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糊涂真水无香 - 

孔子不是标题党-----<<论语>>串读

[复制链接]

2

主题

-2

回帖

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
 楼主| 糊涂真水无香 发表于 2014-5-7 00: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具体解读此章之前,首先谈一谈先秦时期的农家思想。儒家学说的奠基人是孔子,但是“儒家”这一个正式说法形成于战国时期。同样,先秦时期的“农家”学说的正式提出是战国时期的许行,但是“重农”观念一直是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特征,从《论语》的上面两章中,我们也能间接感爱到农家学说和儒家学说一样正在形成过程中。
  农家学派主张推行耕战政策,奖励发展农业生产,研究农业生产问题。农家对农业生产技手术经验之总结与其朴素辩证法思想,可见于《管子??地员》、《吕氏春秋》、《荀子》。 战国时,农家代表人物有楚国人许行,但无著作留传,生平事迹可见于《孟子》一书。生卒年不可考,约与孟子同时代。当时随行学生几十人,颇有影响,儒家门徒陈相、陈辛兄弟二人弃儒学农,投入许行门下。
  《孟子??滕文公上》载:“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鼓吹“贤者与民并耕而食”是许行两点主张之一。还有便是提出“市贾不二”的价格论,这一主张的中心要旨是在肯定分工互助的基础上,提倡人人平等劳动、物物等量交换,以实现其改革思想。农家著作有《神农》二十篇,《野老》十七篇,《宰氏》十七篇,《董安国》十七篇,《尹都尉》十七篇,《赵氏》十七篇等等,均已佚。农家没有一部完整的著作保存下来,他们的思想和活动散见在诸子的著述中,虽星星点点但仍然值得重视,从《论语》中我们也可以对这种思想的历史渊源有所了解,同时,对于我们解读《论语》也是相当有帮助的,如“禹稷耕稼,而有天下”、“樊迟问稼”等等文字
zzbdty2007 该用户已被删除
zzbdty2007 发表于 2014-5-7 04:5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照《汉书??艺文志??诸子略》的说法,农家系九流之一,并称:“农家者流,盖出于农稷之官。播百谷,劝耕桑,以足衣食,故八政一曰食,二曰货。孔子曰‘所重民食’,此其所长也。及鄙者为之,以为无所事圣王,欲使君臣并耕,悖上下之序。”“所重民食”也正是农家的特点,其重视农业的观点是为孔子所肯定的,但是“君臣并耕”这样极端的观点是不可能为社会所接受的。但是孔子并不是因为“悖上下之序。”
  所谓“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说法就是出于“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这样的思想基础。“夫子”是当时男子尊称,按照“贤者与民并耕”的说法,荷蓧丈人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算得上夫子,是理所当然的。既然“饔飧而治”,老者“杀鸡为黍而食之”也自然在情理之中。“见其二子”亦并非可有可无之语。按照《礼记》的说法“任并,重任分,斑白者不提挈。”当时头发斑白的长者是不从事重活的,所谓“提挈”本义是“不提重的东西”,在这里泛指重活。《礼记》亦云:“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正是以“丈人”尊称老年男子的由来。从“荷蓧丈人”一说,可知这位老者至少也五十以上,但是依然不舍劳作,植其杖而耘。所以“子路拱而立”,虽然老者不合时礼,子路却不由得对老者表示恭敬。子路“见其二子”,正是补充说明这位老者并非无所归依,而是其自食其力的观念使然。看来,春秋时期,隐者是五花八门,林林种种。当然,他们的思想和学说传播到了社会上,就形成了一家之说。如农家、道家等等。

2

主题

-2

回帖

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
 楼主| 糊涂真水无香 发表于 2014-5-7 09:2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圣人已远矣,昔者不可追!!

2

主题

-2

回帖

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
 楼主| 糊涂真水无香 发表于 2014-5-7 13:5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孔子同样对这位老者表示了尊敬,告诉子路这是一位“隐者”并让子路再一次去拜见他。子路去的时候,老者已经出门了。子路对他的两个儿子讲了一通道理。子路说:“不出来做事,是不对的。”子路首先批评两位儿子不应让长者劳作,指出“长幼之节,不可废也。”然后谈到“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就是问如果君臣之义被废弃了,你们有什么办法能解决现在的社会问题吗。
  一般把“仕”解释为“做官”,其实“从政、做事、兴事”的解释比较符合子路的本意。子路认为君子一味独善其身,而不惜破坏最基本的社会伦理是不可取的,往往也于事无补。最后子路说:“大道得不到伸张和推行,君子早就知道了。君子出来做事,就是为了推行正义,从而使天下回归正道。”正所谓“行义以达其道”。子路所说“君臣之义”就是“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但是当时从政者正如孔子所说,均是“斗筲之人,何足算也??”正所谓“君不君,臣不臣”,孔子希望通过培养弟子并出仕,从而给社会注入新生的政治力量,“行义以达其道。”

2

主题

-2

回帖

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
 楼主| 糊涂真水无香 发表于 2014-5-8 03:39:33 | 显示全部楼层
18.9太师师挚到齐国去了,二饭、三饭、四饭的乐师干、缭、缺,分别去了楚国、蔡国、秦国,打鼓的方叔去了黄河边,摇小鼓的武去了汉水,副乐师阳、击磬的襄去了远方。
  在《泰伯》篇里,孔子说过“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所谓“师挚”正是这一章里提到鲁国的首席乐师挚。按《白虎通》的说法,“王者平旦食、昼食、晡食、暮食,凡四饭,诸侯三饭,大夫再饭。”故而“亚饭”、“三饭”、“四饭”均是天子、诸侯的食官或者以负责佐餐音乐的乐官。此处尚有一疑,按天子四饭,诸侯三饭的说法,此时鲁君亦设有四饭之职,可能比较合理的解释是诸侯只有“亚饭”、“三饭”、“四饭”,而不置“初饭”。
  所谓“河”、“汉”、“海”在古代均有所特指。河即黄河,汉即汉水。海在这里指僻远之地。古人认为陆地四周皆为海,故用以指僻远地区,并非专指海滨。如《尔雅??释地》云: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四海即四方边远之地。
  《论语》在这里所反映的乐师流散的情形,一般认为是发生在鲁哀公时期,认为当时“礼崩乐坏”,社会动荡不宁,鲁国乐师纷纷出逃和远走异地。实际上这也是鲁国官学解体,下落到民间的表现。
  鲁哀公十二年,鲁国用田税之后,鲁哀公出现“用不足”的拮据局面,也无力和无心继续维持这样的“排场”,且鲁国国君与三桓之间的矛盾转向激烈。根据《春秋》中孔门弟子的记载,鲁哀公二十七年四月,季康子去世,鲁君降低了吊唁其的礼仪规格。同年“公患三桓之侈也,欲以诸侯去之。三桓亦患公之妄也,故君臣多间。公游于陵阪,遇孟武伯于孟氏之衢,曰:‘请有问于子,余及死乎??’对曰:‘臣无由知之。’三问,卒辞不对。公欲以越伐鲁,而去三桓。秋八月甲戌,公如公孙有陉氏,因孙于邾,乃遂如越。国人施公孙有山氏。”鲁国国内的政局又打破了暂时相对平静,开始露出动荡的苗头。鲁哀公欲以属国越讨伐三桓,于是弃国私自从邾出境到越地,并同年最终死在那里。《春秋》一书也到此嘎然而止,既然鲁哀公此时弃国出奔,朝廷自然也就形同虚置。所以,鲁国的乐师因之流散,也在情理之中,《论语》在这里刻画了一幅鲁国一时间“曲终人散”的场景。

2

主题

-2

回帖

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
 楼主| 糊涂真水无香 发表于 2014-5-8 08: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18.10周公对鲁公说:“君子不会疏远自己的亲族,不会使大臣怨恨没有被任用。老臣旧友没有犯大错误就不要废弃他们,不要对一个人求全责备。” 周朝有八个著名的士人: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
  但是这八个人均不见于史,故而其事均不可考。此八者皆以伯、仲、叔、季排行,令人不解何意。且“达”与“适”意近,“突”与“忽”意近,“随”与“騧”意近,“夜”与“夏”皆与时间、季节有关。何以有如此巧合之事,令人不得而知,甚至有此八人为四对孪生兄弟的说法。八士的时代,说法不一。《汉书??古今人表》及贾逵 认为是文王时期的人,郑玄则认为是成王时期的人,刘向、马融说是宣王时期的人。清代朱右曾在《逸周书集训校释》谓为武王时期的人。
  民间传说则从周有八士附会出八宝饭的来缘,称“周文王遍访贤达,起用了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等8位有才能的人,号称‘八士’。周文王死后,‘八士’民为周武王的谋臣,积极参与了推翻殷商的斗争。大约在公元前1027年,周武王灭纣后,曾在西周国都丰镐举行了盛大的庆典,王室的“疱人”特用8种珍品蒸制成一种佳肴,上席时,以色红似火的山楂汁浇于其上,用来象征“周八士火化殷纣王”。从此八宝饭世代流传下来。”
  其实《尚书》中《大禹谟》有云“野无遗贤,万邦咸宁。”《微子》篇借周公之口指出“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并举出“周有八士”,大概强调周兴之时,举贤才于野,不论贵贱出身吧。实际上是孔门对于“隐士”之所以出现的社会根源进行了分析。在孔子看来真正的隐士并不是有意遁入山林,而是君王无道,不得人心,贤者怀才不遇,愤世嫉俗使之然。

2

主题

-2

回帖

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
 楼主| 糊涂真水无香 发表于 2014-5-8 12:46:43 | 显示全部楼层

2

主题

-2

回帖

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
 楼主| 糊涂真水无香 发表于 2014-5-8 17: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2

主题

-2

回帖

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
 楼主| 糊涂真水无香 发表于 2014-5-8 21:53:53 | 显示全部楼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