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杜车别 - 

从明清中西方科技交流的对比看清朝对文明的割裂

[复制链接]
blueice8 该用户已被删除
blueice8 发表于 2015-6-24 07:2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也没有你想得这么好。除了一个徐光启,没有什么在科学上特别有作为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zt
  
      朱载堉,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九世孙,是郑恭王朱厚烷的嫡子。后上书七次避位让国。
  
      朱载堉最伟大的贡献就是中国律学史上创建了十二平均律。朱载堉首创的十二平均律,是被后来认定为国际通行的标准音调。十二平均律,朱载堉称之为“新法密率”,包含了数学、计量学以及声学、律学的知识。十二平均律传入欧洲四百多年,被西方普遍地看作“标准音调”和“标准的西方音律”,其创建之功属于朱载堉,是不争的事实。朱载堉创建的十二平均律在16世纪末、17世纪初传入西方,直到十八世纪前半叶,德国作曲家巴赫分别于1722年和1744年创作了上下两卷的《平均律钢琴曲集》,使十二平均律发挥到极致作用,以创作实践证明了这个律制的合理性和优越性。从此以后,十二平均律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被人们普遍接受,而巴赫的钢琴曲也成了划时代的作品。十二平均律的发现和运用,开创了世界音乐史的新纪元。
  
      朱载堉不仅是近代音乐理论的先驱,又是近代科学的开拓者。他在广泛的科学领域里取得了非凡的成果,为我国夺得了多项世界第一:第一个创建了十二平均律理论;第一个制造出定音乐器--弦准;第一个用珠算进行开方,第一个创立“舞学”,并为这一学科规定了内容大纲。天文历法方面,他还精确地计算出了回归年的长度值,测定出了当时北京的地理纬度和地磁偏角,其精确程度和现在用科学仪器测算的基本相同。他一生著述很多,除上述和已收入他的名著《乐律全书》里的著作之外,主要的还有:《韵学新说》、《先天图正误》、《律吕正论》、《嘉量算经》、《圆方勾股图解》、《律吕质疑辨惑》等。
  
      有笔者前往朱载堉家乡进行采访。村民争说朱载堉的事迹。张坡村70岁的赵子彬说:“看到朱载堉墓旁的柿树了吗??那儿记着‘闲王’的功德哩!!明万历年间,天荒,人吃人,心系百姓的朱载堉当时沿太行山考察,结果发现万物凋零,只有柿树挂果,于是放言,谁家种活一棵柿树给一斗粮食、20文钱,柿子成熟后可以领。不久,又遇荒灾,很多百姓靠柿子得以活命。如今,沁阳有‘一馍二柿三红薯’,那就是从朱载堉开始的!!”
  
      朱载堉是幸运的,因为他生活在那样一个中国新一轮的理想解放的年代。徐光启、方以智、宋应星、李之藻、李时珍、徐霞客等名字,在晚明的天空上,点缀出一副科学大发展的灿若群星的景象。晚明科学家的共同特点是,对自然的热爱,对真理的探求,以及对社会的关注所体现出来的强烈入世精神融为一体。他们往往在文艺和多方面的科学领域同时展现出全方位的才能。让我们想起同时代的达芬其、培根。他们的时代,不愧称之为中国的文艺复兴时代。
  
      朱载堉又是不幸的,他的伟大创造传到欧洲,引发了欧洲音乐的变革。在中国本土却遭到莫名其妙的诋毁。清乾隆十一年编撰了《律吕正义后编》,共120卷。这本御制“后编”,条陈了朱载堉律学的“十大罪状”,以问答的形式将其斥为“臆说”。“……明郑世子载堉,不宗黄钟九寸、不用三分损益、不拘隔八相生、不取围径皆同,何也??曰,此载堉之臆说也!!”。反驳朱载堉的主要理由,称之为十条“臆说”的理由,就是拿他的理论与古代相比,这样,古法自然没有与之相合者。在乾隆们看来,古人没有说过的当然不能说,古人没有做过的当然也不能做,创立新说,提倡新事,就是“臆说”,就是大逆不道。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里,也大多称载堉“文饰其词”。
  
      十二平均律就这样在发明它的土地上被当作邪说冷藏了三百年,直到三百年后才重新由欧洲传回中国。这不仅是朱载堉的悲哀,更是中国人的悲哀!!

7

主题

-7

回帖

19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9
wizardspike 发表于 2015-6-24 09:3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康熙懂的和领袖赫鲁晓夫一样多
CD5076 该用户已被删除
CD5076 发表于 2015-6-24 09:45:08 | 显示全部楼层
snail_kai 该用户已被删除
snail_kai 发表于 2015-6-24 10:3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满清是不是好的,看了这几天的帖子我认为就算好也只有30%
  明朝是不是不好的,看了这几天的帖子我认为就算不好也只有50%是不好的.
  但是如果有谁说哪朝哪是100%好或者不好的,我都不敢苟同,左眼看优点右眼看缺点,看这个用左眼看那个用右眼,恐怕都是失之于理性的.
  历史不太强,不敢参与讨论,见笑了,呵呵~
snail_kai 该用户已被删除
snail_kai 发表于 2015-6-24 12:43: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说话也要被质疑呀,呵呵~~
  上面看了很多朋友各举了很多例子,我不知道那些引用是不是都确切,不过我觉得谈问题就谈问题,好的不好的都要正视,把自己好的亮出来,不好的藏起来,不管出发点如何都失之于偏颇了, 我不针对任何一方,只是希望城市论坛的氛围能理性一点,不要时时处处都不共戴天嘛.这样说明白了吧,呵呵~
黄河121 该用户已被删除
黄河121 发表于 2015-6-24 14: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宋代就开始割裂,明代最甚,清只不过继承了这种割裂

0

主题

0

回帖

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
拖尸人 发表于 2015-6-24 14:5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聊的帖子,所以也用无聊的回复。
  谁在割裂历史。
  用断代,以朝代对朝代的比较方法来解释历史本来就是件玩笑的事情。这是方便研究的方法,不是认识、解释的方法;用这种幌子来发无聊帖子的人,至多死磕书本,搬些条条上来,也难怪要封帖。不要说话说得重,明知无聊而无聊之,明显就是捣蛋么。
  要证明这个帖子以及相关的内容有价值,只有一个可能——在下一个朝代登基的前一刻,地球上的所有物种消失;而在下一秒,重新出现的不是“他们”,而是新的他们——否则,类似的概念也就是个研究时的把戏;竟欲以一己之私议,断天地万物只有无;作比较研究,可以;但是真试图深入历史时,还带着小儿科的工具就不行了。也就是说,如同先前所言,杜先生的胸襟远远容不下历史;何来妄论文明。
  好也罢,坏也罢,奈何皆一以贯之;何况,哪来好,哪来坏;文明??不要用你的道德镜子侮辱他;有利可图,趋之若鹜;无利可图,退避三舍。
  文明??究竟文明是你;还是你是文明??
  拖尸人
朗蚊 该用户已被删除
朗蚊 发表于 2015-6-24 15: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说康熙单纯是数学家,或单纯是音乐家,那倒真有可能的,如果他又是数学家又是音乐家,那就无需考证了,这家伙既不是数学家,也不是音乐家,姑且算是会作秀的政治家吧。
慕容很生气 该用户已被删除
慕容很生气 发表于 2015-6-24 15:2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正是满清的入侵造成了日本的乘虚崛起
嗷嗷伤心 该用户已被删除
嗷嗷伤心 发表于 2015-6-24 19:58:24 | 显示全部楼层
go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