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东吴春秋 - 

女真金国的百年风云

[复制链接]
Kenrong0_0 该用户已被删除
Kenrong0_0 发表于 2014-1-21 01:2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楼主写金国历史,我的三国也在进行当中,相互勉励。
为来天崖走断腿 该用户已被删除
为来天崖走断腿 发表于 2014-1-21 05:58:30 | 显示全部楼层
jihao

8

主题

-8

回帖

8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8
 楼主| 东吴春秋 发表于 2014-1-21 10:32:05 | 显示全部楼层
解决了桓赧、散达后,他们的老搭档乌春和窝谋罕坐不住了,在前一次战役中,由于天气原因,乌春连完颜部的影子都没摸到便撤军了,很不甘心,所以这次他们又找了个借口来攻打完颜部。
  事情起因于翰勒部的首领杯乃,杯乃在乌古乃时期,由于畏惧乌古乃的威名,曾臣服于完颜部,但乌古乃死后,杯乃便开始有异心了,一直想着脱离完颜部,正好有一次他家中失火,原因不明,杯乃便乘机诬陷欢部,想攻打欢部,但在劾里钵的调解下,杯乃的阴谋没有得逞,但由此劾里钵对杯乃也产生了怀疑。
  既然已被怀疑,那就只有反了,于是杯乃就重蹈跋黑的老路,到乌春和窝谋罕部进行挑拔,乌春部本来就和完颜部不和,经杯乃这一番煽动,登时热血沸腾,连忙派兵在杯乃的带领下向完颜部进发。
  对付乌春,劾里钵似乎很有信心,他派了上次作战失利的弟弟颇剌淑前去迎战,这次终于颇剌淑不负所望,大败乌春,而且还活捉了杯乃。
  杯乃可以说是自作自受,造反不成,反被擒。但劾里钵并没有新手杀死这个叛徒,他对杯乃的处置方式是送至辽国,让主人辽国去处理,既不得罪其他部落,又落得个忠臣的好名声,何乐而不为呢??
  刚击败乌春,又有不服者上台打擂了,这次出头的是腊醅、麻产两个部落,当时女真族的部落确实很多,好象永远都打不完,今儿打败了张三、明儿又冒出了李四,我们的劾里钵确实很累,好象有做不完的家庭作业。
   不管怎么样,既然有人出头了,那还得去应付,于是劾里钵又一次披挂上阵,但在这次战斗中,劾里钵不幸身中四箭,虽然保住了性命,但元气大伤。
  腊醅、麻产也很快被解决了,劾里钵的处置方式不变,继续向辽国献俘,而好消息也接踵而来,部将欢都在斜堆大败乌春部,其首领故石、拔石都被活捉,乌春部从此也退出了女真族的历史舞台。
  好了,现在大部分敌人都被消灭了,劾里钵的家庭作业似乎快要完成了,但还有一个不服气的,想上台表演,那就是前面提到过的窝谋罕部,“四大金刚”有三个都被劾里钵干掉了,窝谋罕部此时感到莫名的寂寞、无尽的空虚,劾里钵的下个目标是谁,他们最清楚。
  面对这样的局面,窝谋罕部终于害怕了,但又不想向完颜部低头,于是他们想到了向邻居辽国求救,辽老大出面调停,劾里钵不得不给老大面子,那么暂时先放窝谋罕人一马,反正以后还有的是机会。
  你给他面子,但他还不领情,窝谋罕部首领似乎烧坏了脑子,好不容易劾里钵放了他们一马,他自以完颜部不敢惹他,居然主动派兵进败完颜部。
  这下可把劾里钵可惹火了,放你一马你还敢来打我,那我就不客气了,于是亲率大军围攻窝谋罕,结果可想而知,大败之,我们的窝谋罕也出局了。
  不服者大部分已出局,劾里钵可以安心得胜回朝了,但不幸的事又一次发生了,在回家途中,劾里钵身染重病,回想起他祖父石鲁和父亲乌古乃的结局,我们发现有惊人之处,都是在外出作战,且得胜归来的途中染病身亡的,难道是遗传吗??当然不可能,唯一的解释是他们祖孙三代完颜部的统治者毕生都在为自己部落的生存和强大奋斗着,常年的对外作战对身体大有损伤,因此在作战中染病身亡也很正常。
  但劾里钵似乎还有未了之事,所以并没有马上去见他的祖父和父亲,而是将生命的最后一刻坚持到了自己家中。

8

主题

-8

回帖

8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8
 楼主| 东吴春秋 发表于 2014-1-21 15:05: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两天身体有痒,感冒了,明天再更新吧??

8

主题

-8

回帖

8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8
 楼主| 东吴春秋 发表于 2014-1-21 19:39:15 | 显示全部楼层
留着一口气回到家中的劾里钵准备交待后事了,他的妻子拏懒氏哭着见他,他的回答却出人意料,他劝道:“你不要哭了,再过一年,你也会来和我相聚的。”
  弟弟颇剌淑问他后事的安排,他居然又说:“你三年过后也会来和我相见的。”
  颇剌淑听了后是莫明其妙,自己哥哥临死前居然还有闲心跟自己算命。
     所以我们的劾里钵在临死之前还不忘和自己的亲人开玩笑,劾里钵最终还是走了,但他临死前所说的话却成了真,妻子拏懒氏一年后果然生病而死,而弟弟颇剌淑在继承节度使三年后抱病而亡。
  这个事情历史有点神奇,简单不可想象,劾里钵在临死前居然产生特异功能,能预知别人的生死,对这一点我也无法解释,可能只是一种巧合吧。
  伟大的劾里钵去了,但完颜部的首领必须要人来当,弟弟颇剌淑理所当然的成了完颜部的首领,但由于在位时间较短,并无重大事件发生,颇剌淑在劾里钵的预言中顺利的去世了。
  接下来该是谁来当老大呢??难道是我们的男主角该出场了吗??慢,接下来出场的是劾里钵的五弟盈歌。
  在前边我们提到过盈歌,对他的事情讲的并不多,现在我们就简单介绍下盈歌,盈歌是乌古乃的第五个儿子,由于前边几个哥哥太能干,他年青时基本无事可干,打仗时也就是跑跑腿,干些后勤工作。
  如今几位哥哥已去,而自己的侄子年纪尚小,于是盈歌被迫走上了历史舞台。
  既来之,则安之,盈歌不负所望,开始了东征西讨的生活,首先向温都部进行开刀,原由是唐括部与温都部发生冲突,应唐括部的要求,盈歌派兵征讨温都部,并消灭之。
  在讨伐温都部的过程中,纥石烈部企图出兵救援,正好乘此机会将纥石烈部痛打了一番。
  没过多久,纥石烈部阿图版居然胆大妄围为,阻断鹰路,杀害了辽国的捕鹰使者,在这里我要解释一下何为鹰路,何为猎鹰使者。
  鹰其实就是生活在女真五国部的一种猛禽,善于捕捉水禽和小兽,有一种长得很凶猛的又称之为“海东青”,当时辽国的贵族们非常喜欢用“海东青 ”作为狩猎工具,尤其是辽国末年,玩“海东青”成了皇亲贵族的一种时尚,因此辽国就强迫女真五国部的土人不断捕捉“海东青”并驯化它。
  于是辽国朝廷每年必定派使者到五国部去征收“海东青”,其实就是强抢,去的使者便被称之为捕鹰使者,捕鹰使者征得“海东青”后必须快马加鞭赶回辽国上京,途中要经过黑龙江南部及吉林西部最后到达上京,这条路线就是所谓的鹰路。
  由于不堪忍受辽国的残暴统治,女真各部落经常会发生在鹰路上伏击辽国捕鹰使者,并阻断鹰路的事件。
  前边提到过的没拈部谢野造反也就是这类事件,后来被乌古乃搞定了。
  碰到此类事件,盈歌的第一反应是高兴,由于辽国碰到鹰路被阻的事情后一向很头痛,没什么好办法,只有向忠心的完颜部求救,盈歌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向其它女真部落下手,同时又可以获得辽国的支持,所以盈歌便主动向辽国请示,出兵征讨胆大妄为的纥石烈部。
  不数日,盈歌攻破阿图牍的城池,救出了辽国的捕鹰使者,同时顺手牵羊攻下了纥石烈部的另两座城池,受到严重打击的纥石烈部首领毛睹禄随即投降,但另一首领阿疏却躲到了辽国,不敢再露面。
  但阿疏也不是省油的灯,他立刻向辽国皇帝,也就是耶律洪基老先生告状,意思大概是盈歌是借着帮您打通鹰路的借口,乘机扩张势力,不断吞并其它部落,日后必会造反。
  虽然阿疏的告状是添油加醋,但确实说到了点子上,如果耶律洪基稍微地有点头脑,便能识破盈歌的计谋,那样完颜部就有危险了。
  但年近七旬的耶律洪基显然已经是老糊涂了,在他眼里,完颜部从乌古乃到盈歌父子几代人对朝廷一向是忠心耿耿,为了打通鹰路,经常派兵片讨叛军。怎么可能有贰心呢??
  既然女真人内部有了矛盾,自己做为老大就要出面说句话,所有女真族部落之间暂时停止一切战斗,这可能是耶律洪基在位期间对女真族部落的最后一次发号施令,因为他以后再也没有机会了,但他也是幸运的,因为在这以后不到一年,他便给自己的孙子扔下了个烂摊子,撒手而去了。
  没有亲眼看到自己国家的灭亡,对一位皇帝来说似乎也是件幸运的事情。

8

主题

-8

回帖

8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8
 楼主| 东吴春秋 发表于 2014-1-22 00: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前期人物关系表:
  
  函普
  
  乌鲁
  
  跋海
  
  绥可
  
  石鲁
  
  乌古乃
  
  劾里钵   颇剌淑   盈歌
  
  乌雅束  阿骨打

8

主题

-8

回帖

8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8
 楼主| 东吴春秋 发表于 2014-1-22 09: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女真族间停止一切战争,这对盈歌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自己好不容易找了个非常合理的借口去攻打不听话的纥石烈部,如果就这样停战,相当于是前功尽弃,盈歌碰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难题。
  而此时的阿疏铁了心要和盈歌作对,他又一次在耶律洪基面前骟风点火,意思是虽然皇上你下令停战了,但盈歌未必肯听你的话,最好派个使者前去,亲自下旨,这样不怕他不听,如果盈歌敢抗旨,说明他有贰心,皇上应该立即讨伐他。
  阿疏的这一招够狠,辽国的使者乙烈不久便来到了完颜部,而此时的盈歌正在攻打阿疏的部落,怪不得阿疏如此积极的要求停战,乙烈见到盈歌后转达了耶律洪基要求停战的意思,并还警告盈歌,你们攻打阿疏部所获得的东西必须还给他们,如果无法归还,必须赔偿。
  听到这一消息的盈歌都快气疯了,估计他在心里早就把阿疏骂了个狗血喷头,但无论如果这种情绪不能被乙烈发现。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你有你的方法,我有我的对策,盈歌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决定召开军事会议,群策群力,发挥大家的智慧,看如何渡过这个难关。
  群臣大致有两种意见,一种是不去理会辽国使都,继续攻打阿疏,另一种意思是暂时不要得罪辽国,先停战,以后再想办法。
  我们的盈歌是如何处理这个难题的呢??他继续在鹰路的事情上作文章,只要有人阻辽国的鹰路,那么辽国还需要盈歌去征讨,于是盈歌就和他的朋友们上演了一出双簧戏。
  正当到我们的乙烈先生得到盈歌准备停战的好消息还不到一天,坏消息又传来了,主隈、秃答两个部落又阻断了辽国的鹰路,并且还扣压了捕鹰使者。
  这对乙烈来说,绝对是个坏消息,鹰路被阻,皇帝肯定会生气,皇帝一生气,后果就会很严重。
  于是我们的盈歌开始出场为乙烈先生分忧了,主隈、秃答这个家伙胆子太大了,居然敢阻断朝廷的鹰路,我来帮你出面收拾他们。
  乙烈是巴不得有人出面去处理这种棘手的事情,至于朝廷方面自己去解释一番,肯定没问题。
  好了,女真族间停战的命令对于盈歌来说已不适用,他可以继续打仗,阿疏怎么发言都没用了,在耶律洪基看来鹰路被阻比阿疏的事情重要的多。
  至于主隈、秃答这个胆大的家伙,在盈歌的大军到来之前面前非常配合地交出了捕鹰使者,并且保证不再犯类错误。
  盈歌又一次“帮助”辽国解决了难题,辽皇一高兴,又赏赐了盈歌许多财物,而盈歌又很仗义的把其中一部分送给了两个“战友”主隈和秃答。

8

主题

-8

回帖

8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8
 楼主| 东吴春秋 发表于 2014-1-22 13:5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半年后,在位四十七年的耶律洪基终于撒手而去了,继位的是他的孙子耶律延禧,耶律延禧虽然年轻,但白痴程度似乎不比他爷爷清醒多少,于是辽国内部开始出现了内乱。
  自从女强人萧燕燕掌舵以来,萧姓就成为辽国仅次于耶律的大姓,一般辽国皇帝都娶萧姓女子为妻,所以萧家就成了皇亲国戚,但到了延禧掌舵后,萧家就开始不安分守己了。
  其中有个叫萧海里的家伙,说起来还是延禧的大舅子,但他正是倚仗了这点,在民间横行霸道,专做违法乱纪的事儿。
  可能海里兄的所作所为太过分了,连延禧都看不下去了,于是延禧警告了海里,但我们的海里兄受不了刺激,带了帮自己的心腹居然起兵造反了,还攻占了乾州的武器库,一千多名流氓也敢造反,这在当时的辽国也算笑话吧!!
  按理说,这种小丑的造反对于强大的辽国来说算不了什么,但当时的辽国已不再强大,虽有虚名,已是日落西山。
  首先,延禧派了北面林牙郝家奴率领几千人马进行围剿,本以为可以轻松搞定萧海里的延禧却得到了郝家奴的坏消息:那就是郝家奴的几千兵马未能打败萧海里的流氓军团,而萧海里乘机逃入了女真部落中。
  我们的萧先生进入女真地盘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联络盈歌,要求结为同盟一同抗辽,看来盈歌确实深得人心,连辽国的国舅都想拉拢他。
  但盈歌对当前的局势看的很清楚,他的处理方式是直接将萧先生的使者送给了延禧,同时表达了愿意为辽国讨伐叛徒萧海里的想法。
  好,非常好,延禧对于盈歌的主动请战非常高兴,就差没拥抱盈歌了,看来完颜部的忠心传统从自己的爷爷辈一直传到了自己这一代。
  我们的盈歌也再一次选择了拥护自己的老大辽国,而不是萧海里的流氓军团。
  讨伐萧海里的战斗即将打响,不管怎么样这毕竟是第一次同辽国的军队开战,盈歌动员了所有部落的男性成员,组成了一支上千人的军队。
  大家请注意,只是一支上千人的军队,但在当时还处在半原始社会的完颜部来说已经是倾其所有而战了。
  双方的主战场位于混同江,就是今天的松花江,当时辽国也派了一千多军队参战,但一直未能击败萧海里,为了表示自己的忠心,盈歌主动要求辽兵退出战场,自己独立去对抗萧海里。
  对于盈歌本的这一举动,很多人不理解,认为如果辽兵一同参战可能会降低完颜部的损失,何不为之呢??
  其实这正是盈歌本的高明之处,当时的辽兵早已多年未经历战事,很多契丹人早已养尊处优,哪里还会打仗阿,盈歌主动要求独立迎战萧海里,其实也是给辽兵一种威慑,那就是如今我们女真的士兵英勇善战,你们辽兵早就不行了,相当于是采用了心理战手术。
  大战开始,辽兵主动退后观战,大部分辽兵巴不得能躲在后边看热闹了,萧海里面对辽国和女真的双面夹击已是无路可走,史有硬着头皮勉强应战。
  在这次战斗中,一名完颜部的年青将领身先士卒冲在最前边,并且在战争中一箭射杀了对方的主将萧海里,为打败萧海里的流氓军团立下了头功,此人名叫完颜阿骨打!!
youkingyang 该用户已被删除
youkingyang 发表于 2014-1-22 18:2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个记号,等时间充裕再拜读

2

主题

-2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两栖舰 发表于 2014-1-23 03:34: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严重等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