,但为人可谓差矣。
  
  客有没有被周君任用,战国策没有进一步交代。但凡诽谤成功者无非有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听者犯晕,偏信一人之辞,而不察事实。另一种情况是,被毁谤之人平时有些劣迹,虽改而不为人信。于前一种情况,虽人好而不能改结果。于后一种情况,如果平时身正,就无所谓影子斜了。故语“平时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之说即此理也。
  
  另一方面,此策也告诫我们,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凡入耳者未必真,一如所有之诽谤。其实,有时候即便入目者,也未必皆为真,一如所有之假象。
伊人 该用户已被删除
伊人 发表于 2014-4-14 12: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读战国了啊:)
  
  前几年看东周列国,每天晚上读一会儿,时间久了又忘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