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猪老方丈 - 

医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发展历程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回帖

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
 楼主| 猪老方丈 发表于 2015-6-23 19:3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说忽悠的人,请体会一下忽悠的含义,并仔细阅读一下好吗??

22

主题

-22

回帖

1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2
蛋操鹰 发表于 2015-6-23 21:02: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小看科普贴。其实最重要的是科学观念。我们很缺乏。
油漆粉刷工 该用户已被删除
油漆粉刷工 发表于 2015-6-23 22:3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让我阅读的人,请体会一下忽悠的含义,并仔细忽悠一下好吗??

4

主题

-4

回帖

4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
tyrotan 发表于 2015-6-23 23:2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搞科学的继续搞科学,做事情的继续做事情。

1

主题

-1

回帖

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
 楼主| 猪老方丈 发表于 2015-6-23 23:58:52 | 显示全部楼层
科学活动和做事情难道是对立分离的??
  楼上的,
  你看了这么多,你认为这些医疗科学的先驱不在做事情??
  他们是在真做事情,真实践,而且勇于实实在在,敏于实事求是

1

主题

-1

回帖

3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
 楼主| 猪老方丈 发表于 2015-6-24 01: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六、金鸡纳和洋地黄
  
  1.金鸡纳树原产于南美洲西部山区,有40种左右。最早用金鸡纳树皮治疗疟疾,记载于公元1600年。一位在秘鲁的印第安人的传教士,因患疟疾而生命垂危,土著医生用金鸡纳树皮煎剂把他治愈了。传教士想要探究这种神秘的汤剂,采集了金鸡纳树皮做研究,后来又用它治愈了自已数次复发的疟疾,并把这种树皮偷运到秘鲁首都利马。从此,这种抗疟植物逐渐被西方的白人世界接受。
  
  1639年,有人将金鸡纳树皮带到西班牙,逐渐推广,并用金鸡纳树皮治疗疟疾,从西班牙又传到欧洲其它各国和全世界。17世纪末,康熙皇帝得了疟疾,太医院那些御医都没好方子给他治好,一个叫洪若翰的耶稣会教士,给他进了一种药,叫金鸡纳霜或奎宁,他吃了这个药把疟疾治好了。他把这个药又介绍给曹寅,即曹雪芹之祖,曹寅吃了这个药,疟疾也好了。
  
  这就是博采众长,科学之所以兴;坐井观天,狭隘的门户之见必然萎缩、凋敝的道理。
  
  2.洋地黄的来历
  
  1775年,植物学行家威瑟林听说,有位农妇能用一种家传的秘方治疗水肿病;效果奇好,威瑟林认为值得注意,便开始对其进行有系统的研究。
  
  他在伯明翰结识了许多当时英国第一流的学者,如:氧气发现者之一普利斯特列,蒸汽机发明者瓦特,达尔文的祖父伊拉司马思·达尔文等。威瑟林一面当医生,一面与这些学者定期聚会,自由讨论各种学手术问题,对他的科研究有很大好处。
  
  威瑟林发现,农妇的秘方虽含20多种药物,真正起作用的只有紫花洋地黄一种。这种药用植物早在中世纪的医疗家就使用过,16和17世纪,英国和德国出版的药用植物著作也都提到过此药。他将洋地黄的花、叶、蕊等不同部分,分别制成粉剂、煎剂、酊剂、丸剂,比较其疗效;结果发现,以开花前采得的叶子研成的粉剂效果最好,还确定了用药的最适剂量为1—3格兰,他用洋地黄共治疗了163名病人,积累了大量经验。1785年,他发表了专著《关于洋池黄》,成为世界名医。
  
  但是,直接使用洋地黄植物的剂量很难准确掌握,治疗量接近于中毒量。1874年,德国最优秀的药物学家之一施密德伯格从洋地黄植物中提纯了洋地黄毒甙,并证明是有效的强心成份。现代临床上常用的强心药地高辛,就是从毛花洋地黄中提取的有效成分;毒K,是从绿毒毛旋花的种子中提取的各种甙的混合物;西地兰,则是毛花甙丙的脱乙酰基衍生物,作用迅速,对急性心力衰竭的抢救作用极佳,是急救室必备的药品。
  
  动物药、植物药、矿物药,很多民族都使用过,或正在使用。古代,没有化学分析、提纯手段,只好整个使用,顶多把各部位分得细一些。有了化学分析、提纯、合成手段,就可以只取其有效成分,最大限度减少副作用,甚至可以合成出效果好,副作用小的药来。不懂现代科学的人,让他承认这个常识性问题,的确有些难度。
  
  另外,比黄金贵重得多的犀牛角,因为犀牛濒临灭绝,禁止割取犀角,于是就改说它的成分不过像人的指甲,主要成分是角蛋白,应该是实际情况。科学讲求实事求是,必须从实践中揭示科学规律,如果扬之时吹到九天之上,抑之时贬入九地之下,毫无实证,毫无理性,这能叫科学吗??
  
  

22

主题

-22

回帖

1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2
蛋操鹰 发表于 2015-6-24 01:58:32 | 显示全部楼层
科普贴,但是十分宝贵。科学观念难得。
  我们太缺乏科学精神。
海防酸 该用户已被删除
海防酸 发表于 2015-6-24 02: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

4

主题

-4

回帖

4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
tyrotan 发表于 2015-6-24 02: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搞科学的人其实并不是不想赚钱,只是多数搞科学的人没有能力通过做事情赚钱罢了。譬如爱因斯坦,有人查阅并研究了他一生的财务记录,发现爱因斯坦也喜欢投资,不过多惨亏,并差点把历次的诺贝尔奖金亏空。
  
  给科学家们发钱的所谓“安全炸药”的发明者诺贝尔先生也不是科学家,他只是一个事业成功,人生失败的炸药配方寻觅者。因一生未婚,没有子女,才想起设立一个奖金接济一下科学家们。
passerbyllh 该用户已被删除
passerbyllh 发表于 2015-6-24 04: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鲜......