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平型关人2 - 

孝经·二十四孝批判

[复制链接]

3

主题

-3

回帖

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
 楼主| 平型关人2 发表于 2014-8-29 03: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主张天子之孝的意义
  历史地看,《孝经》中天子之孝的作用虽并没有像孔子讲的那样神乎其神,但积极作用还是有的。由于历代王朝基本上能够提倡孝道,遵循孔子所说的“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形成起了一种以亲情为纽带,以感恩为依据,以报恩为行动,以道德伦理为约束机制的一种养老文化。不管朝代如何更替,这种文化在中国人的家庭中,在中国人的社会中却是永续的,绵绵不断的,这也是中华文明得以延续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一点是应当给予充分肯定。但是智慧地看,《孝经》所提倡的“孝”文化,由于人民的缺位,数千年来,以“孝”为特征养老文化,仅仅限于家庭之中,至于社会养老,国家养老却是中国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事情。《孝经》在这方面的局限性,现代人也要有清醒的认识。

3

主题

-3

回帖

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
 楼主| 平型关人2 发表于 2014-8-29 06: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章《诸侯章第三》批判
  ——诸侯不“孝”民是其失败的根本原因
  诸侯章第三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之孝也。《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身为诸侯,在众人之上而不骄傲,其位置再高也不会有倾覆的危险;生活节俭、慎行法度,财富再充裕丰盈也不会损溢。居高位而没有倾覆的危险,所以能够长久保持自己的尊贵地位;财富充裕而不奢靡挥霍,所以能够长久地守住自己的财富。能够保持富有和尊贵,然后才能保住家国的安全,与其黎民百姓和睦相处。这大概就是诸侯的孝道吧。《诗经·小雅·小曼》篇中说∶‘战战兢兢,就像身临深水潭边恐怕坠落,脚踩薄冰之上担心陷下去那样,小心谨慎地处事。’”
  《诸侯章第三》不用问是讲诸侯之孝的。我在读到本章的题目时,曾猜想本章虽然不可能讲君侯怎样孝民也讲怎样孝敬天子吧??谁知当我读完这章后,并没有发现诸侯如何孝敬天子的内容,也没有发现如何解决封地内的矛盾,发展封地的经济文化等。满篇讲的全是诸侯如何自保的策略,即如何保官位,保财富。我当时发问,孔子为何不在这一章中这样写诸侯之孝:在上孝民,高而不危,制节谨度,与民共富,高而不危……有过这样的想法后,再回读《孝经》这一章节,我忽然发现,不管孔子有意无意,他实际上是在教育处在诸侯这一位置的统治者怎样做个戏子,学会表演,以保自己位子和财富的长久。

3

主题

-3

回帖

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
 楼主| 平型关人2 发表于 2014-8-29 09:39: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说孔子实际上是在教人学演员呢??在这一章中,孔子为身居高位者献出两条计谋,一是在上不骄,二是制节谨度。只要做到这两条,就能长久地守住高位,进而守住自己的财富。再进而,还能保住家国的安全,与其黎民百姓和睦相处。这两条看似有点道理,如果我们再深问下去:一个不真心“孝”民的诸侯,真正能做到“在上不骄”“制节谨度”“与民共富”吗??显然是不能的。既然不能,却又要做出“在上不骄”“制节谨度”“与民共富”的样子,就只能是表演了。
  在孔子的时代,所谓诸侯,是当时的中央政权周,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具体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按照周制,诸侯的职责是需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帮助周王等。就是说,诸侯对于天子,要“孝”,而对于民众,则是“治”,并同时接受民众的“孝”。由于孔子提倡的孝道并不主张“孝”民,那些大大小小的诸侯们只能是愚者毫无掩饰地骄横、肆无忌惮地奢侈,而聪明一点儿的,则运用各种演技,明里表演谦虚,表演敬民,表演节俭,表演朴素,而暗里依旧骄横,依旧荒淫无度。殊不知,无“孝”民之心,表演得再好,也会有被识破的那一天。有“孝”之心,则无需表演,他们会千方百计地增长才干,全心全意为民的。若能如此,自然也就高而不危,富而不危险了。

3

主题

-3

回帖

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
 楼主| 平型关人2 发表于 2014-8-29 16: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卫懿公,卫国第18代国君,他爱好养鹤,如痴如迷,不恤国政。不论是苑囿还是宫庭,到处有丹顶白胸的仙鹤昂首阔步。许多人投其所好,纷纷进献仙鹤,以求重赏。他把鹤编队起名,由专人训练它们鸣叫,训练和乐舞蹈。他还把鹤封有品位,供给俸禄,上等的供给与大夫一样的俸粮,养鹤训鹤的人也均加官进爵。每逢出游,其鹤也分班随从,前呼后拥,有的鹤还乘有豪华的轿车。为了养鹤,每年耗费大量的资财,为此向老百姓加派粮款,民众饥寒交迫,怨声载道。
  周惠王十七年冬,北狄人聚两万骑兵向南进犯,直逼朝歌。卫懿公正欲载鹤出游,听到敌军压境的消息,惊恐万状,急忙下令招兵抵抗。老百姓纷纷躲藏起来,不肯充军。众大臣说:“君主启用一种东西,就足以抵御狄兵了,那里用得着我们!!”懿公问:“什么东西??”众人齐声说:“鹤”。懿公说:“鹤怎么能打仗御敌呢??”众人说:“鹤既然不能打仗,没有什么用处,为什么君主给鹤加封供俸,而不顾老百姓死活呢??”
  卫懿公悔恨交加,落下眼泪,说:“我知道自己的错了。”命令把鹤都赶散,朝中大臣们都亲自分头到老百姓中间讲述懿公悔过之意,才有一些人聚集到招兵旗下。懿公把玉块交给大夫石祁子,委托他与大夫宁速守城,懿公亲自披挂带领将士北上迎战,发誓不战胜狄人,决不回朝歌城。但毕竟军心不齐,缺乏战斗力,到了荧泽又中了北狄的埋伏,很快就全军覆没,卫懿公被砍成肉泥。
  卫懿公如果能“制节谨度”,不为一已爱好,奢靡挥霍,顾一下百姓的生活,也不至于落此下场。然而长期接受人民孝敬的他,哪里会有孝民之心呢,当他有一些醒悟时,自己早已把本应该有的政治资源消耗光了,因而,死就是必然的了。

3

主题

-3

回帖

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
 楼主| 平型关人2 发表于 2014-8-29 19:2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梁惠王即魏惠王,东周时期魏国的国君。因魏国后来从安邑迁都大梁,又称梁惠王。梁惠王是一个失败的诸侯。魏国在魏文侯时,曾任用李悝为相,实行了著名的改革。如推行“尽地力之教”,即奖励垦殖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主张善平籴,即丰年向农民多征粮食以储谷,作为荒年调剂之年。同时兴修水利,开凿运河,修筑黄河长堤。开放统治者独占专利的山林川泽,对外采取团结赵、韩的政策。一度使魏国国力强盛,成为霸主。然而,江山到了梁惠王手里,却一落千丈。梁惠王虽有强烈的霸主心态,但他好大喜功,行为乖张轻妄,锋芒毕露,四面出击而陷入了战略上的极大被动。可悲的是他始终不曾意识到自己处境的危殆,反而沾沾自喜,不断营造“慕虚声而损实利”的“形象工程”。而他的对手恰好利用这一点,推波助澜,诱使他在失败的道路上死不旋踵地走下去。梁惠王果然中计,进了人家预设的圈套。他接手魏国时,魏国正处于鼎盛时期,而他在位期间打了桂陵之战、马陵之战等一连串大败仗,硬是把先辈创下的霸业葬送了。
  很显然,梁惠王之败,仍然是只要民众“孝”已,而不去“孝”民众所致。然而他却要表演一番,给自己脸上镀上“孝”民的金。他曾虚伪地向孟子问政。一见面就标榜自己治国尽心竭力,仁慈爱民,河西发生灾荒,就将那里的灾民安置到河东,将河东的粮食运送到河西。当河东发生灾荒时,也是这样做的。然后问孟子,尽官如此魏国的人口不见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深知并不爱民,而他却要说自己爱民,便给他讲了个“五十步笑百步”的典故。暗喻他虽然有一点点儿“善政”,却跟没有一点儿“善政”的国君,就如战场上的逃兵一样,不光是五十步,与一百步的差别,程度不同而已,性质是一样的。
  梁惠王问孟子怎样才能治好国家。孟子说,只要不去剥夺农民耕种的时间,粮食就吃不完;不拿过密的鱼网去捕鱼,水产就吃不完;砍伐木材有定时,木材就用不尽。这样老百姓就感到满足了。孟子还说,在五亩大的住宅旁种上桑树,上了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棉袄。鸡和猪狗一类家畜不要耽误繁殖饲养的时间,上了七十岁的人就可以经常吃到肉。一家一户所种百亩的田地能及时耕种,数口的家庭就不会闹饥荒。认真地办好教育,孝顺父母,尊敬长上,老人就不再用为自己生活奔劳。这样就能得到人民的拥戴。
  梁惠王问自己继位以来,多次被秦国和齐国打败,这是奇耻大辱,要怎样才能报仇雪耻??孟子说,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口修其孝弟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共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孟子劝梁惠王实行的是仁政,属王道的范畴,虽然远远不是今天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也有了些“孝”民的因素,然而就连这些,梁惠王也没有听进去,只是做些表演性的动作,哄哄百姓而已。有位名叫卜皮的人看出他在表演,据此预见梁惠王必败。梁惠王问他从何说起,卜皮说,有过不罪,无功受赏,虽亡不亦可乎 ??结果不幸被卜皮言中,桂陵、马陵之战以后,魏国的霸权宣告终结。
  从梁惠王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若无孝民之心,表演的再好也免不了失败的命运。表演的孝道不可取,孝民需要全心全意。
  历史上,无数事实证明,处于类似诸侯那样的位置,不孝一方人民,为民谋福利,而靠做戏子,靠表演,是难保自己位子和财富长久的。

1

主题

-1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cbdcpm 发表于 2014-8-29 22:4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你真错了。如果你坚持自己的观点,以不孝行事,灾难必在不远的将来等着你。
风流自我在倨 该用户已被删除
风流自我在倨 发表于 2014-8-30 01:5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到夜里我就会特别寂寞,这个时侯就只想找个妞..。我尝试过很多方法,其中只有一个方法效果最好最快,就是找当..地同..城的女.士。要想找个当地的非常简单,我出差这么多,基本都是上这网站     前期是你要先跟她聊天,然后约出来喝喝茶,吃个饭..。再后来就需要你的临场发挥了。

2

主题

-2

回帖

7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7
lyfsteven 发表于 2014-8-30 05: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用现代人的想法来评判古代人的想法,完全不考虑古人的环境和思维,高手。

3

主题

-3

回帖

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
 楼主| 平型关人2 发表于 2014-8-30 08:2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古人早就评判完了,现代人怎么能用古人的眼光打古人呢??

3

主题

-3

回帖

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
 楼主| 平型关人2 发表于 2014-8-30 11:42:3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根本没看我的文章,我并没有反对行孝,而是主张智孝,反对愚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