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克儿2014 - 

一个诗人的胡思乱想

[复制链接]

18

主题

-18

回帖

7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7
 楼主| 克儿2014 发表于 2015-4-22 05:3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国观的人都是什么样的人》
  我去年12月开始玩城市论坛,自己是诗歌爱好者,所以玩的地方主要是茶舍和诗会。这两个版块都是比较轻闲的人玩的,有兴趣时看帖回贴,没兴趣时潜个水。最主要的,相对来说这两个地方骂战比较少。但是人气来说,老城市论坛活跃一些。象我这样新来不熟的,回帖就有些少。这虽然很正常,但进步得太慢。于是就想在国观养经验。国观很多贴因为气氛比较激烈,所以争执成了常态,水平也很高。我开了《有没有一本书,在你一生中,不敢忘却》的帖子,这样的帖子,表面上没什么槽点,实际上各人喜欢的书,书里的立场偶然也会和别人喜欢的书里的立场有冲突,我既怕帖子点击上不去,又怕回帖的人因为什么吵起来。我当然不怕最后真吵起来,否则也不敢在国观发帖了..
  结果差不多一个多月过去,点击量达到7000,回复上百。这些不算什么好成绩。但是这个帖是个完全纯纯的暖帖,没有一个脏字。
  这就是我眼中的国观人。为你们的高素质赞一个。顺便算上我哈!!

18

主题

-18

回帖

7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7
 楼主| 克儿2014 发表于 2015-4-22 05:4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骂史:我写骂史的原因》
  写历史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活,一般诗人的笔下也不想受到任何的限制。尤其当今的职业诗人齐名于“高级懒汉”,一个字写出想当十个字来用,考虑到历史很多平庸之处,万不能都写成世说新语,所以写真正的历史只得作罢,而消遣于一段历史之中并为此赋予大概的模型,才是我写骂史的初衷。
  诗歌是少数人的事情,这话要是放到民国以前的任何时候都成立。因为民国以前教育资源有限,读书人不多,读书人都能写点有韵文体,不奇怪,在文盲半文盲占绝对多数的时候,诗歌当然是少数人的事情。而且本来也挺简单,能占用有限教育资源的人,如果不是高富帅,那肯定也不是什么屌丝。
  中国自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以后,基本解决了知识分子的基础问题,也让文盲半文盲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大的特点是,屌丝的范围扩大化,以前读了高中就有傲骄的小小资本,而现在研究生都没让现代高富帅看在眼里。现在的屌丝,是知识分子的屌丝,如果非要说诗歌在当下仍然是少数人的事,这就有笑话可看了。
  新汉诗自从朦胧诗发家以后,被更多歪嘴和尚弄得异常神秘。因为很多诗作品高级知识分子都读不懂,这就自然引起有见识的众屌丝的好奇,加之,中国又是一个非常强于围观的民族,于是诗歌也应本应更应让屌丝参于了。朦胧诗的问题实际上是个诗歌作品如何推广的问题。“啊!!我爱老虎油”这种听多了,也是让人很腻味的一件事。在这种情形下,连说话都需要拐个弯,何况诗歌!!
  诗歌本质上还是一种语言的沟通,口语的衍生。所以,天下之诗者众,可分两类,一个是沟通较好的,一个是沟通不好的。朦胧诗中写得好的,会增加诗歌的美感,这样的作品你能很轻易的发现,表达方法一定是为语言服务的,就象轻纱无论看起来如何的美,它的主要功能仍然是为搭配衣装而生,你把轻纱当衣物直接穿上身,就与服装的审美无关,倒和人体艺手术有点关系??!!
  诗歌与思想法律或者宗教一样,是一种直接的立言系统,而且是音韵化的立言系统,因此一首好诗,一边内容上,要求新鲜,以新立文。一边音韵上,要有自己的言说方式。有一次,我看见一位姓吴的网友写了两首诗,第一首短句为主,这位网友在城市论坛主要写李白历史和演义,他的短句诗作很有特点,因此,我就说就这样写下去,离大诗人不远了。时隔不久,他又写了另一首诗,但以长句为主。可能是专注写李白去了,诗歌的训练可以说很少。我们诗人不能轻视短句和长句有什么区别,从古韵体诗的历史看,实际上最明显的是多两字还是少两字,五言还是七言的历史问题,因此我在他第二首诗下回复他,说他长短句都写,贪多求快。
  屌丝喜欢上诗歌,是个好事情,上面的问题,更需要注意。最近有个访谈,提到这么一种观点,称,诗歌的黄金时期来临,如果我理解没错,应该是诗歌的被围观时代来临。我写的”骂史“将从围观开始,在围观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