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还是定风波 - 

史上十大口水战

[复制链接]

15

主题

-15

回帖

1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2
 楼主| 还是定风波 发表于 2015-4-27 04: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王道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王”,如果没有王的支持,什么都是枉然。那么“王”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第一当然要有仁慈的心,这一点,提倡性善论的孟轲自然是有信心的,孟轲说的好啊,西施长得漂亮,天下的人都说漂亮,韩娥唱歌好听,天下的人都说唱得好听,说明大家的器官都是一样的啊,为什么心就不是一样的呢,人心都是肉长的啊。为什么最后有的人好有的人坏呢,因为生的环境不一样,就象同样的种子,不同地方收成都不一样,因为人被欲望蒙敝了,为了一些贪心昧着良心做事情,最好越走越远,但最主要还是因为自暴自弃,不相信自己能成为一个君子,今天孟轲要告诉你,“人人皆可为尧舜”, 尧舜最初和我们都是一样一样的啊。所以孟轲对齐宣王说,你可以成为一个仁爱贤明流芳百世的王的,相信我,你做得到的,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我听说大王那天要祭祀,看见有人牵着牛过去,大王就说,太残忍了,别杀那头牛了,换头羊吧,我就知道大王是一个仁慈的人,但是大王有没有想过,那头换过去的羊不是一样可怜吧,大王有没有进一步想过,那些齐国吃不上饭的百姓,不是一样可怜吗,如果大王把这颗仁慈的心放在百姓身上,还有什么是做不成的呢。
    
    有了仁慈的心之后呢,还是听取民意,王要用一个人,身边的人都说好,那不可靠,官员们都说好,也不可靠,要全国的百姓都说好,这就靠谱了,然后大王可以自己观察好不好,然后才用。大家不都是喜欢说什么天意,知道什么是天意吗,我告诉你,民意就是天意,“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人民的意志就是上天的意志啊。
    
    可见这个喜欢辩论,又喜欢练气功的孟轲,还真的出产了些高质量的口水,孟轲排墨杨,到底还是受了墨杨的影响,更加注重民间和个人,虽然还是在走上层路线,但已不同于孔子的调和上下,而是一心为百姓着想,甚至直接说民贵君轻。
    
    儒家的第二号重量级人物出场,一下子重夺优势,甚至大有一统江湖之态,而墨杨的门人,有没有反击的手段呢。墨家后人,并没有墨翟那样的重要级人物,而杨朱的道家,倒真有两个重量级的人物出场。

15

主题

-15

回帖

1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2
 楼主| 还是定风波 发表于 2015-4-27 04: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一 骑青牛的老子
    
    如果说孔子的生平是一个梦想。墨子的生平是一则传奇,那么老子的生平就是一部神话。在先秦诸子里,老子是唯一生前就有“神迹”的“子”,也是唯一死后成了神仙的“子”。
    
    关于老子的生平,有很多不同的版本。
    
    最官方的版本是酱子滴。老子原名李耳,字伯阳,又称老聃,是周朝的图书馆馆长。那个年头写本书不容易,写一个字都得动刀子,唉,不是动刀子杀人哪,他们都是贵族,都是“君子”,怎么可能写一个字就杀人呢,是刻字啦,谁叫蔡伦没有穿越到一千年前发明纸张呢。而且孔子还没有开始平民教育,也没有写书的风气,为什么,你问了我为什么??因为写了书没人看哪。所以图书馆里多半都是些“三坟五典”的东西,在那些不知道经历多少世多少劫传下来的断了线的竹片,也许还有羊皮卷上,李耳同学有幸找到了竹片缝里的神农呀伏羲啊黄帝啊留下的神奇法门,于是李耳同学悟了,李耳同学看清了世间万物的真相,看清了宇宙、生命以及一切。于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李耳同学,唉呀,不是作案,李耳同学都悟了,怎么可能做坏事,于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李耳同学就成了李耳老师,因为他的面前毕恭毕敬的坐着一个叫孔丘的学生。孔丘同学问李耳老师,老师啊,您太有学问了,整个周朝的图书,不,所有从三皇五帝以来的书您都读过,而我只读过周公的礼,夏殷两代的事,我就不清楚了,您能不能告诉我古来的礼都是怎么回事,又当如何损益呢。李耳老师说,唉,我又哪里知道什么是礼呢,我不过知道一些天上地下的规律罢了,其实真正的规律是不知道的,知道了也说不出来的,我就勉强告诉你吧,不要天天想着古人的那些东西,那些古人连骨头都烂了,那些话又有多少靠得住的呢,这是第一件。第二件,人哪,最忌讳的两件事,一是露富,二是露聪明,所以真正的阔佬是不会叫你瞧出阔来的,真正的聪明人也许反而看上去一点也不聪明。第三件,无知不可怕,怕的是傲慢,是自满,外部的不顺利不可怕,怕的是自己欲望太多。我所能说的,就只有这些了。
    
    这些话说的有头无尾,玄之又玄,饶是孔子那样聪明的人,也是想了半天才想明白,想明白后,越想越觉得有滋味,于是也说了一段有头无尾,玄之又玄的话。他说,鸟是在天上飞的,鱼是在水底游的,野兽是在地上跑的,天上飞的可以用箭射下来,水底游的可以用钩子钓上来,地上跑的可以用陷阱捉了来,但有一种动物,叫做龙,他们跟着风云来去,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我就没有办法了,老子大概就是龙吧。因为这段话,所以从官方版本又生出一个非官方的版本,说老子看出了孔子如果上位,会不利于自己,或者孔子已经在到处找“屠龙”宝刀了,所以就决定“不知所踪”。
    
    当然,官方的版本嘛,是说老子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看出周朝气数已尽,决定出关,从周朝去秦国。到了关尹那里,关尹说,您老是周朝的知名学者了,我也是您老的粉丝之一,我是一个铁杆的“耳环”哪,只是地方太偏僻,从来就没买到过您老的大作,有点小小的遗憾,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知名人士都喜欢移民,不过既然到了海关,我也不要您什么保证金,给我一本您写的书再签个名吧。李耳老师心想我哪有什么书哟,我这人这辈子最烦的就是粉丝们那疯狂劲,所以一辈子也不写书,没想到快走了还碰到一个,算了,这也是天意,写个几千字送给你吧。这就是后世的那本有名的《道德经》。
    
    这个官方的版本曾经被很多人深信不疑,后来一个叫韩愈的人唱反调,他说老子是孔子老师这个故事是编出来的,论语上没有说,孟子没有说,墨子庄子都没有说,偏偏稷下那帮牛皮大王把黄帝搞成道家祖师爷时,出了个老子是孔子老师的故事,不过是道家想占儒家这个现成便宜罢了,大家不信是吗,看看《老子化胡经》吧,老子不光是孔子的老师,还是释伽牟尼的老师呢,那帮人撒第一次谎,才会撒第二次谎,《老子化胡经》就是证据。虽然大家都明白《老子化胡经》是道教徒鼓捣出来的玩意,跟道家不是一回事,但终究是官方版本里的一个漏洞。
    
    其他的漏洞也有,《庄子》第一次出现老聃这个称呼,以前没人提过,孔子墨子都没有提过老子,虽然《老子》也没有提到孔墨,但《老子》是韵文,不象论语是语录,墨子是散文,韵文总归要隐晦一点,而且《老子》也批评了“仁”呀“义”呀“礼”呀这种儒家的字眼,以及“尚贤”这种墨家的字眼,甚至“法令”这种法家的字眼。另一个漏洞就是关尹,函谷关是战国才修的,这之前,如果出关,那就不是去秦国,而是离开秦国了。这都造成了时代的问题,所以《老子》这本书的时间被一推再推,甚至被推到了战国晚期,幸好最近这些年出土的什么汉代的“德道经”什么楚简,勉强把这本书维持在战国中期或以前。但又有一种力挺老子是孔子老师的观点认为,老子这本书和老子这个人又是不一样不一样滴。
    
    这个版本是酱子滴,老聃这个人是孔子的老师,他有一个私淑弟子,叫做阳子居,这个就是史上的杨朱啦,虽然老子被孔子逼走,但他的学生不愿意老师的绝学湮没,于是整理老师的理论,写了《老子》这本书。与此类似的版本,认为《老子》这本书是更晚一些的稷下黄老学派整理的老子思想。还有的,认为是关尹子也是老子的学生,这本书是关尹子写的,后人听风就是雨,就成了关尹要老子著书,不过先秦真有个人叫关尹子,还有本叫《关尹子》的书。还有更无厘头的,认为老子就是杨朱,他们其实是一个人,要不然怎么叫神龙见首不见尾呢。这真是一笔糊涂账啊。
    
    还有更糊涂的呢。因为官方版本说老子是周朝图书馆馆长,所以人们找呀找呀,找到了周朝真有个图书馆馆长,叫太史儋,名字里也有一个儋字,也出关去了秦国,不过太史儋也是战国中期的了,要想做孔子的老师,至少得活上两百岁。但这些糊涂账都没有张道陵出山后,那帮道教徒鼓捣出来的神奇。
    
    所以最为神话的版本是酱子滴。老子他是天上的神仙叫太上老君的化身,他妈妈叫理氏,这个理氏在河里洗衣服,在河里见到一个黄灿灿的大李子,就吃下去了,后来就怀上了老子。这个时间可真是长啊,鱼类爬虫类是卵生,只有高级的哺乳类胎生,而怀胎时间越长,越是高级,人类是十月怀胎,胎儿生长时也要经历鱼类爬虫类哺乳类最后才变成人形,如果再长下去,大概就是神仙了,所以哪吒在妈妈肚子里呆了三年零六个月,这个纪录被老子远远的刷新了,老子在妈妈肚子里呆了八十一年,生下来头发胡子都白了。老子生下来就能说话——神仙中的神仙哪能不会说话,他生下来后指着院子里的李子树说,我以后就姓李吧,哦,不知道怎么称呼吗,没看见我很老,头发胡子都白了吗,人生七十古来稀,我在肚子里就住了八十一年,这天下还有谁比我更老,这样吧,大家都叫我老子吧。这么牛逼的出生,直接把释伽牟尼出生时说“天上地下唯我独尊”比下去了,难怪能“老子化胡”呢。所以今后如果有谁的孩子过了预产期还不出来,千万不要着急,他大概是想做神仙了。
    
    但不管怎么说,那个不知是人还是神的老子骑着青牛走了,留下了五千字的《老子》。老子这个人先秦江湖中最为神秘的人物,而且就象金大侠书中的扫地僧人一样功力深厚,那么这个疑似他的著作的《老子》,应该有着完全不同于儒墨的微言大义吧。
    
    是的,的确完全不同于儒墨,太不一样了,简直是颠覆啊,不仅颠覆了儒墨

15

主题

-15

回帖

1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2
 楼主| 还是定风波 发表于 2015-4-27 04:2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的确完全不同于儒墨,太不一样了,简直是颠覆啊,不仅颠覆了儒墨,而且颠覆了多数人的常识。

15

主题

-15

回帖

1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2
 楼主| 还是定风波 发表于 2015-4-27 04:4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见一般的人是在做加法,而老子是在做减法,正所谓“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一般的人总是说,这个东西好,我也想要,那个东西别人都有了,所以我也一定要,而老子却说,这个东西真的是我要的吗,那个东西是不是可以没有。结果我们的生命仿佛是充实的,但却只是仿佛而已,我们在生命里塞满了垃圾食品,快餐文化,象流行感冒一样来去的新观念,却从来没有想过那些东西是不是我们真的想要的,而老子却象“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所说的一样,看上去,什么也没有留下,却什么都有了,因为他生命的容器是空的,正可以装自己最想要的东西,甚至,只是观赏生命本身。
    
    一般的人是在看正面,而老子却看见了背面,其实这世上又有什么东西是只有正面没有背面的呢,如果背面没了,正面还会有吗。所以老子说,天下都在说美,正是因为有那些不美的东西做为对比的缘故,天下都在说善,正是因为那些不善东西做对比的缘故,国家有乱子,才会有忠臣,亲人之间互相敌视,才会提倡孝慈,你们天天提倡那些正面的东西,以前这样就能让正面的东西消灭背面的东西,却不知道如果没有那些背面的东西,正面的东西又何尝会有呢。回来吧,在岐路上走了太久的人们。
    
    做减法,看背面的老子,在政治上,自然也有着和儒墨完全不同的观念,其政治观念,也是做减法的政治,甚至可以说是“甩手政治”,其核心则为“无为”。

15

主题

-15

回帖

1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2
 楼主| 还是定风波 发表于 2015-4-27 04:4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三 无为而治
  
  儒家是好人政治,墨家是贤人政治,法家是强人政治,而道家则为甩手政治。所以现在的自由主义者多半会喜欢道家的,因为道家主张小政府。不过道家比自由主义者走的更远,在道家看来,“政府是一种恶”固然没错,但“政府是一种必要的恶”也未必就对了,顶好的,是没有政府,或者,让百姓根本不知道政府的存在。
  
  所以道家的政治主张,不仅是不扰民,不折腾,而且是完全不折腾。曹参是典型的道家宰相,他上台后不仅没有放什么三把火,差不多是什么事都不做,他还很有道理,他跟惠帝说,你比不上高祖,我比不上萧何,咱们守着以前的规矩就是了,还折腾个啥呢。汉文帝是典型的道家皇帝,听说修一个露台要花掉百金,相当于十个中产的财产,就放弃了。但这还不是老子的最高境界,老子的最高境界是“太上,不知有之”,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有一个故事很能说明道家甩手政治的境界,传说呀,尧的时候,有一位远方客人看到华夏境内人民安居乐业,几个老人在黄昏下一边劳动一边唱歌,客人很感慨地说,尧真是太伟大了,没有尧哪有现在的幸福生活啊,老人回答“我吃的是我种的粮食,我用的是我凿的井,跟尧有什么关系??尧是谁??”。
  
  所以统治者——如果真有统治者的话——应该如婴儿,当然,儒墨恰恰相反,每每把百姓当婴儿,在他们看来,百姓就要被管着,不准做这个,不准做那个。但老子不这样看,他说,“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而国家滋昬;人多知,而奇物滋起;法物滋章,而盗贼多有”。就是因为你们这些统治者,不准这个不准那个,所以老百姓才会越来越穷,就是因为有着种种折腾,所以才有那么多的坏事,就是因为有着那么多的规定,所以才有那么多的投机取巧的人。
  
  所以人哪是不能卖弄聪明的。你们这些统治者,总以为自己最聪明,恨不得天下的人都知道你聪明,却不知道“大智若愚”啊,真正聪明的人,是不会让你一眼看出聪明来的。聪明的英明神武的君主啊,收起你的聪明来吧,不要试图让百姓都知道你比所罗门王还要聪明,收起你那些英明的指示吧,让他们忘记你吧,如果有一天他们根本不记得有过你这个聪明的英明神武的君主,你才是真正聪明的人呢。“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领导不折腾,无为而治,百姓也会比较淳朴,领导聪明无比,精于计算,老百姓也会有无数的“刁民”。
  
  所以君上啊,不要天天相信什么管理万能了,恰恰是你们这些管理让老百姓日子越来越难过,“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老百姓之所以饿肚子,并不是因为领导关怀得太少了,恰恰是关怀得太多了,领导关怀得多,所以天天变着法子加强管理,所以有无数的人要吃老百姓纳的税,老百姓能不穷吗。老百姓为什么难于管理,因为领导天天拍脑门,今天一个规定,明天一个举措,老百姓应付都来不及,又怎么能跟得上领导的步伐。为什么老百姓总是缺少社会责任心,一个天天被管的人,自己的命运都无法做主,又怎么会在意别人的悲喜,又能有多少社会责任心呢。

15

主题

-15

回帖

1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2
 楼主| 还是定风波 发表于 2015-4-27 04:44:27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人哪,管好自己就行了,不要有过多的责任心,要知道“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倚”,谁又能把它们截然分开呢,谁知道你今天伟大的构想,不是明天祸乱的原因,谁又知道你今天的英明的革新,不是明天失败的起点。人算不如天算哪,还是“道法自然”吧,天地不是让万物自生自灭吗,圣人也要让百姓自生自灭,不要担心那样不好,“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他们比起你天天指示这个指示那个的时候,过得还要好些呢。看见那锅里的新鲜小鱼了吗,治大国就象烹饪那锅里的小鱼,要有耐心,不要急,不要总是不停的想翻呀翻的,你多折腾一次,那鱼就会破坏一次,最后就变成碎鱼渣了,那就是你造成的恶果啊。
  
  儒墨都是在做加法,孔子一直都在说,道啊,我一直在追赶,从未能超越,要是我临死的那天早上,能得到道,就死也暝目了,所以我一辈子都在学啊学啊,一回头发现自己不知怎么就老了。而老子则是做减法,“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道嘛,今天减一点,明天减一点,最后你会发现,治国啊,最好是什么事都别折腾,兵呀刑啊,固然不好,但礼义又何尝好了。你今天提倡仁义,明天就会有人打着仁义的招牌去求取功名富贵了,讲仁讲义,你们一个个都讲不过他,但是做的那些事情啊,正面看个个都是守礼君子,背面看,个个都是男盗女娼。还有礼,什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不是,但君再仁,他也比臣的地位高啊,权力大啊,那些“礼坏乐崩”真的只是因为大家互相缺少爱??提倡“礼”,那简直就是倡乱哪。
  
  还有墨家,提倡尚贤,你要让让最最最贤明的人成为天子,让最最贤明的人做三公来辅佐他,又让最贤明的人做国君,又让贤明的人做乡长里长是不是,但是谁是最最最贤明的人,谁又是最最贤明的人,是你吗,还是我吗,谁说了算,你这样子折腾,老百姓能不争吗,能不打得头破血流,最后就是最最最有力气的人成为天子,最最有力气的人做三公好吧,所以啊“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老子这样说了一通之后,到底理想的社会是虾米样子滴呢。孔子谈周公,墨子谈大禹,孟子谈尧舜,老子的社会是在哪里呢,老子没有说,但后世的人说,应该比尧舜更古。老子的理想社会是“小国寡民”,到底多“小”的国,多“寡”的民,我们也不知道,但从“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来看,比一个村子也大不了多少。这么一个小的“国”,世代相传,谁都知根知底,的确不会坏到哪里处,不会有横征暴敛的官吏,也不会有花言巧语的政客,祖上三代都摸得清清楚楚,谁又能忽悠得了谁,谁又能吓唬得了谁呢。所以,后面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也就合理了,而“无为而治”也成了必然,大家世代都在一个村子里,自然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也用不着纳着税养一帮人来管理自己了。

15

主题

-15

回帖

1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2
 楼主| 还是定风波 发表于 2015-4-27 04:49: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老子的理想社会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固然不错,但为什么能够“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又为什么,“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总是有那么些不安份的人吧,非要到“邻国”往来一下吧,总是有那么些有野心的,要煽动点邻国间的不和,以谋取其利吧。所以老子的理想社会其实应该把这个社会与“邻国”从地理上隔离起来,才能称心。当然,在一些作品中也的确是这样做的,比如后世的桃花源就是一个地理上完全隔离的社会,而罗伯特.希克利的《杀人证》则干脆把背景放在外星球,在偌大的一个星球上,只有这一个村镇,世世代代都是认识的人,最后听说民主星际联盟的人要来,为了和古老的地球保持一致,选出了一个罪犯,只所以让主人公当罪犯,是因为主人公是屠夫,是整个镇子里唯一一个动过刀子的。在现实中,类似于老子理想社会的,也都是与世隔离,如五胡乱时,在巴蜀、瓯越、武夷这些地方的深山里,聚堡自立的村落。
  
  可见老子的政治主张比儒墨的更为美好,成功指数却未必更高,至于“绝圣弃智”,人类既然从树上下来了,又怎么肯再上去。出路在哪里,道家其实也不知道,但善于做减法的道家既然知道没有出路,自然不会象儒墨那样周游天下宣传主张了,所以道家不同于儒墨的积极入世,道家是出世,或者说遁世,或者说避世,或者说逃世的。后世的读书人,往往一半是儒,一半是道,得意时就是儒,失意时就是道。但老子的道家,虽然比起杨朱,有了更多的天道,但这天道还是返回到了人事,老子主张清静无为,主张道法自然,但却没有提到一件事情,就是快乐,就是对于一个失意的人来说,亲近道家能破愁解闷,能带来快乐吗。对于一个失意的人,关心的不是怎样“无为而无不为”,那是君王们关心的事,而更关心的,是个人的心境。
  
  这个比老子更关心个人心境,更能带给人快乐的人来了,这就是庄子。

15

主题

-15

回帖

1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2
 楼主| 还是定风波 发表于 2015-4-27 04:5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五 从齐物到逍遥
  
  
  后世有个叫张爱玲的人,把人分成两种,一种叫好人,一种叫真人,但两种人并不是截然两分的,人有时会是一个好人,有时会是一个真人,戴上面具,是好人,符合主流价值观,但很好却很可恨,取下面具,是真人,不符合主流价值观,但很坏却很可爱,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生活原本太沉重了,决不容人如此容易便大彻大悟”。戴上面具,不管是君子的面具还是小人的面具,显然不是真人,这是对的,但不是“好人”的,就一定是“真人”吗。
  
  后世还有种小说,叫修真小说,某个人得到某种奇怪法门,某种妙药天书,某种狗屎运撞到了头上,把自己一步步变成了神一样的存在,却仍然过着凡人一样的生活,于是富贵无比,风月无边。如果庄子知道他发明的“真人”两个字,被后世弄成这副模样,不知该说些什么。
  
  当然,修真小说不是最早乱用“真人”的,后世的“真人”不知凡几,不少还是御封的,被皇帝包养着的风光无限的“真人”,而这些真人,也浑忘了庄子说过“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想要风流快活么,御女也可以成仙,喜欢金银么,点铁可以成金,舍不得偌大家业么,鸡犬可以升天。
  
  但这些都与庄子无关,在庄子的想像中,“真人”应该是酱子滴。他低碳绿色纯天然环保,他不喜欢一切人为的东西,包括功名富贵,也包括仁义礼智,还包括一切的机巧权谋,他看清了自己的局限,人力的局限,知识的局限,决不追求什么绝对真理,他看清了生死的真相,他的生命就象自然界的叶落花开一样,随性而来,随性而去,他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他晚上睡觉时,甚至都不会做梦,他没有任何非份之想,完全顺应天意,也不会有所依赖。
  
  所以知道什么是快乐吗,庄子告诉你们,快乐是相对的。所以不要坐井观天,夜郎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自暴自弃。在这个宇宙中,你以为你自己大,但总是比你还大的。黄河的河伯以为自己很了不起,涨起水来,两岸之间连牛马都分不清,但看到了东海,一下子傻了呆了,只剩下望洋兴叹,但东海却说,你以为我很大吗,我只是地球的最外面一层薄薄的皮上的一滴,但地球很大吗,跟太阳比啊简直是浮云,太阳很大吗,跟天狼星比起来,简直是浮云,天狼星很大吗,跟大角星比起来,简直是浮云,大角星很大吗,跟猎户座一等星比起来,简直是浮云,猎户座一等星很大吗,跟大犬座那个超巨星比更是浮云啊浮云,总之,神马都是浮云。人的寿命,彭祖最厉害吧,八百岁啊,但冥灵这种东西,五百年对它来说,不过是一年中的一个季节,冥灵寿命很长吧,但上古有一种大椿的树,八千年才是一个季节,大椿的寿命很长吧,但质子的寿命有很多亿亿亿年,只怕宇宙都死了,质子还没做好衰变的热身呢,但你也千万不要小看了自己,你再小,还有比你更小的,蟪蛄这种虫子,春天生的,秋天不到就死了,都不知道什么是春秋,蟪蛄寿命很短是吧,但朝菌呢,早上生的,太阳出来就死了,连朝暮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而朝菌很短了吧,但中子寿命只有十几分钟。
  
  不光大小是相对的,寿命是相对的,才能也是相对的哦。马很会奔跑,你叫它抓老鼠,它不如猫,猫会爬树,但你叫它游泳,又不如鱼。你能说哪个更厉害吗。神马,你觉得你什么才能都没有??真搞不清你怎么活到今天的,算了,谁叫咱是庄周呢,咱还有一招,叫不用之用,知道啥叫不用之用吗,去年我路过一个村子,村外有棵大树,真的是太大,也不知道有几千年没有,上百个人都抱不过来,但大家都说那树没用,为虾米没用呢,它的树干到处都是空心的,简直没有一个完整的地方,它的树枝是弯的,也没有一个直的地方,以至于拿去做什么都不好,所以大家说它没用,依我看哪,这才是这棵树的高明之处,但凡这棵树有点用处,还能活到今天吗。再说啦,这树真的就没有一点用吗,常言说得好啊,大树下面好乘凉啊,这么大的树,如果在旷野里,让大家在树下乘凉,该是多么写意啊。
  
  不光才能是相对的,判断的标准也是相对的,人睡在潮湿的地方就会得风湿,但泥鳅喜欢,人住在树上会恐高,而猴子喜欢,你说人哪泥鳅啊猴子啊哪个的观点是对的??会喜欢吃动物的肉,鹿喜欢吃草,蜈蚣喜欢吃小蛇,而乌鸦爱吃老鼠,你说哪个口味才是正常的??西施是人见人爱的大美人吧,但鱼见到了会躲到水底,鸟会飞走,鹿会跑开,你说,人哪鱼哪鸟哪鹿哪哪个更懂得什么美??所以不要相信孟子说的虾米人心都是一样的,我告诉你,人和人的距离,有时比人和大猩猩的距离还远呢。也不要相信墨子说的什么尚同,世界是参差多态的,本来就不一样,强求相同,强求统一,强求什么一个主义,一个思想,怎么可能。
  
  不光标准是相对的,真理也是相对的。咱俩观点不同对吧,咱们辩论吧,后世的人,不是天天说什么真理越辩越明吗,但如果我辩赢了,说明我是对的,你是错的吗,如果我辩输了,说明你是对的,我是错的吗??好象都不行吧。但能说明我们都是对的,或者我们都不对,或者或者你是对的,或者我是对的吗??好象也不行吧。好,那就让第三方来判断吧。但如果第三方和你的观点一样,他就是另一个你了,能说明你是对的,我是错的吗,如果第三方和我的观点一样,他就是另一个我了,能说明我是对的,你是错的吗??如果他的观点和你我的都不一样,他就是另一个你我了,能说明他是对的,你我都是错的,又或者说明你我是对的,他是错的??好象还不能。唉,不是我说你们,要认识到自己的无知,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真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企图完全掌握无限的真理,你累不累啊。甚至还自以为真理在握,就站在了别人高处,不是很可笑么。
  
  不光真理是相对的,连生死也是相对的,这个世界上,每个时刻,都有很多东西死去,又有很多东西生下来,生一定是好的,死一定是坏的吗,不过是自然界的现象罢了,就象太阳出来了,总会落下去,但明天早上还会升起来,就象有春天则必定有秋天,但明年还会有新的春天。所以庄子死之前,弟子们要为他准备墓葬,庄子说,算了吧,我虽然不是西藏人,但天葬也是很美的不是吗,弟子们吓坏了,说那怎么成,先生的遗体被狼吃了被鸟吃了怎么办,庄子说,你们哪不是我说你们,葬在土里就没东西吃了吗,也会被蚂蚁吃啊,就是封得再好,也有细菌会吃啊,为什么非要从狼和鸟嘴里夺食,送给蚂蚁和细菌呢,你们也太偏心眼了吧。
  
  庄子当然是不会偏心眼的,在他眼里,大年和小年,大知和小知,能飞九万里的大鹏,和只能飞树那么高的麻雀,在他们自己的世界里,快乐都是一样一样的,这就是庄子的齐物论。懂得齐物论,懂得“齐彭殇,一死生”,你就不会患得患失,跟这个比较,跟那个比较,你就懂得快乐的一半了。
  
  当然,仅有这一半是不够的,要想从“齐物论”,变成“逍遥游”,从“逍遥游”,变成“养生主”,从“养生主”变成“大宗师”,还有更多的路要走。
烽火烽火2010 该用户已被删除
烽火烽火2010 发表于 2015-4-27 05:06: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时期的口水仗应该是持续时间最长,波及范围最广,影响最深的一次了吧,以后的口水仗只是在孔庙中翻跟头,理学场中捡牛毛了,期待,继续呵呵

15

主题

-15

回帖

1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2
 楼主| 还是定风波 发表于 2015-4-27 05: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七 听庄子讲故事
  
  后人对庄子有个评价,“汪洋恣肆”,啥叫“汪洋恣肆”呢,看见那大海的波浪了吗,你不知道它从哪来来,也不知道它会向哪里去,你不知道起点,也不知道终点,所以这庄子的故事呢,还真不知道从哪里讲起,索性,讲到哪算哪吧。
  
  先讲个化鱼的故事吧,什么,这故事你听过,再讲个解牛的故事吧,什么,这故事你也听过,那再讲一个鲁候养鸟的故事吧。
  
  话说从前哪,东海之滨飞来了一只大鸟,那鸟可真是漂亮啊,匀称的身躯,五颜六色的羽毛,就象凤凰一样美丽,更难得是叫声宛转明亮,象歌声那样迷人。这简直就是神鸟呀,所以我们的鲁候很高兴,神鸟来到了我们鲁国,那是上天的使者,我们怎能不好好招待,于是他以国宾级待遇,带了专门的车队,到海滨去迎接这只神鸟。等这只神鸟来到了曲阜之后,鲁候专门成立了一个养鸟领导小组,组长一名,由鲁候亲自担任,再设副组长若干,都是朝中重臣,成员若干,都是资深的养鸟相关人士,再设养鸟日常行动小分队,由头脑灵活身手敏捷的年轻人组成,经费则由财政直接划出专门款项。至于招待规模吧,头一天就由鲁候亲自敬酒,然后每天都是太牢的待遇,同时,每天都让神鸟听古典音乐,都是《韶乐》这种级别的,象郑卫的流行歌曲,整个宫里不要叫人听到。可是我们的神鸟似乎不领情,每天眼神忧郁,看着那些太牢和上等的美酒,硬是不敢碰,过了三天,竟然死了。我们的庄子说了,你们这些人哪,你们哪里是养鸟,你是养自己啊,你们以为自己喜欢什么样的生活,也把这种生活强加到鸟的身上,那鸟能不死吗,所以啊,爱一个人,不是要给他富贵,而是就要给她自由,不是要对她好,而是要她自己过得好,该放手时就放手。不要以为世上的鸟儿都象红嘴绿鹦哥一样,给点食吃,叫它说什么它就说什么,比如麻雀,你有本身把麻雀关在笼子里养上一年??
  
  鲁国的故事讲过了,再讲个晋国的故事吧。话说晋国有个晋献公,就是重耳他爹,有一次攻打骊戎国,从这个名字能看出来,大概是个少数民族,可能还是游牧的。就在这次攻打骊戎国的时候,听说了这个国家有个美女,这个美女就是骊姬,晋候就把骊姬和她的妹妹都抢了做自己的第,第多少房晋候也记不清了,就是做了晋候的姨太太。骊姬当然不是真名,之所以叫骊姬,是因为她是骊戎国的人,嫁给了晋献公那个姓姬的坏爷爷。骊姬在一个偏僻的小国长大,没有参加过超女的大选,虽然长得美丽,哪里见过什么世面,听说要给一个头发都白了的老男人做姨太太,哭得那个死去活来啊,身边藏着把刀子准备随时了断。可人生艰难惟一死,毕竟没有死成,也或许是怕死了自己妹子更可怜,就进了晋宫。可晋国是超级大国,只有齐楚秦几个国家能与之相比,物质文明之丰富哪是骊戎那个马背上的小国能想见的。骊姬在晋宫里住了几个月,天天吃香的喝辣的,啊不,那个年月又木有人去美利坚,还没有辣椒,总之是穿不尽的绫罗绸缎,享不尽的荣华富贵,我们的骊姬在得意之时,心里就后悔当初居然会哭得死去活来,居然会想到自尽,要是当初抹了脖子,哪有今天的日子啊。这就是“骊姬悔泣”的事,你问后来,庄子没有说后来,不过历史在那摆着,骊姬帮那个姓姬的坏爷爷生了个小姬姬奚齐,她的妹妹也帮那个姓姬的坏爷爷生了个小小姬姬卓子,似乎日子会越来越好,可不行哪,为啥不行,再坏的爷爷也是爷爷,是爷爷就竟味着没几天日子可活了,虽然还能再留下儿子,更要命的是,坏爷爷还有好几个头发快要白了的儿子,象太子申生,是坏爷爷与坏爷爷的爹爹的姨太太齐姜生的,还有夷吾,重耳,岁数都很不小了。于是骊姬想了个招,对太子说,晋候昨晚梦见你的妈妈齐姜呢,说很想念你呢,快去祭祀她吧。太子就傻乎乎的过去祭祀,把酒肉带回来给老爹吃,可晋候又被骊姬出去打猎了,骊姬就在酒肉里下了药。几天后晋候回来,骊姬说,太子把祭品带回来了,您尝尝吧,晋候先洒一杯酒祭地,可不对啊,地上全是泡泡,难道是碳酸饮料??再看看肉,颜色也不对啊,难道是假羊肉??于是拿羊肉去喂狗,狗吃了之后马上挂了,我们的晋候大怒,太子在哪里??我们的骊姬再娥眉一蹙,眼泪哗哗的,君上啊您别生气,太子想害的人是奴婢呢,只是奴婢一直在等君上回来,没敢享用,既然太子这么不喜欢奴婢,君上您就让奴婢去死了吧,免得伤了您父子的和气。然后就象所有的狗血剧情一样,我们的晋候自然更生气了,想谋害寡人事小,怎么能谋害我的小美人呢,然后自然该死的就是太子了。等太子一死,又把出太子和其他两个公子交好的证据,找人指使另两个公子参预其中,于是另两个太子就只好出逃,可怜我们的公子重耳,一大把年纪了,还带着人四处流亡,学那仲尼墨翟周游列国。所以这个故事并不会就此结束,坏爷爷晋献公身体再结实,也撑不了几年,等到晋献公一薨,夷吾和重耳相继回国,骊姬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不知在骊姬大限之前,有没有后悔当初后悔哭泣的时候。所以人哪,不要太失意,也不要太得意,后面的事情,谁知道呢。
  
  晋国的故事讲完了,再到齐国看看,话说齐候有一次在大堂里看书,一个老木匠轮扁在院子里帮齐候做车轮,车轮是个细活,要把直的木头变圆了,非得轮扁这样的老木匠不可。轮扁做着做着,回头听见齐候看着那书简居然念了起来,就跑到大堂里问,君上看的是什么书啊,齐候头也不回,当然是圣人的书啦,心想象寡人这么有品味的人,还会看金瓶不成,再说就是想看,这年头也找不到啊。轮扁又问了,那圣人在哪里呢,齐候还是头也不回,圣人嘛,死了很多年了,心想没文化就是没文化,要是没死,怎么能做圣人呢,圣人得死了才会给人追捧,谁见过活圣人哪。却听轮扁长叹一声,哎呀,这书不看也罢啊,齐候这才抬起头,你这叫什么话,不懂就不要乱问,告诉你,齐候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你如果不讲出道理来,小心你的脑袋,我看你是嫌自己活的岁数太长了。却听那轮扁说,我当然不懂书简里的东西,但我是做木匠的,我知道木工是怎么回事,我的木工手艺在齐国很少有人比得过,但我七十多岁了,很多年以来,我就想把我的手艺传给我儿子,可不管怎么传,他做的东西都不如我,我很想把那种经验说出来,但怎么也说不清楚,比如这做轮子吧,要想做得又结实,又灵活,就非常不容易,辐条和车毂之间的榫接,必须分毫不差。要是我能说得清楚,也用不着七十多岁了还要出来为君上您做轮子。所以不要以为庄子几个故事就把天道说尽了,天道又岂是几个故事能说尽的,那些古往的圣贤书那些今来的畅销书,也就随便看看,别太当真。
  
  齐鲁晋的故事说完了,再到南方瞧瞧,不过呢庄子这喉咙也干了,嗓子也哑了,肚子也饿了,那边老朋友惠施也等不及了,且等庄子和惠施去吃个饭再回来继续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