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苍山老乡 - 

左丘明行事考

[复制链接]

4

主题

-4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苍山老乡 发表于 2014-8-29 23: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九)孔子与左丘明观鲁史考述
古籍有种说法,即“孔子将修春秋与左丘明乘如周,观书于周史,归而修《春秋》之经,丘明为之《传》。”(《尚史》卷八十五引严彭祖注)今考,孔子一生只去过一次成周洛阳,那是在鲁昭公二十四年,孔子三十四岁时的事,与左丘明同乘于周都观史不见其它记载,事理与情理也不妥。而孔子与左丘明同观鲁史则并无疑义,因左丘明时为鲁国太史,即便是孔子“自观”,左丘明的这道门槛也还是要过的。
孔子《易》趣来自左丘明,笔削鲁史《春秋》的诱因,同样来自左丘明。孔子在当时不过是鲁国的臣子,周王的陪臣,孔子所以为孔子,全在他矢志于学的精神。他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治长》)好学,凡利于“复礼”,孔子更是拳拳在心。清人赵青藜说:“圣人忧患之心无日不切于天下……东迁以后,輶轩之使不下采,而列邦自为其风气,荡然无复礼义之存。”(《读左管窥》卷上)所以当左丘明向孔子垂询未完稿的《左氏春秋》时,这对孔子说来简直就是一石千浪!!因为这是最能寄托自己心志之举。于是就有了《汉书??艺文志》中说的 “孔子作《春秋》,与左丘明观国史”之事。记者十分赞同元人黄泽说的一段话:
孔子非史官,何由得见国史策文与其简牍本末,考见得失而加之笔削??盖当时史法错乱,鲁之史官以孔子是圣人,欲乘此机托之以正书法,使后之作史者有所依据。如此,则若无君命,安可修改??史官若不禀之君命,安敢以国史示人??(元赵汸《春秋师说》)
黄泽说的有旁证吗??有。旁证就在《左氏春秋》里。通读《左氏春秋》,对孔子称谓共有五种,即夫子、君子、孔丘、孔子、仲尼。其中夫子一词共出现46处,其中直指孔子的只有两处。一处是昭公七年,孟喜子死前告诫诸大夫及子孙从学孔子时出现的;一处是哀公十六年,孔子死后,左丘明引弟子子赣(即子贡)的话,进而发出评论时出现的。何谓夫子??春秋时称有德行的君子为夫子(见《左氏春秋》襄公二十一年及昭公二年)。称君子的地方共有126处。其中指代孔子的就有74处。左丘明在写到孔子时不称夫子,而是称君子、孔丘、仲尼、孔子。现将孔子言行统计如下:
称谓 孔丘 仲尼 孔子 君子 记事 记言 总计 例句
隐公 0 0 0 9 0 9 9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桓公 0 0 0 11 0 11 11 君子谓:“强鉏不能卫其足。”
僖公 0 1 0 9 0 10 10 仲尼曰:“以臣召君不可以训。”
文公 0 1 0 9 0 10 10 仲尼曰:“臧文仲,其不仁者三------”
宣公 0 0 2 3 0 5 5 孔子曰:“董孤,古之良史也。”
成公 0 2 0 8 0 10 10 仲尼曰:“鲍庄子之知不如葵。”
襄公 0 6 0 20 2 24 26 生秦丕兹,事仲尼
仲尼闻是语也,曰:“由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昭公 2 13 0 1 3 13 16 吾闻,将有达者曰孔丘,圣人之后也。
仲尼谓:“子产如是行也,足以为国基也。”
定公 5 3 1 2 5 6 11 仲尼命申句须、乐颀下,伐之。
仲尼曰:“赐不幸言而中。”
哀公 7 9 7 2 10 15 25 文子怒,欲攻之。仲尼止之
孔子曰:“义也。”
总计 14 35 10 74 20 113 133

4

主题

-4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苍山老乡 发表于 2014-8-30 02:37:1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113处言论皆为孔子对人事的评论、对事情结果的追溯成因,这应该是孔子与左丘明观鲁史时言论的真实记录,文中用君子、孔丘、仲尼、孔子,而未刻意用什么“夫子”等表敬称谓,则更显两人的平等、亲昵及左丘明对孔子的敬重之情。民国马厚文在其《左传纂读自序》中说:“顾文学之美 ,在多想像,在富感情,事之真实者,不必其刺激人之感情,而引起想像也。故史学与文学,实不并立。”只要你能运用想像,《左氏春秋》中那些记载孔子对人事的评说就会生动活泼起来,孔子与左丘明如磋如磨的景象就无不跃然纸上。与之相反,孔子对于鲁史《春秋》的人事评论,在《公羊》与《谷梁》里却几乎找不到,而且更不载于孔子言论集《论语》之中,孔子的这些言论只有左丘明得听,别个则闻所未闻,而且全是对着鲁史《春秋》而发,这岂不是孔子与左丘明同观鲁史的最佳旁证??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称君子对人事的评论除记于哀公十八年一条外,其余皆出于哀公十六年人事之前。哀公十八年引“君子”话的背景是:楚国的子国没任右司马之时曾占卜过,兆为右司马,于是真的如愿做了右司马。之后,巴人伐楚,兵临城下,卜官将占卜谁为统帅为好。于是楚惠王说:“子国已经如愿了,怎么还占卜??”于是就有了下面的评论:
君子曰: “惠王知志。《夏书》曰:‘官占,唯能蔽志,昆命于元龟。’其是之谓乎!!《志》曰:‘圣人不烦卜筮。’惠王其有焉!!”
这里的君子显然不是指孔子,因为孔子已经死有两年,不可能再对楚惠王十二年的行事加以评论。合乎情理的解释则是出于左丘明传授弟子时的评论,之后再由左丘明的弟子加进了《左氏春秋》。此处君子者,左丘明也。此前则皆指孔子。《史记??吴太伯世家》:“王诸樊元年,诸樊已除丧,让位季札。季札谢曰:‘曹宣公之卒也,诸侯与曹人不义曹君,将立子臧,子臧去之,以成曹君。’君子曰:‘能守节矣’。”唐司马贞索引:“君子者,左丘明所为史评仲尼之词,指仲尼为君子也。”如是。
孔子与左丘明观鲁史《春秋》的成果是:第一,统一笔削《春秋》与《左氏春秋》起始于隐公元年,因为自隐起,礼乐征伐不出周王,标志礼崩乐坏的开始(注14);第二,研究周史书法凡例,人事褒贬口径;第三,孔子按自己的理解与教授弟子需要,将鲁史《春秋》抄录成讲学提纲,即今天看到的经《春秋》;第四,孔子与左丘明两颗“圣心”更为贴近,更强化了左丘明对历史、对好友孔子的责任感。

4

主题

-4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苍山老乡 发表于 2014-8-30 05:5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孔子之死与左丘明心灵振动考述
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孔子卒。关于孔子之死,《左氏春秋》是这样记载的:
  夏四月己丑,孔丘卒。公诔之曰:“旻天不吊,不懸乓焕稀Y缕劣嘁蝗艘栽谖唬?滠溆嘣诰巍N睾舭г眨。∧岣浮N拮月伞!弊痈釉唬骸熬?洳幻挥诼澈酰。》蜃又?栽唬骸?袷г蚧瑁??г蝽?!?е疚?瑁?????I?荒苡茫?蓝?持??抢褚病3埔蝗耍?敲?病>?绞е?!保ㄎ?阌谠亩粒?庖肴缦拢核脑率?巳眨?撼螅?蔽?页螅┛鬃幼洹0Ч?碌看剩?担骸袄咸觳涣忌疲??庋?桓隼先艘膊豢辖?淞粼谌耸溃?灾潦刮页晌?录夜讶耍?厥淄?挛倚母心诰巍1?椴恢拱。?岣福。∥沂?バХǖ娜肆恕!弊痈樱?醋庸保┧档溃骸翱鬃釉诼彻?挥兴溃。》蜃铀倒?骸??ダ穹ň突峄桉?幻鳎??ッ?志突岵???А!??バ闹揪筒幻鳎?蛔魑?褪怯泄??鬃踊钭攀辈挥盟??懒巳此嫡庑??獠缓现芾瘢唤?约喊谠谔熳游簧希ㄒ蝗耍?熳幼猿疲??褪遣皇孛?帧0Ч?噶肆礁龃砦蟆!

4

主题

-4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楼主| 苍山老乡 发表于 2014-8-30 09: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二)左丘明后期生活考述
《礼记??玉藻》有“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而《周礼》却无左右史的官称,称左右者,是指处于君王左右的官员。顾炎武说:“春秋时列国官名,若晋之中行,宋之门尹,郑之马师,秦之不更庶长,皆他国所无。而楚尤多,有莫敖、令尹、司马、太宰、少宰、御士、左史、右领、左尹、右尹、连尹、针尹、寝尹、工尹、卜尹、芋尹、蓝尹、沈尹、清尹、莠尹、嚣尹、陵尹、郊尹、乐尹、宫厩尹、监马尹、杨豚尹、武城尹,其官名大抵异于他国。”(《日知录??列国官名》)左丘明是鲁国太史,应该时刻处于鲁侯左右,以担当起记言、记事的大任。然而自哀公去越国之后记言记事便打住了,这当然事出有因。唐代来鹄有诗说:“丘明见嫌,倚相在摈。”(《全唐诗》卷六百四十二《圣政纪颂》),不能将来鹄诗中的“丘明与倚相”只视为史官的代名词,大概在唐代也还存有倚相与左丘明父子的种种传说。“见嫌”也好,“在摈”也罢,有一点可以肯定,这就是左丘明离开鲁国太史位置的确切时间是鲁哀公二十七年八月,即“三桓攻公,公奔于卫,去如邹,遂如越”(《史记??鲁周公世家》)的“如邹”之后,“如越”之前(邹,邾也)。宋罗泌《路史》卷二十七有“琅邪,汉县故城在密(州)之诸城东,句践图霸,徙此。起观台山上,徙三万户于下。”珢邪在今胶南琅邪台西北,而哀公所“如”之“越”正是琅邪之越,而非会稽之越。如是,小邾之东蔇恰在由邾去琅邪之中道,即正好路过左丘明的家门,这就为左丘明回东蔇提供更为方便条件,这一年左丘明63岁。左丘明去太史官的原因则是他的眼疾发作。《史记??太史公自序》里说:“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唐人柳宗元说:“左丘明以疾盲,出于不幸;子夏不为史,亦盲。”(柳宗元《答韩愈论史官书》,《唐文粹》卷八十二)有人不知司马迁是在作文,只单取字面,以为左丘明生来就盲,于是就有了称左丘明为“盲史”、“盲左”等称谓。如果不是害了眼疾,左丘明断不会离开鲁哀公,也不会中断他的史作,柳宗元所说的左丘明“不幸”,实则也是中华民族的不幸!!
左丘明63岁回到他的出生地小邾国之东蔇【苍山老乡加注:即今苍山县车辋、向城至兴明一带】,虽然眼疾几近于失明,然而仍在坚持他未竟之作。《左氏春秋》最后那个“三家分晋”的零碎片断,则是出于他七十六岁之手,今天看到的虽然只是片语只言,但却凝聚着这位伟人的强烈写作欲望。只是当时的他已经脱离了越发动荡的历史漩涡,“当代”历史资料的渠道已经被深居大山的现实所阻绝,续写他倾注大半生的《左氏春秋》已经不再可能,于是他便将《左氏春秋》未被采用的资料分国别整理成《国语》,他又将从他父亲那里承续下来加上自己积累起来的历代君王、卿大夫姓氏谱系整理成《世本》(又称《系本》。另有专文,此不赘言)。不过此时的写作已经是相当艰难了,且不说眼力不济,就是文字载体的简策恐怕也难凑手,左丘明就是在这样极其恶劣的写作环境里仍然给后人留下如此宝贵遗产,实在令人仰止。
左丘明在生命的最后岁月,又多了一件事情,就是向子孙及弟子传授《左氏春秋》。弟子中胜名的是曾申。曾申,字子西,曾参之子(注15)。曾参少孔子四十六岁,少左丘明二十六岁,是孔子求官列国途中所收弟子(曾参其时十六岁),“孔子以为能通孝道,故授之业。”(清阮元《曾子注》卷一)关于曾申,宋人王应考证道:“曾西注:以为曾子之孙,《集注》因之。《经典序录》:曾申,字子西,曾参之子。子夏以《诗》传曾申,左丘明作《传》以授曾申。曾西之学,于此可考。楚斗宜申、公子申,皆字子西,则曾西之为曾申无疑。”(王应麟《困学纪闻》卷八)。可以想见,左丘明授学曾申时,已经是耄耋老翁。但也正是由于“鲁君子”的人格与精神,引得慕名弟子纷至踏来,使得小邾国之东蔇成为传习《左氏春秋》的大本营(另有专文,此不赘言)。
约鲁悼公廿年(公元前447年),一颗与孔子“同圣”(注16)、为中华民族作出伟大贡献的心停止跳动,其时左丘明约实八十四岁。死后依 “不封不树”的周制,葬于娄山之阿【苍山老乡加注:此处有误,实为阳明河之阳、古西泇水之阴的高台,今苍山县兴明乡金家楼村,君山为泇水之源头所在】,时人为纪念这位伟人,娄山遂又名为君山,其意在愿“鲁君子”的英名与此山同在!!
晋人夏侯湛《左丘明赞》曰:世乱谗胜,君子道忧,丘明达圣,致志春秋,微言逃难,旁行不流,庶几斯文,希志训猷(猷,音“尤”。《尔雅??释宫》:“猷,行道也。”)。(《艺文类聚》卷二十)
CB云 该用户已被删除
CB云 发表于 2014-8-30 18:5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棒的一篇文章啊!!
plfwq 该用户已被删除
plfwq 发表于 2014-8-30 22: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苍山老乡关注拙作。如有兴趣互切互榷。在下邮箱:plfwq@21cn.com
jiang907188024 该用户已被删除
jiang907188024 发表于 2014-8-31 01:2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你都说得很好。
但是你为什么没有解释左传为什么比鲁详于晋宋,晋宋出战将领军官都说得很清楚,而鲁国夫人子氏薨都不肯解释一下。
我认为左传是史书,他和春秋经没有任何联系。公谷才是解经的。既然是这样,那么左传就不要加子曰,孔子说的话,乱加解经。
另外,左传不解春秋,公谷也许依赖环境解经。但是他们不能代表孔子,公谷错了,孔子没有错。还有研究古籍,最怕的就是认为阙失。你说字掉了,我还觉得是后来的。左传是不是假的,很难说,但是左传问题很多,大家都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