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猪老方丈 - 

医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发展历程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回帖

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
foolocracy 发表于 2015-6-24 07:5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辛苦,科普看来在中国要一直做下去

1

主题

-1

回帖

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
 楼主| 猪老方丈 发表于 2015-6-24 08:5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八、麻醉药
  
  在麻醉药使用以前,外科术是这样进行:或放血,使病人失去知觉;或将病人勒得窒息,快速术,再将其复苏;或将病人打昏;或用几个彪形大汉,将病人死死压住,主要是截肢手术,当时的炫耀是能在多少秒钟以内完成术。
  
  1772年,英国化学家普里斯特列制成了氧化亚氮,即“笑气”。以其能使人欣快、狂笑故也。
  
  1841年,乡村医生威廉逊·朗发现乙醚也有同样效应,凡吸过乙醚的人,跌倒了不痛,据此推测乙醚有麻醉作用。
  
  此时,一病人,颈部长有两个瘤子,。威廉逊·朗于1842年3月20日给他在乙醚麻醉下做术。术顺利,病人无痛感。他在7年后发布了自己的结果,可惜没人注意。
  
  1884年12月10日晚,美国牙科医生韦尔斯观看了一次笑气麻醉表演。—人吸了“笑气”后变得极度狂躁,跳下台来,在大厅里追打另一个男子,跌在椅子上,受了重伤。韦尔斯前去与他交谈,他说一点也不感到疼痛,第二天上午,韦尔斯自己吸了“笑气”,请另一位牙医给自己拔去了一颗毫无病损的臼齿,果真一点也不痛。
  
  此后,韦尔斯开始把“笑气”用于拔牙。1885年1月,韦尔斯到波士顿去看望自己的合作者摩吞,韦尔斯在哈佛大学作了一次 “笑气”麻醉的“无痛拔牙”的公开表演,因为剂量过小,拔牙时病人大声叫痛;在场的大学生们骂他是“骗子”。韦尔斯的精神受到极大的打击,以至于放弃了对麻醉手术的继续研究。
  
  摩吞参加了这次的表演,从中找到了不少经验,也知道了乙醚具有麻醉作用。
  
  他先用狗、猫、鼠、鱼和昆虫等做实验。1846年9月30日,他用浸透了乙醚的手帕捂住自己口鼻吸入,使自己麻醉了约10分钟。他给一位牙痛病人在乙醚麻醉下,拔除了一颗臼齿。病人无痛,第二天,在《波士顿日报》上登出了这次“无痛拔牙”的消息; 10月1日,他申请了专利,但未获批准。
  
  1846年10月,他作为乙醚麻醉师,和外科教授沃伦合作,为病人切除一个先天性下颌肿瘤大获成功。马萨诺塞州总医院外科医生比奇洛在11月出版的《波士顿内外科杂志》撰文介绍了这次成功的术。这一消息很快传遍全美国和全世界。同年12月15日,在巴黎;12月18日,在伦敦;12月2日,在英国,都先后成功地应用乙醚麻醉木进行了外科术。麻醉手术从此受到青睐和迅速推广。
  
  麻醉药的发现和使用,和其他药物一样,经历了数年的磨练和试验,经历了从不被承认到示范给你看从而不得不信服,最后得到广泛认可和使用的过程,这里面,没靠古代的经典标榜,没靠行政力量强迫推广,也没让权威人士或被崇拜的洋人表态借以抬高身价的事。
  
  麻醉药的成功使用,使外科术不再痛苦,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过去不敢想象的部位,有了麻醉药,都可以术,病人再也不要受放血、被勒得窒息、被击昏之苦了,外科医生也不需要为争取时间,而对术草三了四,可以长时间地做很复杂的术,这就形成了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
  
  如今,这些麻醉药基本不用了,已经合成出效果更好,更安全的麻药,局麻、全麻的都有。根据术部位,可以选全麻、短时间静脉全麻、硬膜外麻醉、腰麻、臂丛阻滞、局麻等等,原则是:无痛,术视野清楚,操作方便,最大限度地减少被麻醉的部位和时间。不断淘汰过时的,副作用大的,代之以效果好、副作用小的新药,是现代药物学的主要特征。这体现了现代医疗、药物学的不断探索,与时俱进,是实实在在的。没有哪个人说这是数典忘祖。
  
  当然,中国传统麻醉手术也在一段时间里用过,其主要药物是曼佗罗,有毒,其生化成分可以使人丧失知觉,术可以无痛。最大的问题是,由于药理作用不明确,肌肉松弛差,用在体表术,如乳癌根治手术可以,但手术后的复苏时间很长,要6个小时,需专人守侯。如果在此间发生呕吐,呛入气管,则是致命的,病人会因窒息而死。此外,病人服后有幻觉,有病人因发生惊厥而死。这些弊大于利的原因,使医生们都不愿坚持使用。针刺麻醉是50年前开始的,说是镇痛好、没有任何副作用,还表演给外国人看。由于种种原因,现在也没有多少人愿意用。现在还是有个别针刺麻醉的报道,所看到的文献,都是拔牙、扁桃体摘除一类的小术,但是无一例外地都加杜冷丁诱导,如果病人还叫痛,立刻给普鲁卡因。什么病人如果一定要选择的针刺麻醉,医生愿意给他用,完全应该受到尊重。尤其是针刺麻醉的倡导者,如果自己需要术,坚决、无条件地选择针刺麻醉,不加任何镇痛剂和麻药,将会很有说服力。
  
  
雅-哈 该用户已被删除
雅-哈 发表于 2015-6-24 10: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医疗如果也有中西体系,那么
  化学也有炼丹手术、化学
  物理也有挪移手术、物理
  天文也有占星手术、天文
  航天学也有羽化登仙手术、航天学
  
  试问,人类的进步发展靠什么??????
肖顺兰 该用户已被删除
肖顺兰 发表于 2015-6-24 10:5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仔细读。

1

主题

-1

回帖

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
 楼主| 猪老方丈 发表于 2015-6-24 12:2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一直虚谈道,一直拿阴阳五行说事的话,我们的医疗真的发展不了。现代医疗的发展也是不断克服困难,冲破障碍,由各国,各民族的探索而不断集成,不断扬弃,不断发展的。不存在哪个民族的医疗可以独立出来,脱离科学自成体系的。
韩-乔-生 该用户已被删除
韩-乔-生 发表于 2015-6-24 13: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都说“西医治标,中医治本”,似乎是天经地义,但我有一点疑问。什么叫“治本”??得把一个病治没了才是治本。1990年代中期,最后一批天花疫苗在俄罗斯被封存,这表明,人类彻底告别了天花这种疾病。这只是西医的成就之一,千百年来困扰人类的天花、麻风等在当代都已经基本绝迹,小儿麻痹症、白喉、伤寒、肺结核等历史主要致死疾病也已极其罕见,这些病才真的被治本了。
  
  中医消灭过什么病??好像什么病都能治,却一个病都没消灭过。何谈治本??明白人都知道中医治本,西医治表都是谎言,中医连病理都不懂,怎么治本??这又是中国的一大谎言。
  
  俺并不支持废除中医,只是想说,真正有证据治了本的,都是西医,只有科学。
  
  中医对现代医疗也是有贡献的,但是这不等于可以拿中医来取代现代医疗,就好像古代的冷兵器对现代武器的发展有过贡献,但是你不能在今天直接拿来,认为是另一个体系。

2

主题

-2

回帖

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
yao000 发表于 2015-6-24 14: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楼主.
  中国科普,任重而道远。。。。。。
仇士良 该用户已被删除
仇士良 发表于 2015-6-24 16:3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沸沸扬扬的中医存废问题的大讨论似乎有愈演愈烈之势。我们长期以来引以为骄傲和自豪的国粹居然被认为不是科学,这种是失落和感慨引发了人们开始对什么是科学进行思考,从而拉开了科学普及的序幕。
  
  我不打算在这里讨论中医存废的问题,要不说明科学的确切含义,因为我觉得现在说这个都是多余的,我们所应该欣喜的看到的是很多人都是为了明白科学是怎么回事而自发的学习,查找资料,力图在知识层面上能表达出自己的意见来。
  
  这种参与程度体现了一方面我们在基础教育上对科学素养培育方面的缺陷,但另一方面也证明,只要有需求和好奇心,民众会自发的组织起来,向真理进发。民智的开启就是这么来。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的原因,知识信息的传播,在学者相关人士与普通民众中间的发生了障碍,使得相互之间得不到应有的信任,在民众自发的组织起来,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以后,我们会发现,这种科学素养的提高,将极大的推动我们国家走向开明的一个经历。当民智已开,民主自由的步伐将势不可当,一切的愚昧迷信,必然在这普及的潮流中被驱散。
挣扎呼救 该用户已被删除
挣扎呼救 发表于 2015-6-24 17: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几句:
  科学精神就是实事求是。中医的理论却是实事求虚。科学精神就是批判和怀疑。你说金、木、水、火、土“五行”,为什么不能是“六行”,加上“气”这一行可不可以??
  科学精神就是不断的探索、前进、创新。一个不能前进的中医有什么用??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是科学,那你应当知道各类科学是相互联系,互为基础的一个整体。
  西医以化学、物理学、生物学、数学等等作为自己的基础,所有各类学科的进展和高新科技都会促进西医的研究,而我在一所大学中医疗院中医理论的教学大纲所需基础课程一栏中看到填写的是“无”,就是说,小学生都可以学大学中医课程。
  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是科学,那你应当知道科学是没有国界的。
  中医在世界的医疗里面占有很小很小的一部分,正如中国的数学在世界的数学中占有很小很小的一部分,中国的天文在世界的天文中占有很小很小的一部分一样,我们没有必要专门去学中国数学、中国天文,中国医疗等等。保留一些研究机构是可以的,如同研究历史和古迹,但全国这么多中医疗院和中医医院,这么庞大的中医队伍,实在让人费解。
  中医是什么??中医是一个特保儿,穿着传统的衣服,戴着祖宗的帽子,娇生惯养,说不得,摸不得。

4

主题

-4

回帖

4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
tyrotan 发表于 2015-6-24 17:49: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笔者采访诺贝尔医疗奖获得者Dr.Ferid Murad的谈话录:
  
  笔者:您什么时候开始对中药产生兴趣??
  穆拉德:我对中药的兴趣,肇始于我在雅培担任研发主任的时候,1988年、1989年和1990年,我连续3年前往香港中文大学访问讲学,亲眼目睹了中医药的独特疗效,并由此萌生了研发现代中药的念头。
  笔者:近几年在治疗诸如艾滋病、SARS等疑难病症方面,中医药再次显示出其独特的作用。但是,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它却长期游离于西方主流社会之外。您认为这种状况有可能改变吗??
  穆拉德:我想会的,但估计至少还要10至15年。
  在美国,FDA审批新药是非常严格的,它要求你搞清楚药物中每一种化学成份的功效和毒性。我估计,一种中药要获得FDA批准的话,开发费用将达数亿美元,有谁承担得起这样昂贵的代价??
  笔者:您能否简要概括一下您的中医药现代化的理念??
  穆拉德:我认为,中医药走向现代化,关键是集中精力弄清其中的有效成分,而不必拘泥于一种成分的分子式。
  中药的成分非常复杂,有些成分具有功效,而其他成分只是安慰剂。
  我希望能够借助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等手段,把那些重要的药物成分甄别出来,搞清楚它们相对应的功效。如果我们能完成这些工作,就会对中药现代化作出重要贡献。
  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对中药治疗的有效性给出科学的证明。研究中心的一项主要任务是用科学方法对中药的有效作用进行再解释,包括研究已经被临床验证有效中药的作用机理,以及检测中药中的活性成分。
  虽然和西药相比,中药发展的文化背景有所不同,但是中药疗法有效性的药理学和分子学机理可以用相同的科学语言来解释。现在的关键就是要找到这种语言。
  有些与传统中医药相对应的现代医疗语言是已经存在的。例如目前西医中方兴未艾的“多靶点”概念就与中医的“多组分”概念相通,其理论基础都是把生病的人而不是具体的病看作诊治的对象。
  而更多的“语言”还留待中外医疗家们共同寻找,目前许多实验室正致力于通过色谱研究得到草药植物的指纹图谱,以发现中药的有效成分;还有研究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舌苔、脉象等传统中医概念进行数字化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