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书酒剑雄 - 

七国之乱和推恩令

[复制链接]

15

主题

-15

回帖

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
 楼主| 书酒剑雄 发表于 2014-9-14 20:55: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七王之乱
  ①晁错之死
  晁错这个人,学贯儒法。儒家讲忠诚是有原则的,法家讲忠诚是无私的。
  文帝选晁错做太子的教师,可谓慧眼识人。
  晁错被斩,不须怪袁盎构陷,法家商君吴起李斯韩非,从来没有善终的。
  因为法家都是野心家,吴起辗转诸国只求封相拜将,法家忠诚的含义是皇上第一,李斯第二,其他人挨个按忠诚度来排队。
  晁错也不例外,对于和重臣的疏离对立,晁错是不在意的。在气死丞相申屠嘉后,晁错已步步危机却视而不见。在他眼里,所有人都要无私尽忠。
  法家大都贪生怕死。吴起久经战阵,为逃生不惜拖上楚王,李斯为求生不惜苟且于赵高。
  晁错,为求生不惜劝皇上亲征,而自己守城!!这是不是谋反,各位自留看法。但法家往往指望打人而人不还手这一个奇特的愿忘,足以让他们死千百遍了。
  商君甘愿得罪太子,吴起惹尽楚臣。在他们想来,对方绝不会还手,因为大家都是忠君的。
  晁错”朝衣斩市”,可叹而不可悲。

15

主题

-15

回帖

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
 楼主| 书酒剑雄 发表于 2014-9-14 23:31:59 | 显示全部楼层
红太宗的功过
  太宗拨乱反正,以利民生。其人其学,以阴阳并立,相辅相成为特点。比如关于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关于民主与法制的辨证关系,是太祖所没有的。总体来说,太宗的治国之策以灵活实用为目标。近几十年经济的起色,根源在于太宗。
  太宗以私利为饵,撬动公利,以实其腹、强其骨为本,使民脱于贫穷。
  然而太宗的纲领往往左右并重,豪强往往欲左则左,欲右则后。蚁民则左恐右怕,不敢自行。本朝豪右之起,实缘于此。
  用ㄧ句话评价太宗,就是灵活、实用。

15

主题

-15

回帖

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
 楼主| 书酒剑雄 发表于 2014-9-15 02: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事,下午上下一节《景帝即位》

16

主题

-16

回帖

0

积分

游客

积分
0
河北老李ABC 发表于 2014-9-15 04:4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分赞赏您的观点!!

15

主题

-15

回帖

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
 楼主| 书酒剑雄 发表于 2014-9-15 07: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七王之乱
  ②景帝即位
  汉景在任太子时曾打死吴王刘濞的世子,是少年狂放失手伤人,还是受人指使或自打主意以此试探吴王已经成迷。
  但此事后吴王称病不朝,文帝扣押吴使,针锋相对。吴王也没有为世子冒犯太子告罪,反而把吴世子尸体送回京城。文帝也没有处罚太子身边的人来安抚吴王。其中迷雾颇为费解。
  这一事件为汉景即位后的七王之乱又埋下原因。
  汉景即位之后,擢升力挺削藩的晁错,开始削藩大计。
  晁错对诸王的判断是”削亦反,不削亦反”,力主在诸王完成谋反准备前发难。
  而汉室重臣窦婴等本就是有封邑的诸候,虽忧患窥视皇位的诸刘王,也会担心诸刘削封后自己的食邑会何去何从。抛开晁错的性格问题,重臣因自身利益也不会支持晁错。
  所以吴王造反时准备不足是由于事出逼迫。
  而汉景帝这一方,也对应战准备不很充足,这主要恐怕是重臣们配合不力了吧。
  吴楚七国对阵汉景三十六将军,一场好戏,即将开场,正因双方都有些仓猝应战,才更体现出双方将帅的策略水平。
  在重臣犹豫不定时,一个贵族庶子周亚夫将施展将略,呈现赤忠。

15

主题

-15

回帖

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
 楼主| 书酒剑雄 发表于 2014-9-15 09:5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分赞赏您的观点!!
  //////////
  汉高被诬千年,偶尔得有人来为他正名。
  多谢捧场,不用尊称。我年纪不大,三十出头而已,喜欢掉文,别酸着你就好。

15

主题

-15

回帖

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
 楼主| 书酒剑雄 发表于 2014-9-15 12:3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子克乱在权
  春秋时晋国栾盈谋反,纠和权臣魏献子及七舆大夫,偷袭曲沃,突然发难。
  晋执政的范宣子惊慌失措,不知应对。
  乐王鲋为范宣子分析了叛军和政府的力量对比和人心向背。说:”克乱在权,子无懈矣。”坚定范宣子的战意。并提出抢先进宫保卫晋候的策略。后来其它重臣纷纷勤君,叛乱遂平。
  相比较晋君众臣的果毅,汉景众臣就有些不那啥了一点点。

15

主题

-15

回帖

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
 楼主| 书酒剑雄 发表于 2014-9-15 17:46:19 | 显示全部楼层
英雄是那些注重民生的人。谁给老百姓活路,老百姓服他、信他、帮他。
  历史上的名王,都有接地气的一点。晋文公流亡数十年,晋国称霸;始皇帝曾做人质,一扫六合;刘备曾卖草鞋,三分天下;刘裕出身低微,创立刘宋;朱元璋为躲灾年做过和尚。
  老百姓只认一个理,谁对他们好,就拥护谁。出身贵族也好,出身底层也好。英雄就是英雄。
  汉高给百姓希望,纵使他不拘小节,百姓也帮他灭项王。

15

主题

-15

回帖

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
 楼主| 书酒剑雄 发表于 2014-9-15 20: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七王之乱
  ③条候平乱
  条侯周亚夫,是汉高重臣周勃的庶子,在兄长被废后袭爵为侯。因治军严明受文帝赏识。
  条侯在平定七王之乱的中采用的是以守为攻的策略。
  ㄧ方面条侯率军和叛军错锋而行,直插敌后,入昌邑坚守。时不时骚扰叛军粮道。
  另一方面,把梁国丢给叛军,梁王是景帝的弟弟,只好拼命抵抗叛军。
  一东一西,两个战场都在力守让叛军无法逼近长安。
  据城坚守,避其锋锐,乃是兵家常策。可开拔到敌军后方坚守起来,似乎并不多见。由于孤军深入,曾经军中出现哗变,但条侯以镇静自若的态度化解。
  由于梁国承受了叛军的正面进攻,多次上表求助,景帝也几次要求条侯驰援梁王,但被条侯拒绝。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说起来容易,但要让景帝信服他的策略,恐怕是费了心机的。
  终于三月相持,叛军不能攻下梁国,气势渐弱,加上粮草被断,只好撤军。条侯趁机掩杀,叛乱平息。
  总结这场仗,条侯采用敌前敌后两个战场坚守的策略,拖跨了叛军。
  这场仗,汉军守,叛军攻,拖得越长,对叛军越不利。进攻方一旦不能节节胜利,陷入胶着,就输了大半。
  两个战场,梁国负责拖,昌邑负责扰。这种又拖又扰的策略,其精髓恐怕来自于汉高当年困死项王的策略。看似平凡,实有奇效。
  因为穿插到叛军后方据守,不仅可以袭扰叛军粮道,在叛军撤退时,也早有汉军半路截杀了。
  在条侯平叛后,景帝削减了诸侯国的领地,限制了诸王权利。

15

主题

-15

回帖

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
 楼主| 书酒剑雄 发表于 2014-9-15 22:58:59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在备战阶段拖延,只会对攻方有利;在开战后坚守拖延,却对守方有利。
  因为拥有主动权的攻方永远是最先准备好的一方,而被动的守方永远是准备不足的状态。所以备战阶段的拖延,只会对攻方有利。
  守方如果利用好防御工事以优势战损比来消耗攻方兵力,或以挫败攻方进攻意图,打击攻方士气。随着时间推移,会将攻方陷入泥沼。
  以上是鄙人从条侯周亚夫平乱之战中总结的体会。与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